清末時期的河南三門峽,阻山帶河的函谷關,流芳百世的秦趙會盟台

故鄉的舊影 發佈 2024-03-06T11:09:33.727891+00:00

三門峽,別稱上陽城,陝州,位於河南西部,東與千年帝都洛陽市為鄰,南依伏牛山與南陽相接,西望古都西安,北隔黃河與三晉呼應,位於豫晉陝三省交界處。

三門峽,別稱上陽城,陝州,位於河南西部,東與千年帝都洛陽市為鄰,南依伏牛山與南陽相接,西望古都西安,北隔黃河與三晉呼應,位於豫晉陝三省交界處。三門峽是沿黃河而建的城市中,距黃河最近的一座。相傳4000年前大禹治水,用神斧將高山劈成「人門」「神門」「鬼門」三道峽谷,引滔滔黃河向東流去,三門峽由此得名。

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拍攝於清末時期,通過這組老照片,我們可以看到百年前的三門峽的樣子。

清末時期的函谷關,函谷關位於靈寶函谷關鎮王垛村,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因其地處「兩京古道」,緊靠黃河岸邊,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函谷關是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

清末時期的函谷關,一個行人趕著一輛馬車正準備穿過函谷關城門。古代處於洛陽至西安故道中間的崤山至潼關段多在澗谷之中,深險如函,古稱函谷。戰國時秦惠文王在此設置函谷關,關城古道僅容一車通行,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

清末時期的老潼關舊址,東漢末期,曹操為預防關西兵亂,於建安元年(196年)設潼關,同時廢棄函谷關。《水經·河水注》:「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

清末時期的秦趙會盟台,會盟台在澠池城西約一公里的澠水和羊河之間的三角台地上,視野開闊,地勢平坦,相傳是戰國時期秦昭襄王和趙惠文王「友好」會見的故地,故稱它為「古秦趙會盟台」。

清末時期的秦趙會盟處石碑,秦、趙澠池之會的過程見於《史記》。公元前279年,秦在屢敗趙的情況下提議雙方在澠池相會,宴會上,秦王脅迫趙王鼓瑟,並令趙國史官記入秦史,使趙王感到無比難堪。趙國上大夫藺相如則強請秦王擊缶,亦令趙國史官記入趙史。秦國脅令趙國割十五城給秦王祝壽,藺相如也迫請秦國割都城咸陽給趙王祝壽。此次會盟,秦國未撈到絲毫便宜,最後雙方為表示和談成功,將兵器埋於地下,堆成土堆,後人稱此地為「會盟台」。

清末時期的陝州召公廟,召公,又作「邵公」,姓姬名奭,是西周文王姬昌的庶子,武王姬發的異母弟弟,因最初采邑在召,故稱召公或召伯。由於召公體恤民情,廣施惠政,深得百姓愛戴。後來,百姓自動捐資修建召公祠,院內栽種甘棠樹,以示對召公的紀念。因此陝州也稱甘棠縣舊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