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裡的月光

閱讀時代雜誌 發佈 2024-04-01T16:04:36.069751+00:00

傍晚,我一個人慢慢踱步在下班的路上,身畔如瀑的人潮似乎並沒有注意到,在嘈雜的車聲里,隱約蹦跳著薩克斯曲斷續的音節。那樂聲拽著我繼續向前,竟把我送到了吹奏者面前。這是一間不過五平方米的便利店,它有著單薄而破敗的藍灰色彩鋼頂,門口散亂地堆著五六個飲料箱。

傍晚,我一個人慢慢踱步在下班的路上,身畔如瀑的人潮似乎並沒有注意到,在嘈雜的車聲里,隱約蹦跳著薩克斯曲斷續的音節。那樂聲拽著我繼續向前,竟把我送到了吹奏者面前。

這是一間不過五平方米的便利店,它有著單薄而破敗的藍灰色彩鋼頂,門口散亂地堆著五六個飲料箱。往裡看去,靠牆立著兩排貨架,貨品花花綠綠擠擠挨挨,頂上的白熾燈正好聚焦在地板中央的琴譜架上。琴譜前的老人一頭銀髮,雙眼微閉,戴著白色手套的雙手穩穩地按住胸前的薩克斯。他臉上的表情安然極了,仿佛如果此時起了狂風暴雨,或山崩海嘯,抑或是天花板和貨架都在剎那間崩塌傾倒,向他撲來,他都依然會立在這亘古的琴譜前,在他自己創造的藝術里安定如故。

我突然深受觸動。在這樣一個黃昏里,一個頭髮鬍子花白的老人,將有著破敗屋頂的逼仄便利店變成了音樂廳,他手中的薩克斯,便是他暫時逃離庸俗的商品、凌亂的貨架後的休憩之所。這一刻,我仿佛在他並不純熟的演奏里,在他安然的神情中,在汽車的尾氣與街邊飯館的煙火氣間,感受到了我很少衣著得體地坐在樓堂館所里欣賞到的那種真切、飽滿的藝術與美的衝擊。

長久以來我總覺得,像音樂、繪畫這些藝術,是最需講究儀式感、體驗感的,甚至於無形中,給演奏和欣賞加了許多門檻。那時我的高中同桌在學校的管弦樂團吹奏薩克斯。我仍記得他去演奏前的那天下午,當他將薩克斯從琴包里輕手輕腳地拿出來,那金色耀眼的光輝連午後兩點的陽光都相形失色。我忍不住伸手去碰,被他厲聲喝止:「別碰,十好幾萬呢!」我登時愣住了,一下子覺得談錢的同桌滿身銅臭,玷污了這麼好的樂器,可很快又覺得,的確是自己唐突了,興許玷污它的正是自己。我默默收回手,那種深深的不配得感,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困擾著我。以至於後來母親問我想學什麼樂器,我立刻回她:「太貴了,我學不起。」

所幸的是,後來我憑藉著一腔熱愛,在閱讀里領略另一種藝術。我也在書里和自己對話,療愈自己。我讀過毛姆的《聖誕假日》,它講的是一位出身於英國中產家庭,自小接受藝術薰陶的紳士查利,在某一年的聖誕假期,獨自一人去巴黎旅行,打算放鬆自己尋歡作樂一番。在那裡他遇見了因為丈夫殺人而進入妓院贖罪的妓女莉迪亞。這趟旅行之後,查利的人生觀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

小說中有個場景讓我印象深刻。當他們在羅浮宮欣賞畫作,自命不凡的查利想要向莉迪亞介紹他如數家珍的畫家。他認為一個在良好藝術氛圍中長大的紳士,必然會比一個低賤的妓女更有藝術發言權。可他卻屢屢在莉迪亞「這些畫和你有什麼關係」的詰問里啞口無言,最後她說出了一番令查利稱奇的見地:「儘管這世界存在無盡的恐懼、苦難和殘忍,但我感悟到一種能夠忍受這一切的東西,它更加強大,更加重要,這就是人的精神和人創造的美。」莉迪亞的話啟發了我,藝術的內核,應該是感受。只有與自己發生聯繫,真真切切地想念、痛苦、悲憫、柔軟、憧憬、愛,才是美的。美,遑論地位、金錢、儀式感,它最無需門檻,它因感受而平等。

我曾聽過快遞小哥彈奏的天籟般的鋼琴聲,我想,那一刻,他眼前一定不是屏幕的亮光,而是田野的星光;我也曾聽過農村大姨婉轉的歌聲,她在唱歌時一定想起了年少時念念不忘的戀情,那個人後來再也沒有出現過;我相信我那自傲的同桌,在金碧輝煌的音樂廳里,吹奏的也是心裡的一夜薰風和半空晚霞。

而今夜,我佇立在街角的便利店,看到的也只是金色的月光。


來源:《閱讀時代》2023年第03期

作者:王思敏(本文系作者原創來稿)

責編:馬京京

編輯:鄧汝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