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縣古水古城(郝金龍)

衡水凌煙閣 發佈 2024-04-01T00:41:08.411805+00:00

故城縣在歷史上有高雞泊橫亘,經多次黃河穿流,有五條運河過境,郡、縣異區,省、縣異域,記載上斷代嚴重,歷史錯記、齟齬。

故城縣古水古城

郝金龍

故城縣在歷史上有高雞泊橫亘,經多次黃河穿流,有五條運河過境,郡、縣異區,省、縣異域,記載上斷代嚴重,歷史錯記、齟齬。現以《水經注》之「以河志城,以城述河」的觀點,將故城縣歷史水系、古城繪圖以示之,權作《故城縣古水古城圖》的說明。

一、歷史上的黃河

(一)周定王河

歷史記載上並無定王河詳情,但班固《漢書》記載「大司空掾王橫奏稱:「禹之行河,水本隨西山下東北去。《周譜》雲,定王五年河徙,則今所行,非禹之所穿也。」記定王時代的河徙,這是古書上唯一的孤證。岑仲勉則認為河徙不在前定王姬瑜六年(前602年),而是貞定王(歷史並無貞定王,皇甫謐改稱貞定王,今多依皇甫謐)姬介六年(前463年)。因「前定王河徙」於史無證,而「貞定王河徙」有《漢書》的「商竭周移」為證,是說黃河在扈城不走《禹貢》河而行《漢志》河,此時黃河改道,在入海前再合入《漢志》河。因入海口河道無變動,故在史書上不稱為「河徙」。史書沒留下記載,專家和學者也認識不一。根據地質學隆起、拗陷和淺埋古河道分析,定王河應始於內黃隆起緣入臨清拗陷,在臨清拗陷東側穿滄縣隆起的四級凹陷北流,至天津。依今天地理位置講正是譚其驤標註的貝丘(在臨清南)、廣丘(在清河縣南)、西山(在今武城縣南)漢屯氏河一線,即從館陶到臨清再北過鄭口再東北過景縣東到東光入《漢志》河。

(二)漢屯氏河

漢元封二年(前109年),《漢志》黃河北決形成屯氏河,因無固定河道,形成多股岔流,影響故城縣的有四股岔流,分別是:

(1)屯氏別河繹幕支:這是屯氏別河的兩個二級分支之一,因流向漢繹幕縣,故稱「屯氏別河繹幕支」。繹幕支在今臨西縣南分出,東北流過漢厝縣(今臨西簡莊附近)東,再東北過東漢甘陵郡(清河蔡莊)東,在今運河西到今武城老城向東再到繹幕縣。

(2)屯氏別河東陽支:在今臨西縣北東流到漢清陽縣南,直拐向北過今清河縣東南(甘陵郡城西),到今南宮段頭南,東折入故城縣的蔡河(在建國鎮西北),東北流向天水屯入衛河,再東北過今甲馬營西北的漢東陽縣,再東北入今武城縣。《水經注》記為「不復津逕」,顯然即入窪地,在北魏時即不存遺蹟,因竇建德利用其開柳溝運河,再加上金朝後的衛河,故城天水屯到小街子村南遺址顯著。

(3)屯氏別河張甲河:此支在今威縣東南分為兩支,在信城縣向東北才正式稱「張甲河」,張甲河東北過大營南,在故城縣「五方頭」入縣境,北過漢復陽縣東,再北出縣境,再過漢棗強北流到舊縣村東,再北過廣川縣,再曲逕在景縣南東北流,合《漢志》河。

(4)屯氏別河入絳支:在威縣東南與張甲河分支,北偏西到南宮縣西北,折而東南行冀州縣境南,再東北到今棗強西南入古絳河窪地(古廣川窪地),又分東西兩股,西股西北向信都,東股東向棗強的舊縣與張甲河連接,在三朗北緣入故城縣界,再入景縣東流,再入趙魯屯穿故城縣再入景縣。

屯氏別河主流與屯氏河分開後,歷史時期內因屯氏河的行流不暢,別河又交替成為主流,信都郡、清河郡的幾十個縣侯封地的古城永逝其蹤。

(三)漢鳴犢河

「元帝永光五年(前39年),河決清河靈鳴犢口,而屯氏河絕。」此時向北的《漢志》河行流不暢、淤塞嚴重。鳴犢即向北決入窪地,穿插於屯氏河間到繹幕縣東、鬲縣西,再西北流,到今四女寺東向北,影響故城縣,再北在景縣東合於黃河(《漢志》河)。以後的黃河多由鳴犢河、《漢志》河東側的屯氏河北瀆泄水入海,直到王景治河。

(四)北宋黃河北流。

王景治河後黃河處於安瀾狀態800餘年,隋唐的河北人不知還有過黃河泛濫。到北宋仁宗時黃河再次向北泛濫,一直到北宋滅亡。最嚴重的北泛有三次分別是:慶曆北流、元豐北流、元符北流。

(1)慶曆北流:北宋慶曆八年(1048年),黃河決口商胡埽,以譚其驤先生的《歷史地圖集》複述北流河道。慶曆北流在決口後行冠縣東北交叉屯氏河到今臨清西再東折過今運河東北拐,穿夏津縣西境,北過武城東貫永濟渠,並於今武城南灌注今武城窪地,再在甲馬營西破高地而出,北入今故城縣境,在烏欄屯(今兀蘭屯)注入十八里高雞泊,並在鄭口西北高雞泊窪地形成「大流港」達三個月以上滯黃河水,注滿後再在辛莊鄉南決而東北,形成了自前沙崗到鴨鵝村幾十個沙丘。由於到景縣東行流不暢,又於嘉祐元年(1056年)在李村口西北決,向北入「五千渠」,由於河堤埽的不完善,到熙寧元年(1068年)「河決烏欄堤」「河決棗強埽」「樂壽埽」,一直到慶曆北流21年後,通過「開東流閉西流」的方略,才結束此地的河患。

(2)元豐北流:元豐北流是北宋黃河北流的第二次大泛濫。元豐「四年(1081年)四月二十八日,河北轉運使周革言:『小吳埽決』」。小吳埽位於商胡埽之西,不直接衝擊「北京城」(今大名),河道行大名西,到今丘縣、清河縣,向北行今索瀘河為主河道過今棗強縣西。元豐北流在清河縣北有支流行張甲河道,在故城縣五方頭穿過今饒陽店再入棗強縣。因高雞泊的存在,故城縣仍是災難深重。但北宋朝廷認為元豐北流泛濫區人戶不多,又不影響北京城(在大名)的安全,一直沒有堵塞決口,到1094年東流開通後,才閉塞北流。

(3)元符北流:北宋黃河北流的第三次大泛濫。元符二年(1099年),河決內黃口,決口水起初仍行元豐北流河道,後來泛濫灌注棗強以西數縣,北泛至衡水以北。由於多年北流,河堤和防範的比較完善,除向東的決口外,對河東的故城縣影響不大。

(4)黃路河北流:北宋朝廷在北流期間一直設法保護御河,以俟北流過後繼續對北部國防的後勤保障,於是大力完善東堤,因此河漫、河溢、河決的次數大大減少。水不到土亦不到,元封河道又成背河窪地。北宋守河官兵在1126年的潰散,使東堤失守。元符北流又在臨清(臨西縣)南東決,沖圮臨清,向北過今清河東再向北在今清涼江西側北流,再沖圮設在舊縣的棗強縣。到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在杜充決黃河阻金兵,黃河水只有40%的水量,直到金明昌五年(1194年)八月,「河決陽武光祿村故堤,灌封丘而東」,向北的黃河才徹底斷流。

二、漳河

《禹貢》黃河後的漳河出山後曾分三道北流,巨鹿縣以南的北道多稱「漳水」,冀州人稱「衡漳」,雖有分支,都屬「北道」;在館陶入衛的稱「南道」;行清河的人稱「清漳」,即為「中道」。雖漳水系濁漳、清漳二源的合河,出山後所稱「清、濁漳」與原來清、濁不同。歷史上過從邢台入貝州的漳水,《水經注》稱清河,隋唐時稱「漳河」。中道與西道互為消漲,曹操開運河時即有漳水流入中道,隋唐以來因西道行流受阻,中道漳水加大,同時高雞泊水量加大。基本流路同於今清涼江,在三朗南入故城境,改行禿尾巴河,東北流到景縣境很快再入故城縣的趙魯屯向東注琵琶灣後出故城縣,再入景縣行景縣東。

故城縣歷史時期部分湖陂河流古城

三、故城縣歷史時期內的運河

(一)曹魏運河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曹操築枋堰,利用白溝連接清河開鑿了黃河北第一條漕運河道到東光。今依據故城縣古老的「五方頭」的村名和北有灄頭,南有枋頭,找到中間二十餘個稱「×頭」的村莊,才知這些「頭」的連接,正與《水經注》描述的白溝—清河對應。原來曹操為了運河的長久(一次開河最少維持到北魏中期),沿途建了最少五個「枋頭」,故城的「五方頭」即其「五枋頭」。今天的河道基本定在沿清涼江一線段蘆頭、五方頭、漳營頭(在土營村河對面)、灄頭(在棗強舊縣村)再東折至故城縣的趙魯屯再北拐入景縣東。

(二)永濟渠

永濟渠系隋煬帝大業四年(608年)在曹魏所開白溝的基礎上開鑿的一條南達黃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市)的運河,藉以用兵遼東。永濟渠在故城縣的徑流並不複雜,就是今天故城南部的蔡河故道。在故城縣建國鎮馬莊到河西街南頭屬宋朝新開河道,連接了東陽支和繹幕支屯氏別河,再到明清河西減水閘拐而北行今運河,自小吊嘴東趨到老武城,東北流到李古寺(宋禮固鎮)西再北行漢鳴犢河,北到德州西今運河。

(三)柳溝運河

柳溝河是隋末唐初的竇建德在戰爭間隙開鑿的一條從洺州通過家鄉(在東三務東南)到樂壽(今獻縣)的軍民共用的運河,是疏通了洺水、蔡河、屯氏別河東陽支、柳行巷、從陂、倒流河來實現的,在唐武德二年(619年)八月全線貫通。因其不行經大城市,唐朝再通永濟渠而廢棄柳溝河,至今故城縣天水屯到高莊村運河內還能見柳溝河的遺址。

(四)宋北流期間漕河

北宋是文化發達的王朝,但尚空談,不務實,又成了滅國的根源。在北部國界用自然塘濼限遼,就怕黃河淤墊;國境設置的「軍、寨」均要御河輸送給養,偏偏每次黃河北流都橫截御河,所以說宋對御河的治理始終是不遺餘力。那麼北宋是怎麼運輸軍、寨軍需的呢?答案是利用黃河行漕,內地沿途的軍寨即是其證明。故城縣以寨命名的村莊都曾在慶曆年設有漕運軍寨,今武城設有劉家寨,故城縣有武官寨、李仙寨、丁家寨,1056年改道移李仙寨、丁家寨到馬軍寨,宋開通新運河後在鄭口設有新寨(今村莊稱辛宅)。

(五)宋熙寧運河

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正月十二日(陰曆),在北京(大名府)有一次開挖御河的專題朝會,基本定調:南段仍用永濟渠,到武城縣(建國鎮東)再向東開約二十餘里,入黃河北流故道,下接五股河。雖有不同意見,但經過實地勘察,先後調用兵將、城兵和都水監卒8000人,用時三月完工。由於選址正確,結果「東流通快」。北宋依然利用武城以西的永濟渠到今老武城開十餘里東北至慶曆黃河到甲馬營西北到東大窪,通過歷亭縣最西的邊緣到兀蘭(古稱烏襴)屯,再從烏欄堤決口處開運河橫截黃河入五股河,此河即鄭口到德州接永濟渠,全長一百二十宋里(《宋史》有記載)。

(六)金衛河

金人實際統治今故城縣坐落的恩州(今武城)僅有60年。世宗大定四年(1164)八月,以山東大熟,詔移其粟以實京師,皇帝才知道,糧食運入燕京,大運河是最重要的通道。此後有三次對漕河的治理,因文獻記載缺失,到元朝寫《金史》時並無開鑿衛河的記載,通航漕運的年代應該定在《金史》記載的縣官則帶「管勾漕河事」為準。同年皇帝下令疏通漕河,泰和六年(1206年)前即已形成金運漕河。其流路的方向大致同今運河,到鄭口合於熙寧運河。

(七)元運河和京杭大運河

元運河即通過今故城縣和武城縣界的大運河,因南連杭州,北達北京,故稱京杭大運河。實則於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開會通河,始連接衛運河,到至元三十年(1293年),元代大運河全線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達大都,成為今京杭運河的前身。史書記載從1368年到1948年的580年間,海河流域發生過嚴重水災387次,嚴重旱災407次。1963年發生了罕見的特大洪水,毛主席發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號召,連續十餘年的遷村、拓寬、裁彎、築堤、清障形成了今運河即京杭大運河。

四、故城縣歷史時期的湖陂

(一)高雞泊

高雞泊在地質年代即為滄縣隆起西側畸形拗陷區,北、南、西有此隆起的阻隔,南來的史前黃河水難以到達,未能形成有效淤積,後在《禹貢》河、《漢志》河時期又被圍結成「背河窪地」,定王河通過時成為鬲津河的一「鬲」。北宋黃河時的淤填,到清代時尚不能蒔禾。因隋唐時期的竇建德而被記載,唐末因王鐸事件而聞名。

(二)琵琶灣

琵琶灣是在北宋時通過永濟渠引水灌滄州形成的塘泊,以防止遼人從陸路入侵,在尋找水源時被記載。熙寧六年(1073年)十二月,「先是,滄州北三堂等塘濼,為黃河所注,其後河改而濼塞。程昉嘗請開琵琶灣引河,而不成」中的琵琶灣,德州記載為「琵琶灣」,《景縣誌》記載為「枇杷灣」,但《故城縣誌》未記載。其實,今天故城縣有一皮婆屯就位於灣西側。琵琶灣與高雞泊有沙河連接,在黃河改道四年後的熙寧六年(1073年)時還有積水,曾是蓨縣、德州、故城間的界河,也是竇建德時所稱的「漳浦」之依。

除上述湖陂外,尚有東大窪、喬家窪、馮家灣、王家湖、商家窪、祥家窪被史書記載,分別在《古水古城圖》中標出。

五、歷史古城

(一)東武城

始城於夏禹七世孫(姒)芒時期,封子武於此建國。春秋時期齊桓公曾於此建「武城」,稱「東武城」,戰國時期趙惠文王封趙勝為平原君再建東武城。北齊天保七年(556年)遷至信成(今清河縣西北)。隋開皇元年(581年)遷回原址,唐調露元年南遷十里至唐武城,臨永濟渠。

(二)東陽功臣侯國

東陽功臣侯國,首於西漢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封張相如功臣侯國,傳五世,亡後(失記)。到元康元年(前62年)六世孫時,「詔復其家」。後世其地稱「陽鄉」。出土南門城垛,在今衛河主流東側。

(三)復陽功臣侯國

西漢高帝七年(前200年)封陳胥功臣侯國,傳國四世,元狩二年(前121年)發現四世非親生,國除為縣,直至西漢末,為侯國79年,為縣146年。

(四)東陽王子侯國

此城起於西漢宣帝本始四年(前70年),封清河綱王子劉弘東陽王子侯國,傳五世79年。東漢後為高黎郭。隋開皇六年(586年)置東陽縣,十八年改稱漳南縣,唐貞觀七年(524年)西南移城二十二里,所遺之城即「故城」。金明昌五年(1194年)在此建故城縣。1945年移至鄭口。

(五)東漢陵鄉侯國(北魏侯城縣)

東漢建武年間(25-55年)封梁統為陵鄉侯,因在朝為官,由其子梁松嗣封,永和四年(86年)坐罪失侯。北魏太和十三年(487年)於此置侯城縣。北齊於550年撤銷。

(六)唐武城

唐調露元年(679年),武城遷到永濟渠義王橋西二里,城圮後再東移建至今王行杖村。北宋初在此建「弦歌台」,始稱「子游在此武城為宰」。熙寧九年(1076年),再東遷十里到東流村(今武城縣老城西)。

(七)明清武城

北宋熙寧九年(1076年),由唐武城東遷十里,建城於今運河東側,運河西側為同城的河西街(今建國鎮),1973年運河拓寬武城遷城到古歷亭縣,河西街未動遷,人們至今仍稱河西街為武城。

(詳細考證請參考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故城探源》)

編輯:劉榮梅

供圖:郝金龍

免責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請聯繫我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