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祖先,還是中日交流第一人?徐福身上藏著什麼秘密?

求知百科 發佈 2024-04-06T19:21:44.229771+00:00

我們把司馬遷的《史記》搬出來查找,發現多個章節都出現了徐福這個人,並且以司馬遷老先生惜字如金的性格,可以說對這個人非常重視,恨不得單獨列傳。

秦朝雖然來的快去的也快,但是無論從成就還是歷史地位來講,都占據了重要的地位。說起秦朝歷史,肯定繞不過徐福這個人,太多的民間傳說和野史,把他渲染得極其神秘。那麼徐福到底做了什麼事情?真的是日本人的祖先嗎?

徐福其人真實嗎?

我們把司馬遷的《史記》搬出來查找,發現多個章節都出現了徐福這個人,並且以司馬遷老先生惜字如金的性格,可以說對這個人非常重視,恨不得單獨列傳。

《始皇本紀》中詳細描述了徐福「三顧秦始皇」,第一次見到了吹牛東方有三座神山,分別叫做蓬萊、方丈、瀛洲,上面有神仙。秦始皇一聽,你不是江湖騙子吧?把他打發走了。第二次也就是次年,徐福再次來見秦始皇,說他已經親自到過神山,上面有長生不老藥。

這下秦始皇總該答應了吧?其實秦始皇並不傻,非常輕視這種江湖伎倆,不過出於好奇,還是答應了徐福的出海計劃。於是徐福來到河北,招募三千男女,建造遠航大船。

第三次兩人見面就很耐人尋味了,徐福連續出海多次,幾年時間也沒結果,花了很多錢。秦始皇可能隱約覺得大限將至,也著急了起來,東巡會稽時召見了徐福,問為啥進度這麼慢。徐福推脫海上有大魚作怪,需要強勁的弓弩才能通過,於是秦始皇派人滿足條件,徐福一去不復返。

太史公既然如此說,那麼我們完全可以相信徐福確有其人,並且真的善於航海。大致的方向我們也可以推斷出,從東部沿海出發,前往的應該是日本。不過神仙肯定是沒有,不然徐福也不會在《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中出現「止王不來」的記載。

因為「止王」是自己稱王的意思,「不來」意味著不回去見秦始皇了。找到長生不老藥,要麼自己服用成仙,要麼帶回去給秦始皇吃,自己成就功名。徐福既不回去,也沒淡泊名利,看來多半是騙了秦始皇。

那麼徐福到底哪來的能耐忽悠住秦始皇這種認領呢?咱們看看他的家世。

關係硬,背景深

秦朝以及再往前的周朝,所有發生的政治大事都離不開一個人物:鬼谷子。當時的政客大家只要自報家門,一定會和鬼谷子扯上關係,比如攪弄列國風雲的蘇秦、楊儀,軍事理論開創者孫臏,就連秦始皇的開國重臣呂不韋、王翦都是鬼谷子門徒。

眾多歷史學家都認為徐福是鬼谷子的關門弟子,咱們姑且不談鬼谷子壽命為啥這麼長,單論人物關係,是不是發現徐福真的硬核?師哥們在秦國軍政大權在握,,自己見皇帝還不簡單?

其次我們再來看徐福的家世,經過考據他出生在如今江蘇連雲港的富貴之家。當時的官吏可不是誰都能當的,科考制度要在一千多年後出現,所以只有世家子弟才能出人頭地。

我們再往前推,徐福的宗族源於周朝徐國,少昊的後人。這層關係就厲害了,因為他的的姓是嬴,和秦始皇同宗,只不過氏是徐而已。有人會問趙國也是嬴姓,不也和秦始皇打的不可開交?那是因為國家和氏族關係不大,整個春秋戰國都是一群宗親在打來打去,互相都是你死我活的關係。

可是君臣關係就不一樣了,徐福在宗親這方面很有優勢,結合鬼谷子門人,想要見秦始皇還是比較容易的。

於是招人、建船、出海一氣呵成,秦始皇成了千古第一個冤大頭,成就了徐福的獨特歷史地位。那麼徐福到的地方是日本嗎?稱王后他都做了什麼?

國內爭議和日本言論

我們不妨做個推論,徐福在覲見秦始皇時,一定是根據家鄉傳聞以及自己的航海經驗,得出了東方海外有陸地的結論。

徐福出生地是連雲港,這是當時江南地區少數的港口,再往南不是灘涂就是淺水灣,再遠點就出國了,南越趙佗一定聽說過吧?北方重視農耕,港口並不發達,並且根據秦長城的位置來看,那邊也不太平。那麼徐福作為少數擁有航海經驗和航海條件的秦朝人物,有實力證明自己所言非虛。

除此之外,徐福一定到過日本,並和當地土人戰鬥過,因為要求秦始皇支援建造的弩箭肯定不是打魚用的。

歷史上對徐福的爭議存在於《漢書》和《三國志》中,這兩本經典史書都提出徐福的航海路線更偏向於東南方向。這意味著徐福很有可能去的地方是台灣,而不是日本。當代學者們雖然都偏向於日本方向說,但是也有人持不同觀點,咱們不做過多討論。

元朝就有好奇人士前往日本做調研,寫出了著名的《甬東山水古蹟記》,其中內容記錄了東海附近關於徐福的痕跡。雖然參考價值極大,但是詞句引經據典,不容易被大家理解。

不過有個很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日本的文化斷層。在秦漢之前,日本處於「橫紋文化」時期,並且這個時期據說持續了6000多年。這個文化的特點就是「野性」,說白了一群蠻族打打殺殺,農耕都沒有。好奇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這段歷史,由於太過無聊,這裡就不多浪費筆墨。

可是自從秦漢時代開始,日本突然有了政府、農耕、教育,甚至軍隊都像模像樣的建立起來!如果不是外星文明降臨,那麼一定是有什麼人充當了老師的角色。這個老師想要教育這幫野男人,一定還要擁有強勁的軍隊,畢竟沒實力憑什麼讓他們乖乖坐下來聽課?

那麼日本方面承認這點嗎?很遺憾,無論從典籍還是其歷史記載,我們都難以發現徐福的蛛絲馬跡。可能日本人也不能承認文化源自中國,否則要低人一頭了。

另一種推斷

疑點重重的是,公元607年日本派了小野出使中國,當時的中國正值隋末唐初,隋煬帝代表中國派出使臣回訪日本。這個使臣在九州地區見到了一個奇怪的地方,那裡地方不大,但是名字卻叫「大秦國」!

一般人的認知下,能夠對得上名號的只有徐福了,可是真的只有這一種可能嗎?其實並不見得!

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的文明突飛猛進,伴隨而來的是延續數百年的戰爭。此時的戰爭有個特點,就是講究大規模集團對沖。如果說楚漢爭霸、三國對峙搞這一套還算靠譜,畢竟凝聚幾個州的力量還是可以湊幾萬軍隊的,但是春秋戰國就不得了了!

當時的一個國家可能只有如今一個省或者一個市大小,外加當時的人口生產力,萬人軍隊幾乎就是「男當戰女當運」!在那種情況下,大批文人逃亡海外不是沒有可能!

這也是日本文化起源的根本,或許不止是日本。比如日本、韓國、越南等國都能見到中國文化的影子,我們俗稱「文化輻射圈」,他們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過漫長的影響才到了今天的地步。

也許在戰亂的年代,許多想躲避戰爭的中國人度過大海,一部分達到東南亞,一部分策東渡日本、韓國,把文明的種子播撒在這些土地上。

我相信徐福確有其人,並且也到過日本,帶去了一定的文化技術。不過日本的誕生應該和他無關,畢竟秦朝的法家治國思想沒有在日本人身上得到體現,更偏向於唐朝的儒學思想和重視軍事。

不管怎樣,徐福的航海事業都值得我們敬仰,在2000多年前的時候,他帶領船隊東渡,這樣的偉大壯舉足以記載史冊!

作者:舊時夢話 校稿:川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