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42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你去過幾個?(上)

七里河發佈 發佈 2024-03-14T22:02:10.957400+00:00

境內保存登記不可移動文物 1684 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1 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 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57 處。

3月15日

國務院官網發布批覆

同意將

雲南省劍川縣

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截止目前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已經達142

我們整理了全部名單

看看你去過幾座?



第142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劍川



劍川

是雲南「青銅文化」和「稻耕文化」的重要發源地

是「中國白族文化的聚寶盆」

是金庸筆下的逍遙江湖



隱於山水,風光秀麗,

臻藏一方詩意時光

流水潺潺,古道悠悠

漫步劍川古城

街巷宅院、石橋、牌坊

楹聯、文廟一如往昔

600多年前的明清古建築群落

保存完整

文脈悠長

如一塊璞玉靜存於時光洪流中


蘇金泉 攝


「劍之有石寶地,載在郡乘,為封內八景之一,歷稱名勝……」

「南天瑰寶」劍川石寶山峰巒疊障

林壑幽深,山泉清洌,古寺深藏

交錯矗立著奇岩異石

有如獅蹲象定,蛙跳魚游,且險且怪



千獅山(滿賢林)景區

「滿賢林州西五里,懸崖峭壁,巨石為門……」

千獅山(滿賢林)景區

山險、石奇、林靜、泉幽,十步一景,景景怡人。

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以

「滿賢林為一州勝處」,而「專程遊覽了一日」。



(王一倩 攝)


劍湖

「水色清澄,漁帆點點,菰蒲掩映,頗似杭州西湖,為邊地勝景。」

劍湖形似「大元寶」,

堪稱鑲嵌於滇西北高原上的璀璨明珠。


楊繼培 攝


沙溪古鎮

歷經歲月滄桑依然質樸如初,靜謐安詳。

被譽為「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古集市」寺登街、

昔日繁華似錦的古戲台、

人文鄉土縈繞的先鋒書局靜靜矗立,

在沙溪古鎮,

生活的理想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蘇金泉 攝


劍川

雕刻千年文脈,

多元文化交融,綿延不息

劍川人民能歌善舞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

白族文化、漢文化等

多元文化形態碰撞融合

勾勒出一幅幅濃郁的民族風情畫卷


石寶山歌會


火把節


能工善藝的劍川匠人

跨越千年時光

串起了「木、土、石、布」的

文化記憶

劍川木雕流傳千年

海尾河旁的膠土製作的土陶盡顯百態

石雕技藝自唐代就享有盛譽

裝滿艾草的刺繡布扎寄託著濃濃鄉愁

……

劍川

景賢崇文,地靈人傑,

神奇山水孕育無數名人志士

素有「文獻名邦」之美譽

劍川這片神奇的土地

宛如仙女的精魄

散發出純潔、高貴、悠遠的神韻



靈秀山川孕育下

劍川人才輩出,群星璀璨

《雲南通志》曾盛讚劍川

「科甲接踵,在迤西諸郡中,足稱翹楚」


這裡,有年僅十九歲

就登明嘉靖辛卯科雲貴兩省合闈解元的李東儒

有以《會劾魏璫疏》一文

載入《明史》的光祿寺卿楊棟朝,

有吳三桂兩度去請出仕而不應,

卻甘願隱居在家、

足跡從此不履城市的崇禎舉人趙炳龍。



也有被譽為

「滇士之魁,清儒之殿」的趙藩

民國著名學者、社會活動家周鍾岳

創辦中國第一份白話文報紙的趙式銘

白族第一代共產黨員張伯簡等

一批批傑出名士



「景行唯賢,當立最高處;風勵薄俗,所爭沒世名。」

劍川百姓勤勞勇敢、堅韌執著、

勇於開拓、善於包容,

大多既內斂矜持,

又光芒四射、不失機智幽默。

在劍川,

耕讀思想言傳身教,

儉樸持家的優良家風代代相傳。



142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錄


這142座城市,有的曾是王朝都城,歷經風霜洗禮;有的曾是當時的政治、經濟重鎮,四海聞名;有的曾是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可以撫今追昔。


各省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數量排名TOP10



你去過幾座?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歷史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眾多名勝古蹟。


天津市



天津市

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1404年正式築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


河北省


承德市

承德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位於承德市的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旅遊勝地四十佳、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同時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也是國家首批世界文化遺產。


保定市

保定以「保衛大都,安定天下」得名,素有「北控三關,南達九省,畿輔重地,都南屏翰」之稱。保定是傳說中堯帝的故鄉,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是歷史上燕國、中山國、後燕立都之地,境內文物古蹟眾多,如大慈閣、直隸總督署、清西陵等。


正定縣

正定縣位於河北省西南部,華北平原中部的冀中平原,古稱常山、真定,歷史上曾與北京、保定並稱「北方三雄鎮」,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邯鄲市

邯鄲8000年前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戰國邯鄲為趙國都城,魏縣為魏國都城;漢代與洛陽、臨淄、南陽、成都共享「五大都會」盛名;漢末曹魏在臨漳建都,先後為曹魏、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都城。


山海關區

山海關區位於河北省東北部,為秦皇島市轄區之一,是連接東北與華北的咽喉要道,素有「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之稱。境內歷史文化遺存眾多,山、海、關、城、樓、湖、海、洞、廟種類齊全。


蔚縣

蔚縣位於河北省西北部,東臨北京,南接保定,西倚山西大同,北枕張家口,是中國文化先進縣、民間藝術之鄉、剪紙藝術之鄉、剪紙藝術研究中心、最佳民俗文化旅遊城市。


山西省


平遙縣

平遙縣是中國境內保存完整的明清時期古代縣城的原型。平遙古城擁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山西省的文物大縣,有300多處古蹟。「匯通天下」的日升昌票號被譽為「中國現代銀行的鼻祖」,雙林寺被專家譽為「東方彩塑藝術寶庫」,鎮國寺萬佛大殿是中國現存最早最珍貴的木構建築之一。


大同市

大同,山西省省轄市,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境內古蹟眾多,著名的文物古蹟包括雲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恆山懸空寺、九龍壁等。


新絳縣

絳州是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時曾為晉都,戰國時屬魏。隋開皇三年(583年)州治從玉壁遷至今縣城處,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


代縣

代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古稱雁門郡、代州,春秋屬晉,戰國歸趙,秦代建縣,北魏設郡,隋朝設州,明清置道,歷為州、郡、道、縣治所,有「趙國門戶,漢室要塞,大宋邊防,朱明重鎮」之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北陲政治要地、軍事強藩、商埠重鎮。


祁縣

祁縣位於山西省中部,古稱「昭餘」,因「昭餘祁澤藪」而得名。隸屬於山西省晉中市。祁縣祁太秧歌、戴氏心意拳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太原市

太原市是中國山西省省會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也是著名的不鏽鋼城,晉商之都。太原,簡稱「並」,古稱晉陽,曾是九朝古都,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


內蒙古自治區


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先秦時期,趙武靈王在此設雲中郡,故址在今呼市西南托克托縣境。呼市中心城區本是由歸化城與綏遠城兩座城市合併而成,故名歸綏。1954年改名為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


遼寧省


瀋陽市

瀋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西漢時期,始稱「侯城」,隸屬漢遼東郡,是為瀋陽正式建城之始。唐代改稱「瀋州」。「瀋陽」這一名稱正式出現在史料上,距今已有七百餘年的歷史。


遼陽市

遼陽市歷史悠久,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特色鮮明,文化遺存豐富多樣,城市發展脈絡清晰,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遼陽文物古蹟己發現130多處。有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東漢至魏晉時期的古墓壁畫、遼代白塔、明代首山清風寺等。


吉林省


吉林市

吉林市滿語名為「吉林烏拉」,意為「沿江的城池」。吉林市是史前文化發源地和中國滿族發祥地之一。


集安市

集安是世遺古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迄今為止,集安境內共發現古遺址、古墓葬1萬多處,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集安是全國第30處世界文化遺產地。


長春市

長春居於中國東北地理中心,分別與吉林省松原市、四平市、吉林市和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接壤,是近代東北亞政治軍事衝突完整歷程的集中見證地,具有眾多歷史古蹟、工業遺產和文化遺存。


黑龍江省


哈爾濱市

哈爾濱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旅遊城市,有「文化之都」、「音樂之都」的美譽,還有「冰城」、「天鵝項下的珍珠」以及「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之美稱。


齊齊哈爾市

齊齊哈爾市歷史文化遺存眾多,既有古老的昂昂溪文明,也有新興的工業文明;既有黑龍江將軍府、將軍衙門、督軍署等有效控制邊疆的官署遺址,也有塔子城、金長城、百年中東鐵路車站等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鶴文化已成為齊齊哈爾重要的特色文化。


上海市


上海市

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別稱申。四、五世紀晉朝時期,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滬」,故上海簡稱滬。唐朝置華亭縣。上海擁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蘊和眾多歷史古蹟。江浙吳越文化與西方傳入的工業文化相融合形成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


江蘇省


南京市

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此後東晉、南朝的劉宋、蕭齊、蕭梁、陳均相繼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


蘇州市

蘇州有近2500年歷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蘇州人多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蘇州園林是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蘇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揚州市

歷史上,揚州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自漢至清幾乎經歷了通史式的繁榮。揚州在歷史上有曾有過三次鼎盛:第一次是在西漢中葉;第二次是在隋唐到趙宋時期;第三次是在明清時期。


徐州市

徐州是著名的帝王之鄉,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徐州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有「彭祖故國、劉邦故里、項羽故都」之稱,因其擁有大量文化遺產、名勝古蹟和深厚的歷史底蘊,也被稱作「東方雅典」。


鎮江市

鎮江是全國聞名的江南魚米之鄉,市內有金山寺、西津渡等眾多名勝古蹟。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在此交匯,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譽。中國大運河鎮江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淮安市

淮安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淮安人文薈萃。歷史上誕生過大軍事家韓信、漢賦大家枚乘、巾幗英雄梁紅玉、《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民族英雄關天培、《老殘遊記》作者劉鶚等。


無錫市

無錫自古就是魚米之鄉,素有布碼頭、錢碼頭、窯碼頭、絲都、米市之稱。無錫是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工業的搖籃,是蘇南模式的發祥地。無錫文化屬吳越文化。


南通市

在中國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創辦第一所師範學校、第一座民間博物苑、第一所紡織學校、第一所刺繡學校、第一所戲劇學校、第一所中國人辦的盲啞學校和第一所氣象站等「七個第一」,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泰州市

泰州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秦稱海陽,漢稱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兼融吳楚越之韻,匯聚江淮海之風。千百年來,風調雨順,安定祥和,被譽為祥瑞福地、祥泰之州。


常州市

常州是一座有3200多年歷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曾有過延陵、毗陵、晉陵、南蘭陵、武進等名稱,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始改常州,於1949年設市。中國大運河常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常熟市

常熟,簡稱虞,因「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災」得名「常熟」,是一座千年古城。常熟地處江南水鄉,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譽,是吳文化發祥地之一。常熟文化屬吳越文化,常熟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


宜興市

宜興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綠洲,竹的海洋」之稱。宜興是「紫砂壺」原產地,擁有石灰岩溶洞80多個,茶園3500餘公頃,竹海縱橫八百里。


高郵市

高郵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2240年建城史。史稱江左名區、廣陵首邑,為帝堯故里、堯文化發祥地,是江淮文明、郵文化重要區域。現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


浙江省


杭州市

杭州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杭州人文古蹟眾多,西湖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蹟。


紹興市

紹興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紹興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著名的文化古蹟有蘭亭、禹陵、魯迅故里、沈園、柯岩、蔡元培故居、周恩來祖居、秋瑾故居、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賀知章故居等。


寧波市

寧波人文積澱豐厚,歷史文化悠久,早在七千年前,先民們就在這裡繁衍生息,創造了燦爛的河姆渡文化。寧波屬於典型的江南水鄉兼海港城市,是中國大運河南端出海口、「海上絲綢之路」東方始發港。


衢州市

衢州地處閩、浙、贛、皖交界之處,從雕刻建築、飲食習慣到地方曲藝、民情風俗均深受周邊地域文化的影響。衢州歷史悠久,人文豐富。古為百越之地,至今還有畲族留居於此。


臨海市

臨海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唐以後一直是台州府治,台州府在南宋時為畿輔,臨海作為其治所,在各方面均有較大提升。擁有著眾多的文物古蹟,素有「小鄒魯」和「文化之邦」的美譽,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跡、名特「四名」之城。


金華市

金華,浙江省轄地級市;自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建縣,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因其「地處金星與婺女兩星爭華之處」得名金華,簡稱金,古稱婺州。


嘉興市

嘉興建制始於秦,有兩千多年人文歷史。嘉興自古為繁華富庶之地,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美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湖州市

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城,建制始於戰國,有優美的自然景觀和眾多歷史人文景觀。自古以來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文化之邦的美譽,且有南太湖明珠之稱。


溫州市

溫州素有「東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譽。溫州古為甌地,也稱東甌,唐朝時始稱溫州,至今已有2000餘年的建城歷史。溫州文化屬甌越文化,溫州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溫州話被評為中國最難懂方言之一。


龍泉市

龍泉市歷史悠久,自古人文昌盛,是著名的青瓷之都、寶劍之邦,古城傳統格局和風貌保存較好,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安徽省


亳州市

亳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活動。自秦時置譙縣以來,歷經朝代更迭,大都系州、郡或縣建制,其間魏皇初二年(221年)封譙郡為 「陪都」。


歙縣

歙縣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和國粹京劇的發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發源地。文房四寶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為歙縣,被授予「中國徽墨之都」、「中國歙硯之鄉」、「徽劇(徽班)之鄉」、「中國徽文化之鄉」、「中國牌坊之鄉」榮譽稱號。


壽縣

壽縣歷史上4次為都,10次為郡。是楚文化的故鄉,中國豆腐的發祥地,淝水之戰的古戰場,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壽春楚文化博物館珍藏國家一級文物160多件,二、三級文物2000多件。


安慶市

安慶素有「文化之邦」、「戲劇之鄉」、「禪宗聖地」的美譽。是《孔雀東南飛》、「大喬小喬」、「不越雷池一步」、「六尺巷」等著名故事的發生地,是統治中國文壇二百餘年的「桐城派」的故里,是京劇鼻祖程長庚為代表的徽班成長的搖籃,是黃梅戲形成和發展的地方。


績溪縣

績溪縣位於安徽省南部,徽州六縣之一,徽州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被稱為「徽廚之鄉」,「無徽無成鎮,無績不成街」,現隸屬於宣城市管轄。


黟縣

黟縣是徽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和傳承地之一,有「中國明清古民居博物館」之稱。歷史文化資源保存完整、系統、數量豐富。境內保存登記不可移動文物 1684 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1 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 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57 處。黟縣擁有西遞、宏村世界文化遺產 1 處 2 地,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6 個,中國傳統村落 44 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3 片,非物質文化遺產66項。


桐城

桐城素有「七省通衢」之稱,北至省會合肥90千米,南鄰安慶市區68千米,屬合肥都市圈南翼門戶城市和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滬蓉高速、合九鐵路、206國道3大交通動脈縱貫全境;享有「文都」的盛譽,是「桐城派」的起源地,江淮文化圈的發祥地和集中地 ;桐城特產有桐城小花、水芹、青草香大米、桐城老酒、豐糕等。還有著名的「六尺巷」。

來源:文博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