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控制情緒,管理情緒?

鷹哥19 發佈 2024-03-30T06:57:38.635522+00:00

《情緒》作者:莉莎·費德曼·巴瑞特​ ​今天我們要講的書是,叫作《情緒》。這本書以極具創新性的觀點,顛覆了我們對情緒的固有認知。通常我們認為,情緒是一種非理性的存在,是被外界活動所激發的。

《情緒》作者:莉莎·費德曼·巴瑞特

​今天我們要講的書是,叫作《情緒》。這本書以極具創新性的觀點,顛覆了我們對情緒的固有認知。


通常我們認為,情緒是一種非理性的存在,是被外界活動所激發的。


我們會因為達成了某個願望而欣喜若狂,也可能因為某人觸犯我們的原則而憤怒不已,我們有時為自己小小的失誤而深陷自責和愧疚當中,也會因為獨自面對困境而感到恐懼或悲傷。


這樣看來,情緒似乎完全是由外界事件所觸發的,我們自己對此無能為力。


因此,在面對情緒,尤其是在面對負面情緒時,我們往往放任自己沉溺於情緒的海洋中,常常悲觀、失望,束手無策,輕易地將自己的世界拱手相讓。


而在《情緒》這本書中,作者巴瑞特博士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觀點。她認為,我們在和這個世界互動時,並不是被動的,而是有著十足的主動性。即使是在面對看似難以捉摸的情緒時,我們也有機會去理解它、掌控它,進而創造它。


巴瑞特博士是知名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目前擔任美國心理科學協會的主席。她結合心理學、神經系統科學及其他相關學科,以詳實的科學研究和分析為基礎,對傳統的情緒觀提出了挑戰,發表了數篇相關論文和專著,並因此獲得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先鋒獎」。《情緒》這本書,就是她在情緒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巴瑞特博士經過研究證明,情緒不是被激發的,而是由個體創造出來的。我們所感受到的情緒,如焦慮、恐懼、憤怒、絕望、驕傲、興奮、滿足、欲望等,是各種因素協調作用的結果,包括我們的各種生理特徵、靈活的大腦以及文化背景和成長環境。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我們是怎樣創造情緒的,又該如何去控制情緒、管理情緒。


情緒由我們所創造


傳統情緒觀認為,情緒是人類進化的產物,外界活動激發了我們內在的情緒反應。如果我們無法用理性思維控制情緒,就會做出傻事,甚至產生暴力行為。並且,每種情緒都有特定的身體反應,這是具有普遍性的。


這種觀念由來已久,早在古希臘時代,哲學家柏拉圖就提出了人類靈魂中理性和欲望的衝突。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也在《人類和動物的表情》一書中指出,情緒和情緒表達是人類本性的一部分,普遍存在於所有文化中,每種情緒都由外部世界的特定刺激觸發而成,每種情緒都會導致某些特定的行為。


這意味著,情緒具有特定的表現方式,比如微笑代表快樂,皺眉意味著憤怒,撇嘴代表悲傷,而這些就是所謂的「情緒指紋」。那麼,根據這個觀點,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一個人,無須任何培訓,就可以通過面部表情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且可以通過面部表情識別他人的情緒。


傳統情緒觀在很長時間裡頗具權威性,然而,到了近現代,許多科學家做了無數的實驗,試圖找到與每一種情緒相對應的指紋,卻始終沒有找到答案。


比如,在「臉部肌電圖」的實驗中,科學家把電極的一端貼在受試者的臉上,監測產生某個情緒體驗時,他們面部肌肉的運動情況。科學家發現,即使是同一個情緒,受試者的面部肌肉運動也不盡相同,並且沒有呈現出一致性。


科學家們進而發現,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環境中,人們對某種情緒的表現也是不一致的。當人們憤怒時,血壓可能會迅速飆升,也可能不會。當人們感到恐懼時,大腦中負責恐懼的杏仁核可能會變得活躍,也可能不會。


在研究的過程中,他們確定了一件事,那就是:情緒沒有「指紋」。


實際上,每一種基本情緒,比如快樂和憤怒,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單一情緒,而是一系列情感譜系或某類興趣的統稱。


不僅如此,這些情緒類別之間,也並不一定涇渭分明,例如,恐懼可以細分為很多種,比如我們在看恐怖片時感到的恐懼,與在遇到危險時產生的恐懼是截然不同的。在有些情況下,恐懼與焦慮也很難準確區分開來。


巴瑞特博士也曾經根據傳統情緒觀,試圖在面部和身體上尋找客觀情緒指紋,但都失敗了。後來,她通過心理學和神經系統科學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情緒建構理論」,找到了情緒的可靠來源。


那麼,情緒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


根據情緒建構理論,情緒不是來自於外界的觸發,而是由我們的大腦構建出來的。我們的大腦有860億個神經元,這些神經元連在一起,構成龐大的神經網絡。它們並非是休眠者,在獲得外界刺激之後才被喚醒,而是總是互相刺激。


大腦持續的內在活動,除了讓我們保持心臟、呼吸等內在功能發揮作用之外,還產生了我們的感覺,幫助我們形成對世界的認知。


在這個過程中,大腦通過感官,接收來自外界的龐雜信息,並運用過往的經驗和形成的概念,對當下的事件做出預測,填補遺漏信息,尋找規律,賦予感覺信號以意義,由此,我們能夠對自身的處境和周圍的環境做出判斷,並選擇接下來的行動。


比如,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遠古智人,需要不斷做出有關食物、水和住所的各種決定。當他們在野外,聽見草叢裡窸窣作響,大腦就會利用已有的概念,幫助他們預測當前境遇可能產生的後果:草叢裡也許是一隻羊,能夠讓他們飽餐一頓,也可能是一隻老虎,會對他們造成性命之憂。根據認知的不同,他們會迅速做出判斷,採取相應的行動。


在那個時候,只有善於分析周圍環境的動物,才更有可能繁衍生息。為了活下去,人類大腦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充分利用感官輸入和過往經驗,對各種可能行動加以判斷,並預測每種行動帶來的後果:哪種行動最不可能導致死亡或受傷,而且最有利於獲得生存所需的營養、水或其他資源?


在人類形成的概念中,包含了眾多的情緒概念,我們的情緒,就是在概念組合的基礎上被創建出來的。


所謂概念,是我們根據察覺到的線索、過往的經驗累積而成的一個產物。當大腦需要一個概念時,它就會根據我們過往體驗到的大量實例,快速構建一個,然後融合匹配,以便在特定環境下更好地解釋我們的感覺,實現我們的目的。


比如,當我們要與一個長久未見的朋友見面,在機場出口等待她出現時,我們的大腦正在飛速運轉,根據我們的概念做出成千上萬的預測,而這一切我們並未意識到。


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可能會體驗到大量不同的情緒,如見到朋友的快樂,對她即將出現的期盼,她萬一不出現的恐懼,或者擔心與她不再有共同的話題可聊。


我們也可能會有一些非情緒性的體驗,如開很長時間的車到機場的疲憊,或者感覺胸悶,生怕自己會感冒。


利用這些海量預測,根據過去我們對機場、朋友、生病以及相關情境的體驗,大腦會賦予感覺以意義,會根據概率評估預測,各個預測相互競爭,努力解釋是什麼導致了我們的感覺,並確定在這種情境中我們的感知、行動和情感。


最終,最有可能的預測會變成我們的感知:我們很高興,朋友正通過出口大門走過來。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過去和「快樂」相關的實例都適合當下的場景,因為「快樂」由各種不同的實例構成,但其中一些實例的零星碎片,能夠和當前情境恰當匹配,進而贏得競爭。


傳統情緒觀和情緒建構理論,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體驗世界的方式。傳統情緒觀推崇直覺——外界活動激發我們內在的情緒反應,基於這個理論,思想和情感應位於大腦的不同區域。


而情緒建構理論則打破了我們對常識的認知——大腦在無形中構建了我們體驗到的每件事,包括情緒。它認為情緒構建是整個大腦同時作用的結果。


情緒建構理論代表了有關情緒的最新看法,它否定了特定的情緒指紋的存在,有助於我們理解快樂、悲傷、憤怒等情緒類別的實例是如何構建的。並且,它也證明,我們自身是情緒的來源,具有掌控情緒的根本能力。


情緒帶來的影響


那麼,為什麼我們要如此關注情緒呢?


這是因為,情緒是人的共性,它對我們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可以為我們的每一次經歷著色,並決定我們的生活質量。


在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情緒,大致可以被歸為兩個大類: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


積極情緒通常與某種需要的滿足相聯繫,伴隨著愉悅的主觀體驗,包括快樂、滿意、興趣、自豪、感激、愛等情緒體驗。


消極情緒,是指在某種具體行為中,由外因或內因影響而產生的、不利於我們繼續完成工作或者正常地思考的情感,與積極情緒相對。消極情緒包括憂愁、悲傷、憤怒、緊張、焦慮、痛苦、恐懼和憎恨等。


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這兩類情緒都有其價值。比如,大腦需要讓我們對外界充滿好奇,積極的情緒會鼓勵我們拓寬見識、探索未來、衝破原有的思維框架,以開放的心態對待一切。


另一方面,大腦要幫助我們規避危險,注意可能面臨的威脅,從而阻止我們的冒險探索。這就是消極情緒的存在意義。


例如,人類在恐懼狀態下所做的思考,通常會造成悲觀的認知傾向。當我們在徒步過程中聽到蛇的聲音及時逃離後,由於懼怕再次遇到蛇,我們對於樹叢中更細微的聲音,也會持續保持警惕。可見,消極情緒也為人類的生存、進化立下過汗馬功勞。


儘管消極情緒有助於大腦權衡我們的反應,但到了現代社會,我們的情緒機制,會對很多新情況產生過度反應,引起種種問題。


比如,害怕被拒絕,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原始社會,被自己的部落排斥,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個體的生存概率。因此,人們學會了對任何可能被拒絕或者排斥的跡象保持警覺,這也逐漸成了人類的一種本能。


在現代社會,被拒絕不會對我們的長期生存產生巨大影響。即使被排斥,我們也可以擁有一份工作來保證自己的生活。然而,我們的大腦卻無法放鬆下來,還是不自覺地把被拒絕視為一種生存威脅。大腦這種天生的機制,解釋了為什麼被拒絕或者被排斥會讓人如此痛苦。


對於被拒絕的恐懼,同樣也會導致我們對事件產生過度的反應。比如,在工作中遭到了老闆的批評,大腦可能會將其視為一種威脅,並且開始產生進一步的擔心:如果被開除怎麼辦?如果不能很快找到新工作怎麼辦?


這種生存機制,能夠讓我們保持危機意識,但同時,我們也需要注意區分真實的威脅和虛構的威脅。不然,我們會產生很多不必要的擔心和痛苦,生活質量也會受到影響。


因此,我們需要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利用思維來重塑現實環境,並用一種更為積極的方式來理解各種生活事件。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發現,積極情緒對我們自身的影響是正向的,當我們擁有積極的情緒體驗時,心境會更平和,應對問題時更從容,與人相處時更有親和力,也會更容易感到幸福。


而當我們處於消極的情緒中時,看待問題的態度更悲觀,學習或工作的效率會降低,時常感到精神痛苦。


不同的情緒,代表著不同的思維模式,也影響著我們對自身和外界的判斷。當我們學會如何掌控情緒、管理情緒,在面對諸多的人生選擇時,我們才能更快速、有效地理解當下的處境,權衡各種行為的潛在成本和收益,做出最符合現實需求的決定,讓自己和他人受益。


情緒如何為我們所用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去運用情緒建構理論,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過得更好呢?巴瑞特博士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我們需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根據前面的介紹,我們已經明白,情緒不是被觸發的,而是我們主動構建的。我們大腦中存在的概念,會影響大腦的預測,進而影響我們的判斷和選擇,以及對世界的認知。


因此,當我們主動塑造自己的概念,也就能夠影響未來的自己,掌控自己對事件的反應。


舉例來說,如果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接受了來自外界的許多負面評價,並在潛移默化中內化了這種理念,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比如不夠聰明,不夠勇敢,不夠堅韌,不夠有魅力,等等。


這種對自我的概念,往往會讓我們變得自卑,總是關注那些自己不擅長的東西。即使受到他人的讚美,我們也不會認為對方是真心的,不能坦然接受積極的評價。


此外,自卑還會影響我們的人生態度,讓我們害怕失敗,害怕被否定,不敢邁出腳步去探索世界。


那麼,我們可以如何去改變這種處境呢?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產生自卑感的原因,也就是要弄清楚,我們關於自身的概念來自於何處。在這樣的反思中,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認同的那些負面想法,只是他人對我們的錯誤判斷,並不能代表我們本身。


其次,我們要認識自己的成就。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好,通常是因為對自己的認知有偏差,總是關注自己的失敗和劣勢,卻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成功和優勢。


而為了更加客觀地看待自己,培養自尊心,我們可以記錄自己每天的成就,即使是比較小的事情,比如按時起床,鍛鍊身體等等。


我們還可以記住自己每天聽到的讚美之詞,比如朋友稱讚了我們的新髮型,領導認可了我們的某項工作……這樣做的目的是訓練自己的大腦,多關注生活中發生的積極的事情。


接下來,我們要學會接受讚美。面對他人的讚美,我們不必急於否定自己,而是真誠地道謝。學會接受讚美,相信自己是值得被讚美的,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我們提高自尊水平。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掘了錯誤概念的來源,並且通過主動的行為,塑造對於自己的全新概念,學會關注自己,尊重自己,有意識改變自己,這就是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在我們的大腦中,無數的經驗和概念,時刻不停地影響著我們。我們必須學會觀察自己的思想,仔細分辨各種情緒,精準了解了自己在那一刻到底在想什麼,到底想要什麼,我們才有可能改進身心。


此外,對遭受心理創傷的人而言,每個人是唯一可以轉變自己的概念系統、讓事情好轉的人。我們無法改變過去的經歷,但可以選擇未來的行動。


比如,有些受過原生家庭折磨的人,成年以後依舊無法走出創傷,反覆受過去的折磨。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別人怎麼開解,如果他們自己不能去勇敢面對,尋找對應的解決辦法,就永遠只能深陷其中,無法逃離。


第二,我們要儘量保持身心健康,以此來獲得穩定、積極的情緒,讓自己和所愛的人過得更幸福。


根據情緒建構理論來看,我們的情緒來自於內部,身心之間有著特殊的連接,當身體處於良好狀態時,情緒也更容易獲得平衡。


在這個方面,我們可以通過保持充足睡眠、堅持有規律地鍛鍊、注意飲食健康等方面來改善身體狀況,進而改善情緒水平。


那麼,除了關注身體狀況,我們還需要轉變自己的思維模式,嘗試降低消極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體驗和強化生活中的積極情緒。


愛默生曾說過,「人是思想的產物」。我們的想法會激活某些情緒,這些情緒又會支配我們的行為。


在生活中,如果我們總是持悲觀的態度,關注事情消極的一面,就很難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我們要做的,是將眼光集中在自己想要的東西上,並抱有積極的期望,不斷付出努力。


並且,消極情緒的出現,並非毫無意義,我們也不必對此感到害怕。實際上,或許那些讓我們感到不舒服的情緒,正是在提醒我們,某個方面出現了問題。


比如,如果我們長期感到壓力過大,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在生活中做出一些改變,要麼儘快擺脫這種緊張的環境,或想辦法改善這樣的環境。


但不管怎樣,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們需要採取行動。如果對壓力或壓力源漠不關心,那麼很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健康問題。


第三,為人父母者,可以運用情緒建構理論,幫助孩子建立完整的情緒概念系統,成為更容易掌控自己情緒的人。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形成了有關情緒的概念。因此,幫助孩子從小培養提高情緒能力的技巧,能夠讓他們的情緒腦發育得更好。


比如,我們可以注視著寶寶的眼睛,再睜大自己的眼睛,以吸引他的注意力,然後根據孩子的情緒和其他精神狀態,引導他說:「看到那個小男孩了嗎?他在哭。他剛剛摔倒了,很疼,所以很傷心。他想讓媽媽抱起他。」


我們可以用這種方式為孩子解讀所有人的情緒,包括我們自己的情緒、孩子的情緒及故事中人物的情緒。這種詳細解釋的方式,有助於孩子建立完整的情緒概念系統。


此外,我們還要和孩子進行充分交流,即使孩子還不會說話,我們也要保證這種交流是雙向的。我們可以用完整的句子和他說話,每說一句就停頓一下,給孩子時間反應,並且運用恰當的方法幫助孩子學會控制情緒。


比如,巴瑞特博士為女兒索菲亞發明了一個「壞脾氣的小妖精」的概念,每當索菲亞發脾氣時,巴瑞特博士就會說:「讓我們一起把壞脾氣的小妖精趕走吧!」然後,她把索菲亞領到一張特定的椅子前,告訴她這是「冷靜椅」。


一開始,索菲亞會踢椅子,宣洩不愉快的情緒;後來,索菲亞會自己主動坐到冷靜椅上去「冷靜」;再後來,索菲亞有情緒的時候便會告訴大家「壞脾氣的小妖精又要來了」,然後奔向冷靜椅。這些方法和工具讓索菲亞成長為一個高情商的女孩。


對父母來說,運用這些方法,能夠有效幫助孩子學會管理情緒,並且,這也有助於孩子未來的發展,比如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在人際交往中更輕鬆。


情緒建構理論否定了傳統情緒觀,強調了個體在掌控情緒方面具有的主動性。情緒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在我們自身的思想、經驗等基礎上形成的,是有跡可循的。


在面對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時,我們並非被情緒控制的奴隸,而是可以自主選擇、為自己負責的理性的人。


基於這個認知,我們能夠不再將情緒作為理由,逃避自身應該承擔的責任,而是以勇氣和力量,去面對生活中的坎坷,積極應對自身的負面情緒,並且堅定不移地塑造自己的概念,以嶄新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