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茶一味,工夫茶里說功夫

大道知行 發佈 2024-04-01T17:18:15.271775+00:00

但在早期的茶葉書籍與學術筆記中,兩個名詞是並行不悖的。從清代規模最大的茶書《續茶經》,到樸學宗師王鳴盛的學術筆記《蛾術編》,都可以從中找到證據。

是工夫茶,還是功夫茶?常有爭論。但在早期的茶葉書籍與學術筆記中,兩個名詞是並行不悖的。從清代規模最大的茶書《續茶經》,到樸學宗師王鳴盛的學術筆記《蛾術編》,都可以從中找到證據。工夫茶最初定義是指明末清初時烏龍茶系一個特殊類別,即一類上等的武夷茶。其後語義不斷發生變化,或被認定為一類紅茶,或成為一種特殊行茶方式的指代,這種多元概念並存的狀態一直持續至今。

01

武 夷 上 品

「工夫」一詞,可追溯到晉葛洪《抱朴子·遐覽》:「藝文不貴,徒消工夫。」這裡的「工」,是指做事所費的時間與物質,「夫」是指做事時所花的人力。「工」與「功」同音通假,二者的含義沒有差異。正德年間,陽明心學對《大學》中的「格物、致知」的理解與宋朝的朱熹不盡相同,但「致知」須用「工夫」的意見則是一致的。

明末紫砂壺與景德鎮瓷器的出現,為工夫茶出現提供了物質條件。奉行「知行合一」的士人對物質生活特別講究,明末以來,國人對工夫茶賦予了不少哲理意趣。

王陽明後人王草堂晚年生活在武夷山,著有《茶說》一書。清雍正年間崇安縣令陸廷燦的《續茶經》輯錄對其撰述:「獨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時,半青半紅,青者乃炒色,紅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攤,攤而摝,香氣發越即炒,過時、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復揀去其中老葉枝蒂,使之一色。釋超全詩云:『如梅斯馥蘭斯馨,心閒手敏工夫細。』形容殆盡矣。」並引《隨見錄》指出「武夷造茶,其岩茶以僧家所制者最為得法」。研究者將釋超全所提「工夫細」與工夫茶聯繫起來,認為茶是百姓日用的物,可說是形而上的「工夫之道」,由形而下的「茶之器」進行承載。

陸廷燦所著《續茶經》引《隨見錄》指出:「武夷茶在山上者為岩茶,水邊者為洲茶。岩茶為上,洲茶次之。岩茶北山者為上,南山者次之。南北兩山,又以所產之岩名為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這是目前可見最早的對工夫茶的明確定義。

梁章鉅《歸田鎖記》記有:「今城中州府官廨及豪富人家競尚武夷茶,最著者曰花香,其由花香等而上者曰小種而已。山中則以小種為常品,其等而上者曰名種,此山以下所不可多得,即泉州、廈門人所講功夫茶。」作為晚清著名人物,梁章鉅晚年所著筆記小說《歸田瑣記》頗為引人注目,文中將上等的武夷茶稱之為功夫茶,而不是工夫茶。可見兩者的稱謂,直至晚清還沒有固定。

在鴉片戰爭前後的多數史料記載中,工夫茶的定義與《續茶經》中的定義無太大差別。近代中國本土出版第一份中文報刊《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有記錄:工夫茶與大茶、揀焙茶、白毫茶、小種茶、安溪小種茶、煕春茶、雨前茶、屯溪茶、皮茶、芝珠茶、上香茶等並列。第一家在上海出版中文期刊《六合叢談》創刊號有茶葉報價單,將茶葉分為三種:工夫茶、綠茶、紅茶。從以上兩則史料來看,處於通商口岸的城市,仍然認為工夫茶是武夷茶的代名詞,與綠茶、紅茶及花茶並列出口茶葉品種之一。

此外,工夫茶除指武夷茶,也有被定義為閩南民系通行的一類行茶方式,或被認為是一個紅茶品種。三種說法同時存在,使用者擇時、擇機、擇地並行混用。

02

行 茶 方 式

清乾嘉年間名士袁枚精於美食,留下了有關品飲武夷茶的描述:「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濃苦如飲藥。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曼亭峰、天游寺諸處,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芬撲鼻,舌有餘甘。一杯之後,再試一二杯,令人釋躁平矜,怡情悅性,始覺龍井雖清而味薄矣,陽羨雖佳而韻遜矣。」由此可見,工夫茶這類特殊行茶方式,現今雖興盛於閩南粵東,但武夷茶所在的閩北產區才是其勃興之所;同時說明此種行茶方式,也是建立在武夷茶基礎之上的,與工夫茶概念最早出現的區域大有聯繫。

嘉慶年間在嶺東任職的山陰人俞蛟所寫《夢廠雜著·潮嘉風月》一書中,有工夫茶一節,專講工夫茶烹治之法,行茶的茶具尤其精緻。工夫茶又有了更豐富的含義:

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為精緻:爐形如截筒,高約一尺二三寸,以細白泥為之。壺出宜興窯者最佳,圓體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許。杯盤則花瓷居多,內外寫山水人物極工致,類非近代物,然無款識,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爐及壺盤,各一。唯杯之數,則視客之多寡,杯小而盤如滿月。此外尚有瓦鐺、棕墊、紙扇、竹夾,制皆朴雅。壺盤與杯,舊而佳者貴如拱璧,尋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將泉水貯鐺,用細炭煎至初沸,投閩茶於壺內沖之,蓋定復徧澆其上,然後斟而細呷之。

這段文字詳細描述了作為一類特殊行茶方式——工夫茶的定義。茶具有:細白泥炭爐,陳舊但氣息極佳的宜興紫砂壺、花瓷小杯、閩茶,其他沖泡用具及沖泡、品飲方式。除了燒水工具多數使用電水壺外,文中描述的歷史場景與現今幾乎相同。作為一種行茶方式的工夫茶名氣也越來越大。

同屬閩南語系的泉州、廈門、漳州、汀州、潮州等處居民,行茶方式高度相似。這類沖泡方式在此區域獲得了高度的認同,旅居此地的外鄉人及國內非閩南語系的觀察者有相近的發現。此外,旅居在外的閩南語系人群無論品茗與否,也樂意將這種行茶方式介紹給其他區域的民眾。喝工夫茶不是某個階層的特權,而是大眾的一種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種生活藝術。

由於紫砂壺技術的發展,大壺逐漸變為小壺,小壺小杯成為工夫茶的標配。兼顧實用與美學,是江南雅器的一貫風格。紫砂器具的小型化、生活化,最重要的是商品化,為作為行茶方式的工夫茶大規模推廣,奠定了紮實的基礎。現在,在茶葉劃分為六大茶類的情形下,甚至出現了哪一類茶葉適合哪一種紫砂泥料的細分匹配。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間開始設立御窯廠,在永樂、宣德年間達到高峰。然而,御窯廠雖然規模宏大,產品數量不少,還是遠遠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萬曆三十六年,明神宗停止燒造御窯。民窯器物開始興起,所出產品雖與御窯無法相比,但裝飾藝術形式十分豐富。就題材而言,幾乎不見傳統的富貴圖案,取而代之的有松、竹、梅、蘭及螃蟹、蟋蟀小蟲之類圖案,被用為閩南粵東工夫茶杯。當明末清初社會物質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尤其是武夷岩茶開始出現,紫砂與景德鎮瓷器開始量產,作為行茶方式的工夫茶才得以橫空出世。

03

工 夫 紅 茶

英國人在《格致彙編》中將工夫茶指為一類紅茶:「中國各省之茶,其味與色不同,略因其泥土、地氣及茶種與采之時、並炒之法等事。最佳之茶產在赤道北二十七度至三十一度之間,其處山不甚高,為百嶺山之分嶺最宜種茶。西人以中國茶葉分為黑綠二種,黑者如武夷茶、工夫茶、小種茶、白毫茶等。」早期西方人將中國茶葉簡單分作紅茶與綠茶,認為工夫茶是紅茶的一個類別。

最初英國進口的茶葉,幾乎全為綠茶。18世紀後半期,綠茶逐漸不受歡迎。我國紅茶輸出開始增多。日益崛起的美國茶商按照自己的認知,對工夫茶進行重新定義,指其為紅茶。

在發行量極大的《申報》上,還有將工夫茶歸為紅茶的報導,如:「滬上茶商各茶棧及茶行,自俄國內亂停辦紅茶後,綠茶交易,亦均減色。茶棧直接受虧,茶行雖不恃銷洋莊,而紅茶不去,巿面步跌。茶行進貨,向山客採辦,成本亦大。全年跌價亦受間接之損失。以是去年遂由茶行之茶業會館提議,於本年內停辦一年,以冀疏通上海存茶,現存之工夫茶(紅茶名稱)尚有五萬餘件之多」。作者在文中沒有繞圈子,括號中表明,工夫茶是紅茶的一類。

當然也有反例,將紅茶以外的茶葉稱為工夫茶。如1939年有美國茶葉商人將進口茶葉大致分為兩種:白毫茶與功夫茶(英文為PEKOI,系紅茶名稱,源出於粵語「白毫」的發音)。無論是國內茶葉行業,還是歐美形形色色的茶葉商,均沒有統一對工夫茶的標準稱謂。

從已有資料看,工夫茶稱謂出現在前,但工夫茶與功夫茶一直存在混用的情況。有操潮汕方言的學者從語音角度指出,工夫茶與功夫茶在潮汕語中發音有區別,「按潮州聲韻分部,『工』屬『江』韻,『功』屬『忠』韻」,認定此為兩者不同原因之一,所以只有工夫茶這個表述才為正解。但在最早出現工夫茶概念的武夷山茶產區,工夫與功夫的發音並無區別。

在改革開放前,潮州工夫茶抑或功夫茶,似乎並沒有今日的名氣,與其並列的還有福建的汀州、漳州與泉州工夫茶。民國年間有文章稱:「品茗一式,本為雅人深致,而講究最精者,尤重閩之汀漳泉三府,及粵之潮州府為最,且其器具亦精絕。據聞用長方磁碟,壺一而杯四,壺以銅製,或則宜興。壺僅如拳,杯則如胡桃,茶必用武夷。」這篇文章稱功夫茶而不是工夫茶,說明兩者混用已有時日。文章指明了喝功夫茶興盛的大致區域,描述了茶具的材質、形狀、大小與茶葉的種類。

在工夫茶含義的轉變中,國人的審美趣味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工夫茶語義的轉化,是江南風雅之物(紫砂壺、若琛杯)與東南沿海茶葉(武夷茶)的融合創新。在一杯茶湯的起承轉合中,既有茶事愛好者進行「知行合一」生命探尋的歷程,又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文明形態。

◎本文原載於《光明日報》,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