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四眾,誰的問題最嚴重?

威武天下說 發佈 2024-03-11T11:44:58.765162+00:00

《西遊記》主要講述了孫悟空的出世過程及唐僧一行四眾赴西天取經的故事。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四個人,他們性格不同、表現各異,但都存在各自的問題和缺點。其實,他們歷盡千難萬險去西天取經的過程,就是他們各自克服自身缺點、在磨難中修行完善的過程。

《西遊記》主要講述了孫悟空的出世過程及唐僧一行四眾赴西天取經的故事。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四個人,他們性格不同、表現各異,但都存在各自的問題和缺點。其實,他們歷盡千難萬險去西天取經的過程,就是他們各自克服自身缺點、在磨難中修行完善的過程。那麼,在他們四個人當中,誰的問題最嚴重呢?

我們讀《西遊記》小說或看電視劇都知道,唐僧肉眼凡胎,凡人的一般毛病他幾乎都有;孫悟空毛手毛腳、不服從管理、愛顯擺且動不動就殺生,問題比唐僧更嚴重;豬八戒牢騷滿腹、工作消極、好吃懶做,尤其是出家人最忌諱的男女作風問題突出,毛病最重。而沙僧呢?言語不多、表現不多,總體給人以成熟穩重、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感覺,似乎是最完美的。但是,就因為豬八戒在大戰黃袍怪時說的一句話,暴露出看似完美的沙僧,其實是他們四眾當中問題最嚴重的一個。

在戰勝白骨精之後,因孫悟空「殺生」過多惹怒唐僧,被攆回花果山,剩下唐僧、豬八戒和沙僧繼續前行。在經過一片黑松林時,因唐僧饑渴難耐,讓豬八戒前去化齋卻久去不回、沙僧又去找豬八戒,導致把唐僧一個人丟在黑松林、誤入魔洞,被一個叫黃袍怪的妖怪捉住,準備做成人肉包子慢慢享用。在妖洞中,唐僧遇見了寶象國的公主百花羞。因公主是十三年前被黃袍怪從寶象國搶來的,皇宮的父母一直不知道她的下落,於是公主想請唐僧路過寶象國時,給她帶一封家信報個平安,交換條件是公主找黃袍怪說情放他走。唐僧答應了。化齋未果的豬八戒、沙僧返回之後不見了唐僧,找到妖洞向黃袍怪討要師傅。正當他倆與黃袍怪酣戰時,公主叫了一次暫停,請求黃袍怪放走唐僧,黃袍怪看公主的面子,答應放他們師徒三人走。於是,唐僧一行在八戒與沙僧灰頭土臉、互相埋怨中繼續前行。

到了寶象國,唐僧如約將公主的親筆信交給皇帝,當集驚喜、激動與擔心於一身的皇帝了解到八戒、沙僧有些神通時,特意安排他們師徒先到賓館休息,再謀降妖之策。豬八戒聽說皇帝親自安排他們住賓館,得意地對沙僧說:兄弟呀,當初你還不讓給皇帝捎家信,現在看到捎家信的好處了吧?!一定是皇帝見了公主的家信,為表謝意,特意請我們吃一頓大餐!

我們暫且不論豬八戒的淺薄與貪吃,單從「當初你還不讓給皇帝捎家信」這一句話,就揭露了一個《西遊記》通篇未曾描述的情節:在唐僧與公主達成交易、公主向黃袍怪求情、黃袍怪放走唐僧之後,在八戒與沙僧互相埋怨的行進途中,他們三人在是否按照洞中約定、把公主的信交給皇帝這個問題上,意見並不一致,甚至發生了激烈爭吵。不難推測,沙僧的意見是:既然我們出來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們應該趕緊上路,赴西天取經、辦我們的正事兒去,千萬別多管閒事兒自找麻煩!而唐僧堅持要履行洞中的約定,做人還得守信用。最後,當然是唐僧的意見占了上風。

恰恰是豬八戒的這句話,點出了小說中沒有描述的這一場分歧;也恰恰是這一場分歧,深刻揭露了沙僧不易顯露的問題:自私自利、不守信用、過河拆橋。

其實,我們往往容易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無數教訓已經證明:看問題,只看表面還不夠。不易發現的深層次問題,往往才是最嚴重的問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