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流浪漢到大作家 傑克·倫敦的成功故事

子堯商業寫作 發佈 2024-04-09T00:41:35.234290+00:00

就是傑克.倫敦,列寧在⽣命垂危的最後兩天,還讓夫⼈給他讀傑克.倫敦的《熱愛生命》。在世界文學史上,美國現實主義作家傑克倫敦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他以狼為體裁的小說風靡全球,靠出書躋身於富豪作家之列。

列寧最喜歡的作家,你知道是誰嗎?就是傑克.倫敦,列寧在⽣命垂危的最後兩天,還讓夫⼈給他讀傑克.倫敦的《熱愛生命》。

在世界文學史上,美國現實主義作家傑克倫敦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他以狼為體裁的小說風靡全球,靠出書躋身於富豪作家之列。傑克.倫敦,不只作品偉大,人生經歷也是動人心魄。

她他從小生活貧寒經常挨餓,做過報童碼頭小工水手工人,還做過蚝賊,當過流浪漢,後來還去淘金,最後發憤寫作,成為舉世聞名的作家。從流浪漢到成功作家,這是怎樣的傳奇人生呢,讓我們接著往下聽。

傑克倫敦1876年出生於美國舊金山一個破產農民的家庭,由於家中貧寒,傑克小時候總吃不飽飯,繼父失業後,11歲的傑克就肩負起養家的重任。

早上5點起床批報紙,沿著上學的路沿路派送,但傑克熱愛讀書,只要有時間就沉醉於書的世界,他特別愛讀那些旅行和冒險類的小說,他渴望有一天他可以駕船遠航。

後來家裡揭不開鍋了,13歲的傑克不得不輟學進入工廠打工,每天工作18~20個小時,無休無止的工作占用了他所有的時間,人就像機器,如同牲口,與其在無望中掙扎,還不如遊戲人生。於是傑克買了一條破舊的小船,他決定做一個蚝賊,不光彩,但他覺得新鮮,自由。

沒做多久還是做不了了,回家後他決定去流浪,爬上一輛火車,翻山越嶺,餓的沒飯吃就去乞討,後來傑克又厭倦了流浪的生涯,帶著滿身的疲憊再次回家,未來將何去何從呢?

經過長時間的思索後,傑克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知識改變命運,唯有腦力勞動才是體面的生活方式。有一次,他邊⾛邊沉思,竟然踱進了⼀家公共圖書館,隨⼿拿起⼀本《魯賓遜飄流記》翻閱著,不料⼀看就被書中的⼈物和故事情節深深吸引住了,恨不得⼀⼝⽓就把書讀完,雖然肚⼦已餓得很厲害,也顧不得出去吃飯。

第⼆天⼀早,就⼜跑到圖書館看《魯賓遜飄流記》,看完這本⼜接著看別的書。看著,看著,他覺得眼前出現了⼀個新的天地,⼀個神奇美妙的知識世界。在這個新的世界⾥,他⼤⼝⼤⼝地呼吸新鮮空⽓,貪婪地吸收知識的營養,讀書的熱情被徹底喚醒,每天⼀天讀⼗⼏個⼩時也不休息,從莎⼠⽐亞劇本到馬克思論著,他⼴泛涉獵,⽆書不讀。

為了能更好地學習,他進⼊加州的一所中學念書,他不要命地⽤功學習,⼏乎沒有睡過⼀個安穩覺,把全部⼼思都⽤在學習上。他只⽤一年的時間就順利通過了中學的畢業考試,考進了加州⼤學伯克利分校學習,但後來他實在無力支付學費只好輟學了,沒有錢,所有的夢想都無從談起。

這時有人在阿拉斯加發現了金子,很多美國人蜂擁而至,他也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他買了一架雪橇和一群狗,沿著各條河流探索,卻始終沒有發現金子。

在淘金的日子裡,傑克倫敦也不忘讀書,在寒冷的冬夜裡,他在煤油燈下讀馬克思、達爾文、斯賓塞和尼采這些大師的作品。淘金失敗後傑克不知道能幹什麼,回顧自己的一生他常常感到迷茫和失敗,他做了人生最後一次選擇,他⽴志當一名作家,從事⽂學創作。

於是就更加抓緊⼀切空閒時間,閱讀世界⽂學名著,還把莎⼠⽐亞、歌德、巴爾扎克三⼤⽂豪作為典範,仔細研究他們的作品,學習他們的藝術⼿法,他拼命地練習寫作,每天堅持寫五千字。

但在他還不能用稿費養家餬口的時候,他還要一邊寫作一邊打零工補貼家用,他發表的第一篇短篇小說《為趕緊路的人乾杯》只帶來了5美元的收入,雖然他經常遭遇退稿,但他還是堅持努力讀書寫作。

經過這樣堅持不懈的努⼒,六年之後,這個曾經的流浪漢,竟然變成了美國西部沿海⼀帶最受歡迎的⼈,他受到上流社會的殷勤接待,被作家、評論家和主筆、編輯們熱烈誇讚,他被譽為⽂學界⼀顆燦爛的明星。

成名之後,他決定實現兒時的夢想,花幾萬人找人打造私人遊艇,他多花了很多錢還沒有造好,但他等不及了,執意開船航行,結果船壞在了路上。

後來,他想造一座狼舍,他請來舊金山的設計師幫助設計建造,可建成以後一位農民因為嫉妒,悄悄放了一把火燒掉了。

這也讓他看到了人性的惡,這把火成了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再加上需要用錢他粗製一些作品,這也影響了他的聲譽,最後傑克選擇了和他的小說主人公馬丁一登一樣結束生命,那年他僅僅40歲。傑克·倫敦⼀⽣從事創作只有⼗⼋年的光景,可是卻給⼈類留下了近50部著作,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感慨英才早逝,更同情傑克倫敦顛簸的人生,他從小就生活在貧窮里,成名後晚年也陷入了財務危機,窮是他一生甩不開的問題。工廠失業,回家,做蚝賊失敗,回家,流浪後,回家,淘金失敗,回家,家的貧窮每次都再次把他推出去,每一次都像是絕地反彈。

每一位在貧窮中長大的孩子,都懂,當我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向後是需要依靠我們的家,向前是未知的兇險和迷茫,但我們只能向前,還好我們現在生活在這麼祥和的時代,沒有理由更差,更沒有理由認慫。

同時,一定要對文字有敬畏心,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拿自認為最好的作品給讀者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