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恭達•抱雲堂藝評】之五十六:提按有度,方得輕重變化之妙

江浙文藝 發佈 2024-04-09T14:51:50.115013+00:00

書法用筆貴在「提得起,按得下」,在線條的書寫中,提與按如影隨形、不可分離,有提必有按、有按必有提,提中有按、按中有提。

文/彭慶陽

書法用筆貴在「提得起,按得下」,在線條的書寫中,提與按如影隨形、不可分離,有提必有按、有按必有提,提中有按、按中有提。可以說,行筆的過程就是提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還會伴隨著頓挫、轉折、裹鋒、絞轉、鋪毫等筆法動作,而這些動作也要靠行筆中的提按來輔助完成。言先生在數十年的書法實踐中對提按筆法有著深入淺出的研究:

「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中說:『發筆處,便要提得起筆,不使其自偃……不可信筆,則一轉一束處,皆有主宰。轉、束二字,書家妙訣也。今人只是筆作主,未嘗運筆。』劉熙載《藝概·書概》中說:『書家於提按兩字,有相合而無相離。故用筆重處正須飛提,用筆輕處正須實按,始能免墮、飄二病。』我們可以看到展覽中,有的草書作品猛一看滿紙雲煙、意態爛漫,細琢磨筆法混雜,甚至連筆都未提起,順勢平拖揮灑。」(《抱雲堂藝評》)

「提與按。小篆提按不甚分明,楷書特重用筆提按,隸書要求『提按有度』。提按不分,徑直少韻;提按過分,妄生圭角,失之村野。音樂有節拍,繪畫講層次,詩歌有抑揚,隸書線條的節奏感是通過運筆的提按所產生的。提筆過多,有骨無肉,瘦而無韻;按筆過甚,氣濁傷神;一波三折,線條才能耐人尋味。初學者往往會將楷書用筆提按特點混入到隸法之中,不倫不類。所以提按有度,方得輕重變化之妙。」(《抱雲堂藝譚》)

晚至宋代以後,「提按」一詞才在文獻中頻繁出現,在唐以前則少有。唐以前雖少有「提按」術語的出現,但提按技法卻是存在的,只是稱呼不同罷了。如魏晉時期的成綏公《隸書體》云:「或輕拂徐振,緩按急挑,挽橫引縱,左牽右繞。」以及王羲之《書論》云:「每書欲……十起五伏」,《記白雲先生書訣》云:「起步孤,伏不寡」等。這裡的「緩按急挑」「起」「伏」等書寫技法都是指我們現在說的提按用筆。後來孫過庭《書譜》中「一畫之間,變起伏於峰杪」,黃庭堅《山谷題跋》中「用筆妙於起倒」,姜夔《續書譜》中「筆正則鋒藏,筆偃則鋒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蔣衡《書法論》中「至運筆則凡轉肩鉤勒,須提起頓下,然提頓二字相連捷於影響」,劉熙載《書概》中「書有振攝二法」等,所提到的起伏、起倒、提頓、振攝之手法,皆有提按用筆之義。

提按是書法用筆中最基本、使用最廣泛的技法之一,它是指在線條運動過程中,筆毫在紙上作特殊的上下垂直運動。蔡邕《九勢》稱「惟筆軟則奇怪生焉」,正是提按等技法的運用,最充分地發揮了毛筆「軟」的性能,從而書寫出具有輕重、粗細、肥瘦、深淺、澀滑、毛光等不同形態的線條,讓書法線條具備了線性、線態、線質等三大要素,使其具備了藝術性、抒情性和不可複製性。書家沈尹默在《書法論》中形象地以人行走喻比行筆,以腳的一起一落喻比行筆的一提一按,說:「前人往往說行筆,這個『行』字,用來形容筆毫的動作是很妙的,筆毫在點畫中移動,好比人在道路上行走一樣,人行路時,兩腳必然一起一落,筆毫在點畫中移動,也得要一起一落才行,落就是將筆鋒按到紙上去,起就是將筆鋒提起來,這正是腕的惟一工作。」他又在《執筆五字法》中強調提按筆法之要領:「用筆之要,首在提按。提按得宜,性情乃見。所成點畫,自有意致。」「按提二者,可分而不可分;隨按隨提,亦提亦按;若離紙,若不離紙;處處有按提,即處處得轉換,筆毫自不扭戾,而鋒斯中矣。然非指腕一致,全臂以之,未易濟成此美也。」提按用筆既可以豐富線條的態勢,也是調整筆鋒方向的手段。正是有了提按等用筆之法,才「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蔡邕),並產生了筆法中的節奏,讓線條有了韻律之美。故有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強調:「予學書三十年,悟得書法,而不能實證者,在自起自倒、自收自束處耳。過此關,即右軍父子亦無奈何也。」並言及「發筆處便要提得筆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傳語」。

言先生說:「小篆提按不甚分明,楷書特重用筆提按,隸書要求『提按有度』。」縱觀書法史,會發現提按用筆在書體的演變過程中基本上是一個由弱到強再到弱的現象。從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到西周金文大篆,再到秦朝小篆,運筆基本上是平移,提按不分明,故人稱「篆只一筆」。秦漢之際出現了有著波磔之美的隸書,其中著名的「燕尾」之筆,重按飛提,神采飛揚,是提按用筆最精煉、最經典的代表。可以說,提按作為書法意識覺醒於「隸變」,這是書法藝術由偏於「類物象形」造型美轉向線條美的關鍵要素之一。楷書在魏晉時期就漸趨成熟,其筆法也越來越豐富,提按用筆也盡現於「永」字八法中。隨著提按用筆的不斷強化,點畫變化豐富起來,促使唐代楷書逐漸脫離古法而確立唐法,成就了「盛唐氣象」的楷書巔峰。應該說,高質量的書寫都是有提按用筆的,如筆鋒著紙的起筆以及回收時都有個瞬間的「按——提」動作。至於在行筆中段,則根據書體的不同,提按用筆或有或無,或明或晦。

潘伯鷹在《中國書法簡論》中強調:「所謂『提按』即是『下筆收筆』。下筆(起筆)是『按』,收筆是『提』。不過,要注意,所謂『提』,並不僅指將筆鋒提得離了紙才叫提。只要是在筆按下之後,在行筆之時,稍微提上一點不到離紙的程度也叫『提』。」「提」的目的是調鋒聚力,使鋒毫恢復彈性,提筆使點畫趨向精細、瘦硬一些,線條明淨飄逸而優美。「按」的目的是使筆毫鋪開,讓點畫粗、厚一些,線條凝重豐厚而壯美。劉熙載《書概》云:「凡書要筆筆按,筆筆提。辨按尤當於起筆處,辨提尤當於止筆處。」「筆筆按,筆筆提」強調了提按筆法在運筆過程中連貫性和必要性,要求書者要有很強的控筆能力,使每一筆畫中都有提有按,提著按、按著提,這也是檢驗書者用筆能力的方法之一。誠然,提按筆法於起收筆處較為明顯,但不止於此處,也貫穿於點畫中段的行筆過程中。這樣出來的筆畫才無「中怯」之弊,整個線條有勁健之勢又有韻律之感,符合書法藝術的中和審美。包世臣《藝舟雙楫》云:「用筆之法,見於畫之兩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斷不可企及者,則在畫之中截。蓋兩端出入操縱之故,尚有跡象可尋,其中截之所以豐而不怯、實而不空者,非骨勢洞達,不能幸致。」由此可知,點畫中段的提按用筆有助於線條的豐實。

孫過庭《書譜》云:「一畫之間,變起伏於峰杪」,在一畫之中通過筆鋒起落實現起伏變化,必然是上提則起、下按方伏,這是對提按用筆的闡述。「筆筆按,筆筆提」強調的是每一個筆畫在運筆過程中都有提和按的動作,如「點」畫雖然是八法之中最小的筆畫,但它的書寫過程卻包含了所有用筆的要求,由於其筆畫天然走勢不足,發揮餘地有限,在書寫中要完成「起筆、行筆、收筆」三個動作較橫、豎、挑等筆畫而言,還是有難度的。如果寫不好,一是容易形成一個與其它筆畫相隔絕、內傾而不露鋒芒的圓點,就像一個孤零的墨跡,在整個字中也無順勢貫氣之說;二是起筆即順勢按下,省去了行筆的過程,這樣的出來的「點」畫往往空洞單薄,有著弱不禁風的病態模樣;三是提按頓挫不力,「點」畫的形態過平或過直,產生不了動勢,出不來精神。

劉熙載《書概》又云:「書家與『提』『按』二字,有相合而無相離。故用筆重處正須飛提,用筆輕處正須實按,始能免墮、飄二病。」提是「起」,按是「伏」,每一筆畫中都內含起伏不斷的變化,「起不孤,伏不寡」表現出剛柔並濟的筆勢。宋徽宗趙估的瘦金書用筆上傾向於「提」,線條瘦細靈動;而顏真卿的楷書則側重使用「按」,線條肥厚雄強。善提者輕靈,善按者厚重,孫過庭《書譜》所說的「或重若崩雲,或輕如蟬翼」,這裡的重與輕就是對提按用筆的形容。或輕提或重按,皆要有「度」,虞世南《筆髓論》云:「輕重出於心,而妙用應乎手。」提按用筆貫穿於書寫的全過程,然提按動作並非毛筆的簡單上下運動,如果提筆後只是放鬆不按,或是按筆時死按毛筆拖行,都是病態的的用筆,容易出現「飄」「墮」之病。而如果不提不按,順筆溜下,線條則會輕浮油滑,如蚯蚓走泥;或僵直呆板,如死蛇掛樹。庾元威《論書》中所批評的「濃頭纖尾,斷腰頓足」「一八相似,十小難分」,以及備受詬病的牛頭、鼠尾、蜂腰、鶴膝、竹節、稜角、折木、柴擔等八種病態點畫,就是提按不當的結果。言先生也指出「提按不分,徑直少韻;提按過分,妄生圭角,失之村野。」「提筆過多,有骨無肉,瘦而無韻;按筆過甚,氣濁傷神;一波三折,線條才能耐人尋味。」何以正確運用提按筆法呢?劉熙載指出,提按應相互配合,相互融合,對立而又統一起來。在具體書寫中,用筆重的地方要飛提,使筆畫避免「墮」,厚重而又飛揚;用筆輕的地方要實按,使筆畫避免「飄」,飛揚而不失厚重。言先生對此精闢的總結道:「提按有度,方得輕重變化之妙。」

自清代碑學興起以後,提按用筆備受書家的重視。姚配中《和東坡韻論書》云:「請言使轉方,按提平且頗。注墨枯還榮,展豪糾異裹。」注云:「字有骨肉筋血,以氣充之,精神乃出。不按則血不融,不提則筋不勁,不平則肉不勻,不頗則骨不駿。圓則按提,出以平頗,是為絞轉;方則平頗,出以按提,是為翻轉。知絞、翻則墨自不枯而毫自不裹矣。」姚氏將頗、平、提、按等筆法和書法生命的骨、肉、筋、血一一對應起來,其提按必須與正側(平、頗)相結合,才能更好的表達書法中的「使轉」,故以為「使轉之真詮,古人之秘密」。康有為也非常重視提按用筆,其《廣藝舟雙楫》云:「方用頓筆,圓用提筆。提筆中含,頓筆外拓。中含者渾勁,外拓者雄強。中含者篆之法也,外拓者隸法也。提筆婉而通,頓筆精而密,圓筆蕭散超逸,方筆凝整沉著。提則筋勁,頓則血融,圓則用抽,方則用挈。圓筆使轉用提,而以頓挫出之。方筆使轉用頓,而以提挈出之。」在康氏看來,真正的書家必須精於提按頓挫之用筆。

書法的線條是有生命的,提按用筆於書法線條而言就像是生命在呼吸,心臟在跳動。言先生說:「中國書法是線條的藝術,是作者的情感與精神的抒發,也是時代脈象的彰顯。」(《抱雲堂藝評》)提按用筆可以讓書者將言不盡意的情感通過線條外化以傳情達意,從而讓靜態的書法線條產生變化之美和韻律之感。

言恭達,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六屆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院務委員,(全國)教育書畫協會副會長兼高等書法教育分會會長。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兼職教授,東南大學中國書法研究院院長,北京語言大學藝術學院名譽院長,中國文字博物館、中國青銅器博物院顧問。

編輯:周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