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箸脆思蒲菜嫩」——古人春日美味大賞

中國食品工業雜誌 發佈 2024-03-29T06:47:46.914774+00:00

據媒體報導,最近雲南考古界新發現一處古人的「廚餘垃圾」遺存——大量尾部被敲破的螺螄殼堆積而成的貝丘。想像一下,與我們相隔數百年數千年的古人,也曾在無數個春天裡吱嘖有聲地吸吮著螺螄。

據媒體報導,最近雲南考古界新發現一處古人的「廚餘垃圾」遺存——大量尾部被敲破的螺螄殼堆積而成的貝丘。螺螄是春季當令的鮮美食材。想像一下,與我們相隔數百年數千年的古人,也曾在無數個春天裡吱嘖有聲地吸吮著螺螄。不光是螺螄,相比於現在,其實古人在春天吃到的美味並不比今日少。

清代畫家錢與齡《秋風墨藻圖》中的螺螄。

「且食蛤蜊」

(王融)因遇沈昭略,未相識。昭略屢顧盼,謂主人曰:「是何年少?」融殊不平,謂曰:「仆出於扶桑,入於暢谷,照耀天下,誰雲不知!而卿此問!」昭略云:「不知許事,且食蛤蜊。」——《南史》

這是六朝時期的一段故事:王融與沈昭略相遇。沈昭略不認識他,問主人說這人是誰啊。王融很是鬱悶,就自我介紹了「英雄事跡」,說自己像太陽一樣照耀天下,誰人不認得我?但沈昭略聽後,回答得相當「綠茶」:「我不知道你這些事,先吃蛤蜊吧。」翻譯過來就是:誰在乎?

且食蛤蜊後來也成為一個典故。

咄咄那庸如許事,尊前且食蛤蜊休。——虞儔

水邊莫話長安事,且請卿卿吃蛤蜊。——汪元量

不管遭遇了什麼事,最終的態度就是:算了,我們去吃蛤蜊吧!

可見,蛤蜊是古人餐桌上的一道大眾菜。到宋代,大小館子都有炒蛤蜊這道菜,《東京夢華錄》裡有記錄。也有居家自炒的,古人筆記里有記載:宋徽宗宣和年間,有溧水人俞集,赴泰州擔任興化尉,一家人包了條船,走水路而上,「淮上多蚌蛤,舟人日買以食」,說得很清楚。

大文學家歐陽修是文蛤的粉絲,他描寫過吃文蛤的盛舉:「共食唯恐後,爭先屢成嘩。但喜美無厭,豈思來甚遐。」大概是太美味了吧,文人們不顧形象爭搶的場面栩栩如生。

文學家郁達夫也愛吃蛤蜊,他愛吃的是那種名為「西施舌」的蛤蜊。「西施舌」這個名字也不知是誰起的,在明代就已風行,詩人鄭翰卿說:赤甲美人還有舌,紅螯公子已無腸。前一句說的就是這個西施舌。

有一年郁達夫在福州,正值西施舌上市,他連吃了幾百個方才盡興,並將此視為一生的豪舉。吃完,他還不忘夸一夸:「色白而腴,味脆且鮮,以雞湯煮得適宜,長圓的蚌肉(西施舌)實在是色香味俱佳的神品。」

清代畫家聶璜《海錯圖》中的河豚

「據其味,真是消得一死」

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

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

其狀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

——宋·梅堯臣《范饒州坐中客語食河豚魚》

最近一段時間,河豚也上市了。有新聞報導說,上海超市河豚熱銷,每斤170元。

詩人梅堯臣被譽為宋詩「開山祖師」,與歐陽修並稱「歐梅」。景佑五年(公元1038年),梅堯臣與友人相約同游廬山。推杯換盞之間,聊起了吃河豚,於是就有了這首《范饒州坐中客語食河豚魚》。

這首詩寫到蘆荻萌發、楊花如雪之時,河豚也上市了。但此時河豚身價陡增,讓尋常魚蝦相形見絀。但河豚「其毒亦莫如」,食用風險非常大,可是人們為何還要屢屢犯險呢?詩人「持問南方人」,然而南方食客不但毫無懼色,反倒大讚河豚的美味。這種「拼死吃河豚」的精神,讓梅堯臣想到,這無比美味之下「中藏禍無涯」 ,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

這首詩為歐陽修所推崇,所以梅堯臣獲得一個「梅河豚」的稱號。

對梅堯臣的這個態度,美食家蘇軾明顯是不贊成的。位列蘇門四學子之一的張耒在《明道雜誌》中記了這樣一件事:

「蘇子瞻在資善堂,與數人談河豚之美,諸人極口譬喻稱讚,子瞻但云:『據其味,真是消得一死。』」

蘇軾的態度旗幟鮮明:能吃到它,死也值了。

元人筆下的鱖魚

桃花流水鱖魚肥

漁翁今度笭箵富,正是桃花水膩時。

網得文鱗如墨錦,貫來楊柳是金絲。

——宋·葉豈潛《鱖魚》

與有毒的河豚相比,鱖魚更為安全些。一年四季中,當屬春季鱖魚最為肥美。宋人的這首詩寫得很明白,桃花盛開之時,漁家收穫頗豐,用金黃的楊柳枝貫穿著拎回家去。

梅堯臣也寫過一首鱖魚詩——《許待制遺雙鱖魚》:

昔時三月在西洛,始得午橋雙鱖魚。

墨蘚點衣鱗細細,紅盤鋪藻尾舒舒。

這是友人送了他兩條鱖魚,他很是欣喜。最終這條魚是怎麼吃的,我們不知道。但如果在安徽,大抵是要醃製一下的。《太平廣記》中記載,將鮮魚用木桶加淡鹽水醃漬,以青石壓住,經六七天發酵,便可產生似臭非臭的氣味。烹製後,鮮香入骨,是不可多得的風味。這和現在臭鱖魚的醃製方法類似。

「至果腹而猶不能釋手者也」

柳色初深燕子回,猩紅千點海棠開,

鮆魚蓴菜隨宜具,也是花前一醉來!

讀陸游的詩作,大概會看到野菜、稀飯之類居多,以為他過得多困苦,實際上他有「退休金」,還自建小別墅,在飲食上,他也吃過不少好東西。這首詩就寫他吃刀魚的事情。

柳葉初綠,燕子飛回,海棠點點還沒有綻開。這個時節,「鮆魚」也就是刀魚,到了最佳食用時期。

刀魚,因形似刀狀而得名,列「長江四鮮」之首。春饌妙物,鮮嫩無比。

刀魚吃法有多種。他在《隨園食單》裡寫到刀魚有兩種做法:

其一:刀魚用蜜酒釀、清醬放盤中,如鰣魚法蒸之最佳,不必水。如嫌刺多,則將極快刀刮取魚片,用鉗抽去其刺,用火腿湯、雞湯、荀湯煨之,鮮妙絕倫。

其二:斜切魚背斜,使碎骨盡斷,再下鍋煎黃,加作料。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吃的時候,「竟不知有骨」。

他還說,「金陵人畏其多刺,竟油炙極枯,然後煎之,諺日:『駝背夾直,其人不活』,此之謂也。」在他看來,這大概就是暴殄天物。他顯然是看不上南京人的做法的。

因其味美,美食家李漁吃到「至果腹而猶不能釋手者也」,這是當飯吃了。

「一箸脆思蒲菜嫩」

除了河鮮、海鮮,古人還會在春季吃什麼?

水產菜。

家住新城古剎旁,小橋流水沐斜陽。

月明鶴影翻鬆逕,日暖鶯聲鬧草堂。

一箸脆思蒲菜嫩,滿盤鮮憶鯉魚香。

病多欲去增慚愧,未有涓埃報聖皇。

這首詩的作者是明代淮安人顧達。他在太僕寺卿任上,病中特別想念家鄉,寫下了這首詩,其中尤其提到了又嫩又脆的「蒲菜」。

淮安境內河湖交錯,水生菜十分豐富,蒲菜正是其中之一。蒲菜素有「象牙菜」之美稱,是一種極佳的烹飪原料,炒、燒、燴、熗、煎、炸、蒸、扒、制餡無一不可。2001年,被國內貿易部評定為首屆中華名菜。

據說南宋建炎年間,巾幗英雄梁紅玉與丈夫韓世忠一起鎮守淮安,被金兵圍困,糧草不濟,以蒲根充飢,因此,蒲菜又有抗金菜之稱。

江蘇食品藥品學院講師王旭華是《江蘇地方文化史·淮安卷》「淮安美食」部分的主筆,她告訴記者,如果推薦一道最具特色的淮安菜餚,那她一定會推薦開洋蒲菜,或者叫海米干煸蒲兒菜。她介紹說,蒲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水生植物,長在水邊,根系扎在水裡。通常情況下,它都是以經濟作物的面貌出現的,也就是以水面上的蒲葉作為編織器具的原料。但是在淮安,也只有在淮安,它作為食材使用,而且歷史悠久,在漢代文學家枚乘《七發》裡就曾經提到過。淮揚菜取蒲草根部的鮮嫩部分,稱為淮筍,經過烹飪的這道菜,其色如玉,其味鮮嫩,清香四溢,清淡爽口。

元代畫家錢選《筍圖》

「蓼茸蒿筍試春盤」

有水產菜,就有山野菜。

1084年,蘇軾遷汝州團練副使,他離開黃州後,去了江西,又到了金陵,到泗州時遊覽了南山。南山,今淮安盱眙境內。在這裡他寫下一首《浣溪沙》: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睛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乳色鮮白的好茶伴著山間嫩綠的蓼芽蒿筍。人間真正有味道的還是清淡的歡愉。

連結>>>

3000年前人們就愛吃螺螄了

據云南當地媒體報導,這處「廚餘垃圾」遺存位於昆明晉寧古城村遺址,地處滇池東南岸。那是一處保存完整的大型湖濱貝丘遺址,由大量尾部被敲破的螺螄殼與灰土層交替堆疊形成。除了螺螄殼,同時出土的還有骨錐、魚骨、銅錐等工具。考古專家推測,這可能就是古人享用螺螄肉的「專屬器具」,這座貝丘是古人經年累月「吃出來」的。

現存貝丘堆積最厚處達6.5米,碳十四測定年代為距今3600至2500年,約相當於中原地區的商代至兩周時期。其中的螺螄殼瘦胖不均,圓尖不等。

如果去雲南旅遊,還能看到以螺螄殼為輔料修建的房子,由此可見,螺螄在當地受歡迎的程度。

(編輯 李闖)

免責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中國食品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的信息,僅供網友學習參考使用,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著作權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無意侵犯版權,如有內容、版權和其他相關問題,請速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儘快處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