霑化漁鼓戲緣何六獲國家藝術基金

濱州網 發佈 2024-03-13T07:01:48.248651+00:00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發祥於中國冬棗之鄉的霑化漁鼓戲,至今已有300年的歷史。這個曾一度僅有幾名老藝人傳唱的劇種,名不見經傳,如今多項殊榮加身,躋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伊始再傳捷報,漁鼓戲劇目《圖啥》榮獲國家級獎項——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項目。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發祥於中國冬棗之鄉的霑化漁鼓戲,至今已有300年的歷史。這個曾一度僅有幾名老藝人傳唱的劇種,名不見經傳,如今多項殊榮加身,躋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伊始再傳捷報,漁鼓戲劇目《圖啥》榮獲國家級獎項——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一路走來,漁鼓戲匠人深耕不悔,保護傳承,深挖創新,讓漁鼓戲成為名副其實的文化瑰寶,成了與冬棗齊名的地域特色名牌。

3月6日,記者走進漁鼓戲之鄉,探究漁鼓戲成名背後的發展歷程和初心堅守。

霑化漁鼓戲起源於1723年,是霑化富國胡家營村老藝人們獨創的劇種。霑化漁鼓戲集漁鼓(道情)、地方歌舞、武術和漁民號子於一身,吸納弋陽腔和其他劇種之優長,經歷代藝人的加工、提煉和創作,使其演化為一個以板腔變化為音樂體制的傳統劇種。其唱腔旋律以高亢、古樸、明快、跳蕩見長,句式結構以板腔「三句一扣」為標誌,加之結合當地船號形成的「一人唱眾人合、領合呼應」的演唱形式,藝術特色別具一格。

為保護傳承好這一傳統戲種,2005年,霑化文化部門組織搶救挖掘。2006年7月,成立霑化漁鼓戲劇團,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李岱江弟子王春貞擔任團長。自此,漁鼓戲正式從「民間小調」走上「康莊大道」,為後期躋身名戲曲行列奠定了堅實基礎。

2006年,霑化漁鼓戲被列入山東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08年6月,霑化漁鼓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遺項目。2012年11月,根據國家專業藝術院團體制改革精神,霑化漁鼓戲劇團整建制轉為霑化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是國家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使漁鼓戲得到了全面保護和傳承,為劇團注入活力,讓漁鼓戲煥發了生機。

提到漁鼓戲,就不得不說霑化漁鼓戲劇團團長王春貞。

1984年,王春貞被選拔進入當時的霑化縣劇團。勤學好問的王春貞把握機會苦學勤練,得到劇團名師點撥教導,從一線演員干起逐步成長為劇團骨幹,把青春奉獻給了心愛的戲曲事業。2005年,王春貞被推選為劇團團長。受制於各種因素,當時劇團幾近癱瘓,工資都發不出來。為轉變現狀,王春貞帶領大家採取了一系列自救措施,在抓戲曲的同時開始向綜合性演藝團體轉變。慢慢地,劇團經營有了起色,但這並不是王春貞的初衷。

「小劇團要想有『高質量舞台』,真正對手不在兄弟縣城,而是大舞台上的專業精英。小劇團沒點獨特的東西,再熱鬧也只是『窩裡橫』。」在王春貞看來,「獨特的東西」,就是品牌。而打造一個戲曲品牌,談何容易!

就在為劇團前途冥思苦想、愁眉緊鎖的時候,濱州戲曲音樂家王永昌的一句話點醒了王春貞。「霑化漁鼓戲就是寶貝啊,你們咋不做呢?!」

王春貞會同多名濱州戲劇專家趕到漁鼓戲發祥地霑化區胡家營村,與四位老藝人同吃同住一個多月,整理挖掘出了老藝人所能記起的《二度》《三度》《藍關》《出家》《西遊》《魏徵斬小白龍》《高老莊》等多個劇目,為漁鼓戲後期發展建立起了原始的珍貴資料檔案。其間,挖掘整理的大量原始唱腔,以及口述筆記等資料,為挖掘、整理和研究這一稀有劇種奠定了堅實基礎。

霑化漁鼓戲劇團創作的《圖啥》《審衙役》《打板橋》《牆角》《老邪上任》等劇目連續七屆榮獲「中國戲劇獎·小戲小品獎」一等獎;自2015年以來,漁鼓戲新編劇目《牆角》《打板橋》《村裡有個爛筐子》《追龍缸》《老邪上任》《圖啥》分別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累計獲得資金110萬元。在全國所有縣區中,霑化榮獲國家級藝術基金項目數量位列第一,成為濱州市乃至全省的一張亮麗文化名片。2019年5月,漁鼓戲《老邪上任》榮獲第十八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群星獎。這是自戲劇類評獎改革以來,山東省第一次榮獲該項獎項,填補了山東省在全國「群星獎」上的空白。

2022年6月,漁鼓戲《村裡有個爛筐子》入選由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主辦的2022年首屆黃河流域戲曲演出季,受到省內外專家評委高度評價。2022年11月,漁鼓戲電影《棗鄉喜事》接連入選第五屆中國農民電影節、第五屆中國戲曲電影展,斬獲「中央宣傳部電影數字節目管理中心推薦影片」「2022年鄉村振興主題電影推薦影片」「優秀戲曲電影」三項殊榮。

「找准創作思路,緊扣時代特點,結合地方特色,打造戲曲精品。」在談到今後漁鼓戲的發展時,王春貞信心滿滿:「要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要出就出精品』的原則,貼近生活,服務群眾,守正創新,創作出更多契合群眾生活又符合新時代主旋律的漁鼓戲新編劇目、漁鼓戲電影等文藝精品力作,為文化賦能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