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風雅宴:用美食詮釋大宋風雅,以情懷助力文化復興

大河報 發佈 2024-04-01T03:46:07.925886+00:00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王惟一大宋風雅,東京夢華。時光綿延千年,當年的北宋東京已改稱開封,滄海桑田一遍遍輪迴,滿城菊花盛放了又枯萎,只有帶露的月色依舊皎潔著,氤氳著那一場繁華舊夢。「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之異味,悉在庖廚。」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的序中寫道。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王惟一

大宋風雅,東京夢華。時光綿延千年,當年的北宋東京已改稱開封,滄海桑田一遍遍輪迴,滿城菊花盛放了又枯萎,只有帶露的月色依舊皎潔著,氤氳著那一場繁華舊夢。

「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之異味,悉在庖廚。」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的序中寫道。宋代飲食文化繁盛,食品種類大幅增加,烹飪技法也愈加豐富;隨著宋室南渡,南北飲食習俗交流融合,又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食物,連接了歷史與現在,他鄉與故鄉;飲食里,有故都的繁華,桑梓的芬芳,文化的傳承。為了重現大宋宴飲的風采,弘揚宋文化和豫菜文化,成師傅汴京烤鴨創始人成國富多年堅持,終於圓夢,將宋文化地標餐廳——宋風雅宴呈現在食客面前。

疊代丨從成師傅汴京烤鴨到宋風雅宴

1975年出生於中國廚師之鄉的成國富,14歲就開始學廚。從長垣縣烹飪大樓出師後,他帶著紮實的豫菜功底前往全國各地學習,把川粵魯蘇四大菜系融會貫通。1993年,成國富回到河南,從「下海」承包廚房,到任新鄉九州賓館廚師長,再到獲央視「滿漢全席」擂主……年紀輕輕的成國富獲得了中國烹飪大師稱號,但這些成績並沒有讓一個對餐飲真正熱愛的人停下腳步。

2008年初,成國富隻身一人來到鄭州創業,二月二龍抬頭那天,他的第一家店——成師傅大長垣美食在紅專路亮相,主打長垣家常菜;2012年,成師傅中興樓開業,從家常菜升級為官府菜,並推出主打單品「汴京烤鴨」;2015年底,成師傅旗下幾家直營店統一改名為「成師傅汴京烤鴨」,聚焦單品的策略獲得了成功,集團日營業額峰值突破100萬元,烤鴨累計銷售早已突破百萬隻。

宋風雅宴創始人成國富

2020年到2022年這三年,市場大環境因素讓不少餐飲企業遇到了危機。危機,對多數人是危,對少數人卻是「機」。一路高歌猛進的成國富,終於有機會能安靜下來,思考自己的初心和企業的未來。他開始深入鑽研挖掘宋文化,用三年時間打造出「宋風雅宴」這一全新的文化餐飲品牌。

成國富對於宋文化的情懷,始於「汴京烤鴨」這道菜。汴京烤鴨的歷史可追溯到北宋,《東京夢華錄》記載的「爊鴨」便是烤鴨,是當時酒樓市肆中的名菜。在挖掘汴京烤鴨歷史的過程中,成國富查閱了大量典籍,並多次前往開封各大古蹟和博物館進行考察。在不斷尋宋跡、品宋物、憶宋人的歷程中,他愈發體會到宋文化的璀璨、河南文化的厚重。

國學大師陳寅恪曾寫道:「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在宋代以前,由於生產力和技術原因,烹飪以蒸、煮、烤為主。宋代人口的爆炸式增長與肉類供應的巨大缺口,使得宋人不得不開發新的烹飪技巧,今天中餐主流的烹、燒、烤、炒、爆、熘、煮、燉、鹵、蒸、臘、蜜、蔥拔等烹飪技術都成熟於宋朝;杯盤碗筷等多種餐具從宋朝齊備,就餐形式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酒樓正店和夜宵自宋朝起開始興盛。

「宋文化就像一座寶藏,越挖越深,挖到後來我發現,僅一道汴京烤鴨遠遠無法承載我對宋文化的情懷,我想發掘整理出更多有代表性的宋代美食,結合宋代的文化、禮儀呈現出來,讓更多人了解宋文化和豫菜文化。」

為此,成國富組建了「宋文化顧問團」,聘請宋文化研究學者及豫菜大師作為名譽顧問;在企業內部也成立了「宋文化研究小組」,把喜愛文化、熱愛鑽研的員工組織起來。「我們利用三年時間靜心沉澱,從2020年起不斷拜訪名師、深挖文化、考察學習、研究菜品、打磨裝修、培訓禮儀,終於在2023年初,把宋風雅宴呈現在大家面前。」成國富說。

定位丨還原千年風雅,打造宋文化地標餐廳

走進宋風雅宴,仿佛夢回大宋,處處皆是宋文化的細節。這家「宋文化地標餐廳」,融宋禮、宋服、宋舞、宋樂、宋宴、宋餚、宋點等元素於一體,使顧客達到入眼、入耳、入鼻、入口、入心的「五感」沉浸式體驗。

為了全方位展現宋文化,宋風雅宴精心設計了九大打卡點——絲竹之樂,宋風韻舞,君子四雅,行酒博戲,文盛科興,衣香麗影,翰墨丹青,尋味千年,饗宴之儀。

例如「君子四雅」,將宋代的焚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雅事融入就餐環境之中;「行酒博戲」則包括投壺、射禮、行酒令等,客人把酒言歡時可以博戲助興,也可與店內人員對一段宋詞「飛花令」,體驗古人的雅趣;「衣香麗影」為顧客提供宋服換裝,顧客可以穿上宋服,沉浸式融入古色古香的環境之中;「翰墨丹青」,除了正門處那棵掛滿名詞佳句的「詞樹」外,每個包間皆以宋代名人雅士為主題,陳列著相關的書畫和詩詞作品,例如「王希孟」房間掛著千里江山圖,「蘇東坡」房間掛著赤壁賦的書法……

值得一提的是「饗宴之儀」,宋風雅宴遵循宋人之禮,準備了豐富的宴飲儀式。目前主打的「風雅生日宴」,包含簪花納福、皇家七湯點茶、宋舞表演、飛花對弈等環節,儀式感十足,令人身臨其境地感受宋代宴席文化。

「未來,我們還會繼續鑽研挖掘,開發更多形式的宴席,突出『雅』和儀式感,深度展現宋文化,提供系列化的沉浸式體驗。」成國富說,「例如文豪宴,還原蘇東坡的家宴;千里江山宴,以菜餚形式展現青綠山水之美;詩詞宴,把各種詩詞中提到的菜品組合成一個宴席;還有迎春宴、仲夏宴等季節性宴席,結合時令食材,傳達古人『不時不食』的理念。」

特色丨古菜今做,用美食詮釋宋文化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宋風雅宴的菜品,幾乎道道都有淵源和典故。一些菜品來源於《山家清供》《中饋錄》《東京夢華錄》等古籍,根據書中的記載還原製作;一些則源於宋代詩詞、書畫、景點等帶來的靈感,研發出可傳承的原創菜品;還有一些通過融合古時菜品思路和烹飪技藝,對現代食材進行開發和創作。

持螯供

例如持螯供,出自《山家清供》記載:「每旦市蟹,必取其圓臍,烹以酒、醋,雜以蔥、芹,仰之以臍,少候其凝,人各舉一,痛飲大嚼。」黃金雞的做法也來自《山家清供》,取淨雞加麻油、鹽、蔥和花椒水煮,燒熟斬件,配美酒最佳。芥辣肉絲帶底中的「芥辣」出自《中饋錄》記載,芥子碾細水調,沸湯三五次泡出黃水,加入淡醋,用布濾去渣後即可使用。旋切魚膾源自《東京夢華錄》,汴京金明池酒家會把鮮魚快速片成魚膾,乃生魚片,文人食之不可停。

虹橋羊排

陸游犁祁酥的靈感來自陸游《山庖》一詩,「犁祁」指豆腐,選用山中珍菌加上豆腐一起燉煮,輔以海膽,鮮香四溢。虹橋羊排靈感源自《清明上河圖》所繪的「虹橋」,成國富自己設計並找匠人定製了「虹橋」造型的餐具,配上宋人愛吃的羊排,帶你體驗大宋的繁華景象。

榴槤烤鴨

「傳承不守舊,創新不忘本」,是成國富一直以來的理念。在研發宋風雅宴菜品的過程中,他秉持「南北融合,古菜今做」的原則,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創新。比如原創研發的「榴槤烤鴨」,在北宋爊鴨的基礎上配以榴槤蛋糕,再上桌現烤,別有一番滋味;古籍記載的「青精飯」,被成國富加入了烤鴨、海參、瑤柱、乾貝等高檔食材,輔以濃湯,做成升級版的「火鴨青精飯」,口感更豐富。

「未來,我們還會持續研發更多新菜,把博大精深的宋代飲食文化更好地展現給大家。」成國富說。

鮑魚烤鴨

使命丨弘揚大宋美食文化,助力民族文化復興

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人們對於文化自信、民族情懷有了更高的追求,這使得東方氣質和文化內涵成為未來中國高端餐飲的美學基礎,「文化餐飲」成為餐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從事餐飲行業30餘年,從廚師到創業者,成國富早已把餐飲當作自己的終身事業,以將豫菜發揚光大為己任。在他看來,恢復豫菜在北宋時期的榮光,是他追求的最高目標。

「未來,我會堅持挖掘宋代飲食文化,在菜品上,繼續復原和創新宋代菜餚;在服務上,深挖宋文化服務體系,讓顧客沉浸式體驗宋文化之風雅;在環境上,引入更多宋代事物,讓顧客在門店中能了解認知到更多宋文化故事;在經營上,不斷打磨門店菜品和服務的可複製性,為門店拓展打好基石,讓宋風雅宴走出河南。」成國富計劃,宋風雅宴在鄭州紮根後,將沿著宋朝南遷的足跡向南發展,在蘇州、杭州、南京、上海等城市開店,五年內發展20家門店,讓更多人了解宋文化和豫菜文化。

「宋文化太深了,我們挖了三年,才挖出十米深,而下面還有至少上千米。」成國富表示,弘揚大宋美食文化、助力民族文化復興,是他最重要的使命,一代人完不成,就傳承給下一代人,用幾代人的努力去挖掘整理髮揚宋文化。「這個過程很艱辛,就像兩萬五千里長征,我會帶著一群人堅定地往那個方向走。」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前路漫長,但成國富已做好了準備。

來源:大河報·豫視頻 編輯:鄧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