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篇·五常政大論1》學習紀要與心得

寅子亥卯 發佈 2024-04-08T02:11:15.712055+00:00

學習為個人興趣,反覆研讀,前後聯繫,遍查資料,儘量把複雜深奧的內容與艱澀難懂的文言,用簡練易懂的語言與方式表達明確,便於同道閱讀理解與學習,供有志者同悟。

學習為個人興趣,反覆研讀,前後聯繫,遍查資料,儘量把複雜深奧的內容與艱澀難懂的文言,用簡練易懂的語言與方式表達明確,便於同道閱讀理解與學習,供有志者同悟。

(本節內容繁瑣艱澀,非讀10遍以上不知其所以然 。擷取其精要,參考理解。)

明「天道地理,陰陽更勝」,知「化不可代」「無伐天和」,方為「聖王」之道。

天地之道理規律,陰陽之相勝制約不可不明。

天地之運化非人力所能代,天人相應的規律不可違。

「五運六氣」,簡而言之,乃五行之運,六脈之氣。

五運之氣存在「平氣」、「不及」、「太過」三氣之變化。

「平氣」——「木曰敷和(滿),火曰升明(動),土曰備化(痞),金曰審平(咳),水曰靜順(厥)。」

生而勿殺,長而勿罰,化而勿制,收而勿害,藏而勿抑,是謂平氣。

(生長化收藏之規律不得違背,生時不殺,長時不傷,化時不制,收時不害,藏時不抑。

與五時相應—春、夏、長夏、秋、冬;與五臟相應—肝、心、脾、肺、腎。)

「不及」——「木曰委和(驚),火曰伏明(痛),土曰卑監(滯),金曰從革(咳),水曰涸流(燥)。」

乘危而行,不速而至,暴虐無德,災反及之,微者復微,甚者復甚,氣之常也。

(運氣不及,使所勝或制約之氣自來施暴,無德肆行之氣必得所勝之氣報復,暴虐微則報復微,反之亦然,這是運氣的常規。)

「太過」——「木曰發生(怒),火曰赫曦(笑),土曰敦阜(驚),金曰堅成(喘),水曰流衍(脹)。」

不恆其德,則所勝來復,政恆其理,則所勝同化,此之謂也。

(運氣太過,肆意行權,對所制約之氣施暴,必得所勝之氣報復,而行政平和,合乎常規 ,所勝之氣也可以被同化。)

(運氣之不及、太過都會對五臟造成傷害的原因。五行之氣的運行,也講究因果報應啊。要做到德淳全道,天人相應,方得平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