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毛公鼎

章不羣 發佈 2024-03-30T17:16:50.330776+00:00

話說清朝道光年間,陝西岐山縣有一個農民,他在挖地的時候發現了一件古怪的青銅器。這器具有著圓圓的肚子,還有兩個大耳朵,下面是三個像馬蹄子一樣的腿,大概有椅子這麼高。

話說清朝道光年間,陝西岐山縣有一個農民,他在挖地的時候發現了一件古怪的青銅器。

這器具有著圓圓的肚子,還有兩個大耳朵,下面是三個像馬蹄子一樣的腿,大概有椅子這麼高。

這件青銅器就是大名鼎鼎的「毛公鼎」。


盛世古董,亂世黃金。

農民知道這不是一般的東西,整天為此坐臥不安。

那時誰家要是出了個新鮮事兒,傳播的也快,毛公鼎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古董商人蘇億年的耳朵里。

做為「撿漏兒」的前輩,蘇億年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

打聽到這農民的家裡缺少「腳力」,蘇大老闆摳的也是過分,就買了一頭毛驢牽到了農民家裡。

蘇億年道明了來意,那農民也很高興,他也知道,即便這東西是寶貝,怕是自己也留不住,如今能換頭毛驢,自家的日子能夠過得更好比啥都強。

這就是「毛驢換毛公」的典故。


說蘇億年太摳一點兒不冤枉他。

說這毛公鼎後來被運到了北京之後又轉賣給了當時的兩江總督端方,端方不該叫端方,應該叫「大方」,毛公鼎重約七十斤,他按每斤一千兩白銀計算,總共花了足足七萬兩!

換算到今天,您就說,得值多少個「小目標」吧!

「大方」自然知道這寶貝的價值,宣統二年,他在北京西山靈光寺專門修建了一個《歸來庵》,特意收藏毛公鼎等寶物。

我說這名字也起的漂亮,價值七萬兩白銀的重寶,誰能不「歸來」?


1911年,端方被四川的革命黨殺死,不但沒歸來,反而歸去了。他的子女就將毛公鼎抵押到了銀行里,換了很多錢。

時至今日,很多外國人還在覬覦我國的國寶。

而在當時有一些外國人知道了毛公鼎的下落,就千方百計的想把毛公鼎買走,這件事被很多愛國人士知道之後紛紛呼籲保護國寶。

當時國家凋敝,有錢人屬實也是不多。多虧有一個大收藏家叫葉恭綽,他找到了兩個朋友,三個人湊了五萬塊錢,將寶鼎從銀行買了出來,秘密藏於上海。


日本人占領上海以後,葉恭綽跑到香港避難。日本人就把他留在上海的侄子抓了起來,逼迫葉家交出毛公鼎。

葉恭綽為了救侄子,叫人偷偷地鑄造了一個假的毛公鼎。

日本人光想搶寶貝,卻又不識真寶貝。葉恭綽就用這個假鼎瞞過了日本人,救出了侄子。


抗戰勝利後,葉恭綽把真鼎賣給了富商陳泳仁。隨後,陳泳仁又將毛公鼎捐給了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收藏在南京的《中央博物院》。

後來毛公鼎隨國民黨一起被運往台灣省,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毛公鼎能夠經歷「毛驢換鼎」「稱重賣鼎」和「假鼎換侄」這樣一個又一個離奇曲折的傳奇故事,就是因為它本身的貴重。


它的貴重之處就在於鼎內鑄造的499個字,是我們國家出土的記錄文字最多的青銅器!

毛公鼎里的內容記載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為國獻策的事跡,被譽為「可抵一部尚書」,是研究西周晚期政治歷史的重要資料。

不僅如此,毛公鼎上的文字對於我們學習篆書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