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憲兵的巔峰:沙俄與維也納體系

魚知吾 發佈 2024-03-31T23:11:45.728250+00:00

為解決戰後歐洲各國的政治和領土問題,反法同盟決定召開國際會議,維也納會議正式召開。1814年9月,歐洲各國代表陸續到達維也納,總計200餘人。

為解決戰後歐洲各國的政治和領土問題,反法同盟決定召開國際會議,維也納會議正式召開。1814年9月,歐洲各國代表陸續到達維也納,總計200餘人。奧地利外交大臣克萊門斯·梅特涅為維也納會議的主持者,英、俄、普、奧代表為維護本國利益爭論不休。梅特涅利用各國之間的矛盾,希望恢復歐洲大陸的穩定,但又擔心俄國趁機向西擴張,竭力利用各國之間的矛盾來維繫奧地利的利益。梅特涅希望保持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志帝國中的威望,不希望普魯士過度強大,也不希望俄國過多干預西歐事務。

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親自參加會議,普魯士希望在收復失地後獲得更多的領土。英國威靈頓公爵和卡斯爾雷子爵也參加維也納會議,英國的目的有二:一是維繫歐洲大陸的均勢;二是獲得在海上的絕對優勢。亞歷山大一世希望兼併華沙大公國,進一步擴大俄國版圖,提出親自擔任波蘭國王。法國代表希望波旁王朝復辟,主張恢復1789年前歐洲的政治格局。

(一)《維也納條約》

1814年9月15日,英、俄、普、奧四國外長開始進行非正式會談,成立指導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包括英國、俄國、普魯士、奧地利、瑞典、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國,梅特涅擔任主席,大會所有問題都由英、俄、普、奧四國首腦在非正式會談中決定。會議中,對波蘭—薩克森問題的爭論最為激烈,該問題涉及德意志各聯邦的邊界問題,也影響到歐洲大陸新格局。華沙大公國由拿破崙建立,其領土範圍包括普奧兩國第二次和第三次瓜分波蘭的領土,亞歷山大一世希望徹底吞併華沙大公國,將上述地區與俄國所占領的波蘭地區合併,由其親自擔任波蘭國王。

維也納會議召開之前,俄普兩國就簽訂《卡利什條約》,條約規定,普魯士恢復1806年以前領土,波蘭交由俄國處置,俄國則答應將俄軍占領的薩克森王國劃歸普魯士。奧地利對《卡利什條約》十分不滿,條約實施後,俄軍可直接威脅維也納,普魯士兼併薩克森後,普奧兩國的邊界線延長,直接威脅奧地利的安全,梅特涅竭盡全力破壞《卡利什條約》。

梅特涅權衡再三後選擇支持普魯士吞併薩克森,希望與普魯士聯合迫使俄國放棄兼併華沙大公國。1814年,奧普兩國代表達成協議,普魯士與奧地利共同反對俄國計劃,奧地利允許普魯士兼併薩克森,雙方提出,俄屬波蘭的邊界只可抵至維斯瓦河。俄普兩國代表和談後,普魯士放棄與奧地利的聯合行動,支持俄國占領波蘭,亞歷山大一世許諾薩克森歸屬於普魯士。因俄軍已實際占領華沙大公國全境和薩克森,英奧兩國只能承認俄國占領華沙大公國。為共同抗擊俄普兩國,英、奧、法三國於1815年1月3日簽訂《維也納秘密條約》,該條約規定,任何一方受到一國或多國攻擊時,各國應互相援助,各自提供15萬名士兵,不得單獨與敵國媾和。就波蘭問題,各國最終達成的協議如下:俄國獲得波蘭大部分領土,波茲南地區劃歸普魯士,加利西亞仍屬奧地利管轄,克拉科夫由俄、普、奧三國共同監管,奧地利可獲得義大利的部分領土,薩克森大部分劃歸普魯士,普魯士獲得萊茵河東部領土。

當列強為領土和分贓問題爭論不休時,1815年,拿破崙逃出厄爾巴島,3月20日攻占巴黎,重登皇位,建立百日王朝,歐洲各國君主重新調集軍隊,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各國提出首要任務是推翻拿破崙,暫時擱置爭端,共同抗擊拿破崙軍隊。1815年6月,在滑鐵盧戰役中法軍覆沒,拿破崙退位,被流放至聖赫倫那島,1821年5月5日,拿破崙在聖赫倫那島病逝。拿破崙被流放後,歐洲各國簽訂《第二次巴黎和約》,和約規定法國恢復1790年的領土邊界。

為防止法國東山再起,1815年6月9日《最後議定書》簽訂,維也納會議結束。《最後議定書》重新規劃拿破崙戰爭後的歐洲局勢,重建歐洲大陸的均勢格局,其具體內容如下。第一,法國、西班牙、那不勒斯和葡萄牙恢復舊王朝統治;奧屬尼德蘭地區併入荷蘭。第二,奧地利獲得義大利的倫巴第和威尼斯作為補償,義大利重新陷入邦國林立狀態。第三,德意志各邦國成立德意志聯邦,梅特涅擔任聯邦議會議長。第四,比利時與荷蘭合併為尼德蘭王國,恢復奧倫治王朝統治,尼德蘭王國還獲得盧森堡公國。第五,瑞典兼併挪威。第六,瑞士成為永久中立國。就波蘭—薩克森問題的決議如下:俄國獲得華沙大公國大部分領土,建立以沙皇為國王的波蘭王國,由亞歷山大一世頒布憲法,實行自治;普魯士獲得薩克森1/3的領土,東加利西亞和烏克蘭西部部分地區劃給奧地利。

除此之外,維也納會議還確定三個一般性處理國際問題的原則:一是禁止販賣黑人奴隸,該原則由英國提出,究其原因為奴隸貿易已無利可圖,英國決定停止奴隸貿易;二是關於國際河流航行管理問題的規定,在國際河流,航行採取開放制度,在國際河流,各國可自由航行,可自由進行貿易;三是關於外交人員的位次和外交語言的規定,將外交人員位次歸為三個等級,分別為大使、公使和代辦。就公文而言,規定拉丁語和法語都可成為公文書寫語言。《最後議定書》保持了義大利和德意志的分裂狀態,嚴重阻礙兩國社會經濟發展,歐洲大國任意踐踏小國主權,因未涉及東方問題,土耳其成為各大國爭奪的目標。

維也納會議之後,俄國在北部占領芬蘭,在西部奪取了華沙大公國,在南部兼併比薩拉比亞和喬治亞部分地區,領土進一步擴張,實力大增。維也納會議之後,在歐洲大陸,俄國已無敵手,法國俯首聽命,奧地利和普魯士也悉聽俄國的安排,亞歷山大一世成為歐洲的主宰。

《神聖同盟條約》。《最後議定書》建立近現代國際關係史上的第二個國際關係體系,即維也納體系,該體系在歐洲大陸創建了一個政治、軍事和外交平衡,荷蘭、德意志聯邦和瑞士都成為扼製法國的堡壘;俄國占領波蘭,國際影響力迅速提升,其勢力滲入中歐地區;英國確立海上霸權,其地位一直維持至一戰期間。為保障歐洲的安寧,防止法國革命勢力東山再起,捍衛勝利果實,1815年9月20日,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奧地利皇帝弗蘭茨一世和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在巴黎簽訂《神聖同盟條約》,該條約的主要內容如下:三國根據基督教教義建設真正的、牢不可破的友誼關係,保證歐洲的正統統治,一切願意接受條約內容的國家都可加入神聖同盟,除英國、羅馬教皇和土耳其外,歐洲各國都在盟約上簽字,羅馬教皇為非世俗國君,可不簽字,土耳其信奉伊斯蘭教亦不能加入該同盟,英國因憲法所致,只能對同盟表示支持。

《四國同盟條約》。1815年11月20日,英、俄、普、奧四國同法王路易十八簽訂《第二次巴黎和約》,其內容如下:一是法國割讓菲利普維爾和馬林堡給荷蘭,薩爾布呂肯割讓給普魯士,洛特河以東地區全部割讓給德意志,法國恢復1790年的邊境;二是駐軍條款,為保障法國封建統治和鄰國安全,盟國在法國北部和東部諸多要塞駐軍,士兵總數達15萬人,法國提供軍隊所有支出;三是法國向盟國賠償現金7億法郎,五年內還清;四是法軍在戰爭中所掠奪的各國珍貴藝術品,歸還給各國。《第二次巴黎和約》簽訂的同一天,英、俄、普、奧四國簽訂《四國同盟條約》,四國同盟為軍事同盟,該條約主要內容如下:一是以武力維護維也納會議的決議和《第二次巴黎和約》;二是為維持各國的安定和繁榮,亦為維繫歐洲大陸的和平,定期召開議會;三是條約的有效期為20年;四是任何一方遭到法國的攻擊,各國應提供軍事援助。《四國同盟條約》主要針對法國,防止法國國內革命再次爆發,保障歐洲大陸各國的均勢,力圖維繫大國的利益,保障各國國內安寧。

(二)亞歷山大一世時期的俄土問題

亞歷山大一世執政後爆發1806~1812年俄土戰爭,此次戰爭亦稱第七次俄土戰爭,土耳其試圖趁俄法戰爭之機,在法國的支持下進攻俄國。1806年,土耳其蘇丹在拿破崙一世的支持下,利用俄國在奧斯特利茨會戰戰敗之機,為奪回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對俄宣戰。為對抗土軍,俄國派遣4萬名士兵進入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土耳其立即封鎖土耳其海峽,戰爭正式開始。

戰爭爆發伊始,雖然俄軍主力在普魯士抗擊法軍,但仍在巴爾幹半島、外加高加索等地接連取勝,1807年,俄法兩國簽訂《提爾西特和約》後,俄軍全力抗擊土軍。1807年2月,俄國艦隊封鎖達達尼爾海峽,在達達尼爾海戰和阿索斯海戰中戰勝土耳其艦隊,同時,在巴爾幹半島和高加索地區,俄軍也接連戰勝土軍,1807年8月,俄土兩國簽訂停戰協定。1809年,雙方戰事又起,俄軍與亞塞拜然和喬治亞公國軍隊協同作戰攻克阿哈爾卡拉基要塞,俄軍將領普羅佐洛夫斯基強渡多瑙河,相繼占領伊薩克恰、土耳恰和伊茲梅爾等要塞。1810年5月,俄軍總司令卡緬斯基占領帕扎爾吉克等要塞,又在巴蒂納戰役戰勝土軍。1811年,俄軍攻占洛夫恰城,後因衛國戰爭爆發,大部分兵力撤回,庫圖佐夫負責指揮俄軍作戰。1811年7月和12月,俄軍於魯什丘克和斯洛博齊亞戰役擊潰土軍,土耳其軍隊投降。

1812年5月28日,俄土兩國簽訂《布加勒斯特和約》,和約的主要內容如下:一是普魯特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間的庫爾多瓦東部地區割讓給俄國,比薩拉比亞也割讓給俄國(原名巴薩拉比亞);二是俄國國界擴張到普魯特河流域和多瑙河河口,俄方還獲得多瑙河的貿易航行權,同時俄國軍艦獲得在普魯特河河口的航行權;三是俄國將南高加索的阿納帕波提和阿哈卡拉基歸還土耳其,但土耳其不得與法國結盟。俄土簽訂和約的意義有二:一是俄國可集中兵力對付法國;二是俄國可在南高加索地區集中力量進攻波斯。1813年,俄波兩國簽訂《古利斯坦條約》,北亞塞拜然和達吉斯坦併入俄國。

法國大革命期間,俄國還兼併芬蘭。1808年2月21日,亞歷山大一世派遣軍隊入侵芬蘭,一個月內,俄軍先後占領阿波和斯瓦爾特霍姆,包圍斯維亞堡,並占領阿蘭群島和果特蘭島。1809年,俄軍分三路進攻瑞典,一路由巴克萊·德·托利率軍由瓦沙橫渡波的尼亞灣,一路由巴格拉吉昂率軍取道阿蘭群島直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一路由舒瓦洛夫率軍沿波的尼亞灣從陸路向北推進。俄軍大舉入侵之際,瑞典宮廷發生政變,國王古斯塔夫四世被廢,其叔父查理十三世繼位。

查理十三世登基後立即與俄國談判,但亞歷山大一世不予理睬。1809年3月25日,亞歷山大一世照會歐洲各國,宣布瑞典的芬蘭是俄國的一個行省,永遠併入俄羅斯帝國的版圖。3月28日,亞歷山大一世以「全俄羅斯皇帝和芬蘭大公」的名義在博爾夫城召開芬蘭議會,宣稱保證維持芬蘭固有的憲法,不干涉芬蘭全體人民享有的各項權利,俄國開始對芬蘭進行統治。1809年9月17日,俄瑞兩國簽訂《費列特斯漢姆和約》,瑞典將芬蘭、阿蘭群島和瑞典本土東北部的一些領土割讓給俄國,托爾尼奧河成為兩國邊界。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俄國女皇葉卡特琳娜二世摒棄開明專制政策,對法國大革命十分仇視,其繼承者亞歷山大一世奉行其祖母的政策,聯合其他國家共同干涉法國大革命。拿破崙稱帝之後,歐洲大陸局勢一度惡化,為捍衛國家利益,俄國一度與法國締結同盟,但當拿破崙向中歐和東歐擴張後,俄國開始參與反法同盟的重建工作,成為數次反法同盟的倡導者和中堅力量。衛國戰爭雖然讓俄國蒙受巨大損失,但其國際地位迅速提升,拿破崙對外擴張的道路也戛然而止。拿破崙戰敗後,俄國積極參與維也納會議,與其他國家就領土和分贓問題長期爭論不休,百日政變之後,歐洲列強才簽訂《最後協定書》,歐洲大陸恢復均勢狀態。隨著《神聖同盟條約》和《四國同盟條約》的簽訂,俄國國際地位進一步提升,因此,法國大革命爆發後,俄國成為歐洲大陸的外交強國,亦是干涉法國大革命的憲兵,其外交實力達至頂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