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滅亡後,暴君孫皓統治下的東吳為何還能存續十七年?

鄧海春 發佈 2024-04-05T19:52:52.596030+00:00

儘管實際上從曹魏黃初二年孫權被曹丕封為「大魏吳王」起東吳就已經進入了獨立狀態,但直到孫權在既沒有通過漢帝禪讓,又並非漢室宗親的情況下堅持稱帝,狹義上的曹魏、蜀漢、東吳三國鼎力局面才算是終於正式確立。

黃武八年(229),孫權在武昌登基稱帝,標誌著東吳政權的正式建立。儘管實際上從曹魏黃初二年(221)孫權被曹丕封為「大魏吳王」起東吳就已經進入了獨立狀態,但直到孫權在既沒有通過漢帝禪讓,又並非漢室宗親的情況下堅持稱帝,狹義上的曹魏、蜀漢、東吳三國鼎力局面才算是終於正式確立。

蜀漢景耀六年(263),曹魏將領鄧艾兵臨成都城下,劉禪出城投降,蜀漢宣告滅亡。蜀漢滅亡的次年,東吳迎來了末代皇帝孫皓。作為歷史上著名的暴君,孫皓在位期間東吳國力日漸衰微,但儘管如此,東吳還是堅持到了天紀四年(280)才被西晉消滅。那麼,為何暴君統治下的東吳還能在蜀漢滅亡後仍舊存續十七年呢?

作為三國當中存續時間最長的政權,東吳前後歷經四位君主,國祚五十二年,而想要達成這一點,首要依仗就是長江天險。建安十二年(207),面對三顧茅廬真心實意前來尋求平定天下之策的劉備,諸葛亮曾表示:「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到了宋代,大詞人辛棄疾也在作品中形容孫權道:「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虎踞長江天險「坐斷東南」,這是古往今來無數人對東吳政權所處地理環境的共同描述。誠然,對於東吳政權而言,長江就是天然的屏障,在限制自身對外擴張的同時,它也保障了東吳的絕大部分領土不會直接遭受敵人陸軍的進犯。

結合實際,在晉滅吳戰爭中,益州刺史王濬提前數年修建戰船、操練水軍,在昔日蜀漢水師的基礎上打造出了一支頗具戰鬥力的水軍。隨後,他親率大軍沿長江順流而下,接連攻克丹陽、西陵、夏口、武昌等東吳在長江上設立的重鎮,隨後輕鬆進入號稱「東吳第一要塞」的石頭城,這才逼得孫皓主動出城請降。

長江防線的全面潰敗可以說是東吳滅亡的最直接因素,反過來講,在西晉水軍操練完畢前,東吳大體上都是安全的。而說到東吳的防線,就不得不提及一個重要人物,那便是陸抗。陸抗乃是先後擔任過東吳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的陸遜之子,他繼承父親的才能與遺志,常年鎮守位於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西陵,也就是當年劉備伐吳兵敗的夷陵。

在鎮守西陵與西晉對峙的過程中,陸抗曾多次以弱勝強化解對方的攻勢,且憑藉高超的人格魅力深受將士、百姓們的愛戴。甚至,陸抗還與鎮守襄陽的西晉名將羊祜互相尊敬,雙方一直爭取不戰而屈人之兵,不願採取陰謀詭計,史稱「羊陸之交」。鳳凰三年(274),年僅四十九歲的陸抗去世,自此東吳再無名將。四年後,羊祜去世,臨終前推薦杜預代替自己,並留下平定東吳的諸多部署。

再次結合晉滅吳之戰的實際情況,羊祜指定的接班人杜預率領襄陽兵馬向江陵進軍,而上文提到率領水軍直取石頭城,逼迫孫皓出城投降的王濬同樣是在羊祜的安排下擔任益州刺史、大力組建水軍。羊祜死後,西晉仍然人才濟濟,加之國力強大,因此可以分六路大軍攻吳,而東吳在陸抗去世後徹底失去了與西晉抗衡之力,自然走向了滅亡。

最後還有一點不得不說,上文提到羊祜、陸抗曾經一度形成相安無事的局面,這一方面是由於羊祜深知陸抗的過人才能,另一方面也體現了西晉朝廷內部對於是否要南下伐吳的分歧。儘管西晉王朝奠基人司馬昭早在還是曹魏權臣時就定下了消滅蜀漢三年後順勢滅吳的戰略方針,但他過早病逝,其接班人司馬炎急於篡位,計劃因此暫時擱置。

後來,司馬炎順利篡權建立西晉,輔佐他即位有功的賈充地位不斷攀升,到泰始七年(271)時更是官居太尉。對於伐吳之事,賈充一直持堅決反對的態度,他曾以擔心時機尚未成熟作戰失利、擔心來自西方和北方的威脅、擔心軍民因連年戰爭而疲憊不堪、擔心氣候炎熱導致士兵感染瘟疫等理由反對對吳作戰。

或許是因為位高權重,又或許確實代表了當時許多大臣的觀點,賈充反對伐吳的主張影響力不可謂不大。經過多年猶豫,司馬炎才終於在杜預、王濬等將領的多次上書請求下決意伐吳。

綜上所述,東吳之所以能夠在蜀漢滅亡後仍舊存續十七年,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東吳坐擁長江地利,在西晉水軍成型之前可謂高枕無憂;其二、東吳擁有名將陸抗,為原本行將就木的政權注入了最後一點活力;其三、西晉內部關於伐吳分成了主戰、主和兩派,由於主和派一度占據話語權,東吳這才得以多苟延殘喘了幾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