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囊山慈壽寺

東南網 發佈 2024-04-08T16:55:25.696076+00:00

囊山慈壽寺又名囊山寺,坐落於莆田市涵江區江口鎮囊山村,寺廟背靠囊山,峰頂層巒疊嶂,狀如蓮瓣,明清時文人墨客雅稱其為「古囊峢巘」,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囊山慈壽寺又名囊山寺,坐落於莆田市涵江區江口鎮囊山村,寺廟背靠囊山,峰頂層巒疊嶂,狀如蓮瓣,明清時文人墨客雅稱其為「古囊峢巘」,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慈壽寺始建於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後對東南亞佛教界影響深遠,在海外有6所下院,分別為馬來西亞的紫竹亭、觀音亭、慈光亭,印度尼西亞的金德院、廖內島媽祖宮和茂物福德廟。1983年,慈壽寺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廟,躋身福建省14座全國重點保護寺廟之一。

開山祖師為妙應禪師,因他出行時有兩隻馴虎跟隨,人稱「伏虎祖師」,故寺廟初名「伏虎庵」,後更名為「延福院」。唐僖宗光啟二年(886年),閩王王審知皈依妙應法師,為了祝母壽,便擴建寺廟,並上奏朝廷,賜「慈壽禪寺」匾。自此慈壽寺譽滿八閩,成為「莆陽第一叢林」。慈壽寺作為莆仙唯一十方大禪林,現存格局和部分建築是清康熙、雍正、光緒及民國年間先後修建的。

囊山海拔639米,山勢列如屏風,連綿數十公里,山麓裸露許多花崗岩,崢嶸聳立。慈壽寺坐落於囊山海拔30米處的山麓地帶,東西向青山相映,形成環抱之勢,即青龍和白虎,北面緊靠囊山,形成玄武龍脈之山,南向地勢平坦開闊,配以森林公園的濯心湖,即朱雀,遠處有金雞山作為朝案山。這種布局十分符合古代「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理想山水模式。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西北面的山林能為寺廟阻擋住冬季寒風,南面的平緩地勢又能接受到夏季涼爽的東南風,形成了非常舒適的自然環境與氣候。

沿中軸線由南向北依次為外山門、內山門、天王殿、放生池、大雄寶殿和大悲殿,整體建築布局參照了伽藍七堂的軸線布局形式。軸線兩側採用對稱式布局,東側主要有功德堂、鐘樓、西歸堂、伽藍殿、客堂、舊大寮、地藏殿和神龜殿,西側則有鼓樓、祖師殿、禪堂、方丈室、往生堂等配殿。

慈壽寺依山而建,整體呈台地式布局,從南往北依次升高,不同平台之間的殿宇用台階和廊連接。由於這種高差的原因,連廊層層跌落,具有一定的節奏韻律美,整個建築群在立面上也形成高低錯落的變化,自成天然之趣,而不致流於平板。莆田地區雨水充沛,由於高差變化帶來的建築布局,也正好解決了房屋的排水問題,同時也帶來賞景視線的變化,站在最高點處的大悲殿前,可俯瞰寺廟周邊的山水美景。

慈壽寺的植物選擇主要有兩類,一是與佛教教義相關的植物,如在寺廟的圍牆邊,往往種植大片竹林,因竹與佛教教義相通,竹節之間的空心便是佛家「空」「心無」的形象體現。在陽光的照射下,竹影投射在牆上而變化。天王殿前的菩提樹,意為覺悟、智慧。大悲殿前的蓮花,象徵尊貴、清淨。石經幢旁的蘇鐵,代表堅韌、長壽。

二是以鄉土樹種為主的植物。佛教文化有「草木皆花」的思想,因此在多個台地處及連廊外側都以盆栽點景,如木瓜、繡球、朱槿、瓜栗。在外山門的兩側種有6株古榕樹,亭亭如蓋,既有休憩遮陰的功能,又體現出慈壽寺恢宏的氣勢。寺內還種有龍眼、酒瓶蘭、海桐、麥冬等,在植物搭配的同時做到適地適樹,反映出當地的植物特色。

數千年來,慈壽寺一直是官方古驛道宿站,留下了不少文人詩篇和摩崖石刻。寺內觀音殿左側往後山方向幾步石階處,有一方宋代石刻,石刻文寫道:「三山鄭性之來會陳復齋葬,問宿於此院。莫不見山。歸程,同潘謙之、陳平甫謁上老,遂披朝雲,登崔嵬、聽溪、觀海濤而去。時紹定辛卯孟春廿六日。」又言:「張伯常、蔣穎叔同按秋蘆、溫泉二陂,至囊山院。熙寧辛亥十月二日。」此崖刻記載的是宋熙寧辛亥(1071年)福建的兩位官員為貫徹熙寧新法,專程到莆田調查水利工程之史實。

在牆內左側石階旁,有一塊北宋蔡襄的題詩《陳伯孫詩刻》:「六合萬籟息,秋林月正暉。琴中傳不盡,石上坐忘歸。」其為登第後的蔡襄於康定二年(1040年)回鄉省親投宿囊山時所題寫。

寺廟內外摩崖石刻還有莆田進士黃滔題詩《詠囊山》等。石碑有唐宋五代時期的「囊山院」碑、伏虎祖師妙應禪師以竹杖書「虎石」碑、「唐妙應大師塔」和「第三十四代真悟大師塔」半截塔銘碑石等,為慈壽寺增添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