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可追溯至遼代,來看看「古城黃龍府」農安的千年遼塔

吉報調查 發佈 2024-03-28T17:12:52.133079+00:00

農安古塔,據《吉林舊聞錄》記載為遼聖宗時期所建。根據五三年農安修復古塔時發現文物中的陶瓷,近代考古者分析,確係遼代瓷器,肯定了建築時代。

農安古塔,據《吉林舊聞錄》記載為遼聖宗(耶律隆基)時期所建。根據五三年農安修復古塔時發現文物中的陶瓷,近代考古者分析,確係遼代瓷器,肯定了建築時代。從遼代的塔形與農安塔形比較,並考據光緒年間,武進屠所著中學地理教科書,均系遼時所建。

農安古塔的名稱很多,從表明建築時代稱為「農安遼塔」;從宗教的角度稱為「農安佛塔」;也因建築較為古遠,而稱為「農安古塔」。俗稱有「農安寶塔」、「隆安塔」、「龍灣塔」等。

佛塔起源於印度,為埋藏舍利(身骨)經卷等而建築的。塔,也稱「浮圖」(浮屠)。(浮圖是佛教用語,一般多指「佛塔」有時也指「佛寺」、「和尚」)如韓愈《張中丞傳序》:「雲知賀蘭終無為雲出師意,即馳去。將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圖」句中的「浮圖」,指的就是「佛塔」。

塔的樣式很多。有圓形、方形、多角形、廟宇形等等。(詳見朝陽城南塔、寧城縣大寧故城塔、錦縣大廣濟寺塔、奉天塔灣的無垢淨光舍利佛塔)。塔的軀體一般分為塔基、塔身、塔剎(塔頂)三個部分。建築形態各異,塔層多少不等,千姿百態的「佛塔」均具有各個時期獨特的建築藝術風格。

農安古塔,建築在吉林省農安縣城(遼黃龍府地)。位置在現在農安鎮寶塔街(西街)。

農安古塔的周長據有關資料記載有四十米,但在民國十年(1926年)和偽康德三年(1936年)兩次量測只有二十五米。塔的基地東西十三米,南北十五米,高度一米五十。塔身的基部偽滿時期推測直徑有十五米,測量有結果:東西直徑只有八米,八角十三層,現在能夠辨識的不過九層,塔的全身從前認為是磚砌的實體,因為偽滿康德三年做了一次驗測,由塔的東南面向塔的中心鑿一個大約五米的洞,證明了它是磚砌實體這一論點。其實在二十五米高度的地方,塔身裡面是一個砌成的磚室,這是一九五三年修復古塔時發現的。

這座古塔是用精製的體形不同的磚、瓦建成。使用的青磚,也稱為淋漿磚,是用過濾的黃土燒成的。大型青磚長四十厘米,寬二十厘米,厚八厘米,大型檐磚長五十二厘米,寬二十厘米,厚八厘米,建塔迄今已近千年,仍然質硬堅實。建塔時也使用了不同樣式的精製瓦。如平瓦、捲筒瓦、貓頭瓦(瓦當)、水紋瓦、飛翹瓦等等。

農安古塔在一九五三年修復時,它的形體已成為棒槌形了,從基礎的地面到塔身第一層的垂直線各邊的長度,均為四米五十。塔身第七層以上有的部分已酥粉閃裂,磚瓦脫落,七層以下,也有少部分脫落的殘痕。塔身第一層下面有佛龕。東南、西南、東北、西北都是凹字形磚砌佛龕。佛龕上壁是橢圓形的拱斗,佛龕上端左右是橫式匾額。最為完整的是東北一面,其餘三面雖有脫落,但佛龕樣式尚清晰可辨,東南西北四面是垂直的磚壁,八面還修有八個壺門。

據考古家認為:這種在塔身上砌有四門四佛並掛有匾額的建築樣式,在遼塔中是很少見的。塔剎在一九五三年修復古塔時早已倒塌無存了。古塔雖部分塌落閃裂,仍然高峭挺拔,直插雲霄,離城十多里就可以望到它的巍然屹立的雄姿。它是農安古城的標誌和象徵,把這座古城點綴、裝扮得分外莊嚴美麗。民國十五年張翰卿曾寫了一首描寫農安古塔的迴文詩:

天參碧影立邊城,塔繞祥輝日射晴。

巔插搖空擎柱直,勢撐高處遏雲行。

懸光倒掛斜陽晚,薄練飛騰暮靄經。

煙鎖鈴兮雨濯鏡,年輕世代幾遷更。

(「回文」也寫「迥文」倒念也成詩文)。

建塔以來有關「古塔」的「牛拉塔」「金馬駒」「壓龍脈」種種民間傳說,代代流傳,抒發了人們撫今追昔,瞻仰古塔、熱愛古塔的深切情感。

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於後唐同光三年(925年)率兵征渤海,四月夜圍扶餘府。次年春,攻破扶餘府。繼而進兵渤海王城忽汗城。滅渤海後,班師回到扶餘府。七月太祖病,崩於扶餘府。從此,遼把渤海的扶餘府改為黃龍府。

據《遼史》所記:「天顯元年甲戎,次扶餘府,上不預。是夕,大星隕幄前。辛已平旦,子城上見黃龍繚繞,可長一里,光耀奪目,入於行宮。有紫黑氣蔽天,逾日乃散。是日,上崩,年五十五。上諡升天殿。」又記:「天顯元年七月太祖崩,行宮在扶餘城西南兩河之間,後建升天殿於此,而以扶餘為黃龍府」。

北宋政和元年,遼天慶元年(1111年),遼的政區設置,分上、中、西、南、東京等五個道。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巴林左旗南波羅城)為政治中心。黃龍府屬東京道(今遼寧省遼陽市),黃龍府統五州(蓋州、安遠州、威州、清州、雍州)、三縣(黃龍縣、遷民縣、永平縣),是遼的政治軍事重地。

在軍事上,黃龍府都部署司統領信州彰聖軍、賓州懷化軍節度史、蓋州觀察、清州建寧軍刺史、雍州刺史、祥州瑞聖軍節度史。這些軍都屯兵於黃龍府附近。

在職官上,遼道宗清寧二年(1056年),以北院大王耶律仙童知黃龍府事(即黃龍府的府官)以原知黃龍府事耶律勤札為南院大王。從統領掌管黃龍府的主要官職之大,亦可知黃龍府在行政管轄方面的重要。

從《北盟會編》中知道,黃龍府是契丹的東寨。當契丹強盛時,虜獲不少異國人,有渤海、高句麗、女真等十幾個民族,把這些異國人全部遷移到黃龍府。由於各族雜居,各國人言語不能互相通曉,都用漢語溝通,方能辨別。可見當時黃龍府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城鎮。

從重大兵事上看,遼滅渤海首先進兵攻占了扶餘府(即黃龍府)。女真族首領阿骨打同遼兵幾次會戰於黃龍府東北的混同江(松花江),女真大敗遼兵。遼天慶五年(1115年)春,遼遣使持書與女真和約,阿骨打復書提出條件,叫遼把黃龍府遷到別地(就是把黃龍府這座城池讓給女真),然後議和。遼沒接受這個議和條件,秋九月黃龍府終於被女真攻破。說明黃龍府在戰略上的重要地位,它是兵家必爭之地。

從公元926年到1115年,遼的古城黃龍府經過了189年的歷史。

北宋徽宗五年、遼天祚帝天慶五年(1115年),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定都於會寧(今黑龍江省阿城縣)。

金太宗天會三年(1125年)金滅遼,次年滅北宋,先後遷都中都(今北京)、開封等地。

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年)改黃龍府為濟州,置利涉軍節度史。據《金史》記載,金所以把遼的黃龍府改為濟州,是因為金太祖阿骨打率領兵將,欲南渡混同江(松花江)攻取黃龍府。因水深無舟,命一人在前邊探導,乘赭白馬涉水,按他鞭子所指的方向而行,眾兵跟隨,水深將到馬腹,乃過江攻入黃龍府。使人測所渡之處,水深不得其底。大軍涉水過江,無船而順利涉過,乃改府為濟州,置涉利軍,意謂涉水過江有利也。

金大定三十九年(1189年),因濟州與山東濟州同名,又改名隆安,亦作加安,俗名龍彎(今日農安之名即由此而來)。

金貞佑初,隆安由州升為隆安府。金的政區設置有二十個路,隆安府屬上京路(路治所在今黑龍江省阿城縣南白城子)。之後,有故遼人耶律瑙格聚眾十餘萬於隆安,自為都元帥。金派兵來攻討,被耶律所敗,並遺使投靠依附元太祖。

金天興三年(1234年),在蒙古和南宋的聯合進攻下,金滅亡。

南宋開禧二年、金泰和六年(1206年),蒙古族領袖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後,陸續滅西遼、西夏和金。據記載,金末,金將蒲鮮萬奴割據遼東,蒙古出師討伐,生擒萬奴,師至開元(今遼寧省開原縣城),開元之名始見於此。另據《滿州源流考》所述,開元本金上京境內之地,元兵至此,遂平定其地,因為上京一帶俱已殘毀,所以在金天興三年(1235年)蒙古改建開元路,將開元路的路治移在隆安府。

開元路轄境西起今遼寧開原,北抵黑龍江口,南到朝鮮,東北部邊境,東至海。開元路隸屬遼陽行省,路下轄有府、州、縣。

元至元八年(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國號為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滅南宋統一全國,建都於大都(今北京),元至正二年(1432)年,開元路治所由隆安府移到咸平(今遼寧省開原縣城),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攻入大都,推翻了元朝的統治。

明洪武八年(1375年),農安屬遼東都司的三萬衛(與開元路管轄區域同),到永樂元年(1403年)屬奴爾干都司(都司下設衛,衛轄千戶所)當時的農安屬亦東河衛,農安在當時叫龍安站(只是個驛站)。明末屬蒙古科爾沁部,農安成為遊牧之地。

清初農安屬郭爾羅斯前旗遊牧地。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郭爾羅斯薩克公以其遊牧之地招流民墾種。

嘉慶五年(1800年)和蒙王訂立借地養民之約。道光七年(1827年)開始放荒,陸續從山東、河北、遼寧遷民到農安一帶墾荒。由於人口日增,農牧業發展,購銷旺盛,交易頻繁,於道光年間(1821年至1850年)在古城的遺址上又重新建起了城地。在創設之始,舊城址四周隆起,中窪,十字街一帶水深尺許,蘆葦叢生,商戶經營其間,須墊高數尺,方可建屋,出放街基,逐漸構成個城鎮。按元時自將開元路治從農安遷到咸平後,由於兵事頻繁,城市殘破,廢棄三百多年,已成一片荒蕪之地。

光緒三年(1877年)夏,勸商民掘壕築土圍。光緒八年(1882年)於農安城分設照磨,隸屬長春廳。光緒十五年(1889年)設農安縣,屬長春府,由此農安城成為一個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光緒十六年六月建成農安縣城,築有土城牆,周圍約七里。有四門:東叫□□門,南叫阜財門,西叫寶積門,北叫藏富門。還設有小南門、小西門、小東門等三個小門。光緒二十五年夏,重挖城壕,二十七年春續修城牆及炮台,上做垛口。二十八年夏修整街道,街道成十字形,分東、西、南、北四街,西街商業最盛,南北二街次之,東街地勢低劣,多是住戶,只有小本營業數家。

農安縣地處松嫩平原,有一望無垠的肥沃農田和草原,出產的大量農產品和牛馬豬羊等大都在縣城裡集市,交易範圍廣闊。手工業有織布、釀造、油場、磨場、皮革、窯業等。到民國至偽滿初期,縣城的手工織布業者達一百三十二家之多,有織布機一百六十八台,除供本縣居民用以外,一部分銷售於扶餘、乾安和郭爾羅斯前旗等地。縣城有工商業者三百六十八家。據有關資料所記載,清宣統二年(1910年)縣城人口總數為一萬四千餘人。偽滿大同二年(1933年)縣城有四干多戶居民,人口二萬五千餘人。小學校六所(其中一所女校),中學一所。在貿易方面主要向長春(偽滿叫新京)和德惠輸出大豆、高糧、小豆、綠豆、玉米和牛馬騾子,特別是農安的馬和騾子馳名東北三省。

根據查到的史料,綜上所述,從公元前221年,扶餘建立都城到偽滿後期,古城農安具有2166年的悠久歷史。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執行主編:於悅

編輯:於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