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和拜登,都向中方發出邀請,中國的回應,美俄高層同時在等

劉慶彬 發佈 2024-03-26T18:38:53.507670+00:00

這段時間以來,美國與俄羅斯這兩個大國,都在通過各種渠道,向外界發出了即將與中方對話的信號。據路透社報導,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在記者發布會上表示,他即將與中方通電話,但沒有透露更詳細的時間安排。【路透社報導截圖】無獨有偶,俄羅斯總統普京前段時間也邀請中方訪俄。

這段時間以來,美國與俄羅斯這兩個大國,都在通過各種渠道,向外界發出了即將與中方對話的信號。據路透社報導,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在記者發布會上表示,他即將與中方通電話,但沒有透露更詳細的時間安排。

無獨有偶,俄羅斯總統普京前段時間也邀請中方訪俄。雖然目前中國外交部還未明確公布,但俄新社、衛星社,塔斯社等俄羅斯主流媒體那邊已經傳出消息稱,中俄雙邊會晤「比想像中要快」,而克林姆林宮面對相關提問則是諱莫如深,統統以「無可奉告」作答。

不過這裡有必要指出,無論美俄那邊釋放了什麼樣的信號,最終還是要以中方的回應為準。同時我們也不難發現,美俄雖然都希望與中方對話,但是規格與級別有非常明顯的區別。俄羅斯是向中方發出正式邀請,如果中方應邀,預計將是一次時間跨度較長、涵蓋領域較廣的高級別訪問對話,也符合當前中俄當前的雙邊關係。至於拜登,則是線上通話,輿論鋪墊力度比起俄媒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美俄向中方發出的對話信號,都符合各自與中國外交關係當前的基調與氛圍。

俄羅斯這邊很好理解。雖然在過去,中俄在歐亞大陸其實算是一對競爭對手,一心想要擁抱西方價值觀體系的俄羅斯,一直對與中國的各種合作項目不太上心,甚至推三阻四,有意拖延。但北約無底線的東擴成了俄烏衝突的導火索,戰事使得俄歐外交關係已經形同破裂,俄羅斯不得不放棄幻想,採取「向東看」政策,中俄關係由此出現全方位的升溫。光是貿易數據就說明了很多。過去一年裡,中俄貿易額逼近190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中國的對俄進出口在中國整體貿易額的占比也有比較明顯的提升,今年1月與2月,俄羅斯對中國進出口,同期更是增長了接近20%。

不過,對俄羅斯而言,中國不僅僅是一個經貿夥伴,還是一個理想的戰略合作對象,加強與中國的雙邊關係,可以充分對沖美國壓力,保障自身發展空間。因此,與中國的外交互動,俄羅斯也是非常上心,此前王毅主任來訪,也受到了相當高規格的接待,先後與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以及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

至於美國。中美關係近段時間如何低迷,這裡已經無需贅述。最近一次見諸報端的高級別互動,還要追溯到王毅主任此前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交鋒,但那也只是非正式接觸而已。由此,我們倒不難猜測,即便拜登很快就與中方通話,能談的東西,其實比較有限。主要是美國這邊並沒有誠意落實中美去年在G20峰會的共識,反而加大了圍堵中國的力度。

事態發展至今,其實我們多少也能看出來,在美國人眼裡,中美想要合作,無論過程還是結果,都只能單方面有利於美國,與此同時,美國仍要步步緊逼中方的核心利益與國家安全紅線,本質上仍然屬於勝者通吃的零和思維。從這個角度來看,在通話過程中,拜登或許仍然會是過去的那一套陳詞濫調,大搞對華政策的「戰略模糊」。

另外,我們也要清醒地意識到,除了氣候變化這些無關痛癢的話題,中美幾乎在所有領域都存在分歧,哪怕是在合作程度最緊密的經貿領域也是這樣。隨著時間推移,分歧也只會不斷加深。一方面是中美發展戰略的結構性矛盾使然,另一方面也體現出,美國這些年對華態度出現了較大程度的轉向,遏制中國隱隱然已經成為了美國國內的政治正確。

但是,中美在國家地緣政治上的地位與體量都決定,一旦美國秉持冷戰思維,將中美關係從博弈拖入體系性對抗的局面,對於全世界都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美國付不起這個代價。這就決定了美國一方面對內大搞政治表演,對外卻不忘採取相對平和的外交辭令,企圖敷衍了事。拜登作為美國領導人,也沒有跳出這個怪圈,但這種雙面人姿態,只會對雙邊關係起到非常消極的影響。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雖然客觀上有很多困難,但中方不會完全放棄與美國的溝通,但也不會輕率地相信美國的口頭承諾。而考慮到中美俄又是地緣上的「三極」,發展中俄關係,一定程度上也能維持中美關係的穩定與平衡。這就讓美俄這段時間向中方發出的通話信號,又有了更深的含義。而中方最後會如何安排具體溝通事宜,也有豐富的解讀空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