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生產現場作業標準化

企業管理那點事兒 發佈 2024-03-30T03:32:57.741494+00:00

製造型企業的生產過程是以計劃的成本、工時生產出達到客戶要求的產品。如果在製造過程中,產品工藝、作業方法或作業條件有所變化的話,一定無法生產出符合上述要求的產品。

一、何為作業標準化?

製造型企業的生產過程是以計劃的成本、工時生產出達到客戶要求的產品。

如果在製造過程中,產品工藝、作業方法或作業條件有所變化的話,一定無法生產出符合上述要求的產品。因此,公司必須對作業工藝流程、作業方法、作業條件進行標準化管理。

作業現場的「標準」,可以理解為「做事情的最佳方法」。

對工作方法進行分析總結,將最正確、最經濟、最有效的工作方法加以文件化,並教育員工在作業中遵照執行,這就是作業標準化。

比如,要徹底進行整理、整頓、清掃、安全工作,就必須重視作業的標準化,以維持整理、整頓、清掃、安全工作必要的實施水準,避免由於作業方法不正確而導致實施水準不高、工作效率過低和可能引起的對設備及人身造成的安全事故。

工作標準是員工的行為指南和考核依據。缺乏工作標準,往往導致員工的努力方向與公司整體發展方向不一致,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資源浪費。制定工作標準要儘量做到數位化,與績效考核結合起來,並注意可操作性。

二、作業標準化的作用

1、將作業標準維持在最佳狀態,避免工作出現偏差當生產現場出現問題時,通過分析問題,找出問題發生的原因,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後,必須對原有的工作程序加以檢查,將原有的工作標準進行修訂或制定新的工作標準,這有利於將6S改善成果維持下去,防止問題再次發生。

企業里有各種各樣的規範,如操作規程、管理規定、潛在規則、工藝標準、實施要領等,把這些規範文字化,通過對員工的教育,讓員工熟知並掌握,同時,把作業標準放在員工能看到的地方,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員工避免出現差錯。

2、減少因員工流失給企業帶來的技術損失

製造型企業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些技術人員經常違反企業的管理制度,如果處分他,就可能造成技術流失,如果不處分他,就難以服眾,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損失。

作業標準化就是避免或減少這種危險出現的法寶,經過編制、指導、訓練員工實施標準化作業,即使員工流失,技術也會被保留下來。

把長時間積累下來的技術、經驗,通過文件的方式加以保存,就不會因為人員的流動,使整個技術、經驗跟著流失。

3、為教育訓練員工提供良好的教材

有了標準化,對新員工進行培訓教育就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即使一項工作換了不同的人來操作,在效率與品質上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差異。

三、作業標準化的實施

作業標準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在實施標準化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循序漸進,正面引導

在標準實施的過程中,有些員工會認為自己把經驗寫出來後,就會變得不重要,工作與薪水都不保險了,有這種想法十分正常,完全可以理解。

因此,營造良好的改善氛圍非常重要,比如開展管理看板、提案制度、改善發表大會、改善能手、標準化競賽等活動,讓做得好的員工有成就感,做得不好的員工有壓力,逐步引導,最終完成有效的標準化過程。

【生產現場作業標準化的原則——「五按五干五檢」】

「五按」:即按程序、按線路、按標準、按時間、按操作指令:

「五干」:幹什麼、怎麼幹、什麼時間干、按什麼線路干、干到什麼程度;

「五檢」:由誰來檢查、什麼時間檢查、檢查什麼項目、檢查的標準是什麼、檢查的結果由誰來落實。

用這樣的要求來規範、評價及檢查每項工作,可以使現場管理工作的標準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二)制定標準要符合SMART原則

許多公司都有這樣或那樣的標準,但經過仔細分析後會發現許多標準都存在著操作性差、不明確等問題。例如,「嚴格管理」,什麼是嚴格?沒有可操作性;「注意安全」,什麼是「注意」?難以理解。

制定標準是有要求的,符合SMART原則的標準才是關鍵。

1、S表示: 具體、明確的。

制定標準要清晰、明確,不要有模糊的語言。

(比如,加強車間設備維護保養;繼續加強現場質量監督和質量控制;加大現場質量檢測力度;嚴格控制原料分選與裝卸環節;儘量做到事前預防、事中控制。這種模糊的語言不能在標準中出現)

2、M表示:可量化的、可衡量的。

比如「安全地上緊螺絲」,應該描述為:「上螺絲至用手無法擰動」;

又比如「焊接厚度應是3微米」,應該描述為「焊接工用施3.0A電流20分鐘來獲得3.0微米的厚度」。

3、A表示:切實可行的、可操作的。標準的可操作性非常重要。

4、R表示:可接受的。

制定的標準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否則,員工無法進行實施。只有通過具體的工作量、工時測量後才能確定標準,這樣才具有挑戰性。

5、T表示有時間限制的。

作業標準在需要時必須進行修訂,制定標準要有一定的時效性。作業標準必須是最新的,是當時正確的操作情況的反映。

(三)修訂完善標準的時機:

(1)當方法、工具或機器已經發生變化時;

(2)當部件或材料已經發生變化時;

(3)當機器工具或儀器已經發生變化時;

(4) ISO9000標準已經發生變化時;

(5)任務難以執行時;

(6)當產品的質量水平已經改變時;

(7)當發現問題及改變步驟時;

(8)當要適應外部因素變化時;

(9)當工作程序已經改變時;

(10)當法律和法規已經改變時。

(四)編製作業標準文件應遵循的規則

(1)制訂一個合理的編制計劃,並得到領.的批准。

(2)格式要統一,確保內容簡明、全面。

(3)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不能朝令夕改。

(4)編制、收發、修改及廢止文件時要明確各部門的職責,並實行程序化。

四、作業標準化實施要點

(1)做必要的標準化

首先確認實行標準化的項目,企業沒有必要對所有的項目都實行標準化。在對某個項目進行標準化前,需要確認這項標準化是不是重要的。如果沒有標準化就會導致混亂,則必須進行標準化;反之則不必。

(2)做標準的制定

選定了要進行標準化的目標,下一個步驟就是做出標準。

作業標準由以下幾個項目構成:

①制定履歷:制定時要記入制定日期,修訂時記入修訂原因、修訂內容和修訂日期;

②制定目的:記入為何要制定該標準;

③適用範圍:該標準適用的部門、場所、時間。

在現場管理活動中,各種形式的標準化在不同情況下,可以有不同的名稱和形式。但不管什麼形式的標準,它們都有一個相同的目的,就是更加規範的執行任務。

(3)標準的執行

①正確的執行標準。

如果沒有付諸實施,再完美的標準對企業也不會有幫助。為了使已制定的標準徹底的貫徹下去,企業需要讓員工明白這樣一個思想:作業指導書是自己進行操作的最高指示,它高於任何人(包括總經理)的口頭指示。

②在標準執行中尋找問題。

隨著實際條件的改變和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標準中規定的作業方法可能變得與實際不適合。這就要求操作者抱著發現問題的心態去執行標準,在永不間斷的發現問題、修訂標準的循環中去完善標準。

③發現標準有問題時的做法。

如果員工發現標準有問題或有更好的操作方法,不要自作主張,應按規定步驟去做。

首先,將情況上報;

其次,確定員工的提議是好的方法,修訂標準;

再次,根據標準改變操作;

最後,根據實際情況再調整。

(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