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田野上傳來「新農人」的「青春之歌」

新華日報 發佈 2024-04-05T06:51:49.715622+00:00

交匯點訊 當一些同齡人手持簡歷,在城市敲開一扇扇求職之門時,卻有一群年輕人選擇了「逆行」,他們懷著一份眷念、一個夢想,從城市回到鄉村,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牢牢地向「下」紮根,鍥而不捨地追尋內心的熱愛。

交匯點訊 當一些同齡人手持簡歷,在城市敲開一扇扇求職之門時,卻有一群年輕人選擇了「逆行」,他們懷著一份眷念、一個夢想,從城市回到鄉村,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牢牢地向「下」紮根,鍥而不捨地追尋內心的熱愛。讓我們傾聽他們充滿「泥土味」的故事,看青春如何在鄉村奔跑,讓「希望的田野」化作心中的詩與遠方。

一群年輕人

奔跑在鄉村的田野上

三月春耕忙,寶應縣柳堡鎮新安村的麥田裡,四五台無人機正在升空,隨著均勻的噴灑,幾十畝小麥的除草工作很快搞定,效率達到人工操作的20倍。田埂上急匆匆走來的「95後」王雨森和他的無人機小分隊,正要按預約趕往下一家種糧大戶。

2018年,大學剛畢業的王雨森向家裡下了「最後通牒」,決心返鄉務農。從小,他就對農田、農事感興趣。讀初中時因為要轉學籍,和父母從城裡回到老家,印象最深的是一年兩次收穫季,「整個村子像過年」。豐收的喜悅感、踏實感,在王雨森心裡留下對農耕的美好印象。

這個決定可愁壞了父親王華寶。農村出身的他,靠打工、種地、給別人開農機,努力了大半輩子才讓一家人進城生活,兒子還在南京工業大學讀土木工程專業,這是他最引以為傲的。好不容易從土地上拔出腳來,學成後又要一腳踏回去?老王不理解,整日長吁短嘆。母親以為兒子是因為備考研究生未如願,心疼地勸:「大不了再考一年嘛,當農民,風裡來雨里去,上頭太陽曬,下頭熱水蒸,你吃得了這個苦呀!」

王雨森不聽勸,執拗的眼光里透著一種自信:「爸、媽,我就是想種田,還想建一個機械化大農場,以後大家種田就不會那麼辛苦了。」拗不過兒子,夫妻倆索性陪著他回到農村,重拾起耕種和開農機的活兒。王雨森一邊學習農業知識,在自家地里練習開農機,一邊和父親去江西、安徽跨區域種植作業,積累務農經驗。2019年,他和父親一起承包了300多畝耕地,搞起了高標準農田和智慧農業。

開辦家庭農場後不久,王雨森買了自己的第一台插秧機,在2020年的夏天跟它一起「加過最瘋狂的班」。當時他在村里承包插秧活,連續一個多月都是凌晨4點起床,直到深夜才收工。「剩下最後一戶人家,十幾畝地,硬著頭皮插完秧已經凌晨一點多了,累得渾身散架,打開手機發現爸媽打來的好多個未接來電。」很多人不解:年紀輕輕,為什麼要這麼拼?王雨森實話實說:「我覺得很有成就感啊!」

一份「鄉愁」,一個夢想,同樣開啟了「90後」吳明楓的回鄉之路。

「在我們祁浜村,每天早上都是鳥語花香叫醒你,中午家家戶戶飄出飯菜的香味,一到晚上滿天都是星星。」吳明楓用浪漫主義的表達描述了他的鄉村生活。念念不忘「從前慢」,割捨不下村頭巷尾濃濃的人情味,2017年,吳明楓辭去城市白領的工作,回到家鄉崑山市周莊鎮祁浜村,成為一家旅遊服務公司的項目運營負責人。

祁浜村緊鄰著名的古鎮周莊,同樣在2017年,村里開始了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準備以開辦民宿的方式盤活村里閒置的房屋,吳明楓成為村裡的骨幹。他根據房屋不同的年代特色,用創意打造了一場鄉村民居的「年代秀」:80年代,紙筋牆面、角鐵門窗;90年代,老式土灶、半牆腰線;跨入新世紀,庭院深深,雅致裝修。有著七八十年歷史的雕花大床、老式大紅喜被、鏽跡斑駁的二八槓自行車……這些鐫刻著歲月痕跡的老物件,都被放置進了民宿,它們喚醒了鄉愁記憶,祁浜村的民宿成了遊客的網紅打卡處。村里人都夸:從大城市回來的年輕人,就是有想法。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黨的二十大報告更是就「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部署,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受到時代的強勁足音。

「國家鼓勵你們年輕人回鄉創業,好機會好政策多的是,你就回來放手干吧。」出生於1991年的朱霞麗,本是一名藝術設計專業的大學生。父親朱正義,在淮安市洪澤區高良澗街道洪澤園三村種了半輩子田。2015年前後,老朱在當地政府支持下流轉了本村300多畝土地,註冊成立了紅果園家庭農場。和王雨森的父親剛開始不支持兒子回鄉不同,他相信年輕人到鄉村大有作為,竭力慫恿女兒回鄉創業。

朱霞麗帶著知識和憧憬回到家鄉,而腳下這片熱土也沒有辜負她的期待。回來不久,區裡的工作人員就給她帶來了擴建農場的批貸和買農機的補貼。第一年種葡萄,最開始賣相和口感不好,當地的農業技術員得知後趕來果園上門指導,手把手地教她,告訴她,葡萄開花的2到3天內,就要上水和肥料,如果錯過了時間,當年結出的果實口感會差很多。這些事,讓朱霞麗覺得心裡既踏實又溫暖:「和從前相比,現在鄉村的機會真的越來越多。上大學時,要是有人說自己是農村來的,家裡種地,還怕同學笑話。現在要是有人說自己是個農場主,大家肯定都會『哇』地一聲,投來羨慕的目光!」

「苦農」變「酷農」

他們和父輩們「不一樣」

學習快,腦子活,有想法,是這一代新農人的特點。在父輩們擔憂、懷疑的目光中,他們從「趕鴨子上架」起步,快速成長為嫻熟料理大事小事的「老把式」,「跌倒了再爬起來」「趁年輕拼一把」,驚人的熱情和韌性,把「苦農」變成了「酷農」。

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雲開見月明,是3年前回老家南京浦口「科技種田」的邵立昌最真實的心靈寫照。一開始,他連節氣都分不清,更別說種植技術了。2021年,浦口區開始打造高標準農田,邵立昌覺得這個機會好,雄心勃勃拿下千餘畝地。父親老邵直搖頭:「一口就想吃成個胖子?」第二年,邵立昌賠了五十萬,慘重的虧損給他劃了「重點」:多年沒有種植的復墾地,薄田碎土肥力不均,難出成果。

適當縮減種植面積,積累經驗,應是最合適的選擇,但邵立昌的決定讓大家大吃一驚。他繼續擴大種地規模,甚至拿下了2021年橋寧街道正在招標的高標準農田,耕種總面積達四千多畝,「小田變大田、碎田變整田是新農業的發展方向,暫時的失敗我必須要承受。」他說。

邵立昌的底氣,來自於一個給他支招的「院士天團」。在浦口區南京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有全國唯一的集群式農業院士創新基地,張洪程、趙春江、沈其榮等中國工程院院士成了他的「導師」。2022年6月,院士們頭戴草帽,走進了邵立昌參與承包的蘭花塘地塊,「師徒」們就此結下了不解之緣。這塊「院士大田」,既用了張洪程院士團隊的精準定量栽培技術,也用上了趙春江院士團隊的農機智能控制系統,還採用了沈其榮院士團隊的哈茨木霉生物有機肥等關鍵技術。當年測產,水稻畝產707公斤,遠超設計標準,原來的中低產田轉變為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分家後,邵立昌就和父親「各干各的」。豐收那天,老邵特地到兒子金燦燦的稻田裡轉悠,樂得豎起了大拇指:「這小子,比我行!」

「和上一輩相比,我們更敢嘗試、敢創新,敢行動。」這是朱霞麗對自己和其他新農人小夥伴們的評價。回到父親的農場,真正挑起擔子,朱霞麗第一次感受到做「掌門」的壓力:新鮮,是水果業的優勢也是劣勢,種好的西瓜、草莓,被動地等著附近的客商收購,遇到天氣不好、客源不景氣的年份,幾萬斤水果都可能爛在地里。「與其靠天吃飯,為什麼不吸引更多買家?」很快,朱霞麗建起了農場網際網路銷售平台,拍視頻、做直播,吸引顧客下單購買或者前來體驗採摘。

城裡人周末來觀光採摘,如何讓他們獲得更好的體驗?朱霞麗想拿出農場裡的一塊地,不再耕種,而是用來給客人們小憩、聊天、喝口茶,這讓父親很心疼:「種還種不過來呢,哪能這樣白白浪費土地?」後來,每到葡萄和草莓成熟的季節,農場裡迎來南京、淮安等地的採摘遊客,高峰時每天能接待200餘人,那塊「閒置」的土地成為最吸引流量的休閒地,父親因此對她更加刮目相看。朱霞麗告訴父親,自己接下來還要繼續開拓親子游、戶外拓展、項目體驗等活動,讓果園越來越美,父親高興得眼睛眯成一條縫:「還是我家閨女腦子活啊!」

4年來,「90後」女孩吳嘉琦已走遍宜興市白塔村的田野、果園,角角落落,農人們辛勤的種植、收穫的滿園果實、體驗採摘的第一現場,都被她的鏡頭一一記錄,化作抖音、微博等平台上一條條「白塔味道」的視頻,吸引了巨大流量。2019年,宜興市西渚鎮白塔村成立新媒體工作室,成為全國較早開通抖音等短視頻及電商平台的村莊。吳嘉琦敏銳感受到農村題材創作的無限潛力,回到鄉村,跟村里簽約做「村播」,用鏡頭記錄鄉村生活,用文化點亮鄉村的底色。

「每天不管多晚多累,我都要和團隊一起討論視頻流量、漲粉、轉化情況,分析什麼樣的內容最能留住觀眾。」吳嘉琦很快把鏡頭對準了溫暖的鄉情和精彩的鄉村文化。「這裡的風光自然優美,隨意點綴幾段鄉村生活,樸素閒適又別有韻味。還有房前菜園,屋後花園,村民擺上桌椅茶碗,供過往來人歇腳;自家樹上結了果子,村民扯著鄉音,熱情邀遊客品嘗,特別讓人感動。」在鄉村博物館,她沉浸式「探館」,村民們使用的藤編提籃、石臼石墨、千工床等老物件,帶著祖祖輩輩勞動、生活的痕跡,再次出現在人們視野里,勾起濃濃的鄉愁……

吳嘉琦之前一直思考生命的意義,這份工作讓她認識到,熱愛並發揮你的價值就是一種意義。她很自豪,她和小夥伴們用自己的鏡頭,點亮了一座村莊,讓這個全國文明村更加熠熠閃光。

新農人也是「興」農人,

美麗鄉村「續集」不斷

新技術新思維,猶如清風吹進田頭,讓故鄉的一草一木、一屋一瓦、一山一水變得更加美好,也吸引更多人一同走上鄉村振興路。

在寶應縣的農資經營部,王雨森使用的「同款」化肥、農藥的銷量近兩年明顯上升。每到播種、除草、收穫的關鍵農時,柳堡鎮附近的不少種糧大戶都要給王雨森打電話,讓他「分享」他的種植計劃表,這讓這個「95後」年輕人有點不好意思:「我沒來種田前,大家不是種得都挺好麼?」村里人不無幽默地說:王雨森太會種田,現在說啥幹啥都非得問過他才放心。

最初的時候,可不是這樣,大家對王雨森的做法並不以為然。有幾十年耕作經驗的老手們,認準這個毛頭小子「敗家」:承包的土地,自掏腰包也要整改,成本得多高?買了傳統農機,還要組建無人機小隊,花那冤枉錢幹啥?農藥化肥買最貴的,一斤糧食才賺多少?但王雨森種的田,最終的產量和質量讓人心服口服。

「說句宏大的話,我現在不單單是為自己的理想來種地,農村確實需要一批年輕人來改變一些固化落後的想法。」王雨森積極傳授現代農業種植理念和技術,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幫助本地農戶開展全流程機械化種植,希望能幫助農民掌握新觀念新知識新技能。「未來有一天,只需一個按鍵,在家就可以完成播種、植保、收割……」他對未來智慧農業充滿憧憬。

「技術員,進屋喝杯水,順便看看我家新長的羽衣甘藍。」騎著電瓶車剛進祁浜村,吳明楓就被熱情的村鄰大媽拉進了自家後院,那裡新種了大片羽衣甘藍,黃的,白的,粉紅的,飄拂招搖,讓院子變得鮮艷生動。

這裡的老一輩村民,原本喜歡在房前屋後一畝三分地里種樹、種菜,囤雜物。為了營造更好的人居環境,吳明楓所在的崑山水鄉周莊鄉村旅遊服務有限公司,測試了眾多羽衣甘藍新品系,挑選葉色豐富的品種,用來提升菜地「顏值」。「平時在村里『串門』,我都會隨身帶著觀賞蔬菜的種子,教大家改種,還跟村民們一起動手,紅磚砌成小圍牆,樹枝做成小籬笆,石磚分出不同菜區……既照顧了村民的習慣,又改善了環境。」吳明楓說,「現在大家的觀念都改變了,不再想著把自家院子蓋得更大一點,都想著把村子打扮得更美一點,大家就像住在公園裡一樣。」

走進句容市天王鎮西溧村「95後」新農人華夢麗的農場,一股青春氣息撲面而來,近年來,華夢麗已累計帶動約300人次就業,其中就有12位大學生正式員工。「年輕人雖然種地是一張白紙,但他們懂技術、會學習,我們的育苗、品控工作,都是由他們負責。」這裡還是農學專業大學生的實習場所,月工資2500元,實習期滿只要雙方願意,就有望留下正式聘用。「華姐,你這裡一個月收入不比在城裡工作少,而且還有用之不竭的新鮮空氣。」「學了農學當然要來農村,這裡才是我們最好的舞台。」……這幾年,「95後」「00後」大學生紛紛加入到她的團隊,讓華夢麗有點驚喜,和這些年輕力量一起,華夢麗建立起植物組織培養室,開發了新業務種苗培育,種出抗病性更好、果實口感更甜的組培草莓種苗,讓農戶每畝地增收3000元左右。

如今已經是母校「活招牌」的華夢麗,被印在了招生簡歷上,許多師弟師妹聽說她的事跡,都紛紛前來「探班」。她承辦的「田間課堂」,先後培訓1.6萬多名學員,免費技術性扶持農戶700餘戶,輻射面積達到了4萬餘畝。「收穫可能不是轟轟烈烈,但必然是實實在在的。」華夢麗說,「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我們,把青春揮灑在廣袤的田野之上。」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吳雨陽 姚依依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