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遠古時代|我國最豐富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周口店和「北京人」

潁川讀史 發佈 2024-03-19T21:48:49.231802+00:00

1918年,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來到北京周口店雞骨山,他在這裡發現了豐富的哺乳動物化石,3年後,他又帶著他的團隊來到了這裡,在雞骨山北部約2公里的地方發現了更多的化石,當時安特生推測在這裡可能會發現遠古人類的化石及其遺物。

1918年,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來到北京周口店雞骨山,他在這裡發現了豐富的哺乳動物化石,3年後,他又帶著他的團隊來到了這裡,在雞骨山北部約2公里的地方發現了更多的化石,當時安特生推測在這裡可能會發現遠古人類的化石及其遺物。

但直到1927年才開始正式挖掘,並於1929年2月成功發現了一塊完整的人類頭蓋骨化石,此後挖掘工作一直持續到1937年。由於真正年代考古工作不受重視,加上外國人身份的敏感性,安特生的挖掘工作一度停滯,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奠基人之一。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自己開始探索這個地區,先後發現了6個完整的人頭蓋骨化石和大量頭骨碎片,這些頭骨化石囊括了40多個不同年歲和性別的個體。同時伴隨出土的還有石器、石製品等數以萬計,燒骨、動物化石多達100多種。

周口店這個地方一躍成為享譽國內外的舊石器時代代表地區。迄今為止,這裡仍然是我國發現資料最為豐富的舊石器時代遺址。

從復原的頭骨顯示,周口店「北京人」前額後傾,頭骨最寬處位置偏低,眼眶兩側端向後彎曲。鼻骨較寬,屬闊鼻形,顴骨高且前凸。嘴部向前突出,沒有下巴,牙齒粗壯。

最令人意外的是「北京人」的腦容量最高達到了1140毫升,平均腦容量為1075,與現代人的腦容量僅相差300-400毫升。更大的腦容量代表著更高的智慧,而「北京人」在這方面也沒有讓考古人員失望。

據研究,「北京人」所使用的的石器原料種類豐富,有石英、綠砂岩、燧石和水晶等,製造方法與其他遠古人類區別不大,但對不同的石料採取的是不同的製作方法。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將石片兩端加工成刃器,此種方法在考古學界是前所未見的。

此外,在挖掘中還發現,「北京人」所居住的洞穴中,火堆的痕跡相當多,且有各種灰燼,這說明「北京人」在控制用火方面已非常成熟。我們前面說西侯度文化(詳見:中國遠古時代|最早的舊石器時代:180萬年前的「西侯度文化」)和元謀人(詳見:中國遠古時代|中國最早的人類化石:「元謀人」牙齒)雖然會使用火,但對火種的保存並沒有很有效的方法。

「北京人」能熟練掌握火,能抵禦猛獸,並且能吃上熟食,這對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北京人」生活依然艱苦,在出土的40多個個體分析之後,考古學家得出結論:約三分之一的個體不到14歲就死亡了,剩餘個體存活年齡也不大。

和西侯度文化和元謀人不同的是,「北京人」在飲食條件上明顯比前兩者好很多。從周邊出土的動物化石來看,種類達到了115種之多,被稱為周口店動物群。種群中已滅絕的占63%。

通過對地層結構分析,考古專家認為周口店地區大致經歷了5個冰期,在溫暖和寒冷中不斷交替,這種氣候變化在約70萬到23萬年前之間滾動循環,最終向著大陸性氣候慢慢穩定下來。

參考資料及文獻:

賈蘭坡:《周口店----北京人之家》

劉澤純:《北京猿人洞穴堆積反映的古氣候變化及氣候地層上的對比》《人類學學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