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紅樓|時來運轉,賈雨村再遇貴人相助,林如海好心辦了壞事

浮生漫讀 發佈 2024-04-09T16:12:05.159897+00:00

賈雨村與冷子興在村野酒館聊完榮國府的八卦,發現天色已晚,擔心回去晚了關了城門,於是對子興說:「我們進了城再聊吧。」

賈雨村與冷子興在村野酒館聊完榮國府的八卦,發現天色已晚,擔心回去晚了關了城門,於是對子興說:「我們進了城再聊吧。」


二人起身,結了帳,正準備離開,突然有人在後面喊:「雨村兄,恭喜了,我特地來給你報喜信的。」


雨村忙回頭看,發現是當時和他同一個案件被革職的同僚,叫張如圭。這人是本地人,自從革職後一直住在家裡,現在打聽到朝廷有起復舊官員的消息,便到處尋找門路。今天突然遇到雨村,所以趕忙把這個好消息告訴雨村,向他道喜。



雨村聽了,當然高興,和張如圭聊了幾句就忙著回家。


冷子興聽到這個消息,連忙向雨村出主意,要他回去央求林如海,由林如海去找賈政。雨村明白子興的意思,回到林家後,先找邸報確認消息是否真實。


第二天,賈雨村便當面和林如海提了這件事,林如海說:「真是湊巧得很,因為我妻子去世,京都中的岳母顧念到小女無人照顧教育,前不久已經派了人和船來接,只因小女正病著,所以沒有動身。現在我正考慮尊兄對小女的教育之恩還沒有酬報,遇到這麼好的機會,哪有不盡心盡力回報的道理?你只管放心,我已經提前為你籌劃好了,寫了一封推薦信,托我內兄幫忙。即使是需要費用打點,我也在信中註明了,你不必操心憂慮。」


雨村一邊作揖打恭,不停地道謝,一邊問:「不知你內兄現在是什麼官職?只怕我太草率,不敢輕易進京打擾。」


如海笑道:「要說起我這位親戚,與老兄你還是同一譜系,民榮國公的孫子:大內兄現在承襲了一等將軍的職位,名赦,字恩侯;二內兄名政,字存周,現在是工部員外郎,為人謙恭厚道,大有祖父榮國公的遺風,不是膏粱紈絝輕薄之流,所以我才寫信託他幫忙。否則,不但會污了老兄你的清白操守,我也不屑於去做。」



雨村聽了,這才相信了昨天子興的話,於是又對林如海道謝。


林如海說:「我已經擇了吉日,下個月初二小女進京,老兄可以一同前往,互相有個照應,豈不方便?」


雨村連連說好,心中抑制不住地開心。如海準備禮物和餞行,雨村不加推辭,都接受了。


漫讀君簡評:


俗話說得好,運氣來了,門板都擋不住。擔風袖月尋找機會的賈雨村,終於迎來了他人生中的再一次時來運轉。


這一次的時運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朝廷起復舊員;二是黛玉母逝被外祖母接進京。


可以說,這是天上掉下來一個巨大的餡餅,直接砸到了賈雨村的頭上。


不過,在這個情節里,有四個細節值得我們注意:


其一、「當日同僚一案參革的號張如圭者。」


當年賈雨村因「恃才侮上」被上司參了一本而革職,這個細節告訴了我們兩個信息,一是賈雨村這個案子並非是個小案子,牽連到不少人,被革職的也不止雨村一個;二是雨村一點都不冤枉,作者把這個同僚命名為「如圭」,意即像鬼一樣,見不得光。雨村和這樣的人同案被革,說明他們所做的事確實不夠光明正大,至少不能放到陽光下說。



其二、「雨村聽了,心下方信了昨日子興之言。」


前面說了,「雨村最贊這冷子興是個有作為大本領的人」,但他對子興所說的話,卻並不相信,一定要從林如海口中得到證實才信。


僅這一個細節,便可看出雨村是個多疑的人,而多疑通常是因為奸詐,也就是自己是個不可信的人,因而以己度人也不會輕易相信他人。


所以,賈雨村這種人不會有真朋友,他交朋友都是因為對方有利用價值。冷子興算是掏心掏肺了,貴族人家的八卦,他毫無保留地告訴了賈雨村,賈雨村卻對他並不信任。林如海也對他掏心掏肺引為同道,賈雨村同樣不會把林如海當真朋友。


其三、「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為矣。」


林如海替賈雨村全權操辦起復之事,一為報恩,二因看中雨村是個有清操之人。


林如海本身有清操是毋庸置疑的,作者給他的姓名已經表明一切:清高如林,寬厚如海。他把賈雨村當成同道之人,君子成人之美,所以願意不遺餘力地幫助雨村回到官場。


林如海被欽點為巡鹽御史,正是用才華報效國家的時候,他以為賈雨村也和他一樣,會用滿腹才華報效國家,為國為民。



然而,作者用前面的兩個細節說明,林如海看錯了賈雨村,所謂的清操,只是雨村給自己戴的一個面具,目的就是為了給林如海留下好印象。


所以,即使不看後面的情節,我們也能知道,林如海被賈雨村矇騙了。他一片赤誠之心幫助賈雨村,結果卻是好心辦了壞事,把一個奸詐之徒送上了禍國殃民的大舞台。


其四、「已擇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


我們應該還記得,賈雨村第一次時來運轉遇到甄士隱相助時,甄士隱也說了類似的話:「十九日乃黃道之期,兄可即買舟西上。」


當時賈雨村是怎麼回應的呢?「讀書人不在黃道黑道,總以事理為要。」


現在,林如海同樣選擇黃道吉日送女兒的雨村出行,說明林如海和甄士隱的信仰差不多,卻與賈雨村的信仰有著極大的差異。如果林如海不是安排賈雨村與林黛玉同行,估計賈雨村也會等不及吉日,馬上進京了。


這四個細節都表明,賈雨村從來都不是真正的讀書人,更與林如海不是一路人,當然也與賈政不是一路人。但因為他偽裝得好,所以騙過了林如海,將來還必然會騙過賈政,以獲得他想要的利益。


這不得不為林如海、賈政等自為有清操的讀書人一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