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座古橋遺址再證「水繞長安」

西安發佈 發佈 2024-03-10T09:39:26.124257+00:00

「2022年陝西六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後,關注度不斷提升,六大考古中有兩項跟橋樑遺址有關,分別是西安三殿漢代古橋遺址和隋唐長安城朱雀大街五橋並列遺址。前者是迄今為止在滻河流域考古發現的唯一一座漢代古橋,或與漢文帝霸陵營建有關;後者是都城禮制的最高等級,體現了大唐威儀。


「2022年陝西六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後,關注度不斷提升,六大考古中有兩項跟橋樑遺址有關,分別是西安三殿漢代古橋遺址隋唐長安城朱雀大街五橋並列遺址。前者是迄今為止在滻河流域考古發現的唯一一座漢代古橋,或與漢文帝霸陵營建有關;後者是都城禮制的最高等級,體現了大唐威儀。


殊不知,在以往的考古發掘中,橋樑遺址作為重要考古發現數次出現在公眾面前,這讓以橋為背景的歷史事件有了確切的「原生地」,同時也實證了古都長安城處於水系交錯的環境當中。


三殿漢代古橋

位於西安東三環東側

為尋找漢文帝「顧成廟」提供重要線索


在3月12日公布的陝西2022年度六大考古新發現中,西安三殿漢代古橋作為唯一一個首次公開的考古發掘項目而引人注目——從去年9月份開始,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為配合城市建設項目,在東三環東側、西安紅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西北側(西距滻河400米)發掘清理出一座漢代古橋,填補了這一區域內古橋遺址的考古空白。



目前共發現橋樁874根,宗地範圍內橋體殘長74.64米,寬20.54米,橋樁基本上成排分布,呈西北-東南走向,方向156°。根據木樁分布情況及碳十四測年數據分析,發現較明顯的規律,方形木樁和圓形粗木樁年代較早,布局較規整,應為西漢早期始建橋樑時所建;大部分圓形細木樁位於方形木樁、圓形粗木樁之間,分布規律性不強,且年代較晚,或為西漢至東漢時期修補橋樑時所立。



通過觀察解剖溝剖面,發現橋樁之上存在著多層因河流流動及改道形成的沙層和卵石層,說明在橋樑廢棄後,該區域經歷了多次河流沖刷及改道,除木樁外,其他橋樑結構及周邊遺物已完全不存。


三殿漢代古橋是迄今為止在滻河流域考古發現的唯一一座漢代古橋,東西跨度大,南北寬度寬,橋樁密集,是漢代高等級橋樑的代表,為研究漢代橋樑構造及修補過程提供了豐富的材料。


該橋正對西漢薄太后南陵及漢文帝霸陵,是帝陵營建這一漢代重大國家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橋位於南陵、霸陵與漢長安城之間,為研究漢代道路交通路線提供了重要參考。根據文獻「南陵橋壞,衣冠道絕」的記載,推測其可能為「南陵橋」,為進一步尋找文帝「顧成廟」提供了重要線索,對研究西漢衣冠道及早期陵廟制度變化具有重要意義。


沙河古橋遺址

位於西安西的咸陽市秦都區

為帝王遊獵提供交通便利


日前,咸陽沙河古橋遺址又有新發現,考古工作者在新一輪考古發掘中發現了17根秦漢時期橋樁及一處用於保護河岸的「埽岸」遺蹟。



沙河古橋遺址位於陝西省咸陽市秦都區的沙河古河道內。這一遺址發現於20世紀80年代,在1989年結束的第一輪考古發掘中,發現了秦漢時期一號橋和隋唐時期二號橋兩處遺址。兩座橋相距330米,均採用原木為橋樁,經專家檢測,橋樁為楠、杉、樟、柏、松等樹木構成。



兩座橋均寬16米,據文獻所載,根據當時河道的寬度推測,這座橋長約500米。在橋址附近還出土有秦漢時期的銅器、鐵器、磚瓦等文物100件,被評為198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2013年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0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這一遺址再次進行了考古發掘。考古人員在古橋遺址一號橋保護大棚南北兩端新發現木質橋樁3排共17根,與保護大棚內橋樁方向基本一致,同時發現的「埽岸」遺蹟則進一步確定了一號橋的長度及範圍。


(「埽」是古代水利工程中的建築構件,是用薪柴、竹木等軟料夾以土石製成,若干「埽」用繩、木樁聯繫起來用以保護河岸就是「埽岸」。)


考古人員通過對發掘中包裹淤泥層的編織物等6件樣品進行測年,可知沙河古橋一號橋的建造年代為秦漢時期,推測其功能可能是為滿足帝王遊獵的交通需求而建。


渭橋遺址

位於西安北漢長安城遺址北側

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發生於此


漢文帝入京繼位大統、南匈奴單于歸順入京等一系列重要大事,均發生於渭橋之上……渭河古橋的發現,讓發生在此地的歷史事件找到了「原生地」。



渭橋遺址位於西安市北郊漢長安城遺址北側渭河故道,發掘前為魚塘所在,2012年4月上旬,在魚塘挖沙中暴露木樁,後經調查確認為古橋遺存,並測量確定南對漢長安城北側城門廚城門,編號「廚城門一號橋」。之後,相繼發現「洛城門橋」「廚城門二號橋」「廚城門三號橋」及「王家堡橋」「廚城門四號橋」及「廚城門五號橋」等共3組7座渭橋。


廚城門一號橋橋樁與石構件


廚城門一號橋,正南1200米左右為長安城廚城門遺址,直北3000米左右為今渭河南岸大堤,向東與洛城門橋相距約1700米。經發掘確定,廚城門一號橋為南北向木樑柱橋,橫跨於東西流淌的渭河之上,南北估計長約880米左右,使用時間較長,應經多次維修、續建。從考古人員清理出的橋樑所在河道堆積物中推測,該橋可能始建於秦,為漢使用,沿用到唐或更晚的宋代,之後廢棄,前後延續達1000餘年。


廚城門三號橋


廚城門三號橋位於廚城門一號橋東約200米,橋樁用材多為硬木松類,時代相當於唐代;廚城門四號橋位於一號橋西約40米,大體為戰國晚期;洛城門橋正南750米為長安城北牆東側城門洛城門,直北3500米左右為今渭河南岸大堤,該橋大體相當於西漢晚期至東漢早期。


西漢長安城渭橋遺址入選「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灞橋遺址

位於西安東灞河河道

是隋唐都城長安的重要配套工程


「若長虹之未翻」,唐代詩人王昌齡曾在《灞橋賦》中描繪過灞橋的恢弘景象。唐朝時,灞橋上設立驛站,凡送別親人好友東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橋後才分手,並折下橋頭柳枝相贈,久而久之,「灞橋折柳贈別」便成了特有的習俗。



1994年4月,農民挖沙時在現今西安市灞橋區柳巷村灞河河道下發現一件石刻龍頭,隨後考古人員在此進行搶救性發掘,據發掘實物和文獻資料證實,該橋即久負盛名的古灞橋遺址。


灞橋為一大型半圓拱厚墩聯拱石橋,處於當時隋大興、唐長安城通往潼關路、蒲津關路、藍田關路的要衝,是我國現存時代最早、規模最為宏大、橋面跨度最長的一座大型多孔石拱橋,始建於隋初,廢棄於元,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該遺址的發現被評為當年的「十大考古發現」之一,並在此後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9月,在洪水的沖刷下,灞橋遺址再次顯露出來,在灞河河道正中心發現11座橋墩,總長約400米,均為塊石砌築而成,塊石之間以鉚釘連接,橋墩的具體情況與1994年的發掘基本一致。



作為溝通當時都城與廣大關東地區的紐帶,隋灞橋是隋唐都城長安的重要配套工程,也是一項宏偉的國家工程,因此無論在建造工藝還是藝術裝飾方面,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

(來源:文物陝西 責編:李佳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