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梵谷傳後震撼靈魂的感動

第子乘風下翠微 發佈 2024-04-01T15:58:55.169471+00:00

梵谷 梵谷聰穎、敏銳,被全家族寄予厚望,他是文森特叔叔最寵愛的侄兒。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知道將來他不僅是叔叔職位的繼承人,而且還是財產的繼承人。然而,梵谷的人生並沒有沿著既定的軌道走下去,而是一開始就發生了偏離.

梵谷聰穎、敏銳,被全家族寄予厚望,他是文森特叔叔最寵愛的侄兒。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知道將來他不僅是叔叔職位的繼承人,而且還是財產的繼承人。


然而,梵谷的人生並沒有沿著既定的軌道走下去,而是一開始就發生了偏離.

在畫廊里,梵谷總是試圖把他認為的作品介紹給客戶,家族的人為此向他發出了嚴重的警告。

可執拗的梵谷不肯改變自己,他開始為家族給他設計好的道路產生了懷疑,於是他想到:「一個人怎麼能用他的一生—他只能度過一次的人生—來從事這種向極為愚蠢的人來出售極為拙劣的畫的工作?」他執拗地認為人必須得克制自己的私慾,貶抑自我,才能守住品味。人生在世不可只圖享樂,為人誠實也不是唯一的目的。人生在世應對人類有重大的貢獻,超脫於一切世人盡在其中的苟且偷安的粗俗,以求達到崇高的境界。」

他的固執己見讓他失去了畫廊的工作,也失去了繼承財產的機會。


他沒有經濟收入了,梵谷常常靠著弟弟的接濟度日,勉強維持生計。他孤獨地作畫,孤獨地生活,沒有錢請模特,他的模特只有他自己。



這幅自畫像創出了7150萬美元的拍賣天價時,拍賣行里歡聲雷動。然而這一切已經與梵谷毫無關係。


梵谷的初戀是一個叫烏蘇拉·羅伊爾的女孩子。

人們都說,初戀就像一顆酸澀的果子。是啊,這果子雖然充滿了誘惑,但是畢竟尚未成熟,味道並不甜美。這比喻用來形容梵谷的初戀再恰當不過。

在尚未遇到烏蘇拉·羅伊爾之前,梵谷是一個性格內向、鬱鬱寡歡的男孩子。但是,烏蘇拉·羅伊爾改變了他。


烏蘇拉·羅伊爾和她媽媽開了一家只收男孩子的幼兒園,這個女孩子性格開朗,長相甜美,每天都和梵谷在一起,有說有笑。這使得梵谷也逐漸變得開朗起來,逐漸變得樂觀陽光。梵谷還給她取了個溫馨的外號:"娃娃的天使"。


一段時間的相處後,梵谷發現自己愛上了烏蘇拉·羅伊爾。在他即將22歲時,他也得到了一次升職的機會。他準備在升職時向烏蘇拉表白。


那天晚上,他醞釀了很多表白的詞語,懷著激動的心情走進烏蘇拉的房間。


表白的結果令人大失所望。當梵谷說:"烏蘇拉,我愛你,你能不能做我的妻子?"烏蘇拉驚訝極了。她說:"你竟然不知道我已經訂婚一年了。"


但是梵谷並不放棄,他一直追求烏蘇拉。在他看來,烏蘇的未婚夫並不愛她,他給不了她幸福。梵谷一直試圖說服她,讓她愛他。為了讓她明白他的愛是真誠的,他甚至朝烏蘇拉大發脾氣。烏蘇拉對他說:"你愛上我難道是我的過失?我無非是想與你做個朋友


這話深深刺痛了梵谷。失戀,使他的脾氣越來越古怪,他離群索居,變得非常孤單,性格乖僻,鬱鬱寡歡。

在烏蘇拉結婚的晚上,梵谷悄悄躲在暗處注視著新娘和新郎的一舉一動。當他看到"烏蘇拉被那男子緊緊抱在懷裡,她的嘴唇與他的嘴唇吻合在一起"的時候,他的心破碎了。


他離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的這個讓他傷心之地。

梵谷的第二段戀情,是她的表姐凱。第一次見到這位表姐,梵谷24歲,他表姐26歲。當時她已是人妻,而且還有了孩子。


自從見面之後,他和表姐凱相處非常融洽,他們兩人都熱愛繪畫,經常在一起談論倫勃朗等畫家的畫作。他們觀點一致,有共同話題。而且凱還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女子。這對孤獨的梵谷來說,無疑是久旱逢甘霖。


在他眼中,凱從容恬靜,端莊閒雅,舉止投足間都表現出良好的教養。


這次見面後,梵谷便深深的愛上凱。中途,他因為事業離開了一段時間,當他再次回到表姐身邊時,他無法再忍受這種暗戀,"必須向她表白"。


一天中午,凱帶著孩子陪著梵谷一起外出寫生。在一棵大樹下,梵谷架起畫架開始作畫,凱的孩子睡著了。凱則安靜地看梵谷作畫。


這時,他認為是時候表白了。

著眼前美麗的凱,他簡直無法控制。他發狂似的把凱摟到懷裡,粗魯而熱烈地表達自己的愛意。

對於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凱驚訝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她驚恐地推開梵谷,然後抱起熟睡的孩子飛一般地跑開了。

梵谷看著跑遠的凱,大聲喊道:"凱,我這麼愛你,你為什麼要逃開呢?你難道不明白我不能沒有你?凱,把過去的事情都忘掉吧,咱們要開始新的生活。"

事情,並沒有他想像的那麼順利。

媽媽告訴梵谷:「你怎麼能愛上自己的表姐?你不是瘋了吧?」

愛情上的失意和媽媽的不理解,使他徹底崩潰了。


梵谷的第二段感情就這樣結束了。這事之後,他和父母的關係便越來越疏遠了。


梵谷的第三段戀情,是他在荷蘭海牙時候遇見的一個站街女。


在荷蘭的海牙,梵谷跟隨當時的著名畫家、他的表哥毛威學習油畫。有天晚上,孤獨的他在一個小酒館了遇見了一個女子。

怎樣的女子呢?


她已經不年輕了,也不美麗,有點憔悴,這是一個經歷生活憂患的女人。她的身材細長,但體型很好。"

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她的名字叫克里斯汀。當時她連一杯酒錢都付不起。梵谷和她聊了起來,並請她一起喝酒。

她是個站街女。她並不避諱自己的職業。她告訴梵谷,她以前干"這事"很長時間。現在在洗衣房幫人家洗衣服。但是為了補貼家用,她又不得不到街上去。她有五個孩子,而且肚子裡又懷了一個,並且她不知道孩子的父親是誰。

克里斯汀32歲,是個苦命的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她媽媽就是站街女。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被媽媽帶上了這條"道"。

懷著對這個苦命女人的同情,梵谷僱傭她當模特。

在他的住所兼畫室里,他們兩人之間漸漸產生了感情。作為一個女人,克里斯汀憑著自己的天性照顧起梵谷的生活,幫他收拾屋子,為了洗衣服,給他做飯。在梵谷因為飢餓而生病時悉心照顧他。

兩個不被命運眷顧的人,就這樣走到了一起。

梵谷愛上了這個女人,他決定和克里斯汀結婚。

但是,由於克里斯汀特殊的身份,他們的婚姻遭到了雙方家人的反對。梵谷遭受的打擊尤其大,毛威表哥不再搭理他,他的畫家朋友們認為他這是在自毀名聲,他的家人更是不同意他們的婚事。

就在克里斯汀臨產的時候,她病倒了。梵谷用弟弟提奧寄給他的生活費幫助克里斯汀度過了難關,把她從鬼門關里拉了回來,讓她順利生下了孩子。

梵谷排除了所有阻礙,擯棄所有人鄙夷的眼光,決定和克里斯汀一起生活,一起撫養那個不知道父親的新生嬰兒。

但是,當她們真正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梵谷才發現,事情並沒有他想像的那麼簡單和美好。

他愛克里斯汀,願意和她廝守一生。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克里斯汀身上那種懶散、放任、毫無自律的生活習慣讓梵谷大為苦惱。而且她還在母親和哥哥勸說下背著梵谷再次去站街。這是任何一個有正常心智的男人都無法接受的,何況梵谷是一個有崇高藝術追求的人。

而最終將他們的關係推向徹底破裂的深淵的,是克里斯汀試圖剝奪梵谷畫畫的權力。梵谷熱愛繪畫。可是克里斯汀無法理解他,更不能容忍他把有限的用於生活的錢拿去買畫畫用的顏料、雇模特。她想把梵谷變成一個和她一樣的人。克里斯汀的這種無知的妄想,讓梵谷徹底覺悟,最終決定離開她,離開海牙。

在他離開前,他對克里斯汀說:"茜恩,我一直都想幫助你。我愛過你,也曾盡心竭力地照料過你。作為報答,我只要你為我做一件事,僅此一件。"

"什麼?"

"不要再回街頭去干那個了。那會把你害死的!為了安通—我們一起養那個不知道父親的孩子,不要再干那種營生了吧!"克里斯汀沒有回答他,只是問:"咱們的錢,還夠再喝一杯嗎?"

梵谷無奈地點了點頭。他們再一次走進那個他們第一次相遇的小酒館。

那次離開之後,他再也沒有見到那對母子。

風塵女子再一次傷害了梵谷的感想和內心,在忍無可忍後,他走了,走的那樣絕望和無奈。


人在最傷心的時候,家才是療愈自己最好的藥,家裡面有媽媽的關愛,不用為生計發愁,可以安心作畫。


在這裡,他遇見了生命里的第四個女



梵谷的這段愛情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經歷,是一段唯美浪漫的愛情。

在梵谷外出作畫的日子裡,他總是感覺有人在"監視"他。經過幾天的嘗試,他終於"抓"到了這個人。原來,她是梵谷的鄰居。

在梵谷家的附近,住了一戶姓比奇曼的人家。男主人很早就去世了,留給家裡一筆豐厚的財產。家裡沒有男人,只有一個母親帶著五個女兒。她們很少與周圍的人接觸。所以,儘管梵谷回家一段時間了,但是他從來沒有見過站在他面前的這個女鄰居。

她叫瑪高特,是比奇曼家中的第三個女兒。她已經40歲了,和她的姐姐妹妹一樣,她也是單身。

瑪高特深深地愛上了梵谷。在陽光明媚的草地上,她主動向梵谷表白。


這段時間是梵谷的情感空窗期,由於前一段感情上的原因,他也需要用這段感情去治癒自己的傷口,於是他很快也淪陷了。


每天早晨我醒來時總對自己說,'今天,我準會找到我要愛的人!我為什麼做不到呢?'然而,到了晚上我仍是形單影隻,孤苦伶仃。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希望卻始終沒有實現,溫森特。我在家裡什麼也不用干——我們雇著傭人——我只是無時無刻不在渴望愛情的來臨。每個夜晚我總是對自己說:'這麼活著,不如今天就死。'我之所以撐持著活下來,就是因為相信總有一天會有一個值得我愛的男人出現在我面前。我的生日一個接一個地過去了,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我不能眼看到了四十歲還沒有戀愛過。後來,你出現了,溫森特。現在我也終於愛上啦!"

這種熱烈而真誠的表白,讓梵谷仿佛觸電一般,徹底淪為愛情的俘虜。

但是,這就仍舊是一段以悲劇結束的愛情。

比奇曼家和梵谷家都堅決反對這場戀愛。

梵谷家反對的理由是瑪高特比梵谷大了近十歲,兩個家庭也沒有什麼共同點,他們在一起簡直是天方夜譚。而比奇曼家的反對理由更是讓人無語:因為瑪高特的姐妹都沒有結婚,所以她也不能結婚,而且她們擔心她結婚之後會分走她們的財產。

比奇曼家的態度讓梵谷傷透了心。他懷著無比激憤的心情,到比奇曼家找瑪高特的幾個姐妹理論。瑪高特的大姐說:"在我看來,梵谷先生,你想要娶瑪高特為妻的舉動是冒昧的。你已經不可救藥地愛上了她。

比奇曼家和梵谷家都堅決反對這場戀愛。

梵谷家反對的理由是瑪高特比梵谷大了近十歲,兩個家庭也沒有什麼共同點,他們在一起簡直是天方夜譚。而比奇曼家的反對理由更是讓人無語:因為瑪高特的姐妹都沒有結婚,所以她也不能結婚,而且她們擔心她結婚之後會分走她們的財產。

比奇曼家的態度讓梵谷傷透了心。他懷著無比激憤的心情,到比奇曼家找瑪高特的幾個姐妹理論。瑪高特的大姐說:"在我看來,梵谷先生,你想要娶瑪高特為妻的舉動是冒昧的。你已經不可救藥地被你原來的階級所摒棄(指梵谷在海牙和克里斯汀戀愛)。你一文不名,又沒有生財之道,干哪一行你都沒有長性,所以,你才像個遊手好閒的流浪漢似的到處漂流。我們怎麼敢把我們的的姐妹嫁給你呢?"

她的話傷透了梵谷的心。同時也傷透了瑪高特的心。

瑪高特絕望之下服毒自殺。

事發後,瑪高特的母親嘶聲力竭地質問梵谷:"你幹的好事啊!你害了我的女兒!"

雖然醫生的及時趕到,讓瑪高特撿回一條命。但是這件事情徹底擊潰了梵谷的愛情堤壩。為了不再想念瑪高特,他把他的精力全部投入到繪畫中,這時期,他畫出了名畫《吃土豆的人》


沒有經歷過痛徹心扉的愛,是不可能爆發出他生命中前所未有的能量。


他把向日葵比喻成自己!

向日葵有著向外盡情生長的花瓣,如同一個人在絕境之中伸展出的帶著求生欲望的手臂。


他用大量的金黃色渲染向日葵,使它沐浴在無限美好的陽光中,煥發出愛的最強光。他在麥田裡作畫,忘記了時間和貧窮,忘記了生命里難以面對的殘酷面目,忘記了痛苦.他熱愛明亮的陽光,繁盛的植物,空氣中的芳香,所有純粹的色彩。

不得不說,此時此刻梵谷的生命之色已經同它融為一體了。

而他的那副《星夜》……


深藍色的天空中閃爍著幾點星光 宇宙仿佛在夜色中起伏、旋轉!


我被這兩幅畫深深地感動了,因為這裡面隱藏了梵谷一生的追求於夢想:白天這個世界享受著金黃色的陽光,暖暖的,給了人新的希望;夜晚來臨的時候,在永恆的星空和淡淡的星光中靜靜地安睡。

他在別人罵他「瘋子」的聲音中,用色調調和出一個嶄新的宇宙。

梵谷無疑是偉大的,但他的人生卻是個悲劇。

梵谷用一把左輪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個37歲的年輕生命,就這樣隕落了。


梵谷的一生,充滿著世俗意義上的「失敗」:名利皆空,情愛亦無,貧病交加。

他的藝術之音是無此之寥落,生活的環境又是如此之惡劣,正因為如此,他才像夸父一樣追逐著太陽,最後在陽光中燃燒自己、倒下。


在巴黎郊外的墓地里,陪伴他的只有當年由加歇醫生栽種的常青藤,還有來自全世界的崇拜者的鮮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