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賣男裝到賣蔬菜,90後聽障女生在魔都郊區把蔬菜賣到湯臣一品

北京日報客戶端 發佈 2024-04-06T23:35:38.620616+00:00

每天早上,田虹都要騎著自己的小電驢,趕赴南匯的蔬菜大棚,去挨家挨戶收菜農剛剛採摘的香芹、杭茄和四季青等蔬菜。4年前,這個90後姑娘告別上一份工作之後,「誤打誤撞」到上海的郊區賣起了蔬菜,從此有了屬於自己的事業。

每天早上,田虹都要騎著自己的小電驢,趕赴南匯的蔬菜大棚,去挨家挨戶收菜農剛剛採摘的香芹、杭茄和四季青等蔬菜。4年前,這個90後姑娘告別上一份工作之後,「誤打誤撞」到上海的郊區賣起了蔬菜,從此有了屬於自己的事業。今天,她的事業蒸蒸日上,客戶數量穩中有漲,其中還有來自上海豪宅——湯臣一品的顧客。

▲4年前,田虹告別上一份工作之後,「誤打誤撞」到上海的郊區賣起了蔬菜,從此有了屬於自己的事業。 王政陽|攝

15歲謀生做庫管,曾月入過萬

「我賣的都是上海本地菜,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有幾百單,主要客戶都是上海的阿姨爺叔。」田虹在上海租住的小屋,既是臥室,也是她的拼多多網店工作室。小屋十幾米開外的地方就是倉庫,每天,田虹都在這裡獨自分揀蔬菜、打包,然後逐一發往上海各個居民小區。這份工作蠻辛苦,但她說,自己很知足。

田虹來自皖北一個普通家庭,幼年時因藥物中毒導致聽力受損,需要常年佩戴助聽器。

由於家庭原因, 15歲時,她不得不從高中輟學,離家謀生。進了社會,她走南闖北到過很多地方,見過形形色色的人,由於總是佩戴著助聽器,不少人都會對她投去好奇或異樣的目光。這讓本來性格內向的她更加拘謹,為此,她曾頻頻更換工作。

2012年,田虹到南匯一家主營男裝的電商公司工作,才算穩定下來。她在公司負責倉庫運營,一般下午4點下班,遇到銷售火爆的時候就得加班,有時凌晨一兩點才能下班,「一個月能掙好幾千,甚至過萬」。

但,一成不變的生活總是乏味的。2019年,她服務多年的公司外遷,田虹決定不再跟隨,而是試著自己創業。

▲為了控制成本,讓利於顧客,田虹直接從菜農手中採購,避免了中間商的層層加價。 王政陽|攝

嘗試自主創業,在郊區轉行賣蔬菜

「開網店的想法,是在電商公司工作的時候有的。剛開始是因為有些上海市區的朋友希望吃到新鮮的南匯時令蔬菜,委託我買了之後送到市區。」田虹說,在朋友圈接觸到的消費者畢竟是有限的,她發現,「把網店開起來,可以接觸更多的消費者,賣出更多的菜」。

挑選電商平台時,她經過反覆對比,選擇了拼多多。

「選擇在拼多多開店,主要是因為平台門檻低,開店不需要太多的套路。比如照片不需要用美顏和濾鏡修圖,而且拼多多對農貨產品有流量扶持,就算是從零開始的新店鋪,也是可以做起來的。」田虹認為,太精美的圖片顯得不真實,會讓顧客產生誤解,甚至有被欺騙的感覺,「只需要拍攝反映實際的圖片就可以了。這樣也能把更多精力放在籌集好貨,服務顧客上。」

2019年,田虹在南匯租了一間民房,開啟了拼多多賣菜之旅,事業由此起步。

在電商公司工作期間學習到的知識,讓她受益匪淺。開店很順利,即便遇到不懂的問題,也可以很快找到同行請教。她至今還記得第一次成交時的情景:一陣清脆的「叮噹」提示音通過助聽器傳進耳朵,那聲音她從沒聽過。當打開了自己拼多多店鋪的後台時,一個提示界面跳出來:「你有新的訂單」。她一時有點不知所措,直到在後台看到了買家真實的名字、地址和付款信息,她才反應過來:自己的蔬菜生意,有第一單了。

開局順利,讓田虹信心大增。她開始把店鋪連結發到朋友圈、微信群,此前請她代買蔬菜的上海市區朋友紛紛轉發、下單。不到3個月,她的店鋪月訂單量就從最初的幾百迅速攀升至幾千,大大超出了田虹的預期。

▲居住在南匯農村的田虹發揮「住得近」的優勢,時常奔波在田地、大棚之間,與農戶交流。 王政陽|攝

親自挑選試吃,只選本地新鮮好菜

在拼多多平台上,田虹只賣南匯本地菜,秋冬季主要是上海青、水芹、草頭、茼蒿、香芹,隨季節變動而更替;春夏季主要是瓜果類,上海本地最熱銷的南匯8424西瓜,就是她店內的主要貨品之一。

為了給消費者提供優質的蔬菜,居住在南匯農村的她發揮「住得近」的優勢,時常奔波在田地、大棚之間,與農戶交流,探討蔬菜品種、施肥、除草、價格等問題。她幾乎每天都要試吃至少3種南匯本地菜,挑出新鮮且口味上佳的貨品,送上自己網店的貨架。

為了控制成本,讓利於顧客,田虹直接從菜農手中採購,避免了中間商的層層加價。「在超市買菜,只有購滿一定金額才會送貨上門。我的店鋪只要下單,一律包郵。」

物流速度,是保證菜品能夠新鮮送到消費者手中的關鍵。田虹對合作快遞公司的要求是江浙滬次日達,「遠的地方比如北方一些地方,我不太敢發貨。因為生鮮類在路上耽擱時間長了,會影響品質。」

田虹還在包裝上花了心思。她自己設計包裝箱,不同的菜品用不同規格材質的箱子,並統一打上「南匯蔬菜」這幾個字。「這樣可以提醒快遞員在配送時予以關照,也方便顧客快速找到自己的包裹。」

▲每天,田虹需要獨自分揀蔬菜、打包,然後逐一發往上海各個居民小區。 王政陽|攝

用心經營,自然會贏得回頭客。雖然拼多多平台會根據商品品質、物流速度和用戶評價,對店鋪進行流量及曝光支持,不過田虹很清楚:平台的支持,源自店鋪過硬的品質。她決心要把這份事業做好,做靠譜。

因為新鮮的品質和真誠的服務,田虹的拼多多小店在一些市區居民中開始口口相傳,成功破圈。客戶人群不斷增長,還出現了一些「高淨值」客戶,有年輕白領、退休幹部,甚至還有居住在滬上豪宅「湯臣一品」的全職太太。但是,令田虹印象最深的,還是一位83歲的老年客戶。田虹在網上與客戶交流時,無意間得知了對方的年齡。「這麼大歲數還在學習網購,用拼多多買菜!」這令她心生敬仰,隨後經常免費為這位客戶送菜。今年春節前夕,她收到了老年客戶回贈她的禮物——一個零食大禮包。

賣菜收入遠超打工,實現自我蝶變

把「網上賣菜」作為人生事業認真經營,田虹每天都離不開手機或電腦,客戶有問題,她有問必答。

說起創業這些年來的變化,她覺得,自己最大的改變是「脾氣平和多了」。「每天下單的客戶里都有中年阿姨、老年爺叔,這些人對智慧型手機或者電腦不是特別熟悉,所以對這些客戶要特別有耐心。」

「南匯本地菜吃起來軟、糯,有一種小時候的味道,但價格也不便宜。我經常去小區附近的菜場比價,發現她的店賣的蔬菜品質更好、價格也更優惠。」上海市民方阿姨表示,她幾乎每周都會到田虹的店鋪下單,除了給自己家人吃,偶爾也會買來送給親戚、鄰居。

在談到對店主的印象時,方阿姨說,雖然從未謀面,但感覺「應該是一個真誠、靠譜的姑娘,溝通有耐心,能夠從我們消費者的實際需要出發,提出建議。售後服務也很及時。」

▲田虹每天會查看店鋪最新的消費者評價,她說這是她一天中最放鬆的時候。

在田虹的拼多多店鋪評價中,來自消費者的稱讚還有很多: 「現摘現發、新鮮」「分量足、物美價廉」「客服人很好,有困難總幫你解決」「絲瓜每根都用保鮮膜包好」「本地南匯絲瓜,一分價錢一分貨,非常新鮮!」

田虹說,現在,她每個月的賣菜收入早已超過當初打工時的工資。而更令她驕傲的是,過去那個內向、膽怯的自己不見了,「明顯比以前更成熟」,曾經困擾她多年的聽障煩惱,也早已被自信和喜悅沖淡。她覺得,正如她的名字一樣,與田地和新鮮蔬菜瓜果為伴,未來將如彩虹一般,明亮而多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