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塑化劑的十面埋伏?

金選醫課 發佈 2024-03-19T09:18:09.799893+00:00

塑化劑,這個普通人知之甚少的化學物質正在以一種令人恐懼的形象步步逼近。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一項研究顯示,在200名市民的血液樣本中,99%檢出塑化劑。更有消息稱,塑化劑的毒性比三聚氰胺強20倍!

塑化劑,這個普通人知之甚少的化學物質正在以一種令人恐懼的形象步步逼近。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一項研究顯示,在200名市民的血液樣本中,99%檢出塑化劑。更有消息稱,塑化劑的毒性比三聚氰胺強20倍!

起雲劑無辜,塑化劑有害

起雲劑由阿拉伯膠、棕櫚油等混合而成,能夠幫助食品的乳化,增加口感,穩定成分。這些成分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其使用範圍和在食品中的含量,國家有明確的規定。

塑化劑目前約有20多種,最常用的DEHP(鄰苯二甲酸酯)占全球塑料塑化劑消費量的86%,主要用於增加材料的柔軟性、韌性和彈性。應用於膠管、保鮮膜、食品包裝、玩具、化妝品、潤滑油和去污劑等數百種產品中。塑化劑不是食品添加劑,只能在工業上使用,嚴禁違法添加到食品中。塑化劑食品安全事件正是因為不法商人為了降低成本,將塑化劑代替棕櫚油加入到起雲劑中,造成食品污染。

引發健康問題

塑化劑造成的污染無處不在,空氣、水流、土壤中都有分布。它不僅可以通過消化系統進入人體,還可以通過呼吸系統、皮膚等途徑,持續地影響我們的健康。

影響胎兒生殖發育: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曾做過實驗,餵老鼠吃含塑化劑的食物,生下的後代幾乎都是雌性,就算生了雄性,其生殖器官大小僅約正常者的三分之一。台灣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則發現,塑化劑會穿透孕婦的胎盤,進入羊水,進而進入胎兒體內。塑化劑會發揮它天生的抗雄性激素作用,阻止胎兒變成雄性或使雄性胎兒生殖器畸形,如尿道下裂、肛門生殖器距離縮短等。

女童性早熟:塑化劑進入女童體內,相當於過量的雌激素,會誘導第二性徵的提前出現,如乳房發育、子宮內膜增厚、月經來潮等。

男性生育障礙:塑化劑會抑制雄性激素,誘導人體的雌激素指標異常升高,使男性青春期發育時第二性徵不明顯、陽剛之氣不足等。到了婚育期,男性可能會因雄性激素過低,出現弱精、少精,導致不育症。男性體內激素的不正常變化,會導致睪丸疾病和泌尿系統疾病,甚至可能誘發睪丸癌。

女性婦科疾病急升:塑化劑不僅刺激子宮肌瘤、乳房腫瘤變大,同時還會使得子宮內膜變厚,增加患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改變基因:台灣環保署將DEHP列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國際癌症研究所將它歸類為2B級致癌物。長期食用對心血管疾病危害風險最大,對肝臟和泌尿系統也有很大傷害,而且還會改變人類基因,並通過基因遺傳給下一代。

防「塑」有講究

塑化劑風波提醒我們應採取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追求過度包裝,多喝水少喝飲料,多運動以提高抵抗力。當然,更重要的是遠離那些含有塑化劑的東西,那麼,塑化劑都隱藏在什麼地方,我們又應該怎樣更好地減低塑化劑的危害呢?

一、合理使用塑料製品

沒有必要對飲料瓶、保鮮膜、保鮮盒趕盡殺絕,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塑料製品都含有塑化劑。在購買塑料製品時需多留心塑料材質,材質不同,含量及釋放程度都不同。以保鮮膜為例,市面上的保鮮膜通常有兩種,一種是無添加劑的PE(聚乙烯)材料,但其黏性較差;另一種是PVC(聚氯乙烯)材料,含有大量塑化劑使其柔軟且增加黏度,一旦加熱或接觸油性食物非常容易釋放塑化劑。

正規的塑料製品上多數註明了塑料包裝製品回收標誌如下圖,三角形內標有1~7的數字,不同的數字代表不同的材料,其中03代表PVC,最易釋放塑化劑,最好不要購買來裝食品。

塑料製品最怕油,其次是怕熱,再次是怕酸。盛裝含油脂食物,比裝熱食、熱湯所溶出的塑化劑濃度更高,因為油是一種很好的溶劑。另外,溫度越高、接觸時間越長,塑化劑的溶出量也越多。在低溫環境下,用塑料製品包裝非油性非酸性物質是安全的。建議不要用塑料器皿盛裝油脂食品,且不要把耐高溫塑料盒放入微波爐里加熱,可以用高溫瓷皿代替。

二、 謹慎選用化妝品及洗滌用品

研究顯示,懷孕期間每日塗抹各類妊娠霜的孕婦,其尿液中的塑化劑濃度,要比懷孕期沒擦妊娠霜者高出20~30%。不少妊娠霜號稱天然,但仍是化工產品,最好還是不要使用。可以用天然的食用橄欖油作為妊娠霜,且要避開懷孕初期。現在塑化劑已經波及到化妝品,歐美的研究發現,化妝品銷售員體內的塑化劑含量遠高於一般人。指甲油中也有,塑化劑還可以作為化妝品、香水、髮膠、沐浴乳等物品的定香劑,以免香料釋出太快。購買中低端化妝品時尤其要注意。

三、少喝飲料,多喝水

絕大部分的塑化劑及其代謝物在24~72小時內會隨尿液或糞便排出體外。排出塑化劑,有助體內的激素恢復正常,相關機能復原。多喝水、多喝湯能加速尿液的排出,除此之外,多吃燕麥、小米、玉米、地瓜等粗糧,菠菜、蘿蔔、芹菜等蔬菜,能夠加快胃腸蠕動,有利於清空體內垃圾,加速糞便排出。

四、避開受污染的食物

塑化劑通過食物進入體內的量最大,也最嚴重。在日常生活中要謹記「病從口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近海魚和大型海魚,因為近海受人們生產活動和日常生活的直接影響,污染情況相對要嚴重得多。大型海魚多以捕食小魚為生,而小魚攝取了海中的化學物質,這種食物鏈的作用,導致在大型魚類體內濃縮的有害化學物質非常多。

少吃禽肉,特別是動物內臟及脂肪富集部分。少吃半成品、熟食,因為這類食物大多有包裝盒或保鮮膜包裹。還要改正日常中不健康的、錯誤的習慣,例如用塑料杯盛開水,戴著手套吃熟食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