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母親的春天

巴蜀文學 發佈 2024-04-08T02:52:33.142939+00:00

梁亞平一年四季,從春天開始,母親就沒有停歇。耕一輩子田的母親,在我眼裡,不僅僅是一位農民。母親是一位工匠。春天到了,母親說,要種花生了。白天,母親翻地鬆土,經過一個冬天,田裡長滿野草,母親一鋤頭一鋤頭把野草翻起來,又把泥塊打碎,再把一根一根野草撿起來丟到田埂上。

梁亞平

一年四季,從春天開始,母親就沒有停歇。耕一輩子田的母親,在我眼裡,不僅僅是一位農民。

母親是一位工匠。春天到了,母親說,要種花生了。白天,母親翻地鬆土,經過一個冬天,田裡長滿野草,母親一鋤頭一鋤頭把野草翻起來,又把泥塊打碎,再把一根一根野草撿起來丟到田埂上。

晚上,母親剝花生種子,把準備好的花生倒出籃子裡,拇指一按,兩手一剝,一粒粒果實從殼裡跳出來,掉到籃子裡。剝完,母親又把飽滿果實挑選出來,作為花生種子。

下一場小雨,土地潤濕,母親來到田裡種花生。首先起壟,母親說,壟不能過寬,也不能過窄,一米壟最合適。過寬,花生容易旱死;過窄,花生容易澇死。接著挖坑,母親挖坑也十分講究,每一行挖六個坑。她說,坑開得密,不結花生;坑開得疏,起產低。接著,放種子,母親彎著腰,一邊移動腳步,一邊放種子,每一粒種子端端正正放進坑內。最後平土,母親用耙子輕輕地耙,好像是在精心完成藝術品的最後一道工序。

清明前後,母親又開始插田。水田平整後,母親彎著腰,左手托著秧苗,右手插秧。右手來回舞動,好像穿針引線。母親插秧,好像在田字簿上寫字,每棵秧苗距離不差毫釐,橫看豎看都是一條直線。有人經過,對母親說,你插的禾,好像用尺子量過一樣。

母親是一位美食家。種下地,母親挎著籃子來到田裡采野菜,灰灰菜(我們這裡叫鹽菜)剛剛長出一拃高,嫩綠的葉子在微風中擺動。泥土鬆軟,母親抓住鹽菜頭部一拔,一道美味進入母親的籃子。灰白色的田艾還沾著露水,在陽光下閃著晶瑩的光,好像一粒粒珍珠。母親的籃子就像一個百寶箱,籃子裝滿了,母親踏著陽光而歸。

回家,母親把鹽菜掐頭,洗淨。母親開始炒鹽菜,大火燒紅鍋後,放上一點花生油、大蒜、生薑,倒鹽菜進鍋里,翻滾一下,撒一點水,鹽菜炒熟,放一點辣椒醬、醬油、鹽粉,一道味道鮮美的鹽菜便可以上桌。

陽光燦爛,母親把田艾放到樓頂暴曬,田艾曬乾後,母親找出一個篩子,把曬乾的田艾放到篩子上面揉搓,一簸箕田艾,搓到只剩下一撮田艾絨,母親開始做田艾籺。

做田艾籺要很多道工序,首先揉粉,在糯米粉里拌上一小撮田艾絨,倒上半碗開水,用筷子快速攪拌,等到開水不燙手,就開始揉粉,直到米粉揉到十分柔軟,有彈性了,這道工序便算完成了。接著掐一團粉,搓成一條條,再一截一截掐斷,搓成桌球大小的粉團,再放到簸箕上一壓,變成一塊薄餅,在上面放上一花生、芝麻、白糖等做成的餡料。最後收口,手指沿著邊沿一點點捏,直到合攏,一個田艾籺便完工了。

母親開始蒸田艾籺,田艾籺放到鍋里,蒸上一個小時左右,打開鍋,田艾籺變成灰黑色,便可以出鍋了。

田艾籺的味道又香又甜,拌有田艾的清香、甜美,據《本草綱目》記載:田艾又叫鼠麴草,具有治風濕性關節炎和惡寒發熱、止咳化痰、泄瀉等功效。

此外,母親還會采蛤蔞、馬蘭頭、水芹菜等野菜,用蛤蔞炒飯,用馬蘭頭做春餅,用水芹菜炒瘦肉等,吃著母親采的野菜做成各種各樣的美食,滿口生香,回味無窮。

母親是一位詩人。一些寫春天的詩句、諺語、俗語,母親隨口而出,還經常用這些教育我,如:「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萬石谷。」「十年老不了一個人,一天誤掉了一個春。」「季節不等人,春日勝黃金。」「立春天氣晴,百事好收成」……母親沒有讀過書,她的記性卻那麼好。

一年四季,母親她用勤勞、靈巧的雙手,製造出一件件精美的傑作,製作出一道道美味佳肴,吟誦出一句句富有哲理的詩句,也為我們譜寫出一首首幸福美好生活的歌曲。




《巴蜀文學》出品

主編:筆墨舒捲

投稿郵箱:gdb010@163.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