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權神授的思想下,皇帝的禮儀服飾,究竟有著怎樣的含義和功能?

蕭魏講歷史 發佈 2024-03-15T20:42:58.030916+00:00

清王朝統治時間近三百年,建立了中國古代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也在清代達到了頂峰。

清王朝統治時間近三百年,建立了中國古代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也在清代達到了頂峰。滿族取代明朝統治全國後,意欲強制推行本民族具有騎射特色的緊身窄袖服裝。但置身於源遠流長的漢文化氛圍中,清代禮儀服飾也吸收到了漢族傳統禮儀服飾的特點。

從皇帝禮儀服飾的形制與樣式、材質與工藝、色彩的選擇和紋樣圖案等各方面,都能直觀的體現出皇帝身份地位的顯赫不可侵犯和嚴苛的等級思想,以此起到維護封建專制統治,宣揚君權神授思想的作用,這也是禮服不同於常服的意義所在。

一、清代皇帝禮儀服飾中的歷史延續性

努爾哈赤時期,滿族貴族服飾雖吸收了漢族的龍紋裝飾以示尊貴,但從「諸將亦有穿龍紋衣者」可以看出,他們此時並未與漢族傳統觀念一樣,將龍紋作為區分統治者和臣子等級地位的標誌,而是保留遊牧民族的習慣,將衣服上裝飾的珍稀程度不同的動物皮毛來區分服飾等級地位。

清入關後,皇太極更定衣冠制度,此時清朝統治者已初步確定了服飾制度,雖然比之前朝未成體系,但已從努爾哈赤時期等級思想並不鮮明的遊牧部落服飾習俗向封建君主專制的服飾制度轉變。

到了順治二年(1645年),中國的大片土地都在清軍的控制之下,要求所有漢人改為滿族傳統髮型還要遵循滿族的服飾要求,順治三年(1646年),又重新規定了官民服飾制服。對漢人推行嚴苛的「剃髮易服」與漢族長久以來的文化傳統十分衝突,因此也引發了漢人強烈的牴觸情緒。

雖然在清初時期推行了十分嚴酷的服飾改革政策,但在禮儀服飾制度方面卻很大程度上沿用了自周以來漢族傳統禮儀服飾制度。清代官員禮儀服飾繼承了明代官服中的補服,文、武九品官員補服上的圖案與明代相同。而從周代就確定的十二章紋也被沿用至清代皇帝的禮儀服飾中。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服飾作為象徵社會地位的符號之一,其社會屬性遠大於實用價值,而服飾制度又作為上層建築的一部分,尤其是禮儀服飾制度,是禮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清政府要想實現對整個中國的統治,就需對漢民族傳承千年的禮儀服飾制度加以繼承,而延續性也正是我國傳統服飾文化的顯著特點。

二、清代皇帝吉禮、嘉禮、軍禮、賓禮和凶禮服飾含義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是最為重要的禮儀活動之一,為歷代統治者所重視。祭祀制度在清代也尤為重要,清初時便將祭祀活動定分成三個等級:大祀、中祀和群祀。根據祭祀的等級、場合和時節不同,所用祭服也有差異。

祭天著藍色祭服,朝日用紅色祭服,祭月用月白祭服,祭地壇、先農壇、社稷壇著明黃色祭服,這也說明了清代雖為滿族政權,但其吉禮所用服飾在顏色上依舊沿襲了漢族傳統。

朝服和祭服的範式並無太大區別,從朝服制式中即可見祭服制式。帝用朝冠分冬、夏兩種形制。冬朝冠有薰貂制和黑貂制的,夏朝冠用織玉草或藤絲製作。冠表面垂滿朱纓。清代皇帝服飾中常用貂皮,這也是滿族服飾傳統的延續。

朝珠的樣式來源於佛教服飾中的念珠,共有一百零八顆圓珠,為一年當中的十二個月、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數字之和。皇帝在不同祭祀場合在所佩戴的朝珠材質亦有不同。

清代皇帝朝帶有兩種制式,一種為大型典禮時佩戴,稱為圓朝帶,一種為吉禮佩戴,稱為方祭帶。吉禮所用朝帶,龍紋金版為方形。在朝帶部分也多次出現佩戴鈕帶而非吉禮中應佩戴的方祭帶,亦與服飾制度有所出入。

到了清晚期,在「五禮」中歷代統治者最為重視也是君權至高無上的象徵之一的吉禮場合中,所穿服飾也出現了與制不合甚至簡化的情況,這也是封建統治出現頹勢的體現。

吉服帶與朝帶的形制相似,皇帝吉服帶為明黃色,串有一些方形或圓形的珠寶點綴,左右垂有白色的帉。與朝帶不同的是,吉服帶的帉下端直且平齊,為純白色,而朝帶的帉下端款且尾部漸。且有別於朝帶根據不同祭祀場合有不同的制式規定,吉服帶所飾珠寶可根據皇帝心意而定。

軍禮是指閱兵、出征等軍事相關的禮儀活動,在周代又稱為「大蒐禮」,清以騎射開國,於馬背上得天下,崇尚武功是清朝初期的傳統。為了延續滿族騎獵傳統,皇太極制定了大閱制度,以此檢閱軍備、訓練軍隊,並要求典章制度中詳細規定圍獵和大閱的地點、禮儀、服裝、形式等內容。

盔甲即「甲冑」,是古代軍人在作戰時用來自我保護的防護服裝,清代尚武,因此不僅八旗士兵身著甲冑,在軍禮活動中皇帝與士兵一樣,也穿戴盔甲,以表統治者對軍事的重視

清代甲冑的式樣顯示了滿族的尚武精神和遊牧民族的特殊習慣,從形制上來看,清代甲冑和袍一樣上下分體,這種上衣下裳的款式能使穿著時不影響在馬上騎射。由於這種甲冑帶有鮮明的滿族民族特色和很強的實戰性,因此清初的統治者十分重視對這種形制的甲冑的延續。

在清入關後,隨著禮儀服飾的逐漸確立,賓禮活動所著服飾也逐漸制度化、規範化。

清王朝以孝治國,對凶禮也十分看重。改穿凶禮服飾的禮儀稱為成服之禮,這項禮儀傳承時間十分久遠,到了清代已頗為完整。成服之禮是指凶禮中死者親屬或相關人員根據與死者的關係穿著不同的喪服為其服喪,在封建時代,服喪時間根據死者的身份地位不同有所差異。

三、清代皇帝禮儀服飾含有的功能性

清代無論是商品經濟發展程度還是手工業發展水平,都達到了中國古代前所未有的高度,絲織業在手工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作為專供宮廷的「江南三織造」,其工藝水平也領先全行業,所供皇帝禮服更是從材料選擇到織繡技術都力求精益求精,並在顏色和紋樣等方面呈現出滿漢融合的特殊審美。

明時期就在江寧、蘇州、杭州三處分別設立官營織造局,並稱為「江南三織造」,清代承襲明制,也設有「三織造,但不同的是明代織造局設有提督織造太監管轄,而清代織造局隸屬於內務府,設一名織造官管理局務,一般是由內務府旗人擔任。

織造局的任務是服務於內廷,供應包括禮服在內的皇帝、后妃和皇子公主們的服飾和賞賜所用的緞匹,這些有定式的服飾和緞匹,大多都是在織造衙門的直接監督管理下製作的,既確保式樣符合規定和要求,又保證材料和工藝都為最上乘。

絲綢是中國歷代皇室所青睞的製衣材質,早在兩漢時期,兩條「絲綢之路」就將中國生產的絲綢遠銷海外,到了清代,經濟水平達到了非常繁榮的階段,手工業也發展到巔峰,絲綢也在服飾中廣為應用。當時宮廷服飾所用絲綢幾乎都來自江寧、杭州和蘇州三處織造局。

三處織造局雖都承擔著宮廷織品的生產,但其技術各有所長,因此各有分工,但也有一些特殊要求的織物要由三處織造局合作完成。

清初時期,滿族統治者為了保留滿族習俗,在漢族地區強制推行「剃髮易服」政策,這一政策引起了漢族民眾的強烈牴觸。最終,為了安撫漢族,清政府採納了「十從十不從」的建議,這項建議一定程度上使得漢族的服飾傳統保留了下來,清政府也意識到文化的傳播不能靠強制覆蓋,兼收並蓄才能流傳長久,因此在禮儀服飾上也吸收了漢族服飾的特點。

清代對漢族傳統服飾的繼承主要體現在服飾紋樣上,如花鳥魚蟲、海水江崖、祥雲八寶等,這些都是漢族獨有的帶有吉祥寓意的圖案。乾隆皇帝還採納了漢族傳統君主服飾紋飾的代表「十二章」,但清代皇帝朝袍中十二章紋飾的排列方式與前朝不同。

十二章紋雖然為漢族傳統君主服飾紋樣,但它所表現出來的含義與滿族信仰的宗教中敬畏自然的主張也有相通之處,這也是清代統治者接納十二章紋的原因之一。

龍是一種承載了人們對神聖兇猛動物的想像的圖騰,由身、魚鱗、鷹爪、蜥腿等組成,由於龍圖騰崇拜的時間延續久遠,龍也成為了中華民族的象徵。龍紋作為一種有著祥瑞和神聖寓意的圖案,也被歷代統治者運用於自己的服飾之上。

清代的龍紋廣泛的應用於皇帝的冠服中,成為禮儀服飾的主要紋飾之一。清代服飾中的龍紋根據其形態的不同,可分為正龍、行龍、升龍和降龍,還有一種圓形構圖的龍紋,為團龍。清代皇帝吉禮和嘉禮服飾上的龍紋分布巧妙,通體共有九條形態各異的龍,前胸、後背和兩肩為正龍,裳下部前後為升龍,里襟中也有一條升龍,但在穿著時一般不為外人所見,寓意皇帝自謙的品格。

滿族統治者統治全國之後,推翻了漢族傳承千年的寬衣博袖式的服飾,並強行推行本民族便於騎獵的緊衣窄袖式的服裝,這給中華傳統服飾帶來了極大的改變。反映出滿族統治者與歷代統治者一樣,以改變服飾制度來作為王朝更替的重要標誌,也反映了他們對滿族傳統文化的堅守。但是,清代禮儀服飾也吸收了大量漢族傳統禮儀服飾的特點,呈現出一種多民族文化兼收並蓄的特徵。

禮儀服飾是皇家地位和權力的象徵,同樣也是封建社會中等級差異的重要標誌。封建皇帝自詡天子,以君權神授思想維護君主專制,因此皇帝禮儀服飾中也有承神明之意的體現,這在皇帝吉禮服飾中尤為明顯。

總結

清代統治者制定的禮儀服飾制度體系之龐雜、條律之繁瑣在中國歷代服飾史上無出其右。通過禮儀服飾這種在社會生活中最能直觀的表明身份地位的載體來彰顯皇帝地位的至高無上。中國古代服飾所被賦予的政治色彩和禮制意義在清代禮儀服飾中達到了極致。

清代禮儀服飾的發展過程也反映了清王朝「漢化」的過程。清王朝為了迅速達到統治全國的目的在一些政治問題上實行高壓民族政策,打壓漢民族的反抗意志;另一方面,吸收漢民族文化中的一些精華為己所用。

從六種冕服四種弁服但服飾組合只有冕、中單、玄衣和纁裳,僅以章紋數量來區別,到「五禮」服飾各有不同且其樣式都有繁複詳細的規定可以看出,整個中國古代禮儀服飾的發展過程是制度上歷代傳承、內容上不斷豐富的過程,其中雖有包括清在內的少數民族政權統治時期,但總體上都呈現出一種兼收並蓄的服飾特點,這也正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的重要寫照。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