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築中琉璃工藝的發展

古建家園浙 發佈 2024-03-07T04:19:39.761930+00:00

琉璃作為古建築用陶的一種,其產生和演變不可避免的依託於我國建築陶器工藝和技術的發展。早在商代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製作出陶質瓦件。西周至秦漢,建築陶業迅速發展,產生了諸如板瓦、筒瓦、瓦當等陶器構件。

琉璃作為古建築用陶的一種,其產生和演變不可避免的依託於我國建築陶器工藝和技術的發展。

早在商代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製作出陶質瓦件。西周至秦漢,建築陶業迅速發展,產生了諸如板瓦、筒瓦、瓦當等陶器構件。此時建築陶器的形制和紋樣更為發達、豐富,磚瓦體制也更趨完善,甚至出現了「秦磚、漢瓦」等建築名品。這為今後琉璃瓦件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我國關於建築琉璃的記載,最早可見於晉人葛洪《西京雜記》中:「昭陽殿……窻扉多是綠色琉璃。」這表明了漢代已有以琉璃作為建築裝飾的意識。

到北魏時期,始創於漢代的低溫鉛釉陶工藝有了較大的發展。不但釉色在單色的基礎上向多色邁進,而且實際用途也更為擴展,除作明器外,還應用於宮殿的建築當中。

北魏出現了目前我國已知最早的琉璃構件實物。這一時期的建築琉璃僅有鴟尾、勾頭、滴水幾類檐脊裝飾構件。至北齊宮殿仍只有少數黃綠琉璃,《鄴中記》載:「北齊起鄴南城,其瓦皆以胡桃油油之」可知此時建築琉璃的製作依然還不普遍。

唐代的低溫鉛釉陶工藝取得了進一步的發展。著名陶器「唐三彩」的燒製成功,不僅使建築琉璃的色彩除具備了黃、綠釉之外,還增加了藍釉。而且其成熟的製作工藝還極大的推動了建築琉璃的繁榮。

唐代的琉璃構件僅作為屋頂的周邊裝飾,因此稱之為「剪邊琉璃」。宋元時期建築琉璃獲得了更大的發展。宋代出現了我國第一部建築學巨著《營造法式》,詳盡介紹了當時釉陶磚瓦的原料配比、生產工藝、產品規格等。這一時期大型建築物的屋頂,或用琉璃瓦與青瓦組合,形成琉璃剪邊裝飾。或以琉璃瓦全部覆蓋,形成整體效果。

宋代建築琉璃裝飾的代表佑國司寺「鐵塔」,是研究宋代琉璃構件的重要依據。元朝在宋代的基礎上開設了「琉璃局」,進一步規範了建築琉璃的生產。此時的琉璃構件不僅出現了白、赭、褐諸釉色,而且使用範圍也從皇家宮殿擴大到寺院、廟宇、寶塔等多種建築之中。

明清時期建築琉璃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其製作規模、分布範圍和精良技藝超越了以往任何時代。這一時期不僅有在宮殿廟宇,亭台樓閣等廣泛使用的琉璃瓦件,還出現了大量的全琉璃單體建築,如北京故宮的九龍壁等。

在建築琉璃釉色方面,清代極為絢麗,出現了天青、鵝黃、寶石藍、牙白等色,並且能夠運用自如。表現在紅色系中,已區分有紫紅、粉紅、淺紅……。明清作為建築琉璃最後的鼎盛時期,各種色彩、技術、形式都達到了歷史的頂峰。

時至今日,建築琉璃的使用已無等級制度的約束,其範圍更擴展於民宅、商業、公共建築等廣泛的領域。琉璃作為「藝術質造物」的魅力,在我國的古建築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註:文章僅作知識分享,部分圖源自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古建家園--古建中國,以古建築傳統優秀文化為核心的文化建築網際網路創新平台!以線上+線下模式,建築+網際網路+文化,傳承與發揚建築文化,把傳統優良文化植入到建築材料中,讓建築從源頭上有文化,將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與現代科學技術古今結合、中西融合,應用於現代建築行業,倡導將優良的傳統文化走入大眾的衣食住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