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宗首發|在設計之春上,11組設計師與一次命題作文

卷宗wallpaper 發佈 2024-03-11T05:34:54.789740+00:00

該展覽由吱音品牌創始人兼設計總監朱暉擔任策展人,數字設計師李宣吉聯合策展,策展人朱暉希望通過邀請現今中國先鋒的中生代設計師,通過他們的視角,共同探討設計在科技,數位化發展過程中的處境。

2023年3月18日,數字設計特展的「單元 MODULE+」亮相廣州設計之春。該展覽由吱音品牌創始人兼設計總監朱暉擔任策展人,數字設計師李宣吉聯合策展,策展人朱暉希望通過邀請現今中國先鋒的中生代設計師,通過他們的視角,共同探討設計在科技,數位化發展過程中的處境。

「單元 MODULE+」的展覽現場被呈現在一個乾淨的白盒子內,右側放置了此次設計們創作的單體模塊,完整的作品被集中在置於展場中央:雖然它們都是由3D列印技術生成,但是卻在視覺上卻呈現出了出乎意料的豐富性:極具科技感的黑色「數字塔「、猶如手工竹編質感的模塊、半透明磚塊中藏著若隱若現的物體、橙色的屏風隨著視角的轉變發生著微妙的形變……這些作品中的一些指向著實用的功能性,另一些則更像是某種寓言式的表達,無不引著觀者繼續一探究竟。

作為設計之春數字設計特展的「單元 MODULE+」亮相廣州

科技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一個複雜的命題,而設計師作為恆久不斷為大眾帶來創意靈感的群體,在思考這一問題時更有機會以親身的實踐來驗證諸多觀點並散發思緒。

策展人朱暉以3D列印技術為出發點,以模塊「MODULE+」為切入點,從技術反相推動設計進行逆向思考:他通過向設計師們發出例如「以3D列印技術,創作1至2個形式統一的單元體,單個體塊的尺寸限定在250×250×250mm內,總模塊數量為30塊內等的「遊戲規則」,邀請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及範圍內進行獨立創作,希望設計師們藉此機會回歸到更加純粹的設計思考當中。

「單元 MODULE+」在廣州設計之春展覽現場

這場展覽因此更像一個小型的數字設計實驗場。不同背景的設計師都將在相同的格式下,極短的時間內充分發揮想像,表達對技術應用的不同理解。藉此從「數位技術的基礎可能性」中抽離出來,跳出技術帶來的淺層誘惑,把焦點拉回到設計本身,讓3D列印技術真正賦能思考,並進行有價值的探討。

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設計師在拿到命題後以一種更加「本能的慣性思維」表達各自對設計的理解以及對外圍世界的感知與思考,並觸發更多不同設計⻔類在未來的數字世界中將會如何共生的想像。為了更深入地理解每件作品的故事,我們將一一呈現這11組設計師們的作品與概念,並且邀請他們圍繞相關話題回答三個問題。

產品設計師組

石大宇

特邀產品設計師石大宇,清庭設計中心創辦人暨創意總監。

石大宇的參展設計方案是被放大比例和尺寸的竹編模塊。在塑料尚未進入中國之前,竹編器物是傳統工藝中較為常見且功能優越的類別,與中國人生活息息相關,同時不會造成生態環境的負擔。石大宇開始思考,如果將這種合理而又具有美感的結構放大,是否有可能成為大型建築工程級別的結構。採用可降解材料列印出的類竹編模塊,替代了手工製造,解決了生產成本的問題。

石大宇創作的「單元Module+」作品

滑動瀏覽

設計師特別對談 Q&A

W*:設計師在未來數位化世界裡,會是什麼角色?

石:設計師是被迫進入數位化世界的,從來沒有被給予其他選項。在二十世紀,設計是被動的由科技發展所推進,甚至以傲慢、放縱的表現方式迅猛發展。進入二十一世紀,人類的壽命和生活品質已達空前高度,而整個生態環境上,對人類生存反而是有威脅的。這也使設計師不得不開始反省並且做出改變,開始認真思考 」如何有創意的收斂「 ,即在設計過程中評估結果,對未來會產生如何的影響,需要更多的反省,也需要更大的胸襟,必須承擔改善人類及其他物種生存問題的責任,造福人類及整個自然生態。

W*:在您目前的工作中,使用數位化工具(如各種繪圖軟體,3D列印)是否已成為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否還會進行手繪或手工製作模型?兩者對您來說分別意味著什麼?

石:設計師最初是被迫強制接受數位化工具,當然我不例外。手繪是最直接的表達,我的習慣是有意不將草圖畫得精確,保持模糊的概念,仿佛剛開始有生命的胎兒,五官與身體四肢皆無定型,存在著無限的可塑性。當手繪草圖發展出無數的點子後,3D軟體即可將每一個idea建構成為更準確、更具體的虛擬3D模型,再經無數次的探討與修正後,通過篩選,確定最終要被3D列印出的設計對象的模型。而3D軟體目前的缺陷在於其建構出的模型,無法直接模擬非塑料類或非金屬類,屬天然材料類別的正確結構。

W*:在以數字科技為主的第三次技術革命來臨之際,您認為設計的本質是否發生了變化?如果是,這種變化是什麼?如果不是,這種本質是什麼?

石:我在美國大學畢業的年代,Photoshop軟體還尚未出現。在許多方面,我們這一代人是屬於被遺忘的。可謂是命運多舛,每一學習階段的結束,代表的是在那段時期在校所學的,在畢業之後皆無用武之地,步入社會後仍需重新來過重新學習。此背景下,我們學會了如何 「逆來順受」 。但不論技術如何變革,我們所面對的所謂「技術變革」還是「問題」,問題是創意之母,針對新問題的核心進行分析、探討並找出解決方案,即為設計的本質,也是我做設計的思維模式與態度,設計的本質其實未變,我是以此思考模式和心態面對所謂的技術變革。當生命的本質未變,與其相關的也未變。

設計師石大宇本次的手繪及構思過程圖

設計師周宸宸

憑藉專注在產品設計產業的垂直探索,周宸宸成為國內外眾多品牌的合作設計師及戰略顧問。

周宸宸的參展作品是「恐龍的骨頭」,就像一塊化石一樣代表碳基時代。但把它剖開,內部所有的構件又都採用的是科技時代,甚至後科技時代的構建方式,它折射著傳統世界與未來世界之間的一種啟示。在他看來,3D列印技術對人類來說是一種全新的建造方式,這種方式潛移默化的改變著我們的世界。新的技術將會把人類帶往何處?我們的次代,次次代,又將以一種什麼樣的狀態生存?這些思考構成了他此次創作的思考原點。

周宸宸「恐龍的骨頭」草圖及模型展示

W*:設計師在未來數位化世界裡,會是什麼角色?

周:設計師的使命和角色在人類任何的時期都是一致的:解決當下最需要的問題。只不過這個問題是會隨著時代、文化階段以及技術的變化而變化的。那在未來數字甚至是虛擬的世界中,裡面是一個全新的世界,也可以說一切都需要設計師的參與去進行構建。如果沒有設計師構建,他將會變得,無序混亂,甚至出現危險。

W*:在您目前的工作中,使用數位化工具(如各種繪圖軟體,3D列印)是否已成為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否還會進行手繪或手工製作模型?兩者對您來說分別意味著什麼?

周:我覺得無論是手繪,3D列印,還是傳統的手工製作模型,還是電腦建模等,對於我來講都不重要,因為這些都是設計在實現過程中的方式而已,不論用什麼樣的方法。只要能生成最後傑出的、有意義、有價值的產品甚至是作品,這個中間的過程就不重要。

W*:在以數字科技為主的第三次技術革命來臨之際,您認為設計的本質是否發生了變化?如果是,這種變化是什麼?如果不是,這種本質是什麼?

周:我認為設計的本質是永遠不會變的,即便這個世界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你認為它變了,那你尚未觸碰到設計的本質。因為設計的本質其實就是去解決這個時代最關鍵的、最具有價值和意義的問題。

設計師李希米

李希米於2016年成立設計工作室Ximi Li Design,已與諸多品牌密切合作。李希米希望從中國設計師的身份出發,觀察全球的文化元素、思考其背後的歷史根源,並以嚴謹又不失趣味的設計語言進行傳達

三維物體的二維化是設計師李希米近年來感興趣的創作方向,此次參展作品Wave波浪屏風,由凹凸的結構拼接而成,同時每個單元的形狀也是分成了AB兩種,通過重複組合構成最終的造型。從某一角度看,這是一個完全的長方體;但隨著人的遊走帶來觀看視角的改變,屏風也會呈現如同波浪般的造型變化,最終恢復至穩定與平靜的狀態。這個過程帶給觀者的體驗感是豐富的,同時單元組合、動態變化的形式也呼應著MODULE+的主題。

李希米使用3D列印技術製作的Wave波浪屏風

W*:設計師在未來數位化世界裡,會是什麼角色?

李:擁有獨立自主意識且有創造力的個體會一直擁有主動輸出的能力。

W*:在您目前的工作中,使用數位化工具(如各種繪圖軟體,3D列印)是否已成為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否還會進行手繪或手工製作模型?兩者對您來說分別意味著什麼?

李:目前工作室比較少用到3D列印技術,同時也很少製作手工模型。基於之前的職業經驗,我們主要採用三維想像與電腦建模配合的工作方式,成型的產品尺寸比例也相對準確。在辦公室里我仍然傾向於手繪的形式,當紙筆接觸時產生的摩擦質感於我而言是一種平靜與放鬆;而外出則會使用方便攜帶的iPad,同時也能非常快速地查找以前的作品。二者的選擇主要以便捷與效率為前提。

W*:在以數字科技為主的第三次技術革命來臨之際,您認為設計的本質是否發生了變化?如果是,這種變化是什麼?如果不是,這種本質是什麼?

李:設計的本質在我看來並沒有發生變化。具有個體意識的人永遠是創作的主體,具有無法替代的主觀能動性與輸出能力。數字科技的浪潮,提供了更多可為我們所用的媒介與工具,能夠幫助提高設計過程的效率,起到便捷的輔助作用,創作者的主體地位沒有改變,因此設計的本質還是不變的。

李希米Wave波浪屏風手稿

設計師蔡烈超

蔡烈超工作室近年來潛心於自我驅動的設計研究,探索事物之本源及發展邏輯,以宏觀思維梳理和設計造物流程

蔡烈超工作室本次參展的作品,是對「磚頭「這種建築系統的最小單元價值可持續化使用的探索。通常,磚頭需要通過組合才能發揮價值,它作為個體的價值則往往被忽略了。因此,蔡烈超工作室希望設計一個擁有個體價值的小單元模塊,在不成為系統的一份子時,依然具有它應該有的價值:當它作為單一單元時,可以作為花器發揮功能屬性。

蔡烈超工作室「MODULE+」手稿

設計師劉知禮

GYRO是家具及燈具品牌,原由稚禮設計事務所作為一個長期項目而創立,希望將先鋒原創設計真正落地和被更多人使用

本次GYRO的參展設計是一個應用3D列印技術的昆蟲酒店。通過簡便易行,融入城市生活的方式喚起大眾對授粉昆蟲的認知,最終達到促進授粉昆蟲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目的。傳統的昆蟲酒店一般缺乏美感,標準,和便利的操作性。作為最初的嘗試,GYRO把最常見的4種傳統人工昆蟲巢穴形式,簡化整理為4個獨立3D列印單元,並按展覽主題合併為兩個方體模塊。模塊上帶有方便的插接結構,實際應用時可以按照安裝地點和需要自由選擇。

GYRO把最常見的4種傳統人工昆蟲巢穴形式,簡化整理為4個獨立3D列印單元,並按展覽主題合併為兩個方體模塊

GYRO的昆蟲酒店模型示意

W*:設計師在未來數位化世界裡,會是什麼角色?

劉:確實完全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可能是對「數字式世界」缺乏想像或憧憬。如果出題者設想的那個時候,設計師這個工種還存在,那我想應該和現在能做的或多或少差不多。

W*:在您目前的工作中,使用數位化工具(如各種繪圖軟體,3D列印)是否已成為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否還會進行手繪或手工製作模型?兩者對您來說分別意味著什麼?

劉:是的,數位化工具從二十多年前剛開始接觸設計以來就一直是我的主要工作方式。很多時候也會用手繪快速記錄思考,用手工模型驗證結構外觀假設,及打樣等。兩者對我來說沒有分別也沒有特別意味,他們都只是完成設計工作的日常基本工具和方法,會根據不同項目情況和目標選擇更舒服有效的進行。

W*:在以數字科技為主的第三次技術革命來臨之際,您認為設計的本質是否發生了變化?如果是,這種變化是什麼?如果不是,這種本質是什麼?

劉:設計的本質可能沒有變化。但因為社會各方面分工更細,信息傳遞和消費動機都更簡短快速和容易表面,教科書里傳統意義上的「為了人類和地球未來的美好設計」那部分正在萎縮,弱化,反而顯得孤獨甚至狹隘。

設計師翁昕煜

YUUE是位於柏林的產品設計工作室,由華裔德國設計師翁昕煜運營,通過設計重新想像日常。YUUE一直用設計探索人與物之間的關係,挖掘設計中的互動性與情感因素;也用設計介入環境與社會議題並表達獨立態度

翁昕煜很在乎設計對當下的意義,這次他的參展設計Memobloc其實是一種象徵物。它粗看是一個可以堆疊的怪異磚塊,其實是一個3D列印的時間膠囊。三年來第一次回國,他努力尋找過去三年間發生在這裡的蛛絲馬跡。一切恢復之後,仿佛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於是,他把三年來伴隨著我們的一些尋常物品密封在磚塊裡面,在有紋理的透明材料中若隱若現地進行展示。暗示在搭建更宏大建築的過程中,它依然幫我們保留過往的記憶。

展覽現場的Memobloc磚塊

Memobloc的概念手稿

W*:設計師在未來數位化世界裡,會是什麼角色?

翁:設計師的意義在本質上並不會隨著數位化的進程而發生變化。設計師依然是一個思考者,一個挑剔的人,藉助手中的工具和設計的方法,去盡力做對世界對人類有意義的事。

W*:在您目前的工作中,使用數位化工具(如各種繪圖軟體,3D列印)是否已成為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否還會進行手繪或手工製作模型?兩者對您來說分別意味著什麼?

翁:我的主要設計方式依然是手繪和做模型。雖然我也會使用三維建模和3D列印,但我仍然會根據情況選擇合理的設計方法,結合兩者的優點。數位化的工具雖然很便捷很強大,但它仍然沒有先進到可以代替傳統的設計方法,更無法代替人的直觀感受和感性偏好。

W*:在以數字科技為主的第三次技術革命來臨之際,您認為設計的本質是否發生了變化?如果是,這種變化是什麼?如果不是,這種本質是什麼?

翁:是也不是。我認為設計的本質並沒有發生絕對的變化,設計的本質依然是解決問題,無論是功能還是審美的問題;但是工具的改變,確確實實改變了設計的面貌,提供了一些新的設計思路和突破口。因為當解決舊問題變得輕而易舉之後,我們就會去尋找新的問題。比如:設計可以用來表達態度,亦或可以用來向公眾傳播新的觀念,這是傳統的設計所並不熟悉的方向。可以說,設計的本質被拓展了。於是,設計的主題變得更加包羅萬象,設計與社會的連接面更廣了,設計變得更加有人情味了。

建築師組:

莊子玉

BUZZ莊子玉工作室由莊子玉於2016年創立,致力於將東方性的敘事體系與當代藝術的觀念視角,通過思維與技術層面的雙重革新,介入到當代的設計實踐之中

莊子玉工作室希望對「數字設計展」這一命題進行回應。莊子玉認為設計不存在數位化和非數位化,所以在此他希望探討的是:雖然作品的呈現可能看起來更「數位化」,但是它所表現的是一種恆性的命題。作品名為山影,是對東方哲學中的山和它對應圖示關係的轉譯,也是對於人工和自然關係的解讀。對於莊子玉來說,建築應該是一種人工和自然關係中的融合劑,或是一種轉換方式,整件作品是人和自然長期伴隨和對抗過程的隱喻。

莊子玉工作室作品」山影「

W*:設計師在未來數位化世界裡,會是什麼角色?

莊:決策與選擇。

W*:在您目前的工作中,使用數位化工具(如各種繪圖軟體,3D列印)是否已成為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否還會進行手繪或手工製作模型?兩者對您來說分別意味著什麼?

莊:我覺得工具就是工具,數據化和手工製作其實都屬於設計的輔助手段,它們只是外化的物理形式不同,但並沒有本質的區別。所有的工具其實都包含兩種功能,一種是設計思維的表達,另一種是自我的反饋載體。數位化工具(繪圖軟體和3D列印)以及手繪和模型我們都在用,對於工具的選取完全取決於這類工具對於項目本身的適用程度。但我不認為存在有數位化和傳統工具之間的本質差別。

W*:在以數字科技為主的第三次技術革命來臨之際,您認為設計的本質是否發生了變化?如果是,這種變化是什麼?如果不是,這種本質是什麼?

莊:在我看來設計的本質是批判性的思維,所以設計的本質其實並未發生改變,改變的只是設計載體的物質呈現過程。

莊子玉工作室作品」山影「概念手稿

設計師劉濤&蔡春燕

劉濤和蔡春燕主理的西濤設計工作室的實踐涉獵從一隻吊燈到一個街區、從城市極小住宅室內到鄉村老屋改造、從街頭小店到青年社區等多種範疇的設計。與實踐相結合,同時專注於既存建築更新和居住空間的物體聚落等課題

本次西濤工作室希望在「MODULE+」中討論的是,新技術可以對舊技術形成怎樣的補充和反問。本次參展的「水電磚「是這一反思的開端:在我們居所的四壁里運行著密布的管線,維持著日常生活的運轉,但其建造的過程卻存在著很多不夠合理的地方。「水電磚」的概念,企圖把交叉的多道工序整合在一起,讓施工的過程從泥濘與混亂中解脫出來。通過列印,每個人都可以靈活的定製一面牆上的新型生活功能件,單元即插即用,更換方便,像系統家具一樣自由組合和擴展。

西濤工作室「水電磚「

西濤工作室「水電磚「概念手稿

W*:設計師在未來數位化世界裡,會是什麼角色?

西:相比去解決問題,設計師同時應該是問出合適的問題的人。就像現在流行的chatgpt,知道自己想問什麼,才能到答案。

W*:在您目前的工作中,使用數位化工具(如各種繪圖軟體,3D列印)是否已成為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否還會進行手繪或手工製作模型?兩者對您來說分別意味著什麼?

西:是的,在整個團隊中,各種繪圖軟體是設計工作中尤其是生產環節最主要的工具。對於個人來說,我仍然藉助大量手稿去深入設計過程,從腦部活動到手的移動,思考和傳達起來直接順暢。繪圖軟體作為輔助工具也許更方便更精確,同時形成可回溯可修改複寫可共同編輯的工作流程,有利於團隊合作。兩者都很重要,新的也不會取代原來的。技術是一種疊加積累互補的過程。

W*:在以數字科技為主的第三次技術革命來臨之際,您認為設計的本質是否發生了變化?如果是,這種變化是什麼?如果不是,這種本質是什麼?

西:我覺得沒有變化。設計是一門applied art,是應用藝術學科。處在哪個時代,就去學習和理解並應用什麼樣的技術。雖然能掌握並熟練運用的不一定是我們,甚至不一定是人類。

西濤工作室「水電磚「概念手稿

設計師劉可南&張旭

旭可建築工作室創立於2010年由劉可南和張旭共同創立。旭可建築工作室在具體項目中通過對於「建造體系」類型的選擇和組合,強化「場地特徵」,構建「場所」

劉可南認為,當用傳統的方式製作時,人的身體是始終處於一個有明確的重力方向所界定的笛卡爾坐標系統中。數位技術和3D列印最大的突破在於挑戰這個系統,模擬一種無重力的狀態。未來的建造將從重力空間向非重力空間拓展,由此,建造將不再限於在一個由基準面產生的笛卡爾坐標系中。在參展的設計中,卡塔蘭60面體被選定為空間的基本構型,30個單元組成的半個多面體形成了一個容器,它既可以被看做是一個完整的空間構成,也可以被視作是小型空間單元的組合。

設計師劉可南的參展作品

劉可南作品概念手稿

W*:設計師在未來數位化世界裡,會是什麼角色?

劉:未來的設計師應當主要是設計思維的提供者。在技術進步逐漸將世界變得扁平化的過程中,設計師應從單純的創造者(Creator)向聯繫者(Connector)和協調者(Coordinator)的角色轉化。

W*:在您目前的工作中,使用數位化工具(如各種繪圖軟體,3D列印)是否已成為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否還會進行手繪或手工製作模型?兩者對您來說分別意味著什麼?

劉:目前繪圖軟體已經數位化了,3D列印倒是尚未普遍應用。手繪仍然是一種重要的工作模式,儘管形式從傳統的速寫本更多的轉向了電子手繪板。手工製作模型我認為目前還沒法被代替,因為它更多的是一種思維方式。用手來工作的方式很難被完全替代,設計的本質有一種手工操作的成分,也就是所謂的具身性(Embodiment)。創意在身體和大腦的交互工作中完成,身體是有情緒的,大腦對於身體動作反饋形成概念。也有一種可能,是設計開始可能起始於一個腦中的概念,但是在落定為物質的某些個剎那還是需要身體的動作來完成。

W*:在以數字科技為主的第三次技術革命來臨之際,您認為設計的本質是否發生了變化?如果是,這種變化是什麼?如果不是,這種本質是什麼?

劉:設計的本質是有變化的。我認為其本質在於製作變得沒有門檻了。例如3D列印在概念上突破了傳統製造的門檻,比如以前用車床來造一個產品零件,或者碼砌牆體來造房子,都是需要一定程度的專業技能,因此使用者的需求並不是被即時性地滿足,而是要求諸於專門的造物者以及其背後的那個生產系統。3D列印實現的是類似查爾斯·詹克斯在《Ad-hocism》一書里提到的一種局部獨立主義,也就是當造物不再被技術所綁定的時候,每個人就都能夠成為造物者。

設計師張岩

建築師張岩曾就職多個國際化建築與景觀設計事務所,多年實踐經驗為張岩帶來獨到並有創意的設計方式,他在設計中融入了動態影像的故事敘述方式

本次的參展作品,張岩從fdm 3D列印技術本身的列印方式出發進行構思。通過在規定大小的範圍中設計形體,最大程度表現水平與垂直兩種思維下列印可產生的不同形態,最終產生的這對截然不同的單元體像是兩棟微縮建築,擁有不同的內部空間形態,其「建築立面」也傳遞出兩種不同的氣質。張岩從思考技術本身特點著手,直視fdm技術本身的優缺點。技術啟發並輔助設計,設計也將技術可能性推至極限。

上圖:張岩使用3D列印技術製作的單元體組合像是兩棟微縮建築

中圖、下圖:張岩創作的概念手稿

W*:設計師在未來數位化世界裡,會是什麼角色?

張:設計師在未來數位化的世界裡,應當成為一名出色的投資者。以作品好壞作為利潤多少的評價方式,用自己手上一支筆影響儘可能多的使用者。作為一名設計師本身比較難成為技術的創造者,而易成為技術的推廣者。設計師需要能敏銳的洞察未來數位化世界的現狀和趨勢。盲目的追隨潮流而不斟酌趨勢,很容易被淘汰,出色的投資者能發現並抓住其他人無法看清的機會。

W*:在您目前的工作中,使用數位化工具(如各種繪圖軟體,3D列印)是否已成為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否還會進行手繪或手工製作模型?兩者對您來說分別意味著什麼?

張:數字繪圖軟體是我常用的輔助工具之一,但3D列印已經成為一種主要工作方式了。對我個人而言,手繪是無法被替代的一種表達方式,手繪讓表達介質和思考邏輯之間沒有障礙,思考和表達是同時的,很多時候設計概念和思路是在無目的的勾畫時產生出來的。而數字繪圖軟體就無法完美的做到這一點,但其非常適合輔助手繪,進行團隊高效溝通和調整使用。3D列印則是很獨特的數位化工具,它省略掉的不是思考的過程,而是製作過程,它加速了設計思考和結果呈現之間的時間間隔。因此在使用3D列印後,手工製作模型反而成為了輔助工具。

W*:在以數字科技為主的第三次技術革命來臨之際,您認為設計的本質是否發生了變化?如果是,這種變化是什麼?如果不是,這種本質是什麼?

張:我認為設計的本質沒有發生變化。我很喜歡馬丁斯科塞斯講過的一句話:the most personal is the most creative. 最個人的就是最具有創造力的。任何與創意產出相關的行業最終產出的成果都是自我對外的表達,設計表達的過程就是對個人情感或想法的挖掘、整理以及闡述。無論技術如何革新,所表達的內容核心是不變的,而變化的是表達的手段和方式。雖然一定程度上,手段和方式會限制或影響最終成果,但這種限制或影響也是可以由創意者自己去選擇的,所以可以理解為技術啟發設計,而設計會推動技術。

設計師張周捷

畢業於英國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張周捷的作品帶有鮮明的獨立性、實驗性和未來性,探索數字形態的演化及製造。他的作品主要關注邏輯的極簡性、結果的多樣性和不可預見性

張周捷的參展作品「算力塔」,以塔的形象呈現出算力的重要地位和無限可能,同時也表達出人們對於算力的崇拜和青睞。作品通過3D列印技術和黑色外觀,融合了三角面的視覺元素,傳遞出神秘、沉靜和堅定的氣息,有力地傳達出數位化時代的深刻、神秘和力量感。它不僅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對數位化世界和算力崇拜的一種探索和反思。

張周捷的參展作品「算力塔」

W*:設計師在未來數位化世界裡,會是什麼角色?

張:發現、培育、合作。

W*:在您目前的工作中,使用數位化工具(如各種繪圖軟體,3D列印)是否已成為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否還會進行手繪或手工製作模型?兩者對您來說分別意味著什麼?

張:是,幾乎無手繪,創作方式不同,效率也不同。

W*:在以數字科技為主的第三次技術革命來臨之際,您認為設計的本質是否發生了變化?如果是,這種變化是什麼?如果不是,這種本質是什麼?

張:我想說不是第三次,是第四次已經到來了,狹義的設計,例如產品設計,或平面設計,快落後科技行業兩個時代,一個是數字時代,一個是人工智慧時代,目前我們討論的大部分設計仍在工業時代。設計作為為人類生存生活服務的本質沒有改變,但是工作方法和效率、效用將會改變。手工藝時代、工業時代、數字時代人工智慧時代,你在哪裡?

張周捷」算力塔「概念手稿

「單元MODULE+」由朱暉擔任策展人,數字設計師李宣吉聯合策展

此次作為策展人的朱暉平時以產品設計師的身份為大眾所熟知,被問及兩種身份的差異時,他闡述道:「策展其實是一次』大設計』,底層邏輯上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一次思考、創作的表達。要考慮主題的策劃、邀請合適的參與者、與製作方溝通、最終策展落地的形式和帶來的影響等,這些共同完成了屬於策展人與參與者的一件集體』作品』。」

「單元 MODULE+」的展覽概念手稿

朱暉形容自己在這個整體過程的功能「更像是一個提問者」,「邏輯很像ChatGPT,當你輸入一個問題,它會給你一個』意想不到又非常符合邏輯』的答案。你的問題越精準,答案也越清晰」。

設計之春數字設計特展

單元 MODULE+

時間:2023年3月18—21日

地址:廣州市廣交會館A區6.1—8.1館

攝影:王鵬

撰文:Mizi

設計:pig

編輯:Zhuoran、Mal

設計師手稿由"單元MODULE+"提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