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為何信任解方,密碼本也可交付?西安事變幫了大忙

兵說 發佈 2024-03-30T13:29:25.097843+00:00

作者:慎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繼續密謀在中國關內發動新的事變。當時,前清末代皇帝溥儀居住在天津,關東軍高級參謀土肥原賢二前往天津,企圖在天津挑起事端,製造「天津事變」,趁亂挾持溥儀到東北當傀儡。土肥原賢二自信可以手到擒來,帶走溥儀的同時,掩護關東軍進軍關內。

作者:慎獨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繼續密謀在中國關內發動新的事變。

當時,前清末代皇帝溥儀居住在天津,關東軍高級參謀土肥原賢二前往天津,企圖在天津挑起事端,製造「天津事變」,趁亂挾持溥儀到東北當傀儡。土肥原賢二自信可以手到擒來,帶走溥儀的同時,掩護關東軍進軍關內。他沒想到的是,自己密謀的事變卻被天津市警察與保安隊一舉挫敗,而打敗他的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學弟,解方。

解方原名解如川,吉林東豐人。學生時代,解方與張學良胞弟張學銘交好,兩人一同到日本求學,後解方考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軍事,按照學校要求,他進入日本陸軍第3師團第6聯隊當兵。其間所在部隊被派到山東鎮壓抗日活動,解方憤然離隊,決不當日本人幫凶。後日本方面為拉攏奉系勢力,允許解方完成學業。1930年解方回國,張學良安排他去天津,成為市長張學銘的左膀右臂。

此時,天津不允許中國駐軍,只有警察和保安隊,但這些隊伍腐化嚴重,人員素質差,毫無戰鬥力。解方等愛國人士立即著手整頓,嚴肅紀律,大大提高了天津市警察和保安隊的戰鬥力。正是因為有了解方等人對天津武裝力量的整頓,才使得日本未能成功發動天津事變。但當局畏敵如虎,專心對付我軍,對日本方面採取綏靖政策,居然迫使張學銘辭去天津市長的職務,解方等人也憤而辭職。隨後,解方到河北的東北軍愛國將領于學忠的51軍工作。

1935年,51軍被調到西北打內戰,于學忠安排解方負責與張學良聯絡等事宜。解方明白老蔣這是讓東北軍與紅軍互相殘殺,一石二鳥,他不斷勸張學良停止內戰,不要再為老蔣賣命,但張學良固執己見。

到西北後,解方得以更多地接觸紅軍與革命思想,意識到我軍才是真心抗日,並且是唯一能拯救中國的。當時地下組織員苗勃然在西安工作,任務是在東北軍愛國官兵中傳播革命思想。不少東北軍的軍官都與苗相識,解方也就此與組織取得聯繫。

在與苗勃然的交談中,解方的思想進步很快。他開始進一步勸說張學良,一方面向張學良匯報東北軍上下對內戰的厭惡,渴望打回東北的迫切心情,另一方面向張學良介紹我方的主張,讓張學良意識到紅軍沒有把東北軍視為仇敵,東北軍應該與紅軍攜手促進抗日統一戰線。

1936年2月,張學良派解方到廣西考察民團,實際上是試探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態度。解方從廣西回來後,向張學良轉達了李、白二人勸張學良不要繼續為老蔣賣命的態度。在解方以及其他愛國東北軍將領的勸說下,張學良開始與紅軍接觸,立場發生了轉變。解方則在同年4月加入組織,正式參加革命隊伍。此時解方還不知道,半年多以後的那場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中,他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此後解方對外幫助張學良聯絡其他抗日力量,對內則在東北軍中發展組織成員。10月,張學良將解方納入自己的心腹組織「抗日同志會」,這個組織由東北軍內部張學良的心腹之人,且積極抗日的人士組成,張學良甚至將自己的密碼本交給解方,允許他緊急時刻便宜行事。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解方在蘭州接到張學良密電,要他率51軍起控制蘭州綏靖公署朱紹良部,並將蘭州的中央軍以及警察、保安隊等武裝繳械。

此時,于學忠與51軍的三個師長都在蘭州,解方找到51軍參謀長劉忠正,劉看到電文後不知所措,解方安慰他說,於軍長在的話,一定會按照電文行動,三個師的參謀長都是值得信任的。劉忠正聽了解方的話,決心按電文行動,他召集三個師的參謀長,以及張學良駐蘭州的聯絡參謀,研究行動方案。解方主持了會議,並親自部署,給各部隊安排分工。

51軍各部迅速行動, 首先秘密包圍了蘭州綏靖公署,以及特務機關等,51軍軍部則以宴請名義,請來綏靖公署內的各位高級官員,這些人一到軍部就被軟禁。解方親自帶領51軍113師衝進綏靖公署,首先將特務隊繳械,然後將電台文件等收繳。甘肅黨部、保安團、公安局,以及中央軍全部被控制,飛機場、銀行、電報局等要害單位也被占領。第二天于學忠回到蘭州,解方與于學忠一起部署兵力,防範中央軍可能的行動,確保了蘭州的穩定,解方緊接著和于學忠以及甘肅省府發表了支持張學良和楊虎城的聲明。

就在東北軍、西北軍即將與紅軍達成聯合抗日的大好局面時,東北軍內部發生「二二事變」,支持抗日的王以哲被害,引發東北軍內部混亂,加上南京方面的挑撥,東北軍被迫東調。解方在上級安排下,前往安徽蚌埠繼續在東北軍中培養骨幹。他以51軍110師為重點,在其中大力培養愛國官兵,吸引優秀官兵加入組織。但此舉很快引發南京方面的警覺,要求撤銷110師番號,解方向于學忠建議,把110師分成4個營,分散到51軍其他部隊,這樣即可以應付南京方面的命令,又可以保住這一支優秀的骨幹力量。

七七事變後,51軍駐紮青島,開始真正和日軍作戰,解方也終於實現了他抗日的願望。1938年,51軍調往魯南。這裡局勢非常複雜,日軍、偽軍、地方軍閥、東北軍、八路軍交織在一起,作為外來的東北軍處處受制,不僅要與日軍作戰,還要對付國民黨反動派的挑釁,接連受挫,士氣消沉。此時解方已經升任少將,擔任114師的師長。他不僅要指揮戰鬥,還主辦報刊《啟明》,向全軍官兵傳播抗日局勢,51軍的官兵可以了解國內國際的局勢變化。解方通過保證傳播抗日理論,為大家鼓舞士氣,一掃全軍消沉低迷的局面。

然而隨著抗日局面的焦灼,51軍內部受到頑固派拉攏的軍官開始排擠解方。牟中珩繼任51軍軍長後,開始不斷製造摩擦,槍殺我方成員。解方並沒有與他正面衝突,而是向于學忠匯報,讓于學忠知道牟中珩企圖把51軍拉入內戰泥潭,再次充當炮灰。于學忠深明大義,以魯南戰區司令的身份撤了牟,由周毓英擔任51軍軍長。解方排除障礙後,放開手腳發展,大力加強51軍的軍事素質,向他們宣傳抗日救國思想。

然而就在解方熱火朝天的開展工作時,51軍工委書記被捕,為保證安全,組織安排解方等脫離51軍,前往延安。到達延安後,解方受到了毛、周首長的接見,此後留在延安工作。

解方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擔任志願軍參謀長,工作能力與作風得到大家的讚揚,並參加了多次和平談判,展現了他文武雙全的一面。1955年授銜時,解方被授予少將軍銜。曾與解方在朝鮮共事的彭老總發現解方只是少將時,不由得感嘆:如果解方是少將,自己頂多是個中將。雖是半開玩笑,但也是對解方能力與貢獻的肯定。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