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國務卿賴斯訪問利比亞,卡扎菲送其價值20萬美元的禮物

混沌錄 發佈 2024-04-06T16:16:40.731248+00:00

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卡扎菲似乎是和美國「水火不容」的,他也不會對美國人產生什麼好感,但很多人可能沒想到的是,卡扎菲曾經也試圖討好美國,並且還對時任美國國務卿的賴斯產生過「迷戀」。

提及卡扎菲,人們對他的印象可能就是「反美」、傲慢無禮,甚至還有人覺得卡扎菲根本就是個「瘋子」。畢竟,他在外交上憑著一己之力幾乎將五常和自己的阿拉伯兄弟得罪了個乾淨,還因為製造針對美國的恐怖襲擊讓利比亞受到了制裁。


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卡扎菲似乎是和美國「水火不容」的,他也不會對美國人產生什麼好感,但很多人可能沒想到的是,卡扎菲曾經也試圖討好美國,並且還對時任美國國務卿的賴斯產生過「迷戀」。



提出「泛非主義」的卡扎菲


在網絡上,人們總是喜歡稱呼卡扎菲為「卡大佐」,無可否認的是,卡扎菲對於利比亞確實有過貢獻。作為利比亞的前任最高領導人,他發動了九月革命,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一個「全新」的利比亞,也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利比亞人民的生活。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卡扎菲確實是一個強人,但他的缺陷也十分明顯,他傲慢無禮、行為乖張,得罪的人可不少。



從1969年卡扎菲發動「九月革命」以來,他一直都掌握著利比亞的大權,而在他的領導下,利比亞與西方的關係逐漸惡化,尤其是1981年之後,利比亞開始公開支持西方國家內部的「反對武裝力量」,包括愛爾蘭共和軍以及哈馬斯。


在1988年的時候,卡扎菲還策劃了洛克比空難:兩名利比亞人將藏有炸彈的行李帶上了泛美航空公司PA103航班,炸彈在英國一個名叫洛克比小鎮的上空爆炸,導致機上259人全部身亡,同時,還有11名洛克比居民因為從天而降的飛機殘片而死於非命。


這起空難是9·11事件之前,針對美國的最嚴重的一起恐怖襲擊事件,而究其原因,就是卡扎菲想要報復美國。



外界猜測,卡扎菲策劃這起恐怖襲擊可能有幾個原因。例如,卡扎菲夫婦收養的一個小女孩在1986年時因為美軍的轟炸而身亡;例如,美國戰艦曾在1988年時誤將客機當做戰鬥機,用兩枚地對空飛彈擊落了伊朗航空655班機,航班上290人全部罹難。這些都引起了卡扎菲的憤怒,讓其想要對美國進行報復。


但不管出於什麼原因,也不管卡扎菲如何否認,美國都主導當時對利比亞的全面制裁,1993年時,利比亞的海外資產被凍結,而且,當時利比亞在全球都處於被孤立的狀態。


因為就算是俄羅斯都支持制裁利比亞,這導致利比亞和俄羅斯相互驅逐外交官;而阿拉伯世界也無人站在利比亞那一邊,導致卡扎菲面臨的局面十分被動。



沒辦法之下,卡扎菲只能將注意力轉向黑非洲,讓黑非洲幫助利比亞打開外交局面。這使得卡扎菲一度形成了泛非主義的思想。


卡扎菲利用雄厚的石油資源,給了非洲國家很多幫助——尤其是物質上的幫助,這讓非洲國家對於利比亞改變了態度。


1994年,非洲統一組織要求聯合國取消對於利比亞的制裁;1997年,尼日、查德等五國外長還建立了一個解決利比亞和西方爭端的「聯絡部」。就連曼德拉都兩次訪問利比亞,還強烈譴責西方對利比亞的制裁。


1997年,卡扎菲在非洲統一組織外長會上,提出了「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的口號,這口號顯然讓非洲國家十分「受用」,也加強了他們對利比亞的支持。



而且,卡扎菲在生活中同樣表現出了他對於黑非洲的「支持」,例如他的女保鏢中就有不少黑人,甚至他還規定利比亞人只要與黑人女性結婚,就可以得到5000美元的現金獎勵。


從這一角度來看,卡扎菲為了他的泛非主義,確實做出了不少努力。當然,不少人認為,卡扎菲為了「泛非主義」,還曾有過一個十分特殊的行為,那就是她對於時任美國國務卿賴斯的「迷戀」。



送賴斯20萬美元的禮物


進入21世紀之後,利比亞調整了對美政策,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卡扎菲的「把柄」被捉住了。


2003年,美國中情局沒收了一艘正準備駛入義大利塔蘭扎灣的貨船上5個貨櫃的貨物,據悉,這5個貨櫃內裝有的是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關鍵材料。


在此之後,卡扎菲又得到了薩達姆被美軍活捉的消息,這似乎讓卡扎菲看到了自己之後可能走上的道路,於是,卡扎菲改變了自己對西方的政策:卡扎菲同意對洛克比空難負責,還宣布放棄他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



不過,實際上在此之前,卡扎菲似乎就已經改變了自己的計劃,因為在9·11事件之後,卡扎菲就一反常態,強烈譴責恐怖活動,還成為了當時最早譴責恐怖主義的阿拉伯國家領導人之一。


因為卡扎菲種種對於西方示好的舉動,美國與利比亞的關係也開始逐漸正常化,而卡扎菲真正顯示出對一個美國人的「與眾不同」,還是在賴斯上任美國國務卿之後。


2005年,賴斯出任美國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就任國務卿的非洲裔女性,也是第二位非洲裔國務卿、第二位女性國務卿。不說賴斯在任時的政績如何,又或者賴斯個人的能力如何,至少卡扎菲對於賴斯「很有好感」。



2007年,卡扎菲在接受電視台採訪時公開表示「他愛死了莉扎,她是個非洲姑娘」,而且,卡扎菲稱賴斯為「非洲公主」,他當時還表示他支持「親愛的非洲公主」,還為她「對阿拉伯領導人發號施令的方式感到驕傲」。


不僅如此,卡扎菲還在許多場合提出過自己的疑問,那就是「賴斯為什麼不願意見自己」。似乎卡扎菲對於賴斯的關注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他想要「對美國示好」應有的程度,這無關乎於美國,而只與賴斯個人有關。


直到2008年,作為美國國務卿的賴斯終於啟程訪問利比亞。賴斯的這次訪問是值得載入史冊的,因為這是美國國務卿首次訪問利比亞,而對於卡扎菲來說,賴斯前來的意義似乎更有不同。



相關報導顯示,當時的卡扎菲格外殷勤,他不僅早早就帶人去機場等候賴斯的飛機到達,而且還親自帶領著賴斯一行人參觀自己的「行宮」,並進行了繪聲繪色的講解。


不僅如此,在與賴斯交談時,卡扎菲甚至還趕走了翻譯,只留下賴斯與自己單獨進行會談。


在訪問利比亞之前,賴斯曾特意向葡萄牙外長阿瑪多打聽與卡扎菲進行會談的「注意事項」,而當時她得到的建議是:不要為卡扎菲說話時突然的「不著邊際」感到驚訝,他很快會恢復正常的。


在得知這一要點之後,賴斯堪稱「大膽」地單獨與卡扎菲會談,而事實證明,似乎阿瑪多說得頗有道理,卡扎菲在與賴斯會談時雖然也說了一些不著邊際的話,但最終並沒有出什麼亂子。



後來,卡扎菲還邀請賴斯共進「燭光晚餐」。賴斯的隨行人員拒絕了這一邀請,理由是這並沒有在事先敲定的行程當中。但賴斯經過考慮後,還是選擇答應卡扎菲的邀請,在其私人廚房中與卡扎菲共進晚餐。


據稱,卡扎菲為此十分高興,他甚至將自己的女保鏢都趕到了門外,就是為了與賴斯獨處,表達自己對賴斯「愛意」。晚餐時兩人應當聊得還算愉快,賴斯還曾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提及,當時卡扎菲還專門拿出了他請人為賴斯譜寫的歌曲——《白宮裡的黑色花朵》。


「黑色花朵」除了是形容賴斯本身的膚色之外,本身在阿拉伯文化中就代表了「狂熱的愛」,這似乎已經將卡扎菲對於賴斯的感情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在這頓晚餐之後,卡扎菲還贈送了賴斯諸多禮物,包括一枚鑽戒、一把魯特琴,一個腕帶,以及一本卡扎菲個人語錄的「綠皮書」,以及一個裝有卡扎菲照片的小盒子。


據悉,這些禮物的總價值高達21.2萬美元,可以說是相當昂貴的贈禮了,而且,卡扎菲還給賴斯的發言人贈送了一塊瑞士名表。


這些禮物的價值完全超出了正常兩國外交相互贈禮的價值,可以說很明顯表現出了卡扎菲對於賴斯的喜愛之情,而相比之下,賴斯贈予卡扎菲的禮物就十分官方了。


賴斯回贈給卡扎菲的禮品,只是一個精緻的盤子,一看就是官方的、象徵性的禮物,但似乎卡扎菲並不在意這些,因為直到卡扎菲死後,人們還發現他仍然保存著賴斯的相片集。



是真心還是假意?


在卡扎菲死後,人們發現卡扎菲的住處保存了一本賴斯的相片錦集,裡面放滿了賴斯各種各樣的照片,而這本相冊的名字還是極為曖昧的「我親愛的」。



似乎賴斯本人也看到過這本相冊,或者至少她知道卡扎菲有收集自己照片的「愛好」。因為賴斯曾經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評價過此事,她曾表示,這是一份「挺純潔」的照片錦集,雖然當時感到有一些詭異,但至少「算不上淫穢」。


賴斯的這種「詭異感」,其實在她與卡扎菲合影時也能看出來,因為在他們的合照中,卡扎菲顯得十分高興,可賴斯的笑容卻顯得有一點勉強和侷促。


賴斯認為,卡扎菲對自己有一點「詭異的迷戀」,但她本人始終是冷靜且理智的,並且與卡扎菲一直保持著合適的距離。



在卡扎菲「得寸進尺」地邀請與賴斯在她的住所之中會晤時,賴斯果斷拒絕了他。因為賴斯明白卡扎菲對於自己的感情有一些過於熱烈,而實際上,她與卡扎菲之間只是正常的公務往來而已。


有人認為,卡扎菲對於賴斯的「迷戀」應當是出於真情實感的,畢竟卡扎菲至死都保留著關於賴斯的影集,而影集中的照片,不過是從各種新聞稿上剪裁下來的,這本來就代表著一份不一樣的感情。


但同樣有人認為,卡扎菲對於賴斯的感情並非出於真心,他對於賴斯的種種熱情與「討好」,只是因為自己嗅到了危險的氣息,想要「求生」而已。


他們認為,這與卡扎菲對洛克比空難遇難者的重金賠償、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研製都是一樣的,只是卡扎菲想要繼續延續自己的權力乃至是生命。



一方面,因為卡扎菲多次公開對賴斯示好,在一定程度上拉攏了利比亞與美國的距離,2006年時,賴斯就宣布將利比亞從「支持恐怖主義」黑名單上除名,還恢復了兩國之間的外交關係,這對於卡扎菲來說,無疑是一大勝利。


另外一方面,卡扎菲對於賴斯所表現出來的狂熱,本就與他的泛非主義有著很大關係。


當時的賴斯可以說是美國最有權力的女人之一,也是全球政壇相對重量級的人物,更加重要的是,雖然賴斯是美國人,但她是非洲裔,在小時候也曾因為黑色的皮膚受到過歧視,但她仍然依靠著自己的努力走到了今天的「高位」。



卡扎菲看到了賴斯身上的價值,這說明非洲通過努力,同樣可以取得相當的成就,乃至與全球大國平起平坐的地位,甚至他可能還建立了一種「愛賴斯就是愛黑非洲」的邏輯,這讓他對於賴斯的狂熱,有了一種「不太單純」的目的。


不過,不管卡扎菲的狂熱是真情還是假意,他都讓賴斯感到了與眾不同。賴斯事後還曾表示,她敢保證自己回到美國之後,卡扎菲一直都在想她。



可惜的是,雖然卡扎菲對於賴斯、對於美國的示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最終也沒改變自己的命運:2011年,利比亞掀起了大規模示威抗議,美西方國家很快發動了對利比亞的空襲,利比亞反對派很快奪取了政權,在經歷了一段東躲西藏的日子之後,卡扎菲本人在2011年10月20日被殺身亡。


如今,只有那本被命名為「我親愛的」的相冊,還會讓人回憶起卡扎菲對於賴斯的狂熱。


-END-


作者:理理


編輯:墨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