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英華】直叫人生死相許——《金陵城西樓月下吟》詩歌背景‖馬睿

方誌四川 發佈 2024-03-15T09:45:24.634264+00:00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詩歌背景。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周應合《景定建康志》卷二一。——嚴羽評點《李太白集》載明人批語。

直叫人生死相許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詩歌背景

馬 睿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金陵夜寂(一作靜)涼風發,獨上高(一作西)樓望吳越。白雲映水搖空(一作秋)城,白露垂珠滴秋月(一作沾衣濕秋月)。月下沉(一作長)吟久不歸,古來(一作今)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一作還、遙、卻)憶謝玄暉。

——周應合《景定建康志》卷二一

今 譯

金陵的夜晚寂靜涼風四起,我獨自登上高樓眺望吳越。白雲映在水中搖動著空城,露珠晶瑩低垂欲墜映秋月。在月亮下面沉吟久久不歸,自古能與我相接者少又稀。頓時懂得了「澄江淨如練」,讓我對謝玄暉念念不忘。

詩歌背景

對一個人念念不忘,就會有時時刻刻與他在一起的衝動。而能令你念念不忘的人,一定給過你「特別的感覺」。李白對謝朓就是如此。

李白「一生低首謝宣城」(王士禎《論詩絕句三十二首·其三》),他不但熟讀謝朓詩,化用謝朓句,生要相隨,死欲相依。縱觀中國文學史,也實屬罕見。

謝朓(464—499),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南齊著名詩人。他出身貴族,祖父謝據是東晉名相謝安的兄長,父親謝緯是散騎侍郎,母親是劉宋的長城公主。謝朓早年飽讀詩書,深受隨王蕭子隆、竟陵王蕭子良賞識,又曾為齊明帝蕭鸞起草詔書,32歲出任宣城太守。回朝後,升任尚書吏部郎。後因不肯參與始安王蕭遙光謀反,被誣死獄中,年僅36歲(蕭子顯《南齊書》卷四七《謝朓傳》)。

劉宋著名詩人謝靈運是謝朓的從叔,二人合稱「大小謝」。他的山水詩清新流麗,膾炙人口。外放宣城後,皖南的靈山秀水使他的詩變得更加清新自然,情味雋永,故梁武帝說:「不讀謝詩三日覺口臭」(吳聿《觀林詩話》),沈約也稱嘆:「二百年來無此詩也!」

李白是謝朓的異代知音,常以「謝朓傳人」自居。他不止一次地說「諾謂楚人重,詩傳謝朓清」(《送儲邕之武昌》)、「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不止一次地悲嘆「謝朓已沒青山空」(《酬殷明佐見贈五雲裘歌》)、「玄暉難再得,灑酒氣填膺」(《秋夜板橋浦泛月獨酌懷謝朓》)。

因為李白對小謝詩熟稔於心,就常把謝詩中的詞語、典實、意境甚至全句用於創作。比如,謝朓《觀朝雨詩》云:「朔風吹飛雨,蕭條江上來。」李白就說:「我吟謝朓詩上語,朔風颯颯吹飛雨」(《酬殷明佐見贈五雲裘歌》)。謝朓《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云:「金波麗鳷鵲(zhī què),玉繩低建章。」李白就說:「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繩。斜低建章闕,耿耿對金陵」(《秋夜板橋浦泛月獨酌懷謝朓》)。

「我們讀李白山水詩,對照讀謝朓的山水詩,不僅感覺得:謝詩如山水大畫幅,李詩則如山水畫長卷;謝詩如逸人七弦琴,李詩則如英雄交響樂;謝詩如南飛的鴻雁,李詩則如海運的大鵬」(李戎《從李白尚友謝朓說開去》)。

齊明帝建武二年(495),謝朓外放為宣城太守。

1958年「大煉鋼鐵」之前,由於上游植被茂密,「蕪湖—江寧段」的長江水清澈見底,遠遠望去猶如一匹白練。當謝朓看到白日西沉,燦爛的餘霞鋪滿天空,宛如一匹散開的錦緞。清澄的長江流向遠方,仿佛一條明淨的白綢。遂寫下千古名句「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詩人獨具藝術慧眼,通過敏銳的感受,細心的觀察,在平熟的景色中發現人們常常忽視的特定的細微精緻,所以猶如晨風拂面,給人以清新的感覺……謝朓山水詩的語言,主要受樂府民歌清新明快語言和佛經偈頌平白淺易語言的影響;也吸收了魏晉及劉宋以來文人詩綺麗語言風格,形成了淺易明快而又清綺自然的語言風格。他的詩絕非不鍊字鍊句,但運詞造句,力避艱深奇險,趨向淺易明快中出清綺」(詹福瑞《試論謝朓清麗山水——兼論謝朓對謝靈運詩風的變革》)。

李白一生,尤愛此句。

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李白初游金陵,一見此景,立即就有了:「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解道」是懂得的意思,李白把「靜」改為「淨」,更具有流動感(葛景春語)。這正是李白之作耐人咀嚼、使人神遠的原因,也是李白能夠超越謝朓的原因。

「此詩首二句點名登樓的時間是秋『夜』,是『獨』自一人,目的是眺望東南的『吳越』。吳越一帶山水秀麗,是歷代名士隱居之地,『望吳越』正表現出李白嚮往的心情。而『夜寂』『涼風』『獨上』則渲染了孤淒的氛圍。次二句寫登樓所見之景,『白雲』『白露』兩個『白』字,極寫月夜的皎潔純淨。『空』字也渲染了月夜的沉靜。城本不會『搖』,但水波搖動,雲影搖動,使詩人感到似乎空城在搖動。月本不會『滴』露珠,但在高樓見月光皎潔,使詩人感到晶瑩的露珠似乎是從月光中滴下的。『搖』『滴』兩個動詞使靜止的畫面有飛動之感。顯示出詩人對景物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神奇的想像力。五、六兩句抒寫古今知音難覓的感慨。末二句直接表達對南齊詩人謝朓的仰慕之情。全詩結構巧妙,層層深入,馳騁古今,揮灑自如,足見詩人才華高超」(郁賢皓《李太白全集校注》第三冊第895—896頁)。

李白好漫遊,其足跡幾乎遍及大半個中國。面對名山勝水,或者阻風遇雨,他常常會想起謝朓。如登上華山落雁峰時,他曾仰天嘆道:「此山最高,呼吸之氣,想通天帝座矣。恨不攜謝朓驚人詩來,搔首問青天耳!」(馮贄《雲仙散錄》)。

當他船過新林浦,為風雪所阻,他又想到謝朓的《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書懷寄友人云:「明發新林浦,空吟謝朓詩。」

他甚至愛屋及鳥,對謝朓作過太守的宣城也產生了特殊感情。他一生七游宣城,尋訪謝朓遺蹟,寫下了許多懷謝詩。

在宣城時,謝朓常在敬亭山上遊覽、作詩。李白也愛獨坐敬亭,在那裡懷念他的異代知己:「我家敬亭下,輒繼謝公作。相去數百年,風期宛如昨」(《游敬亭寄崔侍御》)。

宣城敬亭山(圖片來源:宣城市人民政府網)

謝朓曾在敬亭山麓、宛溪之上送別好友范雲,後人就建了一座謝公亭。李白來游此亭,見風景依舊,人事已非,不禁感慨道:「謝亭離別處,風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鳴秋。今古一相接,長歌懷舊遊。」

思而不見,便與之神遊,可見仰慕之深。

真知音,不僅會對其優點讚譽有加,也會對其缺點直言不諱。

李白對謝朓的詩歌成就五體投地,對他的政績卻不以為然,他說:「過客沈吟以稱嘆,邦人聚舞以相賀,僉曰:『我趙公之亭也。』群寮獻議,請因謠頌以名之,則必與謝公北亭同不朽矣!白以為謝公德不及後世,亭不留要衝,無勿拜之言,鮮登高之賦。方之今日,我則過矣」(《趙公西候新亭頌》)。

謝朓任宣城太守時,喜愛當塗青山的幽美景色,就在山中築室居住(陸游《入蜀記》)。

謝朓在宣州陵陽山建了一座高樓,供詩友登覽聚會,這就是有名的「北樓」,又稱「謝公樓」。李白多次登臨,懷古感今道:「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秋登宣城謝朓北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遂成千古傳名句。

宣城謝朓樓

據《江南通志》載,唐懿宗咸通(860—872)年間,宣州刺史獨孤霖建「疊嶂樓」。宋、明、清之季又多次重建,其間登樓吟嘯的詩人極多,遂使宣城有「謝公城」「謝朓城」「謝公郡」「小謝城」等別稱。清光緒初,又在謝朓樓原址修建「古北樓」,上額「疊嶂樓」,下額「謝朓樓」,規制較前大。抗戰初期,被日軍炸毀。故址在今宣州市府山頭體育場及烈士陵園一帶,樓下的三十餘通碑刻被砌於烈士紀念碑下的階台之內。

方志尚載歷代因謝朓而建於宣城的亭閣共有六處:

「謝公亭」,《海錄碎事》載,謝朓置,范云為零陵內史,在此送別,但謝朓原構之新亭早廢。此亭始建於唐,廢於清初,故址在今宣城市北街三汊河西岸;「綺霞閣」,始建於唐,名取謝朓「徐霞散成綺」句,毀於元初。故址近謝朓樓,在今宣城市體育場北端;「列岫亭」,始建於宋,名取謝朓「窗中列遠岫」句,已廢,故址近謝朓樓,在今宣城中學內;「澄江亭」,始建於宋,名取謝朓「澄江靜如練」句,已廢,故址在今宣城市北宛、句兩水匯合處;「雲齊閣」,始建於明,名取謝朓「合沓與雲齊」句,已廢,故址在宣城市北六里的敬亭山;「懷謝亭」,始建於清初,近謝朓樓,並與樓同時毀於日軍炮火(李子龍《讀李白集散記》)。這些遺蹟,自然都屢屢留下李白的身影。

「李白集中有直接詠及謝朓(及謝公亭)的詩16首,除了《題東溪公幽居》作於天寶初在長安時,詩中用典曰『宅近青山同謝脁,門垂碧柳似陶潛』,其餘15首中,有11首作於宣州(宣城郡),作時則在天寶十二載(753)前後來游皖南期間;另有4首作於金陵,其地既與宣州為鄰,寫作時間也似在天寶季葉南遊之際。試以編年方式排列,李白詠謝朓的詩就會在這一特定時期、特定地域頻頻出現,因而大大增強了感情力度,以至使人覺得謝朓乃是李白來皖南時期的精神寄託」(薛天緯《嚶其鳴矣,求其友聲——關於李白情系謝朓的解說》)。

李白不僅生前尋覓謝朓,死後也欲永伴。在歷史上,李白墓共有4座:

第一座在采石磯。

據宋人趙令畤( zhì)《侯鯖錄》卷六記載:「李白墳在太平州採石鎮民家菜圃中,遊人亦多留詩。」程大昌《演繁露》亦云:「採石江之南岸田畈間有墓,世傳為李白葬所,累甓圍之,其墳略可高三尺許。前有小祠堂,甚草草,中繪(李)白像,布袍裹軟腳襆頭。」

此墓即白居易所說的「採石江邊李白墳」(白居易《李白墓》),但這是一座衣冠冢,它來源於李白「騎鯨捉月而逝」的傳說:李白的屍體飄到江邊,被當地村民打撈起來,草葬於菜圃中。後人遷葬龍山,此地就只留下了衣冠。出於對李白的懷念,人們對此說寧信其有,不信其無,因此,此墓保存了一千多年。

墓在採石鎮神霄宮內。據《採石志》記載:神霄宮在古鎮的菜巷內,舊名「唐賢坊」(今採石公立小學)。衣冠墓原在小學操場間,後因開闢場地,移於操場西北隅,曾有碑存。神霄宮是宋寧宗嘉泰元年(1201)道士秦德智建。明太祖洪武年間(1368—1398),道士陸永昌重建。明永樂、正統、嘉靖及清代均有修葺。

衣冠墓舊有「暮雲亭」,為宋理宗紹定年間(1228—1233)採石防禦使王明所建,宋代汪綬有《暮雲亭記》,清代毀於戰亂。清朝文學家張傯有《神霄宮謁太白暮雲亭》詩云:「何代珠宮建,空亭額暮雲。衣冠猶漢制,邱隴入樵群。人憶江東句,天垂北鬥文,巍然遺像在,香火孰殷勤」。

1962年,因採石小學學生在操場推鉛球,導致墓碑斷裂。為保護文物,政府決定遷墓。工作人員在翠螺山先後選3個冢址,最後定在三台閣原址以南的半山坡下:墓冢座北面南且臨江,位於三元洞的東北方,而在太白樓、懷謝亭之北。水光山色,環境幽雅,宛如仙境。文革中,宋代殘碑不翼而飛,今碑系當代草聖林散之先生所書(馬鞍山市政協文史委《李白衣冠墓第二次遷移記》)。

第二座在龍山。

李白死後50餘年,宣歙池等州觀察使范傳正找到了他的兩位孫女,她們說:祖父李白遺願欲葬在青山,永伴謝朓。但因家境貧寒,只得暫殯龍山(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

龍山在當塗縣東南十二里,以蜿如蟠龍而得名。東晉桓溫曾與僚佐於九月九日宴集於此,當時孟嘉也在座,風落其帽,他渾然不覺。桓溫命人作文嘲之,孟嘉亦作答,遂傳為佳話。李白曾有詩云:「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九日龍山飲》)。誰曾想,龍山之月把李白一留就是55年。

第三座在青山。

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正月二十三日,李白好友范倫之子、宣歙池等州觀察使范傳正與當塗縣令諸葛縱根據李白遺願,將他改葬青山。新墳「西去舊墳六里,南抵驛路三百步,北倚謝公山,即青山也」(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至此,李白永伴謝朓的心願終於實現,與這位異代知己永結為鄰。

青山,又名青林山,在當塗縣東南三十里,左帶丹陽湖,右隔青山河與龍山相望,峰巒疊翠,林壑幽美。青山南北徑6公里,東西徑7.5公里,環周36.7公里,實由三座山峰組成,北為主峰青林山,南為謝家山(又名包子山),東南為萬佳山。東晉大司馬桓溫墓在青林山北,故又稱「桓墓山」。謝朓曾築室於包子山南,唐玄宗天寶十二載(753)奉旨改為「謝家山」。李白墓正在謝家山(包子山)之西北(距謝家山約15里)、青林山(桓墓山)之南(李子龍《讀李白集散記》)。

山中的謝朓宅,自南齊以來已廢。至唐時,已是「荒庭衰草遍,廢兒蒼苔積」(《姑孰十詠·謝公宅》),顯得十分荒涼。

范傳正,字西老,南陽順陽人,戶部員外郎范倫之子。他先考中進士,後又以博學宏辭及書判皆登甲科,歷任集賢殿校書郎、渭南尉,拜監察、殿中侍御史。自比部員外郎出為歙州刺史,轉湖州刺史,歷三郡,以政績出眾,升為宣歙池等州觀察使(劉昫《舊唐書》卷一八五《范傳正傳》)。

青山的李白墓背山面水,前祠後墓,既壯麗又肅穆。墓為圓形,四周以青石壘起,前立五尺墓碑,上刻「唐名賢李太白之墓」八字,傳言為杜甫手書。可能是文氣所匯,舊說墓上曾生蘆似筆,有竹散點如星,人稱筆蘆、星竹,有詩云:「龍管鳳笙遺韻事,筆蘆星竹借文章」(陶安《李翰林墓》)。

第四座在青蓮。

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鎮名賢祠內,有一座李白衣冠墓。

清同治八年(1869),由彰明縣令何慶恩(號愷棠)主持興建(清同治版《彰明縣誌》卷四九《陵墓誌》之「李白衣冠墓」條)。

據史料記載:「太白固有墓,墓並不在蜀。而彰明人曰『此固其桑梓地也』,遼海元鶴,尚千年而一歸,安知汗漫九垓之餘,不冀及幼時游釣所乎?且神即未必戀此而反之,吾人之心有不安者,於是相議為衣冠墓,具章服為唐制。斂以《詩集》,築於仙人舊館之右,環植花木。樹之碣曰:『唐翰林學士李太白之墓』。前建饗堂二楹,門廊庭廡畢具,堂之中設龕,題木主如墓碣,眾志也」(清同治版《彰明縣誌》卷五二《金石志》之「名賢祠碑」條)。

每當清明前夕,當地幹部群眾、老師學生及文人騷客,都會前來掃墓。久而久之,遂成當地民俗。

李白永伴謝朓,後人亦效仿李白。

有「詞賦相如手」之稱的晚唐詩人賈嵩(趙嘏《賈嵩賦》)為永伴李白,也選擇青山作為埋骨之地。賈墓距離李墓僅十餘里,後人詩云:「八韻與五字,俱為時所先。幽魂應自慰,李白墓相連」(鄭谷《吊水部賈員外嵩》)。

清同治八年(1869),彰明縣令何慶恩主持重修李白衣冠墓時,恰逢四川總督駱秉章去世不久。他生前曾率軍在彰明一帶圍剿李永和、藍朝鼎起義軍,當地人認為「微制府駱公,吾邑其塗炭矣」。駱秉章雖以軍功顯赫,卻是進士出身,曾充翰林院庶吉士,生前尤愛李白之詩。為銘記駱秉章保全一縣之功,遂將其靈位配祀李白(清同治版《彰明縣誌》卷五二《金石志》之「名賢祠碑」條)。

1982年清明,著名書法家、詩人林散之先生為夫人盛德粹寫了一篇《墓記》:「翠螺山色陽晴變,揚女潮聲近近連。身後一抔(póu)平靜土,共君永此伴青蓮」。林散之先生是馬鞍山市和縣人,故居與采石磯隔江相望。他生前曾數十次登臨采石磯,拜謁李白。每當他站在李白墓前,透過滾滾長江遙望家鄉,心中早已將采石磯視為家鄉。

因林散之先生曾有「歸宿之期與李白為鄰」之遺願,馬鞍山人民遂於1996年將其墓遷至采石磯,永與李白為鄰。

一千三百多年來,四座李白墓前憑弔者絡繹不絕。而顯赫一時的李隆基、李亨、楊玉環、高力士、李林甫、楊國忠……他(她)們的高陵大墓,要麼成了狐穴兔窟之所,要麼化作樵牧芻耕之地,罕有祭祀。相比之下,不啻天壤!

所謂「特別的感覺」,就是除了他,任何人都給不了的感覺。未見之前夢寐以求,已見之後欣喜如狂。與他在一起,仿佛擁有了全世界,由衷地感到踏實和滿足。甚至願意永遠陪伴在他身邊,生生死死,千秋萬載。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

名家點評

「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皆吐吞日月,摘躡星辰之句。故李白登華山落雁峰云:「恨不攜謝朓驚人詩,搔首問青天。」其服膺如此。

——田雯《古歡堂雜著》引劉克莊語

清氣襲人。

——[日]近藤元粹《李太白詩醇》卷二

淺語自妙,「白雲」二句寫景神好,……末二句所謂「英雄識英雄,美人憐美人」也。

——嚴羽評點《李太白集》載明人批語

「澄江靜如練」等句因(李)太白偶然拈出,千古耳食得聲耳。

——方東樹《昭味詹言》引鍾惺評謝朓《冬緒羈懷示蕭諮議虞田曹劉江二常侍》語

(謝朓)此等高秀絕塵,直開三唐諸公妙境,宜(李)太白之臨風以為「驚人」也。

——葉矯然《龍性堂詩話·初集》

(謝)玄暉不惟工發端,撰造精麗,風華映人,一時之傑。(李)青蓮目無往古,獨三四稱服,形之詞詠。

——王世貞《藝苑卮言》

經典名句

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

對比閱讀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送儲邕之武昌》《秋登宣城謝脁北樓》《姑孰十詠·謝公宅》《謝公亭》《游敬亭寄崔侍御》《酬殷佐明見贈五雲裘歌》《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新林浦阻風寄友人》《寄崔侍御》《三山望金陵寄殷淑》《答杜秀才五松山見贈》《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時送客,逢崔侍御並登此山》《秋夜板橋浦泛月獨酌懷謝朓》《趙公西候新亭頌》《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過彭蠡湖》《留別金陵諸公》《早夏於將軍叔宅與諸昆季送傅八之江南序》《夏日陪司馬武公與群賢宴姑熟亭序》《游敬亭山》《題東溪公幽居》《望九華山贈韋青陽仲堪》《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贈宣州靈源寺仲浚公》《別韋少府》《江夏寄漢陽輔錄事》《夢遊天姥吟留別》《秋浦歌》《玉階怨》《邯鄲才人嫁為廝養卒婦》《古風五十九首·其一(大雅久不作)》《獨坐敬亭山》《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清溪行》《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贈》《淥水曲》《題宛溪館》《過崔八丈水亭》《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贈昇州王使君忠臣》《金陵三首》《鼓吹入朝曲》《侍從宜春院,奉詔賦龍池柳色初青,聽新鶯百囀歌》《望廬山瀑布二首·其二(西登香爐峰)》《宿白鷺洲寄楊江寧》《秋夜宿龍門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國瑩上人、從弟幼成、令問》《鳴皋歌送岑征君》《雨後望月》《月夜金陵懷古》《潯陽紫極宮感秋作》《落日憶山中》《魯東門泛舟二首》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馬 睿(中國李白研究會會員,西南商報社副書記)

配圖:方志四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