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人物:喬治·米勒

三君心理健康研究院 發佈 2024-04-09T11:00:11.389212+00:00

認知科學的興起已經將近半個世紀,在這一領域的心理學研究者給心理學又帶來了一份新的禮物,人們對於大腦認知加工的認識也更加全面,而米勒對於人類記憶以及行為的研究也為一場認知心理學革命貢獻了一份極其重要的力量。

認知科學的興起已經將近半個世紀,在這一領域的心理學研究者給心理學又帶來了一份新的禮物,人們對於大腦認知加工的認識也更加全面,而米勒對於人類記憶以及行為的研究也為一場認知心理學革命貢獻了一份極其重要的力量。

米勒出生在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查爾斯頓,1937年進華盛頓大學,次年轉學進阿拉巴馬大學,由於他在校期間曾參加過心理學的討論會,因而對心理學感興趣,是故畢業後應母校之聘擔任普通心理學講師。1942 年他到哈佛大學進修,從事有關軍用雷達電話系統方面的研究,1946年即以心理聲學研究為題,獲得心理學哲學博士學位。1958年任普林斯頓大學的高級行為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1960年與布魯納聯合成立哈佛大學認知研究中心。後來他成為牛津大學的Fulbright 研究夥伴,以及美國心理學會會長

米勒在對人類記憶的研究中做出了重大貢獻,在米勒之前,心理學大致可以確定記憶分為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三類。而米勒 1956 年發表研究報告《神奇的數字7±2;我們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已經完全確定這種劃分的科學性。同時,該研究也加深了我們對於短時記憶的認識,即在短時記憶內,一般人平均只能記下7個項目(如 7 位數字、7 個地名)。他為以信息加工理論研究記憶開創了道路,自此出現了一系列對記憶錯覺的定量研究。

米勒指出人在處理信息時,其行為是有結構的,是按計劃進行的。即我們做一件事情的流程就是測試-操作-測試-停止,簡單來理解就是煮一鍋湯加鹽的時候,先放一點鹽,然後嘗味,發現不夠,繼續加鹽,嘗味;直到鹹淡合適為止。米勒這一觀點在後來的研究得到證實,後來在信息處理論中,將人接受信息後的處理歷程解釋為:刺激(信息)→感官記憶→選擇性注意→短時記憶中心理運作→複習→長時記憶中分類組織後永久儲存

本文參考:

彭聃齡《普通心理學》

車文博《西方心理學史》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心理學的知識,可以嘗試多看看相關資料,也可以試著學習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課程,學習一些系統的心理學知識。

三君院,洞見你我他!每天學一點心理,讓你更懂你自己!


以上圖片如未單獨註明來源,均來自創客貼,已付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