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鏡頭拍北京:蘇聯Fed 50/3.5實拍2023年3月的798藝術區!

相機收藏經眼錄 發佈 2024-04-10T02:44:57.503806+00:00

好在最近整理相機的時候發現了一枚蘇聯Fed 50/3.5旁軸用的鏡頭,所以就帶上它再次去了趟798藝術區。

有段時間沒有進行老鏡頭的實拍了。究其原因,一是北京最近的好天氣不是很多,二來呢我手裡鏡頭的鏡頭也基本上都實拍過了。好在最近整理相機的時候發現了一枚蘇聯Fed 50/3.5旁軸用的鏡頭,所以就帶上它再次去了趟798藝術區。

798藝術區原址是在國家「一五」期間,由民主德國援建的元器件、軍工業器件基地。不過現在北京798藝術區已逐步實現從原生態的電子製造工廠,向多種文化業態相融合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的逐步轉型。目前,798藝術區已成為中國現當代文化藝術的風向標和文化名片,798也已經演化為一個文化概念,成為了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重要平台。

我的很多實拍都是在798進行的,真不是對這裡有多喜歡。現在的798在進行大面積的整修,停車位大幅度減少,原來很多牆上漂亮的塗鴉也都被清理掉了,總之是讓我越來越不想來了!只是考慮到冬末春初的北京,除了滿目的灰色調之外好像也沒有太多的色彩了,而作為藝術區的798各種色彩要豐富得多。各位有什麼色彩相對豐富、適合實拍的地方,請一定告訴我,謝謝!

今天這枚Fed 50/3.5鏡頭,是蘇聯在1934年-56年間生產的。該鏡頭最早開始生產於1934年,是隨著Fed旁軸機一起問世的。到了1940年代,該鏡頭的設計被轉交給了克拉斯諾戈爾斯克光學機械廠(Krasnogorsk Mechanical Plant,簡稱KMZ))。同樣的設計,在KMZ生產的,就變成了Industar-22。不過Fed品牌的30/3.5鏡頭,一直都是由位於Kharkov的FED廠獨家製造的。這枚鏡頭上的金屬滾花設計,我個人是非常喜歡的!

以下幾張圖是宋科老師贈送給我的Industar-22品牌的30/3.5鏡頭,和我實拍的這枚Fed 30/3.5鏡頭的對比圖。不難看出,除了品牌不同之外,二者並沒有明顯的差異。不過我個人倒是更喜歡Industar-22的那個金屬鏡頭蓋。

這枚Fed 50/3.5鏡頭,為三組四片的Tessar(天塞)結構,最近對焦距離為1米,光圈為F3.5至F16(早期鏡頭為F18)。作為旁軸相機使用的鏡頭而言,1米的最近對焦距離倒是無可厚非,但是在進行近距離拍攝時,我個人覺得還是有些不便的,特別是相對於0.5米或者0.33米的單反鏡頭而言。該鏡頭採用了可收縮設計,也就是大家俗稱的「拉脖兒」鏡頭,在下圖3和4中可以很容易看出這種設計的優點:便於攜帶。

根據我查找到的資料,早期的Fed 30/3.5鏡頭並沒有鍍膜,而是到了1949/50年左右,才開始生產有鍍膜的鏡頭。我此次實拍的這枚鏡頭,從前、後鏡片表面的顏色來看,我個人認為應該是已經增加了鍍膜的。

還有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我實拍的這枚Fed 30/3.5鏡頭,在鏡頭的前臉和後口上分別各有一個數字編號(下圖1和2)。而宋科老師贈送給我的那枚Industar鏡頭,則只有前臉上有鏡頭號(下圖3)。哪位老師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不同廠家應該算不上是一個合理的解釋吧。特別是為何Fed鏡頭上會有兩個差距很大的編號呢?

這枚Fed 50/3.5鏡頭為德國Leica的39毫米接口,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接口,因此需要通過L39轉NEX的轉接環轉接到微單上使用。

該鏡頭手動鏡頭,所以相機的拍攝模式設定在了A檔、也就是光圈優先的模式。實拍時我通常只用兩檔光圈,一是鏡頭的最大光圈、另外一檔則是F8光圈。此次實拍所有的近景都是使用該鏡頭的最大光圈F3.5,而遠景則統一使用F8光圈。因為實拍當天,午後的北京天氣非常晴好,所以相機的ISO設定在了50。

考慮到這枚鏡頭的生產年代,所以根據拍攝場景,部分圖片直接拍攝成了黑白照片。黑白圖片是直接在相機內設置採用黑白模式拍攝的,而非拍攝彩色照片後再處理為黑白照片。個人覺得這樣可能更容易體現原汁原味的黑白色調吧。

所有圖片除了加了水印和調整了大小之外,未進行其它處理。

我的想法是我就是實拍,但不會給出我對某個鏡頭的評價。因為所有的評價,都是帶有個人主觀性的,容易對他人產生可能的誤導。所以,具體的評判,各位還是根據圖片自己做出吧。當然也有可能各位覺得我拍的照片實在是太爛了,我只能說聲抱歉,那是因為我的水平還有待提高,並不是某個鏡頭的問題。

作者:張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