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學生樂於認知古籍的若干方式

中國青年網 發佈 2024-03-08T08:37:56.272114+00:00

作者:沈金浩(深圳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院長)五千年悠久燦爛的文明史,造紙術、印刷術的發明,重史崇文的文化傳統,讓我國的古籍雖歷劫無數而仍汗牛充棟。保護好整理好這些古籍,讓更多的年輕人樂於了解、閱讀古籍,對我們了解、傳承、推介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增強文化自信都極有意義。

作者:沈金浩(深圳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院長)

五千年悠久燦爛的文明史,造紙術、印刷術的發明,重史崇文的文化傳統,讓我國的古籍雖歷劫無數而仍汗牛充棟。保護好整理好這些古籍,讓更多的年輕人樂於了解、閱讀古籍,對我們了解、傳承、推介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增強文化自信都極有意義。

詩經名物圖解

相信大家也都感覺得到,現在的大學生,即使文史哲系的本科生,閱讀古籍的能力,總體上大概不如古代秀才,能一口氣準確說出十個古籍書名來的,恐亦不多。筆者所在大學的圖書館古籍庫,閱讀條件非常好,室內香氣氤氳,但常很冷清。究其原因,最核心的一點,還是古籍讓大學生望而生畏。如何扭轉這種局面,讓大學生不再有畏難心理,筆者覺得以下方法值得嘗試。

一、國家拍攝介紹古籍的專題片,可有簡有繁,簡版讓每一位大學生都用幾十分鐘看一遍。詳版可拍十幾集甚至更多,介紹古籍的方方面面,像慕課一樣供學生選修。中國現存古籍的總體面貌是什麼樣子,許多專門從事文史研究的業內人士都未必說得好,各校能講授古籍知識的師資力量也參差不齊。而國家有能力組織頂級專家,匯聚這方面的信息、知識於一部專題片,這可以幫助觀眾在短時間內了解中國古籍的基本面貌,了解有關古籍的重要的知識,打破對古籍的神秘感、距離感、因陌生而產生的畏懼感。

二、出版社、書店到大學辦古籍展。雖然大學圖書館有的是古籍,但因為它們被常年放在那裡,學生反而無感。而如果到大學辦一些經過周密策劃的古籍展,則會造成短時間的知識涌動和購買衝動。比如辦一些點面結合的書展,既有各種重要典籍的展示,也有若干合於當下熱點的專題。社會上有「蘇東坡熱」,就把所有與東坡有關的書都聚集展出;有「王陽明熱」,就把有關王陽明的書聚集展出。舊體詩詞創作熱,那就設詩詞創作欣賞專題,如能配以相關講座則更好。如此辦展,既可以數天時間大大增加學生對古籍出版物的了解,也可提高銷售量。

三、舉辦出版社、整理人、印刷廠三聯知識講座。一部古籍,怎麼由線裝書變成一部帶標點、注釋的排印本?從選題策劃的目標、依據,到版本選擇與獲得,到整理注釋的甘苦,到審稿容易遇到的問題,到排版印刷的各種技術,其間要經過哪些學術關,技術關?這是大學生甚至沒有從事過這方面工作的教師都不太清楚的。如果經常讓這方面的內行人到高校學生中進行宣講,必然可以增強大學生對此領域的認識,從而使他們不僅懂得古籍整理的基礎知識,還可能產生做這項工作的興趣。梁啓超先生在《治國學雜話》中說:「中國書沒有整理過,十分難讀,這是人人公認的,但會做學問的人覺得趣味就在這一點。吃現成飯,是最沒有意思的事,是最沒有出息的人才喜歡的。一種問題,被別人做完了四平八正的編成教科書樣子給我讀,讀去自然是毫不費力,但從這不費力上頭結果,便令我的心思不細緻不刻入。」(《讀書指南》附錄)現在相當一部分大學生,連繁體字都害怕,哪裡還會有梁啓超先生所說的勇氣和願望?通過做一些這樣的知識講座,再做一些相應的閱讀和訓練,或許可以讓大學生不再懼怕古籍,從而也有膽量接觸更原始的古籍。

四、大學文史哲系應儘量開設文獻學、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等課程,讓學生了解古籍的源流、部類、數量、目錄、版本情況,知道有哪些叢書、類書、工具書,要研究問題時,應該循什麼方向找文獻資料,了解校勘、輯佚、考釋等方面的一些基礎知識。這些基礎性知識非常重要,古代近代治學者都十分重視。現在的大學教學中,這方面非常欠缺,許多碩士生在寫學習計劃時,都無法為自己列一個未加甄選的書單,原因就在於他連基本的找書方法都不了解。另外特別值得提出來的是,當下電子文獻非常豐富,但分別為各種機構、個人擁有。目前國家已有條件、也有必要把各種公私電子文獻匯合起來,做成一個宏大的次序井然的電子古籍庫,或至少提供一個詳細的目錄,註明所有者。這樣可以極大方便學生以較少的時間,獲得對古籍更多的了解,也會極大方便學者的學習與研究。

五、大學應儘量開設原典閱讀課,注釋訓練課,舉辦原典讀書會。梁啓超先生在其《最低限度之必讀書目》中說:「今再為擬一真正之最低限度如下:《四書》《易經》《書經》《詩經》《禮記》《左傳》《老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戰國策》《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鑑》(或《通鑑紀事本末》)宋元明史紀事本末、《楚辭》《文選》《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韓昌黎集》《柳河東集》《白香山集》,其他詞曲集,隨所好選讀數種。以上各書,無論學礦,學工程學……皆須一讀。若並此未讀,真不能認為中國學人矣。」(《讀書指南》附錄)梁啓超先生這段話,足令我們今天治文史哲者汗顏。因為以現在的教學體制與方法,即使到評上教授時,也沒多少人把這些書都讀完了。現在的教學,從小學到大學,都是讀選出來的作品,都是將咀嚼好的餵給學生,考試的時候還須以教材或老師給出的「標準答案」回答,學生對原典的了解都非常匱乏,閱讀古籍的能力,從未得到來自學校的完整培養,對原典,既沒有時間讀,也沒有能力讀。上海的《青年報》2012年2月24日有篇題為《三成大學生「四大名著」一本也未完整看過》的調查報告說:「『四大名著』全部通讀過的只有22.7%,而29.0%的受訪者表示,一本都沒有完整地看過。」讀過這幾本最重要的小說的大學生之比例都這麼低,更別說梁啓超先生所列的那些書了。這種情況,近十年也只有在少量大學裡有所好轉。所以大學非常有必要開設幾門原典閱讀課,通過原典閱讀,使學生的閱讀能力獲得突破。姜亮夫先生曾說治學要先「做一樁」(先精通一塊地方,此或源自荀子的「好一則博」)。精讀若干原典,就是做一樁的起始方式。課堂時間有限,也可以通過建立讀書會的方式,讓熟悉某經典的老師帶若干學生讀某一部或某幾部古籍原典。如果能安排學生學習古籍注釋,那一定收穫更大。錢仲聯先生曾說,注一本書,對提高閱讀研究古籍的水平、學習前人的創作方法大有幫助。他24歲(虛歲)時開始做《人境廬詩草箋注》,28歲時此書就出版了。「稱得上是我學術活動中第一個里程碑,並使我在學術界成名的,是同年(1936)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人境廬詩草箋注》」(《錢仲聯學述》)。現在的學生,因為中小學要學的東西太多了,二十多歲時自然無法達到錢先生這樣的水平,但拿少量的作品對文史哲類的學生做一些訓練,相信也會明顯提高學生對古籍的認知。

六、大學可在有導讀的基礎上,多舉辦古籍知識競賽。這兩年詩詞大會在全國反響熱烈,有力地推動了詩詞在群眾中的普及,提升了年輕人的讀詩熱情。加強大學生對古籍的認知,也可以借鑑此類方法。國家可組織專家編寫若干種古籍知識方面的書籍,然後讓大學生以此為依據學習,再組織各種比賽,學校可以舉辦,媒體包括央視也可以舉辦,可以是綜合的,也可以是分門別類的。經過數年的努力,必然會使全社會對古籍的了解有大幅度的提升,也使人們更加懂得如何閱讀古籍。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