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蓉一生究竟經歷了什麼?把三個孩子的名字連起來讀,就一目了然

夏知觀史 發佈 2024-03-31T14:48:41.070752+00:00

在她身上,除了江湖中那份俠義以外,還有更多更高一層次的表現,這種表現從黃蓉三個孩子的名字上就能看出。

金庸老爺子用「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幾本書,搭建起一片氣勢磅礴而又兒女情長的武俠世界,其中最受人稱讚的俠侶數不勝數,郭靖和黃蓉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對。

而單論女性角色的塑造,黃蓉也不同於其他角色。

在她身上,除了江湖中那份俠義以外,還有更多更高一層次的表現,這種表現從黃蓉三個孩子的名字上就能看出。

不過黃蓉究竟經歷了什麼?為什麼會給孩子起名「郭芙」、「郭襄」和「郭破虜」呢?

古靈精怪

作為武俠小說里的女主,長得好看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觀看欲望,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審美疲勞」。

金庸老爺子的武俠世界裡長得好看武功又高的女性角色不勝枚舉,憨厚的男性角色也不少,偏偏愚鈍至極又胸懷天下的,唯有郭靖這個角色,能夠匹配郭靖的女主,顏值自然重要,只是想要互補,那就必須要有與眾不同的聰慧機敏。

於是,黃蓉這個角色應運而生。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是《射鵰英雄傳》江湖中一等一的高手,並稱「天下五絕」,東邪黃藥師就是黃蓉的父親,至於為何稱其為「邪」,文中解釋說黃藥師是一個離經叛道、狂傲不羈、性情孤僻且行動怪異之人。

有這樣一位父親,黃蓉自然遺傳了其不羈的性格,只不過畢竟是個女孩子,又多了幾分古靈精怪的味道。

除去性格上的特點,黃蓉在武學上的天賦也是可圈可點的,不僅是受父親黃藥師的影響,她的母親馮蘅同樣給她遺傳了許多優點。

馮蘅雖不會武功,可卻有著超強的記憶力,可以過目不忘,聰慧過人的馮蘅曾與黃藥師設計偶遇周伯通,並趁機從周伯通手中看了兩遍《九陰真經》下部,單單只看了兩遍,馮蘅便能倒背如流,回到桃花島便將《九陰真經》下部全篇默寫了下來。

所以黃蓉學習武功的速度也極其驚人,當年洪七公傳授郭靖與黃蓉降龍十八掌時,每次郭靖還在練習,黃蓉就已經練好了甚至做好了飯,洪七公被郭靖的愚鈍氣得不輕,說郭靖要有黃蓉的兩分聰慧,自己也不至於這麼費勁。

同時,洪七公傳授逍遙遊與打狗棍法給黃蓉,這兩套武功自然比不上降龍十八掌那般剛猛,可依然是丐幫的獨門絕學。

結果黃蓉只看了兩遍就學會了,一旁的郭靖還在皺著眉頭苦練降龍十八掌無法脫身。

世人都說習武之人先看筋骨,再看天賦,黃蓉兩者都具備,假使專心習武,定在武林中有著相當的地位,只是很可惜,黃蓉一心都在她的靖哥哥身上,對於武功的修習倒是沒有過多的追求,這點從黃藥師身上也看得出來。

天下五絕之中,世人認為黃藥師位列末尾,縱觀整部小說,黃藥師的武力確實與其他四位有一些距離,當然,這倒不是說黃藥師天賦不行,而是他學的太雜了,上知天文下至地理,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唯有武功不似其他幾位那般執著。

黃藥師之所以能夠位列五絕,武力倒不是最加分的,他的計謀才是最高絕的。

黃蓉也是繼承了這一點,有天賦但沒興趣,玩弄心眼那可是無人可敵。

因此,凡是有黃蓉出現的地方,不論是武林新秀,還是江湖前輩,論嘴上功夫誰都不能在黃蓉面前討得一絲便宜。

什麼長幼尊卑、男女之別在黃蓉心裡形同虛設,只要有人責怪她的禮節,她就會說:「他說話不對,我定然要駁。」

有人說她心思多,她就說:「我不做我不喜歡的事,你罵我邪,是不是?我爹是黃老邪,我是黃小邪!」

碰到歐陽鋒遇險時,黃蓉打心底想趁機殺了他,洪七公拿丐幫幫規說事兒,這種情況就該救,誰知黃蓉眼睛一轉,對郭靖說道:「有了,靖哥哥,待會兒見到歐陽鋒,你先一棍子打死他,你不是丐幫的,不用守這條不通的規矩。」

不等郭靖反應過來,黃蓉又對洪七公說:「師父,丐幫規矩是『濟人之急』,卻沒『濟鬼之急』這一條,他(歐陽鋒)變成了鬼,就不用濟他了。」氣得洪七公牙痒痒:「趁人之危,豈是我輩俠義之行徑?」

就這樣黃蓉都還要狡辯:「乘鬼之危,那總可以吧?」

在她心裡只有公義,不對的一定要提出來,這就是她的為人處事的原則。

也正是如此,江湖上又給黃蓉冠上一個「妖女」的名號,畢竟黃蓉太過於離經叛道。

這一階段的黃蓉完全就是一個青春期少女,活潑好動,古靈精怪,沒有固定下來什麼三觀和道德準則,只知道大概的好與不好,善良與邪惡。

這顯然是受父親黃藥師的影響,可真正讓她有了道德準則的人,不是父親,也不是師父洪七公,而是她的靖哥哥。

國讎家恨

《射鵰英雄傳》一開頭就交代了楊、郭兩家與金人的恩怨,並由此拓展至整個小說的歷史背景。

楊康、郭靖,正是取自「靖康之恥」,作為宋人,郭靖可以說自出生起就背負了國讎和家恨。

郭靖的實力隨著時間愈發強大,黃蓉也隨之慢慢成熟,兩人定情成親後,黃蓉生下了第一個孩子,取名郭芙。

可局勢並不會給這對小夫妻任何喘息的機會,郭靖要鎮守襄陽,黃蓉又是丐幫的幫主,丐幫天下第一大幫,有著各種信息渠道。

夫妻兩人內外打理,陪伴孩子的時間並不多,自然對郭芙很是溺愛。

不說郭芙是第一個孩子,也不說夫妻兩人沒時間照看,單說黃蓉打小就沒母親陪伴,所以只要郭芙不是犯什麼大錯,兩人也都不會怎麼管教。

直到那天郭芙砍了楊過的手臂,夫妻二人才真正醒悟。

黃蓉即便年輕時也刁蠻任性,但總歸是行走過江湖的,在黃藥師的影響下也讀過不少書,再怎麼放肆總不會越了規矩,郭芙不一樣,郭靖沒時間管,黃蓉又太慈祥心軟,她本身嬌慣壞了沒什麼閱歷,再放任下去肯定要出大麻煩。

惱怒的郭靖下了狠心,要砍斷郭芙的胳膊給楊過賠罪,郭靖自感當年對不起楊康,如今不僅沒照顧好楊過,還讓自己的孩子對楊過做出這種事情,實在忍不住心中的怒火。

黃蓉急忙攔住了郭靖,郭芙也被徹底嚇傻,好在楊過就在外面聽著,放下了心中的疙瘩。

經過此事,夫妻兩人對待子女的教育也逐漸成熟。

後來,黃蓉於襄陽又生下了兩個孩子,女孩取名郭襄,男孩取名破虜,好在有了郭芙這個教育失敗的案例,同為女孩的郭襄就顯得教育很是成功。

郭襄十七八歲離開父母身邊四處遊歷,她少了幾分姐姐的驕縱頑劣,多了幾分母親當年的清秀豪爽,並且她的武藝也在幾個孩子中數一數二。

這個時候國家局勢已經更加危險,作為兵家必爭之地的襄陽,夫妻二人肩膀上扛著巨大的壓力。

郭襄的名字取自襄陽,郭破虜顧名思義,更是承載了大宋百姓對於侵略者的態度。

這三個孩子的名字,連起來按照順序可以是「扶襄破虜」,也可以是「相扶破虜」,一方面表現出夫妻二人攜手抗敵的精神,又延續下來,想讓孩子們也能繼承共同禦敵的意志。

姐弟三人就如同黃蓉成長的三個階段,郭芙「出水芙蓉」隱喻著黃蓉從一個懵懂少女變成母親的階段;郭襄出生在襄陽,代表著黃蓉從青澀母親轉向賢內助的階段;郭破虜更不用說了,黃蓉不僅要扛起半邊天,甚至希望孩子也能承接父母的肩上的責任。

有很多讀者讀到《神鵰俠侶》時,都感嘆黃蓉有了孩子之後少了許多靈氣,再沒有之前的古靈精怪。

這其實並不能怪金庸老爺子,也不能怪黃蓉,試想一下,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裡,國將不國,還有什麼江湖可言?

正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國家都要沒有了,江湖人又怎能獨善其身?所以人物角色產生變化是合理的,而且是必須的。

如果大宋一直繁榮強盛,想必黃蓉與郭靖定會寄情於山水,再不濟也會在桃花島隱居。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不論黃蓉的一生多麼傳奇,身為一名女性,又是一名極具思想的女性,她完全不可能脫離婚姻和家國。

襄陽城破後,郭靖與黃蓉戰死沙場,郭襄遁入空門建立峨嵋派,郭芙、郭破虜杳無音訊,生死不明。

令人惋惜的是,三個孩子只有郭襄將郭靖與黃蓉的武學延續了下去,郭家猶如煙花一般,璀璨而又短暫,在江湖中悄然落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