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鏡鼻祖,倒在行業爆發前夜

虎嗅app 發佈 2024-03-07T07:10:38.853149+00:00

出品 | 虎嗅科技組作者 | 丸都山編輯 | 陳伊凡頭圖 | 視覺中國谷歌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缺乏「硬體基因」。北京時間3月16日,谷歌宣布企業版智能眼鏡(Glass Enterprise 2)正式停售,並將於6個月後終止對該產品的軟體支持。

出品 | 虎嗅科技組

作者 | 丸都山

編輯 | 陳伊凡

頭圖 | 視覺中國

谷歌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缺乏「硬體基因」。

北京時間3月16日,谷歌宣布企業版智能眼鏡(Glass Enterprise 2)正式停售,並將於6個月後終止對該產品的軟體支持。首款大型科技公司推出的智能眼鏡產品,如此草草收場,不由讓人感慨萬千。

從去年開始,AR行業一路高歌猛進,國內的創業公司們「你方唱罷我登場」,讓AR眼鏡作為小眾產品逐漸出圈。國外的科技巨頭中,蘋果AR方案儘管還未被窺得廬山真面,但已經被人貼上了「繼iPhone後最具創新力產品」的標籤。

而就在此時,作為業內最早布局AR行業的公司,谷歌卻倒在了市場爆發的前夜。長期以來,缺少殺手級應用、應用場景受限、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成為谷歌無法擺脫的夢魘。但如今回過頭看,曾經困擾谷歌的諸多問題,也是當下業內公司亟待解決的挑戰。

從消費端到製造業,谷歌屢敗屢戰

谷歌對於AR行業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11年,公司內專注於前沿科技的Google X團隊在該年展示了首款AR頭顯的原型機,並在次年正式發布第一代Google Glass的探索者版本(Explorer Edition)。

谷歌對於首代Google Glass的定位十分明確,就是一款完全面向個人用戶的電子產品。值得一提的是,在那場發布會上,谷歌還特意安排了工程師戴著眼鏡從舊金山上空傘降到現場,以展示這款產品的可靠性。

第一代Google Glass,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審視,Google Glass的設計與功能應用也毫不過時,不僅支持音樂播放、信息顯示等基礎性功能,而且還能滿足視頻拍攝及路程查詢等需求。但受限於當時的供應鏈水平,Googel Glass只能使用HUD(抬頭顯示)作為顯示方案,因此即使是量產版本,也充滿了「半成品」的味道。

此外,其1500美元的售價也顯得過於高昂。橫向對比一下,與其同一年發布的iPhone 5的起售價僅為599美元。

儘管遭來諸多爭議,但谷歌對於這款產品信心十足,尤其是公司的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多次在社交媒體上展示了他在工作和閒暇之餘佩戴Google Glass的照片,現身說法Google Glass能夠勝任多種場景。

不過,這些都沒有打消用戶的疑慮,時至今日,仍然沒有一家研究機構能夠準確地給出當年Google Glass的銷量,因為它在市場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更致命的打擊來自人們對它「隱私保護」上的質疑。不同於相機和手機的拍攝動作,Google Glass的使用者可以在周圍人毫不知情下完成拍攝;美國電影協會也跳出來表示,Google Glass是對正版電影的「嚴重威脅」,美國本土的所有影院將在2014年10月後禁止觀影者佩戴Google Glass入場。

多方合力的作用下,谷歌在2015年暫停了Google Glass的售賣。

但幾乎在同一時間,谷歌啟動了新的AR眼鏡計劃,而這項計劃的重心,開始從「消費級」平移到「企業級」。

2017年,谷歌發布了面向企業的Google Glass(Enterprise Edition),主打的應用場景為工業巡檢及產業工人培訓。在這款產品上,谷歌摒棄了過去花哨的設計理念,比如在前代產品上的骨導式耳機效果不理想,那就乾脆換上耳塞,一切從實用角度出發。

Google Glass(Enterprise Edition)概念圖,圖片來源:Poppur

兩年後,谷歌又更新推出了第二代產品Enterprise Edition 2,這一次應用場景拓展到農業與醫療,按照谷歌的說法,在某些製造業場景中,Google Glass至少能提高工人20%的效率。

但這些美好的設想終究未能轉化為現實,在堅挺12年後,銷量萎靡的Google Glass最終退出歷史舞台。

Google Glass的問題,仍在困擾行業

有海外開發者曾專門為谷歌做過一個名為「Killed by Google」的網站,用作搜集谷歌近些年失敗的產品項目,截至2022年末,其中僅硬體產品線就多達21條。

由於素來缺乏行之有效的硬體產品開發策略,業界對於谷歌的硬體產品並沒抱有過多希望,但Google Glass的失敗,無疑是最讓人惋惜的。

從時間上來看,谷歌是真正意義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Google Glass誕生之前,AR相關技術僅出現在軍事和影視等少數行業,而在Google Glass發布後,人們開始第一次對AR技術有了基礎性的認知。

從產品設計來看,Google Glass的設計理念至今仍被行業沿用,比如集成相機和GPS等功能,為AR眼鏡打開室外場景。又比如通過鏡腿的觸控區域完成常規操作,這在今天仍是業界的主流交互手段之一。

谷歌的問題在於,它的理念太超前了,完全印證了那個經典論調:「領先一步是先驅,領先兩步是先烈」。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在Google Glass發布的年代,顯示方案只能在用於汽車的HUD產業鏈上去挖掘。

直到今天,AR產業鏈也只能堪堪算是起步階段。比如在計算單元的選擇上,目前業內部分公司都使用高通驍龍的XR2,因為AR專用晶片只有這一個可選項。而那些定位於室外場景的產品,出於能耗的考量只能使用功耗更低的智能手錶上的計算單元。

不過,與Google Glass那個年代相比,當下消費電子市場對AR眼鏡的認可度要高得多。去年,國產品牌Nreal回歸中國時,創始人徐馳曾向虎嗅表示,最令他感到驚喜的就是國內年輕一代消費群體對AR眼鏡這類前沿電子產品有著「極大的熱情」。

根據Wellsenn XR的推測,到2024年全球AR頭顯出貨量可能從2019年的42萬台飆升至150萬台。

數據來源:Wellsenn XR

或許,如果Google Glass誕生於當下,它的境遇會完全不同。

而谷歌的另一項難題,至今在行業中仍未得到解決,那就是應用場景的落地。上文我們提到,谷歌曾在2015年後全面轉變戰略,開始布局企業級應用,但在企業端,谷歌有一個問題始終沒能給出答案,究竟誰來為此買單?

一位業內人士向虎嗅表示,AR在企業中的應用有著一組天然的矛盾:AR賦能企業的前提是前端需要具備強大的數位化和信息化能力,這樣才能滿足數據實時交互的需求,大部分中小企業都不具備這樣的能力,而對於那些大企業來說,AR對於他們流程效率的提高也非常有限。

在消費級產品中,場景的問題同樣存在,無論是影音還是戶外,都只能在特定場景下使用,而且還必須忽視掉續航、散熱等問題。

當然,今天AR行業內得種種問題,歸根結底還是產業鏈發展不充分、行業所需經歷的必然階段,或許在數年之後,谷歌能夠帶著全新AR眼鏡捲土重來。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