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謀攻篇一:上兵伐謀,大家來看一下歷史上第一次經濟戰

優雅圓月up 發佈 2024-04-05T18:23:44.575645+00:00

在強大的中國大陸大力支持下,我們保住了香港,擊退索羅斯對香港的金融攻擊。早在春秋時期,齊國的國相管仲就對衡山國發動過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經濟戰。

1997年,索羅斯用賤買貴賣的方式做空泰國,從而引發亞洲金融危機。在強大的中國大陸大力支持下,我們保住了香港,擊退索羅斯對香港的金融攻擊。早在春秋時期,齊國的國相管仲就對衡山國發動過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經濟戰。

書歸正傳。孫子說:大凡用兵的原則,使敵人舉國屈服,不戰而降是上策,擊破敵國就次一等;使敵全軍降服是上策,打敗敵人的軍隊就次一等;使敵人一個「旅」的隊伍降服是上策,擊破敵人一個「旅」就次一等;使敵人全「卒」降服是上策,打敗敵人一個「卒」的「隊伍就次一等;使敵人全「伍」投降是上策,擊破敵人的「伍」就次一等。因此,百戰百勝,不算是最好的用兵策略,只有在攻城之前,先讓敵人的軍事能力(包括指揮能力和作戰能力)嚴重短缺,根本無力抵抗,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謀取勝,其次是以外交手段挫敵,再次是出動軍隊攻敵取勝,最下策才是攻城。攻城為萬不得已時才使用。製造攻城的蔽櫓、轒轀,準備各種攻城器械,需要花費三個月的時間。構築攻城的土山又要三個月。將帥控制不住忿怒的情緒,驅使士卒像螞蟻一樣去爬梯攻城,使士卒傷亡三分之一而不能攻克,這便是攻城所帶來的危害。

因此,善於用兵的人,使敵人屈服而不是靠戰爭,攻取敵人的城池而不是靠硬攻,消滅敵國而不是靠久戰,用完善的計策爭勝於天下,兵力不至於折損,卻可以獲得全勝,這就是以謀攻敵的方法。

全國:全,完整、完全,這裡作動詞,指完全地占有。全國:指完整地占有別國的領土。全軍:軍,春秋時期的軍隊編制,每軍為12500人。旅:春秋時期軍隊的編制,每旅為500人。卒:春秋時期軍隊的編制,每旅為100人。伍:春秋時期軍隊的編制,每伍100人。上兵伐謀:上,上等最好的。兵,指用兵方法。伐,攻擊。謀,計謀。修櫓:修,建造。櫓,一種用藤草製成的大盾牌;一種用桃木製成四周用牛皮遮蔽的大型攻城戰車。轒轀(fénwēn),即古時戰爭中攻城用的大型排車。杜牧注:"轒轀,四輪車,排大木為之,上蒙以生牛皮,下可容十人,往來運土填塹,木石所不能傷,今俗所謂木驢是也。"距堙(yīn):靠近敵城所修的用於進攻的土丘。蟻附:蟻,螞蟻。附,依附。久:這裡指曠日持久的戰爭。必以全爭於天下:這裡指的是對敵國的全國、全軍、全旅、全卒、全伍的勝利。頓,通「鈍」,疲憊、挫折。謀攻:用計謀進行攻伐。

本篇第一段可總結為:「貴全」,如果不用打仗,就能取得想要的利益,何樂而不為。我們不用戰爭的形式解放台灣省,想的也是這個「全」字。在本篇第二段中,孫子把進攻分為「伐謀」、「伐交」、「伐兵」和「攻城」四種作戰形式。其中,「伐兵」和「攻城」屬於軍事行動,而「伐謀」和「伐交」則超出軍事行動而屬於政治戰略範疇。下面說一下戰國管仲是怎麼「伐謀」的?

齊桓公想要攻下下衡山國,但是並不想動用太多武力,便詢問管仲該如何攻打。齊國國力強大,完全可以直接出兵壓城,便可以拿下城池。但是如果這樣做,很有可能遇到其他國家趁著齊國出兵的間隙,趁虛而入攻打齊國。所以,管仲提出,這場仗可以用經濟戰!管仲仔細調查了當時衡山國的產業,發現衡山國是一個兵器主要出國口,這裡大多數的商販和工人,都以製造和販賣兵器為生。只要哪個國家打仗了,要在短時間內採購大量兵器,衡山國就會連夜聽到叮叮咣咣的鑄鐵聲,也是沒到這個時候,衡山國的其他產業,也都會被暫時擱置。所以管仲專門等時機,在農忙之前的有一天,管仲派人去衡山國大量採購兵器,以15金的價格進行掃貨,並在走的時候,放出話,今後還會需要一大批。過了幾日,管仲又派人去衡山國掃貨,兵器再一次被一掃而空。

這時候,有人看到齊國在大肆買進兵器,猜測齊國可能要打仗了,每當有國家打仗的時候,衡山國都是最受益的那個。因為那時候各國對於武器的需求暴漲,他們也可以趁機將武器價格炒上來,賺一次戰爭的錢,可以讓家裡很長時間都不用再工作了。所以隨著齊國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不斷掃貨,鐵匠們也將價格抬了起來,不僅如此,由於燕國、秦國等地方聽說齊國最近在大筆買進兵器,還以為齊國正在準備一場大仗。再看看市面上的兵器越來越少,鑄鐵也變得越來越貴,於是也開始拿出一部分錢採購兵器。這些國家越是買,價格越漲。價格越是漲價,衡山國的鐵匠就越是忙碌,而且生活品質也越來越好。

過了一段時間,其他各行各業的人都看到,做鐵匠原來是一件這麼賺錢的事,於是農民暫時捨棄了農田,獵人放棄了打獵,商販放棄了編鞋,大家只要是有力氣的人,都跑去向鐵匠學習造兵器。大量的生產力突然出現,很快就滿足了各國採購兵器的需求。衡山人拿著賣兵器的錢,去其他地方買來糧食,並且將銀兩都存起來。但是這些人不知道的是,其實在購買兵器的同時,管仲也派人從市場上大筆囤積糧食。

一開始是派人去買,買來之後再運回齊國。但是這樣的效率太慢,於是觀眾打算炒作一波糧食,起初其他國家糧食的市價是15金,管仲就讓隰朋以15金的價格從晉國買回來,買來之後,在齊國當地再以50金的價格掛牌出售。於此同時,管仲又派人去衡山國附近散播消息,說在齊國,糧食能賣到50金的價格,還製造出一番哄搶糧食的假象。大多數糧商聽到這個消息後,認為自己很聰明,居然提前知道了這個好消息,於是糧商們關門歇業,把糧食囤積起來,並且連夜運出城去。就是希望能夠在齊國賣一個好價格。

於是,衡山國糧商的出走,很快就讓衡山國的糧價漲起來了,不過還好,大家打造兵器賺了不少錢,這些錢用來買糧食還是可以的。此時的衡山國出現了嚴重的產業失衡,糧食短缺,但兵器產能過剩。於是,衡山國開始想辦法從齊國燕國等地買糧食。此時的很多糧食和兵器,都囤在齊國,而齊國僅僅用了一些銀兩而已,就換來了這些。正在衡山國瀕臨困難之際,齊國宣布,與衡山國斷交。不僅不再向衡山國供應糧食,而且之前預定的兵器也不要了!

消息一出,衡山國的人開始人心惶惶,大批量的家庭帶上盤纏,連也就離開了衡山國。而那些家裡還有很多兵器庫存的鐵匠,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些兵器堆積如山,卻又帶不走。可自家的糧食又所剩無幾,離開又捨不得,留下來又要挨餓。老百姓聽到衡山國君王說,過段時間就會開倉放糧,所以也就沒有選擇離開,大家都在等著國家救濟。可是國庫也不富裕,衡山國想要購買糧食,但是大多庫存都在齊國,而且其他國家也因不敢招惹齊國,都選擇袖手旁觀。衡山國買不到糧食,很快饑荒就在衡山國散播開來。這時,齊國帶著人馬來衡山國攻打,衡山國將士吃不飽飯,早已無心打仗,於是選擇了開城投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