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來:「禮」的精神與世界城市

文以傳道 發佈 2024-04-01T15:45:35.604589+00:00

禮是一套規則體系,也是古代中國組織社會的理想方式,它對現代社會是否有意義,或有何意義?為了提高精神生活的品質,發揚道德價值,指導人生方向,需要開放各種探求,而其中的一個課題是:有必要把東亞傳統中的禮文化經過選擇而有益地應用於人文教育的實施、社會問題的解決、人際關係的調整,城市文明的建設,以期達到提升人性價值、建立健全人格、共創和諧的秩序。

禮是一套規則體系,也是古代中國組織社會的理想方式,它對現代社會是否有意義,或有何意義?至少在多元文化成為潮流的當今世界,值得深入探討。應該說,20世紀的歷史已經證明,在商業衝動籠罩世界、市場法則支配全球的21世紀,僅僅依靠法律和民主不能建設起有序和諧的社會。為了提高精神生活的品質,發揚道德價值,指導人生方向,需要開放各種探求,而其中的一個課題是:有必要把東亞傳統中的禮文化經過選擇而有益地應用於人文教育的實施、社會問題的解決、人際關係的調整,城市文明的建設,以期達到提升人性價值、建立健全人格、共創和諧的秩序。

我們今天當然不可能也不應當企圖全部恢復古代關於禮制、禮俗儀節的體系,我們必須一方面依據創造的轉化和批判的繼承發展的原則,把儒家古禮的精神、結構、氣質、原則、範式提煉出來,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對治當今世界的病症。另一方面,發揚古禮的禮讓精神,建設適宜現代城市文明的新的禮儀體系。的確,「禮」的涵義本來就是十分豐富的。那麼,在古代文化史上的「禮」究竟意有何指呢?這必須加以分析和說明。可以說,「禮」在古代文化中至少有六種不同的涵義:

1、禮義—貫徹於禮之細節規定的核心價值和倫理原則

2、禮樂—文化的體系

3、禮儀—儀式、禮節的形式規定

4、禮俗—生活中的習慣規則

5、禮制—制度

6、禮教—以禮作為主體的規範體系

我們今天討論古代的「禮」文化必須在以上的分疏的基礎上加以討論,應當說,「文明有禮」的禮主要指禮儀意義上的禮。

「文明」一詞,在中國古代始見於周易易傳,如彖辭「文明以止,人文也」。但易傳所謂文明與近代以來漢語「文明」一詞的意義,距離頗大。與近代漢語「文明」意義相當的語詞,在古代即是「禮」。換言之,古代中國文化的「禮」含有文明的意義。

儒家思想是東亞軸心文明的代表,而軸心時代的儒家思想可以說與「禮」的文明有極為密切的關係。西周的禮樂文明是儒家思想的母體,軸心時代的儒家以重視「禮」為其特色。「禮」的重要性可以《禮記》中的一段話來表示: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章;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禮記·曲禮》)

禮是道德的標準、教化的手段、是非的準則,是政治關係和人倫關係的分位體系,禮有威嚴的功能,也有親合的作用。

當然,古代歷史文化的「禮」包含多種意義,古代禮書《儀禮》所載,更多地是屬於士以上貴族社會的生活禮儀,規定著貴族生活與交往關係的形式,具有極為發達的形式表現和形式儀節。禮尚往來的古語正是指明古禮從祭祀儀式脫胎而發展為西周的交往關係的形式化規範體系。《儀禮》的體系更多屬於古代貴族生活的慶典、節日、人生旅程、人際交往的儀式與行為的規定。《禮記》冠義篇更強調「禮義之始,在於正容貌,齊顏色,順辭令」,把禮作為行為規範體系,強調容貌辭氣的規範和修飾是這一規範體系的基礎,也是禮儀訓練的初始入手處。事實上,《禮記》所理解的禮是一個無所不包的文明體系,只要是從動物性的自然活動方式擺脫出來,開始以工具利用自然力,它所利用的方式和結果就是文化,就是禮,這意味著,禮就是文化、文明。古禮包含大量行為細節的規定,禮儀舉止的規定,人在一定場景下的進退揖讓,語詞應答、程式次序、手足舉措皆須按禮儀舉止的規定而行,顯示出發達的行為形式化的特色。這些規定在一個人孩提時起開始學習,養成為一種藝術,而這種行為的藝術在那個時代是一種文明,一種文化上的教養。西周到春秋的禮儀文明代表著當時世界最發達的禮儀文明。

所以《禮記》上說,「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曲禮)「君子有禮,則外諧而內無怨」。(禮器)又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曲禮)從德性上說,儒家既講「仁義禮智信」,又講「溫良恭儉讓」,兩方面在古典儒家是互相配合的,這在《論語》中看得最為明顯。子貢評論孔子說「夫子以溫良恭儉讓得之」(《論語》學而篇),這裡的儉是指自我約束,節制不放縱。溫良恭儉讓就是「文明有禮」的德行。仁義禮智信則是「敦厚有德」的德行,它與文明有禮的德行二者要互相配合。《禮記》講的「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其中的恭敬退讓就是溫良恭儉讓,「以明禮」是說明溫良恭儉讓這一套德行是用以行禮的德行。子夏甚至說「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論語》顏淵篇)做到了恭敬有禮,才能四海之內皆兄弟,達到人際關係的和諧。

現在,我們把禮儀文明的精神和要義歸結為以下幾點:

1、禮主敬讓

《左傳》早就有:「讓,禮之主也」,《禮記·經解》也說禮是「敬讓之道」。

2、禮主和諧與秩序的統一

禮是禮樂之總名,其中禮主秩序,樂主和諧,故禮是秩序與和諧的統一。

3、禮貴他人

《禮記·坊記》:「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則民作讓。」「善則稱人,過則稱己,則民不爭」。《禮記·表記》說:「君子恭儉以求役仁,信讓以求役禮,不自高其事,不自尊其身,儉與位而寡於欲,讓於人,卑己尊人,小心而畏義。」

所以,我們可以說:

「禮」所體現的道德精神是貴人敬讓,突出對於對方的尊重;

「禮」所追求的社會理想是有序和諧,特別是秩序;「禮」的體現是行為和精神的高度文明。

歷史表明,禮之「文」作為形式節目,是可變的,隨時代環境而改變;禮之「體」則是不變的的基本精神原則。可以說,幾千年來,中國文化培養了一種「禮性精神」,它起源於祭祀禮儀,而漸漸從宗教實踐中獨立出來成為人世的社會之禮;它通過包括封建時代在內的各個時代的各種禮俗表達,但又是超越了那些具體儀節的普遍精神,這是一種人文主義的禮性精神。禮的文化包括三個層面,禮的精神、禮的態度、禮的規定。禮的態度就是溫良恭儉讓,有人歸納為「恭敬而不輕怠,莊重而不輕浮,沉穩而不浮躁,自然而不做作,優雅而不粗俗,真誠而不虛偽,適中而不過分」。所以,我們可以說,中華文明的「禮」是以「敬讓他人」為其精神,以「溫良恭儉讓」為其態度,以對行為舉止的全面禮儀化修飾與約束為其節目的文明體系。無論如何,「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曲禮),禮不僅對個人修身有其意義,對社會更有提升社會精神文明的移風易俗的作用。

從比較文化的角度來看,禮的社會性十分突出。在亞里士多德的德性表中,甚至在整個西方倫理學史上,都沒有類似中國對「禮」的強調,古代西方的德性倫理範疇中,從未想到以「禮」為其中一德。古代儒家的「禮」不僅是儀式的規則,而是擴展到日常生活的舉止合宜的要求。在某種意義上,古典儒家認為一個人不通過「禮」的訓練就不能得到「仁」等高尚的品質。

2004年北京城市規劃提出的北京城市定位,是國家首都,國際城市,歷史名城,宜居城市,現在,「世界城市」已成為北京城市的總體發展定位和目標。據北京市政府2010年1月政府工作報告,「世界城市」是指國際大都市的高端形態,在全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影響力,具體特徵表現在國際金融中心、國際活動聚集地等。北京市政府為北京市發展設計的這一獨立的城市發展定位,它擺脫了北京市以往「為……服務」的外在的「為他」的目的,而把城市本身的「自為」的發展指標當做目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般世界城市指標,以國際性強、人口眾多,交通先進,金融中心、文化機構聚集等為標誌,注重城市的綜合經濟實力,產業結構的優化程度,科技創新的研發能力,並沒有提及城市的文明素質,沒有提及城市行為與精神的文明高度。這對已有的發達國家的世界城市來說,可能是不言自明的。但對於以世界城市為目標而尚未達到世界城市的北京來說,這樣的定義就顯得不全面了。

目前,著名的世界城市,在具有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的同時,也都具有較高的文明程度,尤其體現在居民的行為層面,反映了這些世界城市居民的文明意識水平。如最典型的,這些城市市民的環保意識很強,作志願者(義工)的意識很普遍,這些都是我們今天城市和居民較欠缺的。因此,要建設世界城市,必須建立起一整套新的禮儀文明體系,建設高度發達的禮儀文明,落實在居民的「行為——精神」層次。從這個角度來看,北京市目前開展的「做文明有禮的北京人」主題活動,正是建設世界城市的一項重要的基礎工程。為了推進這一建設,有必要大力發揚古代優秀禮文化的精神和態度,繼承北京人「客氣好禮」的老傳統,把傳統和現代對接,把傳統的禮文化轉化為現代的禮儀文明。

與「禮主敬讓」的古代文明既一致又有區別,現代社會形成了一套適合現代城市公共生活的禮儀規則與行為體系。如「文明有禮」的要求,包括居民在公共生活中的衣著得體、舉止得當、用語禮貌、排隊有序,以及一套城市公共生活的習慣。現代都市的文明還以「不影響他人」為基礎原則,形成包括在城市不同場所場合的行為要求和習慣。如乘坐公共運輸,以先來先坐為原則,不得無禮占座,不得以腳踩座位,不得讓兒童在車內隨意小便,要禮讓孕婦和殘疾人士等等。現代都市文明行為規範和習慣,就人際關係而言,不再是傳統社會以熟人為主的人與人接觸關係,而是在都市生活中隨處可及的陌生人或不熟人之間的接觸關係。就禮儀文明而言,表面上看,禮儀文明所注重的是形式的層面,但形式也反映著素質。如何在此種現代都市人際關係中使行為禮貌得體,消解混亂與衝突,體現文明素質,是現代中國文化面臨的新的挑戰。北京市應以首善之區要求自己,要持之以恆地大力開展「新禮儀、新習慣」的教育宣傳,使之成為從家庭到學校到社會的生活習慣,從而使得新禮儀有深厚的生活文化基礎。

在現代化進程中,大量農民進城務工,逐漸加入城市居民的行列,但他們原有的生活習慣往往與城市生活規則相牴觸,對行為在公共場合對於他人的影響缺少敏感性,這就需要幫助他們進行城市文明的再教育,讓他們熟悉了解城市文明的習慣,加快融入城市生活的步伐。

還應看到,當今世界,各個國家的世界城市的文明禮儀有很大的共通性,在這裡每個民族國家的特殊性傳統占的比重較小,通行的城市文明條目越來越成為普適的標準,這是與其他的文化領域有所不同的。這就要求我們熟悉世界上其他世界城市的禮儀文明,關注我們在城市文明方面與世界城市的差距。中國目前仍處於經濟快速增長的時期,我們應當記取孔夫子的教導「貧而樂,富而好禮」,使城市文明的水平與經濟發展同步提高,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同步發展,而無愧於中華文明歷史上「禮儀之邦」的盛譽。

按照儒家禮思想的傳統,在理解禮的意義和變遷中,最重要的是區分「禮」和「儀」。或者用另一種後來儒家常用的分疏,即強調「禮之本」和「禮之文」的分別。我們今天所說的「文明有禮」主要還是在「禮之文」的層次,在禮儀禮俗的層次,而不是道德規範的層次,這是應當區別清楚的。


來源:"人文日新陳來"公眾號

歡迎關注@文以傳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