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加碼」算力網絡,三朵雲會繼續「紅」下去嗎?

通信瞭望 發佈 2024-04-09T10:40:17.960552+00:00

在「萬物上雲」的時代,三大運營商憑藉運維多年的基礎網絡底基,順利搭建起自家的算力網絡,「三朵雲」也以一路狂飆的姿態在雲市場大放異彩,成為當前雲市場服務商的勁敵。

在「萬物上雲」的時代,三大運營商憑藉運維多年的基礎網絡底基,順利搭建起自家的算力網絡,「三朵雲」也以一路狂飆的姿態在雲市場大放異彩,成為當前雲市場服務商的勁敵。

為了給企業和用戶提供更加精準的雲服務,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三大運營商自然要不斷精進技術,依託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展開「算力角逐」,在取得亮眼營收成績的同時助推自身的數位化轉型,可謂是一舉兩得。

三年來,移動雲在公有雲(IaaS+PaaS)服務市場份額從11躍升至第6,雲改市場規模實現10倍增長,累計服務超200萬企業客戶;取得國內專屬雲市場份額TOP3、邊緣專屬雲服務市場份額第一。

在移動遍布全國的4/5G網絡的加持下,移動雲擁有強大的資源布局和調度能力,按需因地制宜建設數據中心資源池節點,構建「N+31+X」(N個集中節點、31個省級屬地化節點、X個邊緣節點)的算力網絡體系。

目前,移動雲的大型病毒檢測庫覆蓋超95億樣本,月均可抵擋10億次攻擊,為政企用戶提供就近、安全、可靠的雲上服務。

此外,移動率先將算力布局到元宇宙領域,用以支持真實建模、海量接入和虛擬內容的運算呈現。移動咪咕利用算力和數字引擎技術率先完成了第一個「元宇宙世界盃」的比特轉播。

作為運營商雲里的佼佼者天翼雲,其最新的公有雲市場排名又進一名,升至第三,並於近日攜手生態夥伴發布全國首個算力互聯互通驗證平台,為跨地區、跨架構、跨服務商的算力互聯互通「攢經驗」。

天翼雲自主研發「息壤」算力調度平台,以超大速率、超低時延、超廣覆蓋、雲網一體為目標,上至滿足人工智慧、超算等對算力要求極高的政企需求,下至為企業用戶提供靈活可擴展的質優價廉的算力調度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電信於去年完成了全集團100%IT系統上雲,3000套系統雲端重塑,帶頭走向「雲端」。

相比天翼雲和移動雲,聯通雲的成績雖然沒有那麼亮眼,但作為運營商雲,聯通雲也有著網際網路和傳統廠商無法企及的跨地域和人員優勢。

最近,聯通雲全新升級為7.0版本,能夠實現「一雲多芯」體系下應用的快速適配。

其中聯通雲混合雲被寄予厚望,聯通雲多雲管理平台由聯通自主研發,可以和阿里雲、華為雲等雲平台進行適配,滿足客戶多雲一體的個性需求。為政企客戶的「上雲」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選擇。

當前雲廠商主要分為三類:以華為、浪潮云為代表的傳統IT雲服務商;以阿里雲、騰訊云為主的網際網路雲;再就是以天翼雲、移動雲和聯通云為代表的運營商雲。

運營商手握網絡和算力的天然優勢,加上從上至下完善的落地部署和運維服務能力,運營商在搭建算力網絡上應該是更加得心應手。

時至今日「三朵雲」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還離不開背後網絡和算力的加持。如果說企業上雲距離我們很遙遠的話,那上班打卡、地圖導航、甚至是打開手機中的APP,都可以將其視為一次運算的過程。

從「東數西算」到各地企業「上雲」需求,運營商雲在安全、部署等環節的優勢不斷凸顯。與此同時,也要警惕「集成商」陷阱,加大科研投入,創新應用,才能在未來的算力、雲服務角逐場上拔得頭籌,持續輝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