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第1、2條

經方中醫程醫生 發佈 2024-04-05T11:15:54.056054+00:00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論一首,脈證二十一條,方十九首。痰飲者,過量之體液停瀦於局部之病也。其致病之主因為黏液膜,若漿液膜之分泌亢進,致吸收障礙,以及淋巴液還流障礙。他如鬱血,血管壁之病變,心臟若腎臟之病,倶得為其助因。其病所多在胃腸及胸腹膜,亦有在氣管、支氣管者。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論一首,脈證二十一條,方十九首。


痰飲者,過量之體液停瀦於局部之病也。其致病之主因為黏液膜,若漿液膜之分泌亢進,致吸收障礙,以及淋巴液還流障礙。他如鬱血,血管壁之病變,心臟若腎臟之病,倶得為其助因。其病所多在胃腸及胸腹膜,亦有在氣管、支氣管者。故痰飲中多為消化器病,而亦有呼吸器病在焉。

病既由黏液膜、漿液膜之分泌亢進而成,則所謂痰飲者,當然是黏液、漿液。或見篇中有飲後水流在脅下之文,以為直接由於飲囁所致,則疏陋甚矣。夫體液中之水分,固由飲水而來,然分泌、吸收、循環、排泄諸機能苟無障礙,則飲水縱多,無由成病。病痰飲者,雖斷絕飲水,亦無由自愈,可知痰飲不由於飲啜矣。

今人又多以黏稠者為痰,稀薄者為飲。此因篇中雜有呼吸器病,乃誤認痰飲為痰涎。不知今之所謂痰涎,《金匱》乃名濁唾也(見第七篇)。

痰飲與水氣(第十四篇)皆為體液過剩之病,停瀦於臟腑間者為痰飲,浸潤於組織中者為水氣。惟本篇中之溢飲,似與水氣無別。然用大小青龍,則水氣為輕,表證為重也。

本篇《脈經》作淡飲,篇中字並作淡,接前肺痿、肺癰為一篇。

元堅云:本篇咳嗽諸條,本為懸飲、支飲而設。題目中不應有此二字,疑是後人所誤添,似宜去。


1.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

2.問曰:四飲何以為異?師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飲;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

程氏云:《聖濟總錄》曰: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三焦調適,氣脈平勻,則能宣通水液,行入於經,化而為血,灌溉周身。若三焦氣塞,脈道壅閉,則水飲停滯,不得宣行,聚成痰飲,為病多端。又因脾土不能宣達,致水飲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甚則五臟受病也。痰飲者何?以平人水谷之氣入於胃,變化精微,以充肌肉,則形盛。今不能變化精微,但化而為痰飲,此其人所以素盛今瘦,故水走腸間,瀝瀝作聲也。

淵雷案:

程說極明確。

此所謂三焦,乃指淋巴系。三焦氣塞,即淋巴液還流障礙。脾土不能宣達,即組織之吸收障礙。二者為痰飲、水氣之最大原因,以此釋痰飲,可謂要言不繁。

於此須申說者,血漿中之滋養液從毛細血管滲出,以浸潤組織而供其吸收。組織吸收之剩餘及組織中排出之老廢液體,由淋巴管回入靜脈,是為淋巴液。故淋巴液出自血漿,非先有淋巴而後有血也。今雲三焦調適,能宣通水液,行入於經,化而為血,似與實際相反。然小腸中之淋巴管,直接吸收小腸之滋養液(即舊說所謂精微),其色白如乳糜,謂之乳糜管,由淋巴總管入於大靜脈,與紅血球混合,即成為赤色之血。程氏三焦調適數句,蓋指乳糜管而言,乃淋巴系中之特殊部分也。

痰飲為諸飲之一,而通常以為諸飲之總名。

狹義的痰飲,蓋即慢性胃擴張、慢性胃炎之有多量黏液者。因胃運動之衰弱,食物及水分停滯胃中,不得下降於小腸,以成消化吸收,乃起營養障礙。即程氏所謂不能變化精微,但化而為痰飲者也。惟大部分痰飲仍是黏液,非皆水谷所變耳。水走腸間,不可拘泥。痰飲之水,固在胃而不在腸,古人疏於實驗解剖,不知胃之一部分適當橫結腸之里,故以胃水為腸水耳。

懸飲蓋即槳液性胸膜炎,其水系炎性滲出之漿液。雲飲後水流在脅下者,誤也。內子琰釋為飲病既成之後,其滲出之水液流在脅下,亦可備一解。

溢飲當是四肢水腫。

支飲之水,據篇內方證,亦在胃中,蓋胃擴張、胃炎之兼見咳逆者。

《金鑒》云:痰飲、懸飲、溢飲、支飲,言飲病之情狀也。四飲亦不外乎留飲、伏飲之理,但因其流水之處,特分之為四耳,由其狀而命之名,故有四也。

丹波氏云:痰本作淡。王羲之《初月帖》:「淡悶乾嘔」。宋黃伯《思法帖》刊誤云:淡,古淡液之淡;干,古乾濕之干。今人以淡作痰,以干作乾,非也。而《肘後方》有治痰癮諸方,即痰飲也。考唐慧琳一切經音義云:淡陰,謂胸上液也。《醫方》多作淡飲。又云:痰癮,上音談,下音禁反。

淵雷案:

痰癮字無定體,胸膈中氣病也。津液因氣凝結不散,如筋膠引挽不斷,名為痰癮。蓋「痰」字,始見於《神農本經》巴豆條。云:留飲痰癖。而「飲」字則見於《內經刺志論》。云:脈小血多者飲,中熱也。王註:溜飲也。又溢飲見於《脈要精微論》。

依以上數義而考之,痰飲即津液為病之總稱。故本經以題篇目,而又以腸間瀝瀝有聲為痰飲者,猶傷寒外邪之統名,而又以麻黃湯一證呼為傷寒之類。本條痰飲,又與稀則曰飲,稠則曰痰之義亦自異。

程云:痰飲,《脈經》、《千金翼》俱作「淡飲」,當以淡飲為是。若痰飲則稠黏,不能走腸間瀝瀝作聲也。此說似是而卻非,不知痰乃淡從疒者。況《千金翼》淡飲,五飲之一,與本條所謂頗異。云:大五飲圓,主五種飲。一曰留飲,停水在心下;二曰擗飲,水擗在兩脅下;三曰淡飲,水在胃中;四曰溢飲,水溢在膈上五臟間;五曰流飲,水在腸間,動搖有聲(《千金》同)。所謂流飲,乃似本條之痰飲。

《巢源》云:流飲者,由飲水多,水流走於腸胃之間,漉漉有聲,謂之流飲,亦本條之痰飲也。

又云:支飲,謂飲水過多,停積於胸膈之間,支乘於心,故云支飲。案:支謂支撐於心膈之間,支滿、支結義皆同。

辻元崧云:四飲:雲懸,雲溢,雲支,皆就飲之情狀而命其名,皆是虛字,然則淡飲不應特用實字。今據水走腸間一證考之,淡者,蓋是水飲搖動之名,「淡」與「澹」通。《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心下澹澹,恐人將捕之。《說文》云:澹,水搖也,從水,詹聲,並可以證焉。以其居四飲之首,故取以題篇目。從來注家,不知痰之為淡,又不知其本水搖之謂,而轉為津液為病之總稱。故其所解釋,皆與經旨不協矣。

伊澤信括云:澹、淡諸書多相通用,而痰用澹字絕少。但《醫心方》引《小品》云:白微湯,治寒食藥發,胸中澹(《外台》作痰)酢乾嘔煩。又引《效驗》方云:斷鬲丸,治胃間有澹水,並是「淡」、「痰」之正字(並《金匱述義》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