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腦科學日報| PNAS:阿爾茨海默症早診與預防疾病潛在新策略

腦科學世界 發佈 2024-03-29T20:47:17.321585+00:00

1,PNAS:阿爾茨海默症新曙光——新型小環肽小鼠實驗驚喜 早診與預防疾病發展前景看好。近日,劍橋大學臨床醫學院在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發表研究,發現適度運動可以降低早期死亡風險。

第1669期 腦科學日報

2023年3月13

科 學 時 訊


1,PNAS:阿爾茨海默症新曙光——新型小環肽小鼠實驗驚喜 早診與預防疾病發展前景看好

來源:生物通

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病理特徵是β澱粉樣蛋白錯誤摺疊為可溶的中間產物oligomers,逐漸聚集成更大的大分子結構,即原纖維和斑塊。因為血腦屏障限制了蛋白質和抗體的滲透,大多數抗體不能充分到達大腦也影響了藥物發揮作用。近日,以色列巴伊蘭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小型非生物性、可藥用的環肽,在動物模型中被證明在診斷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症狀前階段、和防止斑塊聚集和疾病發展方面有令人驚喜的效果,且能夠穿透血腦屏障、沒有免疫原性。



2,Mol Cell:氧氣吸多了也有害!過量氧氣損害健康的關鍵途徑被找到了

來源:丁香學術

如果呼吸比地球大氣中通常的含氧量(21%)更高的空氣,會導致人和動物的器官損傷、癲癇發作,甚至死亡,尤其是當它超過身體的氧氣需求時。許多研究人員認為活性氧——具有較高反應活性的氧的代謝產物或衍生物,可能在高氧條件中發揮作用,破壞我們的基因組和我們細胞中的許多分子,但幾乎沒有證據表明過量的氧氣如何影響特定的酶和途徑。

近日,格萊斯頓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現了過量的氧氣如何改變我們細胞中含有鐵和硫的少數蛋白質——這是一種類似於鐵生鏽的化學過程。反過來,這些 「生鏽」的蛋白質會引發一連串損害細胞和組織的事件,並對心臟病發作和睡眠呼吸暫停等疾病產生影響。



3MAP-MRI與DCE-MRI在鑑別膠質母細胞瘤與腦轉移瘤中的應用價值

來源:磁共振成像傳媒

膠質瘤是中樞神經系統最常見的原發性腫瘤,其中膠質母細胞瘤(GBM)更是以生長速度快及侵襲性強等特點嚴重地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周期。擴散頻譜成像(DSI)通過描述體素內水分子擴散運動過程中的概率密度函數,獲得水分子擴散的空間信息,以檢測神經纖維的微結構特徵。近日發表在《磁共振成像》上的一篇研究探討了MAP-MRI與DCE-MRI多參數在GBM(IDH-wt)與BMs鑑別診斷中的價值。



4,關於脊髓損傷硬膜外電刺激治療後肌電誘導康復的安全及有效性的研究

來源:瑞金醫院圖書館

脊髓損傷的運動輔助和功能康復是一項世界性難題。近日,謝青主任醫師在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上發表了一篇關於脊髓損傷硬膜外電刺激治療後肌電誘導康復的安全及有效性:前瞻性、單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在調節脊髓電刺激器獲得目標肌肉的最大肌電信號的前提下,進行關鍵肌肉的康復訓練,即肌電誘導康復訓練的方法對其進行康復指導,並觀察其肌力恢復和生活質量的變化,從而為目前脊髓損傷脊髓電刺激器植入患者的術後康複方案提供參考依據。從研究的角度探索了脊髓損傷中樞和外周康復機制的聯繫。肌電誘導的康復治療可以準確匹配患者的肌肉收縮,進一步探索脊髓損傷中樞及外周康復機制間的聯繫。



5,基於腦機接口的光感知視覺機制模型

來源:腦機接口社區

在卷積神經網絡模型的基礎上,建立了腦電圖學習網絡模型(EEGNet)。由於EEGNet具有適應腦電圖處理的優點,可以應用於腦電圖識別領域。但是,該應用存在一個瓶頸問題,即特定腦機接口(BCI)的EEG選擇影響了EEGNet的識別精度。近日,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 上的一篇研究開發了一個集成的EEGNet模型的人類視覺機制的光強度感知。

利用設計好的多路復用器、腦電採集電路、放大器和濾波器,構造了專用腦機接口。其次,採用構建的腦機接口,探討了環境光照對腦電的影響。另外,利用集成的EEGNet建立視覺機制模型,並通過實驗表明,與多通道EEGNet和單通道EEGNet相比,集成EEGNet的光強識別精度分別提高了8.4%和3.9%。集成的EEGNet能夠有效感知和識別環境光照明強度。



6,仿人肌肉靈巧手臂

來源:CAAI認知系統與信息處理專委會

1年多以前,波蘭小哥Łukasz Kozlik憑藉著超仿真機械臂名聲大噪。它的開發思路是復刻人類手臂,所以在很多材料上都選擇了真實手臂組成部分的等價物。這也使得它並不像普通機械臂那樣僵直,而是具備更強的柔韌性和靈活度。拿著它在空中亂甩,手臂、手指都會隨之擺動,關節轉動也很靈活。如今該團隊已經實現了機械手臂2.0的開發,今年開始將開發具備勞動能力的克隆產品,2025年之前做出完成的雙足機器人。


7,每天快走11分鐘,即可降低死亡風險!劍橋大學研究揭示:簡單運動也能帶來健康益處

來源:丁香學術

在心血管死亡事件中,85% 人群死於心臟病和中風。據多項研究表明,身體活動,尤其是中等強度運動,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患病風險。近日,劍橋大學臨床醫學院在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發表研究,發現適度運動可以降低早期死亡風險。具體而言,每天堅持11分鐘的快步,便可顯著降低心臟病、中風和癌症等患病風險。

此外,研究團隊表示,適度活動不一定是跑步,或許只需要改變一些習慣,例如,嘗試步行或騎行上班、陪伴小孩玩耍,將身體活動應用在每周的例行公事中,這也是獲得健康益處的有效形式。


8,不平等的世界裡躁動不滿:經濟不平等助長了對財富和地位的渴望

來源:親社會實驗室

隨著經濟不平等的提升,相較於外貌,品質等其他屬性,財富和地位的重要性愈發凸顯,物質主義、唯金錢論等問題愈發突出。這些現象似乎在暗示著經濟不平等催生了人們對財富和地位的渴望。

近日一篇發表在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上的研究發現,高經濟不平等確實會助長個體對財富和地位的渴求,而對於不同社會階層的個體,追求財富和地位的動機卻不同。在高不平等社會中,當人們想要改變資源缺乏的現狀時,低社會階層個體會更加渴望財富和地位;當人們想要保持自身相較於他人的優越性時,高社會階層個體會更加渴望財富和地位。


審校:Simon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