鱖魚養殖如何做好病害防治

吉山花瑤 發佈 2024-03-29T06:01:09.755913+00:00

鱖魚是我國重要的水產品種,市場需求量相對較大,供不應求。1 鱖魚病害的發病原因。1 池塘環境惡化。在鱖魚養殖的中後期,尤其是8月份之後,大多數養殖戶由於餌料投入不足,需要從外地購進鮮活的小雜魚以供鱖魚食用 。

鱖魚養殖如何做好病害防治

嚴小燕

鱖魚是我國重要的水產品種,市場需求量相對較大,供不應求。鱖魚的發病原因主要與養殖環境、病原體數量以及魚的身體素質有著密切的聯繫。當前隨著鱖魚養殖規模的逐漸擴大,養殖數量增加背景之下,為了有效防範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流行很多養殖戶會盲目的使用藥物。由於藥物使用不當導致水體生態環境逐漸惡化,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逐漸增強,疾病的防控能力呈現逐漸下降的態勢。

1 鱖魚病害的發病原因

臨床上導致鱖魚病害發病的原因多種多樣,主要原因是生態環境惡化,魚群的身體抵抗能力下降,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一般情況下鱖魚病害的發生並不是由某一種原因單獨造成,而是由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以及魚群身體抵抗能力下降是最常見的原因。

1.1 池塘環境惡化

連續多年在同一個池塘養殖鱖魚,池塘長時間沒有進行清淤處理,池塘底部蓄積有大量的淤泥,淤泥當中夾雜有大量的病原體,當外界的溫度或者理化環境發生改變之後,病原體就會大量繁殖,引發鱖魚患病,導致大批量的鱖魚死亡。另外在同一個池塘當中長時間養殖鱖魚會導致對鱖魚危害專一性的細菌病毒在池塘當中大量的聚集。如果不注重做好水體環境的有效調控,鱖魚長時間生存在不良的水體環境當中,身體抵抗能力就會逐漸下降,極容易爆發流行重大傳染性疾病,在短時間內就會引發大批量的魚群死亡。

1.2 餌料攜帶致病原

在鱖魚養殖的中後期,尤其是8月份之後,大多數養殖戶由於餌料投入不足,需要從外地購進鮮活的小雜魚以供鱖魚食用 。但由於小雜魚的品質參差不齊,一旦在小雜魚當中夾雜有多種病種的蟲卵,如果沒有進行有效的消毒處理或者無害化處理,這些病害就會導致水體環境逐漸惡化,通過飲食渠道進入到鱖魚身體當中,從而引起發病,這類型的疾病主要以寄生蟲疾病為主。

1.3 品種生產性能下降

野生鱖魚品種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和生態承受能力,抵抗能力相對較強,一般在整個生長發育階段不會受到多種病蟲害的威脅。但由於人工過度捕撈,野生鱖魚的數量呈現逐漸下降的態勢 。人工培育出來的品種雖然生長速度相對較快,但由於長時間的進行交配,許多魚直接來源於同個池塘,父本和母本同源,生產出來的後代素質逐漸下降,生產能力不足,近親繁殖造成了品種退化較為嚴重,生產出來的後代整體抗病能力減弱,在生長發育階段一旦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就會造成多種傳染性疾病的爆發流行,危及到整個魚群的生命安全。近年來宿松縣部分養殖戶引進廣東的「粵鱖」進行養殖,雖前期生長速度快、且苗早,但後期發病率高相對高。

1.4 用藥不及時或者用藥不當

相較於其他魚類品種,鱖魚在整個生長發育階段對外界環境的抵抗能力相對較差,整個生長階段比較嬌嫩,對藥物比較敏感,如果忽視了平常的預防工作,當出現大批量的患病魚後,又缺乏必要的檢測手段和設備,不能夠對病情做出有效的診斷,突擊性的用藥或者大劑量的用藥,胡亂用藥,延誤最佳的診療時機,同時也會對鱖魚的生長發育造成一定的刺激。例如有些養殖戶當發現魚群當中已經出現大範圍的爛鰓之後,選擇使用殺蟲菌和硫酸銅復配,或者單純使用硫酸銅治療鱖魚寄生蟲性爛腮病 。在水體當中頻繁的使用硫酸銅,使得水體當中銅元素的含量顯著升高,加重了魚腮呼吸機能的破壞,造成了大批的鱖魚死亡,其結果是用藥頻率越高,使用劑量越大造成的死亡率越高。一般情況下導致鱖魚爛腮的原因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了寄生蟲因素,細菌性因素或者病毒性因素。基層地區很多養殖戶缺乏疾病診斷方法和診斷措施,不能夠明確病原的類型,隨意使用藥物進行治療,錯過了最佳的防治時機,造成了病情逐漸加重。

1.5 傳染性的因素

最近幾年,以鱖魚養殖為主的淡水魚細菌性出血病的發生流行率呈現逐漸升高的態勢,部分養殖戶在鱖魚收穫過程中,因為水體頻繁更換,沒有進行有效的消毒處理或者拉網收穫,在使用之前沒有進行有效的消毒或者交叉使用造成了交叉感染,將病原體帶入到鱖魚池,從而引發鱖魚出現嚴重的發病和死亡,帶來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

2 鱖魚常見疾病的流行特徵

2.1 鱖魚出血病

鱖魚出血病是由病毒、細菌感染引發的一種急性傳染性疾病,這些年往往呈現爆發流行的態勢,對鱖魚養殖業構成的危害極大,一年四季均可以發生流行。一般情況下,出血病大多發生在水溫15℃~30℃的範圍當中,水溫越高,病原微生物的繁殖能力越強,發病流程率越高。水體溫度達到20℃以上,病原就會開始繁殖,出血病就會出現流行的趨勢,流行高峰期一般在水溫28℃~35℃的時間段,4月份~10月份是該種疾病流行期,6月份~9月份是發病的高峰期。發病之後鱖魚離群獨自遊動,體表光滑 。患病魚的鰭條等部位都會出現充血出血的現象,將病死魚解剖之後,能夠發現肝臟呈現大紅色。發病一段時間之後,魚腮逐漸發白、腐爛,常常會附著有大量的泥土或者大量的粘液,並繼發感染其他細菌性疾病,導致外表會出現出血或者腹水的現象。單純性的感染體表往往不會出現出血的症狀,魚鰓、肝臟會呈現蒼白色,肝臟鬆軟,表面存在大量的出血點,腸道當中會充滿很多黃色的粘稠狀的物質。如果出現混合感染之後,患病魚群會出現不同的臨床症狀,有的出現體表出血,有的魚腮呈現鮮紅色、潮紅色,有的出現腹水,有的脂肪充血,共同都會表現出肝臟呈現蒼白色。

2.2 鰓霉病

病原體會通過鰓小片進入到腮的內部,有時還會在血管或者軟骨當中大量生長。用剪刀將鰓的病灶附近鰓絲剪下之後放置在載玻片上滴加2d~3d無菌的蒸餾水蓋好蓋玻片放置在顯微鏡下觀察,能夠發現很多的菌絲體一端固定著,另一端呈現弧狀來回擺動。有的菌體能夠密集成一堆,從寄生的組織向外突出,形成了圓柱狀的物質。

2.3 寄生蟲疾病

危害鱖魚的寄生蟲主要包括了車輪蟲、指環蟲和錨頭鰠等。上述幾種寄生蟲疾病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流行,其中5月份~10月份是該種疾病的流行季節,6月份~9月份是發病的高峰期。寄生蟲對鱖魚種苗危害最為嚴重,常常會造成大批量的魚苗死亡,是種苗階段危害最為嚴重的疾病之一。鱖魚寄生蟲疾病的發生流行主要是由於魚餌存在寄生蟲蟲卵或者魚餌供給不及時,使得魚群身體抵抗的能力逐漸下降,病原微生物趁機入侵。根據寄生蟲寄生部位的不同和致病情況的不同,可以劃分成體表寄生蟲和體內寄生蟲。體表寄生蟲主要會寄生在鱖魚的頭部、眼睛、皮膚、口腔當中,寄生處的皮膚會出現紅腫脹痛的現象,肉眼可以觀察鱖魚游泳無力,不能正常採食,身體逐漸消瘦死亡。體內寄生蟲主要會寄生在腮組織表面,在顯微鏡下能夠看到山上會存在大量的寄生蟲,常見的寄生蟲包括了車輪蟲、指環蟲。這些寄生蟲會破壞鰓部組織或者鰓絲表面的細胞,使得鰓絲逐漸浮腫流出大量的黏液,鰓蓋嚴重擴張,不能正常閉合,鰓變成灰暗色或者超白色 。患病魚在水體當中遊動十分緩慢,呼吸極度困難,流出大量粘液,常常不能正常採食導致死亡。

3 鱖魚病害的防治措施

3.1 注重改善養殖環境

養殖環境的改善包含許多方面,最為重要的是加強水質的有效調整,並注重做好池塘底部環境的改善,上述兩個方面對鱖魚的生存生長至關重要。在鱖魚養殖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魚苗的成活率相對較高,發病率相對較低,但整個魚群生長速度較為緩慢,魚群增重較為緩慢,規格偏小,飼料利用率低下,很多養殖戶將這方面的原因歸結在種苗質量或者某些藥物方面,當然可能與上述因素有一定關係,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水環境相對較差,水體當中的溶氧量不足,水中的有害物質含量過高,導致了魚群採食量逐漸下降,生長發育緩慢。另一種是前期飼料供給不足,使得魚群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逐漸下降,或者兩種情況同時存在。改善養殖環境主要包括了理化方法和生物方法兩種。

3.1.1 理化方法。冬季池塘乾涸之後,應該徹底清除池塘底部過多的淤泥並進行曬塘處理,這樣能夠促使池塘底部的有機物氧化分解。鱖魚養殖前7d~15d,注水30cm,並施入70kg~100kg/667m 2 的生石灰或者10kg~15kg的漂白粉,全池潑灑,注重做好池塘消毒處理。食堂在規劃建設過程中,應該結合養殖面積,養殖密度,適當的增加增氧機開啟增氧機。一方面能夠打破白天池水的溫度不均衡,防止表層水過度飽和,氧氣向大氣當中散溢,底層水氧氣缺乏。另一方面能夠增加溶氧量。晴朗天氣下,一般在下午1點~3點,開啟開機時間控制在1h~2h,促進上下水層水混合,消除氧氣容量不足,增加池塘的氧氣儲備。另外還需要注重做好水質的調整工作,養殖初期階段,水位位置一般控制在1m左右,每間隔5d~7d加注新水10cm~15cm,直到7月份達到最高水位。根據池塘水質注重做好換水處理工作,如果水質相對較好,應該直接加注清水。另外還可以選擇使用水質改良劑和底質改良劑進行水質改良。

3.1.2 生物方法。將各種複合微生物製劑應用到水產養殖當中,能夠起到很好改良水質的目的。有益微生物能夠利用水體當中的有害微生物作為自身生長發育的營養元素,使得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生長,成為優勢種群,降低了水體污染物的含量,達到淨化水體的目的,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促進鱖魚的健康生長。當前水質污染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外源性物質的添加,例如在水體當中過量的使用肥料和農藥,另一個是養殖自身所產生的污染,主要是飼料投餵以及魚群代謝產生的糞便和生物反應所產生的各種銨鹽。在利用微生態製劑對水質進行調節過程中也需要明確注意要點,養殖水體的污染程度是隨著養殖密度增加而逐漸增大,因此必須提前採取措施防止污染逐漸加重,否則水體導致污染物含量過高,會對有益微生物的生長產生不良影響,使得水體的修復難度進一步加大,並且會帶來諸多的負面影響。在水體環境改善過程中,應該始終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提前採取措施進行有效處理,將各種不利因素降低到最小程度。

3.2 注重提高魚體的抗病能力

3.2.1 選擇純正健康的種苗。鱖魚養殖產業發展過程中,由於長期近親交配,帶病繁殖使得種質資源嚴重退化,生產出來的後代適應能力相對較差,抗病能力不足,經常會出現各種病害,需要高頻率大劑量的開展疾病防控。由於用藥頻繁再加上不規範的用藥,導致了病原體產生較強的耐藥性,給今後疾病的防治工作帶來很大的難題。所以在今後鱖魚養殖業發展過程中,應該從種質資源角度入手,加大野生種質資源的有效篩選和保存,做好本地鱖魚品種的提純復壯,生產健壯的種苗進行養殖,提升整體的抵抗能力,有效降低病害的發生流行。

3.2.2 強化養殖管理。鱖魚養殖管理期間,一方面要確定合理的養殖管理模式,要掌握合理的養殖密度,科學混合養殖,不能夠一味追求經濟效益,盲目增加養殖密度。一般情況下在鱖魚池塘當中,放養5cm/667m 2大的健壯鱖魚800尾~1000尾,並搭配混合養殖80g左右的白蓮100尾~150尾,花蓮30尾~50尾。這樣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魚群結構,充分利用池塘的水體,提升了池塘的產量,同時也能夠提高水體當中餌料的利用效率,避免殘餌大量堆積。另一方面要合理的投餵優質的飼料。用於鱖魚的飼料必須要健康,不存在病害,不存在發霉變質,要保證飼料營養價值全面,適口性相對較強。飼料投餵過程中應該根據鱖魚的一個規格,池塘的大小以及氣候情況綜合調控,6月份~7月份鱖魚的體格相對較小,養殖密度相對較低,水質狀況良好,可以適當的增加飼料的投餵量,當進入8月份~9月份之後,外界溫度逐漸升高是多種病害發生流行的高峰期,此時應該採用限制投餵方式,嚴格控制飼料投餵量,避免飼料投餵過多導致水體惡化。10月份之後外界溫度逐漸下降,水質較好,發病高峰期已經錯過,可以採取增加投餵量的方法,保持水體當中有充足的餌料,讓鱖魚自由採食,達到促進增重增肥的效果。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鱖魚養殖周期相對較短,經濟效益相對較好,但在養殖管理期間,一定要注重做好養殖環境的優化調整,科學選擇鱖魚品種,增強魚群的身體抵抗能力,有效防止寄生蟲和各種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在藥物防治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控制化學的藥物,尤其是抗生素藥物的使用量,積極推廣應用微生態製劑,中成藥製劑和複合酶製劑,通過生物改良技術,有效調控水體品質,將各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流行率降低到最小程度,避免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增加經濟效益。

請關注,點擊我的頭像進入或在今日頭條搜索{吉山花瑤}個人主頁可以查看我的更多作品,今日頭條會對關注者推送我的更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