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端看兩會|摘一顆星星,種一片航天夢

中國軍號 發佈 2024-03-30T01:42:21.762615+00:00

3月7日凌晨,清華大學博士生張嘉奇和幾位同學一起,在學校操場上做著緊張的準備工作,再一次嘗試拍攝中國空間站凌月的畫面。

來源:中國軍號

3月7日凌晨,清華大學博士生張嘉奇和幾位同學一起,在學校操場上做著緊張的準備工作,再一次嘗試拍攝中國空間站凌月的畫面。

為了這次拍攝,他們根據公開的空間站軌道信息,事先計算出凌月的具體位置和精準時間,使用天文系和天文協會提供的專業設備,最終拍下這張清晰、完整的凌月影像。拍時用時,僅僅0.54秒。

中國空間站的凌月影像。王世豪、李建松攝

在這0.54秒中,地上一群熱愛追「星」的學生,與「天宮」里摘「星星」的航天員,共同構成一幅美妙的畫面。

與此同時,已經圓滿完成載人飛行任務、從太空歸來的航天員王亞平,正作為政協委員參加全國兩會。

2013年執行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期間,王亞平作為首位「太空教師」,第一次將課堂搬上太空。自那起,先後三次太空授課的經歷讓她與青少年科普教育結下不解之緣。今年,王亞平繼續聚焦青少年科普教育,建議建強青少年科普教育人才隊伍,提高科技成果在科普工作中的轉化和應用,從說教式向體驗式轉變,推進新技術、新形式的運用。

從天宮一號到中國空間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發展始終與科普教育緊密相連,「天宮課堂」更是成為傳播太空知識、播種航天夢想的重要平台,在無數青少年心中種下航天夢。距離首次太空授課已經過去十年了,當時授課播下的「種子」已經開始結出「果實」——

有的孩子加入了航天隊伍。2000年出生的官燦輝,在觀看王亞平首次太空授課時,還是個六年級的學生,好玩、神奇的科學實驗在他心裡種下了航天夢。5年後,官燦輝加入航天隊伍,成為一名航天搜救隊員。9年後的2022年4月16日,他在東風著陸場參與神舟十三號乘組返回任務,迎接王亞平返回地球。

官燦輝在東風著陸場參加神舟十三號乘組返回任務。

有的孩子成了航天「發明家」。3月3日,在湖南長沙雅禮書院的中學田徑場上,該校航天科技社的同學們,將自製的5枚「火箭」發射升空。在返回著地時,放置在5枚火箭中的雞蛋全都沒有破碎,引得網友連連讚嘆。

雅禮書院學生的自製火箭發射升空。

如今,中國航天事業的接力棒,正在從50後、60後、70後,傳到80後、90後、甚至00後的手裡。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青年科技人才群體平均年齡不到35歲,91%是碩士、博士,完成了70%以上的技術創新,有65名青年人才擔任型號指揮、總師、設計師等職務。

這是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調度團隊的青年科技人才(2022年7月1日攝)。新華社發(張敬宜 攝)

星辰大海永不止步,叩問蒼穹薪火相傳。不論是太空授課的直接教育,還是一次次點火升空的耳濡目染,在國家航天事業蓬勃發展中成長起來的青少年們,見證了「嫦娥」「玉兔」「悟空」「祝融」等名詞變成現實,在王亞平、劉洋等一眾航天員的榜樣引領下,未來更多重大任務正在等他們施展拳腳,「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少年理想終能實現。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心有翼,自飛雲宇天際;夢無垠,當征星辰大海。青年人們生逢其時,國家的航天夢也將越飛越高、越走越遠。

內容源自 央視新聞、解放軍報、中國教育報、人民日報客戶端、三湘都市報、中國青年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