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還是敢拍啊

桃桃淘電影 發佈 2024-04-08T00:16:35.647533+00:00

今天晚上我打開電腦,因為耳機的藍牙連接出了一點問題,又趕著上線,正在心急如焚地調試之中。耳機里突然傳來一個沒有感情的、斷斷續續、充滿電流的聲音。「聽得見嗎?我們是外星人。」「請配合我們的調查。」那一瞬間,我毛骨悚然,大腦被各種恐怖的、超現實的聯想所占據。

今天晚上我打開電腦,因為耳機的藍牙連接出了一點問題,又趕著上線,正在心急如焚地調試之中。

耳機里突然傳來一個沒有感情的、斷斷續續、充滿電流的聲音。

「聽得見嗎?我們是外星人。」

「請配合我們的調查。」

那一瞬間,我毛骨悚然,大腦被各種恐怖的、超現實的聯想所占據。

幾秒鐘後,我才意識到,自己的電腦出於某種原因,正在播放《未知動物》的片頭。

《未知動物》是青年導演溫仕培的新作,講述一個修車工遇到外星人的故事。

如果你看過《熱帶往事》的話,或許也和我們一樣,對這位風格大膽生猛的青年導演記憶猶新。

而他的最新短片《未知動物》,腦洞之大更甚於前作。片頭的這句台詞仿佛具有某種打破第四堵牆的魔力,也在向觀眾預示著,接下來你所要看到的一切,都將是無法被定義,更無法去歸類的。它會給你帶來一場似真似幻的、沉浸式的超現實體驗——正如我剛才所感知到的那樣。

易烊千璽扮演一名修車工,他性格內向,不善言辭,比起人更喜歡和車打交道。

邱天則以神秘顧客的形象現身於他所在的修車廠,一言一行都令人難以捉摸,直到後來,修車工終於發現了她的秘密:她是一個外星人。

和前作《熱帶往事》一樣,《未知動物》首先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高度風格化的作者美學。

這種風格化並不只是所謂的炫技,而是一種為人物、為劇情服務的、與內容高度統一的形式。正如在《熱帶往事》中,令觀眾記憶猶新的一個鏡頭,是導演在拍攝一場回憶戲時,為了呈現出記憶那種朦朧和曖昧感,刻意選擇了一個古董的鏡頭,且在鏡頭上又套上一層絲襪。

在《未知動物》裡,很有趣的一點是,導演大量借用了「車」作為道具,來設計自己的鏡頭語言。

例如車窗式的構圖,構成更為狹窄、私密的視野。

強烈的遠光燈,營造出黑夜裡一種波光粼粼、迷夢般的質感。

另一個汽車緩緩駛入修車廠的鏡頭,光線拖曳在車窗和車頂,顯得如此栩栩如生,讓你會覺得,這個鏡頭是有著呼吸感的。一個未知的、活著的生命,緩緩進入了修車廠。

很多時候,導演是代入了一輛車的視角,用車的「眼睛」,去審視這個世界。

鏡頭語言本身就成為一種隱喻:未知的「動物」豈止外星人和人類呢?或許汽車也是一種生物,靜靜地蟄伏、觀察著人類世界。

《未知動物》的另一影像風格,則在於實驗性。

這種實驗性首先體現在鏡頭語言的無序。影片在視聽和剪輯的處理上相當大膽,攝影機的運動很多時候是自由無序的,導演以此來改變了現代攝影設備的高像素和銳利的質感。但這種粗糲的、帶著瑕疵的美感,正是其標準性的作者風格。

同樣,你也會覺得這樣的鏡頭語言是很年輕化的,是一種獨屬於當代人的表達。它符合年輕人的心境。在鏡頭的高速運動中,你會感受到人物心緒的躁動不安,這是青春,是荷爾蒙的不安和悸動。而年輕本身就是一種打破常規。是大膽去實驗、去突破攝影機的既定規則,創造一種更為當代、更為先鋒的影像語言。

在《未知動物》裡,車作為連結人與外星人的「載體」,承載了非常豐富的隱喻。

修車工有一句經典台詞,「你看一個人的車,就能大概知道這個人是誰。」

這探討了當代人與車的關係:車不再是一種代步工具,反而變成一種私密的個人空間,或是一種獨特的、自我的表達。

修車工的確通過修外星人的車,發現了對方的秘密;但也是為了讓他永遠保守秘密,外星人將他變成了一輛車,因為車是不可能「泄密」的——由此故事形成了一個完美的迴環。不僅審視了人與車的關係,也是在審視人和自身的關係。

另一方面,邱天扮演的外星人是極為完美的,就像會出現在「汽車廣告」里的那種人。光鮮,沒有瑕疵,且不真實。她的存在充斥著對一種完美生活的想像。

而修車工生活在另一個與車有關的空間。這裡擁擠,逼仄,滿是汗水和機油味,以及不可告人的陰暗秘密。這裡有很多瑕疵,修理的過程就是修正瑕疵的過程,卻很真實。

這就是人類,「人類的歷史是與錯誤抗爭的過程。」修車工的工作也是對人類生活的隱喻。

看似這部短片是一部天馬行空的科幻故事,它探討的是人、車與外星人的關係,但其實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在於人。

人是一種怎樣的生物?

人本身的存在和價值究竟是什麼?

《未知動物》的文本是開放性的,相信看到最後,關於這個問題,你會有自己的思考。這也正是「未知」的意義。它「啟發」了更多的可能性。

這部天馬行空的短片,正是BMW與壞猴子影業攜手的BMW AHEAD 影像計劃的一部分。

時值寶馬107歲生日,BMW AHEAD 影像計劃推出了三部先鋒電影短片,分別由壞猴子影業的三位青年導演執導。

除了溫仕培導演的《未知動物》外,還有張善格導演的《巴拉布的願望》和夏鵬導演的《猴子》。如果說《未知動物》的創新性主要體現在敘事方式上,另兩部作品則在創作形式本身,也展現出更為大膽的實驗性。

《巴拉布的願望》採用了3D定格動畫的形式,講述了外星人一家競標到人類汽車,卻誤解了這一地球產物的真實用途的故事。

故事充滿了童真樂趣,尤其是在猜測車的用途這一段,笑點層出不窮:一個外星人猜這是浴缸,另一個猜這是迪廳,還有一個猜這是用來攤餅的。

而在他們身後,一個戴著馬桶橛子的小外星人巡視經過。原來外星人也不知道馬桶橛子是幹嘛的,所以腦洞大開,將它當做了一頂帽子。

定格動畫是一種非常獨特的動畫形式:動畫師需要將所有的角色、場景、道具都做出實物,再用相機進行拍攝。手工製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製作完成後則要為實物擺出動作、拍下照片,一張一張地把照片連貫起來,組成我們所見到的每一幀影片。

《巴拉布的願望》又和我們之前看過的定格動畫都不同。

它的畫面要流暢得多,人物的表情變化也更加豐富。這是因為導演採用了12幀每秒的拍攝方式,還大量使用了3D列印的技術。

這部作品本身就是一次基於定格動畫的新嘗試:它保留了定格動畫的新穎形式和趣味性,又通過3D技術,吸取了更多CG動畫的優勢,也使得創作更加自由。

正如短片的主題:一個外星家庭興致勃勃地收集和研究著地球產物,也探索著未知的文明。看似表現的是外星人對人類的好奇心,其實也是在鼓勵人類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對於身邊的一車一物,都永遠保持開放性和好奇心。

誰說汽車的唯一作用,就是用來開呢?

它明明還有更多的功能、更大的可能性。

最後,外星人一家人開著車駛向遠方,這的確不僅僅是物理距離上的「遠方」,更是一種想像力的馳騁。

車能帶你走向更廣闊的世界,探索更多的未知——只要你還擁有「好奇」。

夏鵬導演的《猴子》是一個賽博未來的偵探故事。

關於賽博朋克畫風,影迷們大概早已經司空見慣了;關於人工智慧、AI、元宇宙……也在太多的經典科幻作品中有所涉獵。

但《猴子》的畫風依然讓人眼前一亮:導演將實拍、數字摹片、CG和二維動畫等形式結合,且嘗試了最新的3D渲染影像技術。第一個鏡頭就能抓住你的眼球。

可能你也會驚訝於這部作品的類型結構之完整:在短短的七分多鐘里,導演竟然講出了一整個偵探故事,有懸念,有反轉,還有令人腎上腺素狂飆的動作戲。

導演設計了一重巧思:讓畫面隨著人物的心境,不斷在黑白和彩色的畫面切換。你仿佛也和主角一起,時而處在冰冷的未來之城,時而又墮入迷醉的夜。

我尤其喜歡這個鏡頭,它兼具手持攝影的真實和粗糲感,以及動畫的奇思妙想。當視角從高變低,畫面又從彩色變回黑白,更讓人感到似真似幻,仿佛沉浸在一個賽博朋克的循環夢境。

當然,影片的高光還是在於幾場追車戲。畫面兼具二維動畫的色彩感和自由靈動,以及CG的真實、豐富和光線感。很斑斕,很絢麗,完全調動感官。如果能在大銀幕觀看的話,一定會很爽。

你同樣可以說這是一個「環形敘事」的故事:猴子是人類的「起源」,人類是AI的「起源」,而最終AI猴子們所尋找的起源,卻只是人類手中的一個小小玩具。

故事講到最後,會感到一種返璞歸真的力量:謎底就這麼簡單嗎?是的,真的就這麼簡單。但對於習慣了複雜思維的人類來說,「簡單」反而是一件很難的事。

《猴子》再一次思考了人與技術的關係:人在高速發展的未來科技中迷失了自己,最終卻也是在技術的幫助下,找回了最初的自己。科技不可怕,未知也並不可怕,重要的還是我們能否始終葆有不忘初心的「勇氣」。

看完這三部短片作品,會有一種很強烈的感受:這就是我們期待的青年導演的作品。

這些青年導演追求的從來不是完美的、標準化的創作,而是更自由、更當代的作者表達。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暴露一些瑕疵,但看到最後又會覺得,有什麼關係呢,瑕疵也是其個人風格的一部分。

某種意義上,他們就是在「玩」電影。這正是年輕人的創作態度。敢玩,夠新,所以也夠先鋒。

如果分別給三部短片一個關鍵詞的話——啟發,好奇,勇氣,這恰好是此次BMW AHEAD影像計劃的關鍵詞,也與BMW的品牌態度高度相關。

BMW與電影業的合作由來已久,在坊間一直被譽為是「最會講故事的汽車品牌,最會拍電影的車企」。

據不完全統計,BMW汽車在電影銀幕上亮相過3萬多次,參演過的國際知名影片,包括但不限於《007系列》《碟中諜》系列、漫威等等。

《The Hire》系列作為千禧年之初的作品,至今仍是影史上最重要的廣告短片系列之一,也引來無數人解讀和驚嘆:你很難再見到有哪個品牌會做出如此大膽的嘗試,又還有這樣的超強號召力,能同時集結包括李安、王家衛、吳宇森、蓋·里奇、亞歷杭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在內的八位世界頂尖級的導演,且啟發了他們在創作巔峰期的作者表達。

縱觀BMW與中國電影人的合作,也不難發現一個特點:BMW始終在關注著國內青年創作者的生態。

比如去年與FIRST影展合作,在《奇蹟·笨小孩》中與青年導演文牧野合作,在《婚禮》中與青年導演辛爽合作……賦能本土先鋒導演,尋找更新、更先鋒的聲音,這似乎就是BMW一直在做的事情。

寧浩曾在處女作《瘋狂的石頭》中對BMW有一次致敬,到了2020年的賀歲檔,雙方再一次夢幻聯動,合作了賀歲微電影《巴依爾的春節》。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品牌與名導的合作,更是一次青年導演和成熟創作者的再度回望,是創作上的遙相呼應。

在此層面上,BMW與壞猴子影業聯手打造的BMW AHEAD影像計劃,同樣可被視為一次創作上的傳承。

雙方在一次次靈感的碰撞中,受到彼此的啟發,再去支持更多的青年創作者。以短片為橋樑,鼓勵多元探索的創作理念;以開放的心態,去聆聽和尊重青年創作者的多元靈感;以極高的創作自由度,來尋求新的思考和新的表達方式。

這是又一次汽車與電影跨界聯動的絕佳組合,我們看到了青年電影人身上的想像力和創作潛能,也再次領悟到BMW先鋒,年輕,創領的品牌精神,以及它作為行業引領者的社會責任感。

在寶馬107歲生日之際,也讓我們祝這個百年品牌生日快樂。永遠年輕,永遠在路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