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 第十八回 孫大聖智斗金銀角 李老君收取二童子

孤獨的探路者 發佈 2024-03-30T06:36:07.267251+00:00

西遊記 第十八回孫大聖智斗金銀角 李老君收取二童子師徒四人離了寶象國,一路飢餐渴飲,夜住曉行,轉眼就到了陽春三月。一句話道盡取經的不易,簡明扼要,同時為整個故事開篇。一日,他們正走著,又見一座險峻的高山擋路。三藏見峻岭巍巍,山峰陡峭,道路崎嶇,十分難行,不由得心驚膽戰。

西遊記 第十八回

孫大聖智斗金銀角 李老君收取二童子

師徒四人離了寶象國,一路飢餐渴飲,夜住曉行,轉眼就到了陽春三月。一句話道盡取經的不易,簡明扼要,同時為整個故事開篇。一日,他們正走著,又見一座險峻的高山擋路。三藏見峻岭巍巍,山峰陡峭,道路崎嶇,十分難行,不由得心驚膽戰。

此時,不遠處的山坡前站著一個砍柴的樵夫,對三藏高叫道:「那西行的長老可要小心了,此山有一夥毒魔狠怪,可是專吃那些東來西去的和尚呢!三藏聞聽,就讓行者上前細問詳情。

行者走到樵夫面前詢問,樵夫道:此山有六百里遠近,名叫平頂山。山中有一洞,名叫蓮花洞。洞裡有兩個魔頭,他們畫影圖形,專要捉和尚吃呢!這兩個魔頭有五樣寶貝,不好對付啊!此處,作者通過樵夫的話介紹了平頂山的概況,為下文發展作鋪墊。說完,樵夫就不見了。

行者睜開火眼金睛,抬頭往雲端里一看,看到日值功曹,管理地方的神仙之一,就知道樵夫是日值功曹變化的,特地前來報信。行者暗想:我若把日值功曹的話告訴師父,師父必定害怕;不如我照顧八戒一下,先讓他出去,等老孫再去救他也不遲。

他盤算已定,就回報師父道:「師父啊,那樵夫是日值功曹所李所言句句是實。我看,若要過得此山,八戒還得依我做件事才成。八戒道:哥呀,你教我做什麼事啊?行者道:要麼是看師父,要麼是去巡山。八戒道:看師父是怎樣的,巡山又是怎樣的?

行者道:看師父啊,就是:師父出恭,走路,吃齋,你都得候,若是他累了,餓了,瘦了些,你就該打。八戒慌了,道:這個太難!再講講巡山什麼樣?行者道:你就進入山中,打聽這是什麼山,有什麼洞,洞裡有多少妖怪,我們也好過去。

八戒道:「這個容易,老豬還是去巡山吧。那呆子說完,扛起釘鈀,雄赳赳地走入深山。

卻說這平頂山的蓮花洞中果真有兩個妖王,大魔叫金角大王,二鷹叫銀角大王。這一日,金角大王得知唐僧師徒將經過此山,就將四人面了一張圖,叫銀角大王帶著圖,點起三十名小妖,前去巡山,好按圖捉拿唐僧。

八戒走著走著,恰好撞見了巡山的銀角大王。銀角大王認出這個長嘴大耳的和尚正是豬八戒,就和八戒動起手來。雙拳難敵四手,不一會兒,八戒就讓小妖趕上按住,擒進洞中去了。銀角大王抓了八戒,又想去捉唐僧。

他在雲端里見行者正舞動金箍棒開路,大展神通,知道不能來硬的,就想了個計策。銀角大王搖身一變,變了一個跌折腿的老道士,腳上血淋淋的,口裡不住喊救命。三藏聞聲趕來,詢問究竟。那妖怪道:「師父啊,我是這附近道觀里的道士。行路至此,忽遇一隻斑斕猛虎,嚇得我跌折了腿。

三藏道:我將馬讓與你騎,如何?那妖怪道:「師父,我的腿胯跌傷了,不能騎馬。三藏就讓行者背他。行者早認出他是妖怪,答應道:我馱,我馱!那妖怪也認定了讓行者來背,好行詭計。

行者馱著妖怪走了不到三五里路,這時,妖怪念動真言,使了一個移山倒海的法術,把一座須彌山移來壓在行者身上。這大聖把頭一偏,壓在左肩背上,笑道:我的兒,這個倒也不怕,只是一副擔子好挑,偏擔難擔。



那妖怪又念動咒語,把一座峨眉山移來壓在行者身上。行者又把頭一偏,壓在了右肩上。只見行者挑著兩座大山,走路如飛。那妖怪嚇得渾身是汗,又將一座泰山移來壓住了行者。大聖遭逢這泰山壓頂之法,頓時力軟筋麻,被壓倒在地,無法動彈。

這妖怪用神通壓倒行者後,就作法颳起一陣狂風,把唐僧,沙僧連馬和行李都拿到蓮花洞裡。大魔見二魔又捉了兩個和尚很是高興,但得知行者被壓山下,還有些擔心。

豬八戒面對自己的任務時斤斤計較,突出了他好吃懶做的特點,另一方面,孫悟空正是抓緊豬八戒的心理,料定他會選擇輕鬆的差事,才巧妙把巡山的任務交給了豬八戒,在兩人一問一答的對話中,各自特點顯而易見。

孫悟空心知妖怪計謀,將計就計,同妖怪展開了一場鬥智鬥勇的較量。如此描寫,給故事增添了無窮樂趣。山不好擔不是因為沉,而是因為只壓了一邊,調侃的語氣顯示出孫悟空的自信,語言詼諧幽默,讀來津津有味。

於是,二魔差精細鬼,伶俐蟲兩個小妖,帶著紫金紅葫蘆和羊脂玉淨瓶到山下去裝孫行者,理伏筆,小妖所拿的兩樣寶物是故事發展的重要線索,兩人拿寶場出行也為孫悟空設計救師埋下伏筆。

卻說大聖被妖怪使法術壓在三山之下,不由得嘆息落淚,早驚動了山神、土地與五方揭諦。他們移開三座大山,救出了行者。行者抬頭忽然看見山坳里霞光焰焰,忙問道:你等看那放光的是什麼物件?

土地答道:那是妖魔的寶貝在放光,想必是他們派小妖拿著寶貝來降你了。行者立即遣散眾神,搖身一變,變了個梳著墅髻,梳在頭頂兩旁的髻,為女孩,女僕,道士等所梳的髮式,的老道士。

不多時,那兩個小妖到了。行者暗中把金箍棒一伸,兩個小妖不曾防備,腳被絆了一下,摔了一跤。他們這才看到行者,剛要發作,行者卻道:道人見道人,都是一家人。你們兩個小道人見了我這個老道人,就該跌一跤當見面禮。兩個小妖道:我們大王只拿銀子當見面禮,你怎麼拿跌跤當見面禮?你肯定不是我們這裡的道士。

行者道:我確實不是這裡的,我是從那蓬萊山來的道士。兩個小妖道:蓬萊山可是神仙住的海島啊。行者笑道:我不是神仙,誰是神仙?

兩個小妖轉怒為喜,忙上前給行者見禮。行者又明知故問道:你們二位要往哪裡去?兩個小妖道:我們奉大王之命,去拿孫行者。行者又道:怎樣拿他?

兩個小妖道:我們帶著兩個寶貝,叫紫金紅葫蘆和羊脂玉淨瓶。我們把這寶貝的底兒朝天,口兒朝地放著,叫那孫行者一聲,他若答應了,就會被吸進來,再用帖子貼上,一會兒就化成膿水了。孫悟空機敏過人,騙小妖講出了寶物的使用方法。

行者笑道:二位,你們把寶貝借給我看看。兩個小妖就從袖中取出兩件寶貝,雙手遞給行者。行者見了,心生一計,又把兩件寶貝遞給小妖道:你們還不曾見我的寶貝哩。

行者暗中從尾巴上拔下一根毫毛,變出一個大紫金葫蘆,從腰間拿出來道:裝人有什麼稀罕?我這葫蘆還能裝天呢。兩個小妖都不相信。

行者念動咒語,叫來護法神,悄悄地讓他上奏玉帝,請玉帝幫忙把天裝半個時辰。護法神奏明玉帝。玉帝為難道:「這潑猴出言無理,這天如何能裝下?

哪吒從班中站出,奏道:萬歲,臣向真武帝借來皂雕旗,在南天門上一展,把那日月星辰遮住,就可稱裝了天,以助大聖成功。

玉帝准奏。於是哪吒來到北天門,借到了皂雕旗。護法神回來,悄聲對行者道:哪吒來幫你裝天了。行者就對兩個小妖道:「看我念起神咒來。

這行者念念有詞,將一個假葫蘆拋上天去。那哪吒太子在空中見了,忙把皂雕旗展開,把日月星辰都遮住了,霎時天地一團黑暗。

兩個小妖嚇得忙道:「老師父,快把天放出來吧。行者又裝模作樣念動咒語,哪吒收了皂雕旗,天空恢復了光亮。兩個小妖一時貪心,用紅葫蘆和玉淨瓶換下了行者的假葫蘆。行者見他們只顧看寶貝,趁機跳到了空中。

兩個小妖也想裝天,便把假葫蘆拋向空中,學行者的樣子念動咒語。可是他們連拋幾次,也不見天有麼毫的變化。他們這才醒悟道:這葫蘆肯定是假的,我們被騙了。

兩個小妖只好空手回去,行者隨即變成一隻蒼蠅,一路跟隨著他們。行者跟妖找尋妖洞,用計巧妙。兩個小妖回到洞中,向兩個妖王稟告了寶貝被騙的經過。大魔聽了,暴跳如雷道:這定是那孫行者假扮神仙,把咱們的寶貝騙去了!

二魔道:兄長息怒。咱們還有三件寶貝呢,一定能拿住那個猴頭。如今七星劍與芭蕉扇在我身邊,還有一條幌金繩在壓龍山壓龍洞的老母親那裡。可差巴山虎,倚海龍兩個小妖去請老母親前來吃唐僧肉,順便帶著幌金繩來拿孫行者。

巴山虎和倚海龍領命而去。二魔無音中泄露了其他三樣寶物的機密,為後文發展作鋪墊。行者把這些話聽得明白,又一路跟著巴山虎和倚海龍。

等兩個小妖快走到壓龍洞時,他就抽出鐵棒,把兩個小妖打成一團肉餅。行者拔下一根毫毛,變做巴山虎,自身變做倚海龍,前往壓龍洞去請那老怪。

行者到了壓龍洞,老怪聽說兩個妖王請她吃唐僧肉,十分歡喜,就帶上幌金繩,讓兩個女怪抬出一頂香藤轎,往蓮花洞而來。

路上,行者藉機打死了兩個抬轎的女怪。老怪聽到動靜,忙從轎里探頭察看。行者手起一棒,把她也打死了。老怪現出原形,原來是只九尾狐狸。

行者從老怪身上搜出幌金繩,歡喜道:憑那潑魔有什麼手段,如今三件寶貝都改姓孫了!他先拔了兩根毫毛變做巴山虎,倚海龍,又拔了兩根毫毛變成兩個於橋的女怪,自己變做老怪的模樣,坐在轎里。

不多時,轎於抬到了蓮花洞口。行者下了轎子,只見那大小群妖,行者來到正廳中,兩個魔頭趕緊雙膝跪倒,朝上叩頭,叫道:「孩兒拜見母親,

行者彎腰相攙道:我的兒,快起來。行者正和兩個妖魔說話,忽見幾個巡山的小妖跑進來,報導:大 王,禍事了!孫行者在路上打死了奶奶,前來騙你了!

二魔一聽,抄起七星寶劍,朝行者劈臉砍來。好個大聖,將身一烈,化為紅光,脫身走了。二魔追出洞外,行者也現了本相,兩人戰了三十回合,不分勝負。行者藉機把那幌金繩拋起,只聽「唰啦」一聲扣住了魔頭。二魔認得是自家寶貝,就念起了松繩咒,脫身出來。

二魔取了幌金繩,反向行者拋去,扣了個正著。二魔又念動緊繩咒,把行者緊緊扣住。二魔從行者身上搜出葫蘆和淨瓶,又牽著他,返回洞裡。大魔命手下把行者綁在柱上,拉著二魔進人後堂飲酒慶賀去了。

行者見無人防備,使了個脫繩法,又變了個假身綁在柱子上。行者變成一個小妖,走上廳來,扯了個腿子,扯腿子」的意思是垂手曲單腿禮,也叫打千,對兩個魔頭道:大王,你看那孫行者拴在柱子,左右掙扎,別磨壞了那根繩子,得用一根粗些的繩子換下來才好。

老魔就從腰間解下獅蠻帶,遞給行者。行者用帶子把假行者拴住,下了幌金繩。他又拔下一根毫毛,變為一根假幌金繩遞給大魔。行者得了這件寶貝,就跳出門外,現了原身,對把門的小妖高聲叫「妖怪!你們快早點進去稟告你那潑魔,說者行孫來了。

那小妖如實稟報,大魔大驚道:拿住了孫行者,!怎麼又來了個者行孫?二魔道:哥哥,怕他怎的?等我拿那葫蘆出去,把他也裝進來。二魔拿了葫蘆,走出山門,只見那者行孫與孫行者的模樣一般天二,就說道:我也不與你交戰,我叫你一聲,你敢答應嗎?

行者暗道:「我的真名叫孫行者,起的假名叫者行孫。這假名應該裝不得吧?行者就道:我的兒,叫一千遍也敢答應。二魔拿出葫蘆,打開蓋,叫了聲:者行孫!

行者剛應了一聲,只聽「嗖」的一聲,就被吸進葫蘆里去了。二魔用葫蘆裝了者行孫,回到洞中。大魔十分歡喜,又囑咐道:賢弟,不要動那葫蘆,只可等搖響了再揭帖查看。行者聽了,就叫道:娘啊!我的腰都化了!

大聖拔了一根毫毛,變成半截的身子攤在葫蘆底上,真身卻變做一小蟲,釘在那葫蘆口。等那二魔揭起帖看時,行者早已飛出,變做了個妖。行者哄騙兩個魔頭飲酒,藉機拿了真葫蘆,把一個假葫蘆留在洞中。

行者溜出門外,對把門的小妖厲聲高叫道:「快通報你那老潑魔,我乃是行者孫,前來報仇了。逃走的孫悟空變身行者孫再闖洞,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那小妖急忙進去通報,大魔大驚道:「賢弟,不好了!咱們捅了子窩了!二魔道:兄長放心,我這葫蘆能裝下一千人哩。等我出去把那行者孫也裝來。

行者和二魔都拿著葫蘆,二魔故技重演,假葫蘆卻失靈了。

行者拿出真葫蘆,叫了聲銀角大王。慌亂中二魔應了一聲,被裝在裡面。洞裡的小妖看見了,急忙進洞稟報導:行者孫把二大王裝在葫蘆里,又罵上門來了!大魔大驚道:這猴頭敢輕我洞中無人!他就將芭蕉扇插在後脖領,把七星劍提在手中,點起群妖,走出洞來。

那大魔見了行者舉寶劍劈頭就砍,大魔與大聖戰了二十回合,見難以取勝,遂用右手取出芭蕉扇子,一連扇了七八下,扇出了漫天神火。行者見如此惡火,便拔一根毫毛變為假身,他的真身卻直奔蓮花洞,想去救師父。

作者動作描寫了舉,砍,扇,奔,等動,生動展現了打鬥的激烈。只見洞裡一片金光,原來是羊脂玉淨瓶在放光。他就先拿了這瓶子,抽身飛出洞外。大魔獨自回到洞中,把寶劍斜倚在案邊,把扇子插在肩後,昏昏睡去。

行者又潛人洞裡,拔走了大魔身上的扇子。大魔覺察到行者偷走了扇子,急忙拿劍來趕。大魔與行者戰了三四十合,見抵敵不住,就往西南投奔壓龍洞去了。行者闖入蓮花洞裡,救下師父。

卻說大魔投奔壓龍山,會聚了大小女怪,要向行者報仇。忽聽門外有小妖報導:大王,山後的老舅爺領兵來了。

大魔出來迎接。原來那個老舅爺是大魔母親的弟弟,名叫狐阿七大王,得知姐姐被行者打死,就率領本洞妖兵前來助陣。兩家兵合一處,便向蓮花洞殺來。

行者三人,與大魔的人馬展開混戰。狐阿七一不留神,被八戒在背後狠狠一鈀,現出原形,原來也是個狐狸精。大魔見傷了他的老舅爺,隊起雲往南逃走。

行者急忙跳在空中,解下淨瓶,叫了聲:金角大王!大魔以為是小妖在叫他,就回頭應了一聲,結果被裝進瓶中。師徒四人繼續西行,猛見路旁閃出太上老君。

老君向行者討要寶貝,並解釋道:葫蘆是我用來盛丹的,淨瓶是我用來盛水的,寶劍是我用來煉魔的,扇子是我用來扇火的,繩子是我的一根勒袍帶。那兩個妖怪,是我看爐的童子。他們偷了寶貝,下界為妖,請大聖恕罪。

行者無奈,只得交出寶貝。老君揭開葫蘆與淨瓶的蓋,倒出兩股仙氣,用手一指,化為金銀童子。兩個童子跟著老君,回天界去了。

本回講述了孫悟空斗金銀角救師父的故事,其過程無不突出孫悟空的智。他變身道士,輕鬆獲取紫金紅葫蘆和羊脂玉淨瓶的使用方法,又巧設圈套,騙取兩件寶物;進而跟蹤小妖找到妖洞所在。然後,孫悟空又用計騙得幌金繩,七星寶劍和芭蕉扇,並成功救出唐僧。整個過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將孫悟空的足智多謀烘托得淋漓盡致。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摘自西遊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