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一汪黃河水,春灌百萬田

海報新聞 發佈 2024-04-10T09:37:56.468118+00:00

寒冬已去,春回日暖,春耕春灌提上日程。2月23日下午4點,邢家渡引黃灌區渠首泵站開機運轉。滾滾黃河水通過分水閘,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灌渠內,該灌區2023年春灌補源引水正式拉開序幕。這一汪黃河水,將跨越起步區、濟陽區、商河縣,為濟南百萬畝農田帶來春的希望。

寒冬已去,春回日暖,春耕春灌提上日程。

2月23日下午4點,邢家渡引黃灌區渠首泵站開機運轉。滾滾黃河水通過分水閘,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灌渠內,該灌區2023年春灌補源引水正式拉開序幕。

這一汪黃河水,將跨越起步區、濟陽區、商河縣,為濟南百萬畝農田帶來春的希望。

起步區孫耿街道:清淤疏浚減損耗

邢家渡引黃閘提閘放水的那一刻,起步區孫耿街道老杜管區好廟村的村民正在地頭看工人清淤。

「經過一秋一冬,引黃渠又快被雜草、淤泥堵滿了。黃河水馬上要來了,渠道這麼一清理,今年春灌不用愁啦。」老杜管區工作人員說,作為上遊河段,最近一段時間,該管區提前組織各村清理疏通阻水河段,儘量減少水量的損耗。邢家渡灌區補源引水開始的時候,好廟村、馮家村、於家村等村的灌溉渠清淤已經接近尾聲,總清淤溝渠長度達5000餘米。

孫耿街道河道清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河道通暢了,水流就能更快地到地頭,滋養越冬的小麥。」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本次春灌補源計劃引水37天,引水量6500萬立方米,除了為商河縣清源湖水庫、豐源湖水庫補源,提供城區生活用水,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灌區內的冬小麥和其他春播作物提供春灌用水。作為濟南最大的引黃灌區,僅冬小麥一種作物,邢家渡灌區就有橫跨起步區、濟陽區、商河縣約90萬畝農田,占全市小麥種植面積的四分之一。

濟陽區濟陽街道:技術指導到田坎

當滾滾黃河水從疏浚好的河道向北流淌的時候,濟陽區濟陽街道慈興村的一處麥田裡,村民們正圍著下鄉的農技人員不住地詢問:「李老師,咱這裡一冬天也沒怎麼見降水,我現在比較擔心麥苗開春受旱。聽說今天邢家渡那邊開閘放水了,咱們這裡什麼時候澆合適?」

濟陽麥田春灌

「 隨著輪灌的全面鋪開,3月我們的小麥就都能喝上黃河水了,大家先別急,先管護好農田。你看,這裡應該……」該區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李咸娟蹲在地里,耐心回答大家在麥田管理中遇到的問題。

像李咸娟這樣的農技人員,濟陽區農業農村局派出了十幾位。這些田間管理專家,頻繁深入田間地頭,不僅和村幹部到引水源頭、各乾渠和支渠、橋閘等地巡視,也查看小麥苗情、墒情,為村民們講解麥田技術、管理要點、常見病蟲害識別及防治技術。

「春水來了,春灌、春耕、春管,都到時候啦。」

商河縣張坊鎮:農機「體檢」備春耕

同樣為備戰春耕忙碌的還有隔壁商河縣。

離開濟陽區,黃河水沿著引黃乾渠繼續向北,在商河的二級沉沙池中稍作停留。此時,沉沙池溢流堰外的張坊鎮保農倉專業種植合作社裡,正一派熱鬧的備耕之態。

張坊鎮大棚內灑水

50餘台(套)春耕春灌設備一字排開,幾名工作人員嫻熟地檢修調試。換零件、檢軸承、查油封……工作人員加緊對各類農用機械進行檢修和調試,讓機器處於最佳狀態,確保它們在春耕中最大限度發揮作用,打好春耕生產開局第一仗。

「農業機械化是春耕春灌生產的『主力軍』。除了已經完成的6公里引黃乾渠和鎮屬河道清淤,我們還提前對春耕春灌生產機械化保障作了部署。」張坊鎮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除了通過保農倉專業種植合作社統一調度的農機,該鎮還提前與石油部門協調做好農機作業用油保障,與供電部門對接對供電線路開展全面隱患排查,組織專業人員檢修揚水設施,全力保障灌溉用油、用電需求。截至3月1日,該鎮已通過引黃輸水完成6500畝左右的耕地春灌,占全部耕地面積的20%。

商河縣孫集鎮:大棚蔬菜喝上水

黃河水滋養的,不僅是越冬的小麥,還有大棚里的辣椒。

沉沙後的黃河水,沿著縱橫的水網,緩緩流過商河縣孫集鎮集興鑫城高效農業示範園。其中一部分,被汲入智能式霧化機,噴灑到剛剛栽下的辣椒地里,折射出彩虹的顏色。

孫集鎮智能化溫室內的蔬菜種植

在這個高標準智能大棚里,培土灑水、施肥測溫,都由農業物聯網生產監測設備完成。溫度、光照、濕度,甚至生長狀態和病蟲害情況,都由機器自動監測。這個占地百餘畝的農業園區,僅僅靠著一年兩種兩收輪種辣椒和芹菜,就能為村民人均增收約4000元。

「蔬菜種植是用水大戶,也是我們發展設施農業生產的主力。」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該鎮規劃建設了包括58個高標準智能設施大棚的集興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單棚面積皆達上萬平方米。目前,一期工程中的十座大棚已投產達效,6個新大棚剛剛完工,正是集中春播的重要節點。

「我們打造『智慧化、標準化、品牌化、融合化』的農業園區,號召菜農向園區集中,就要為他們做好服務。除了供水保障,還有基地建設、政策引導、項目扶持,提供更好的基礎設施、管理經驗、先進技術、前沿信息和廣闊市場,推進蔬菜產業向品牌化、綠色化、特色化方向發展,打造『孫集集興招牌菜』。」

商河縣韓廟鎮:萬象「耕」新待豐收

跨越150多里,見遍沿途萬象「耕」新,黃河水終將離開濟南,繼續滋養其他城市。在濟南的最後一站,是商河縣韓廟鎮。

韓廟鎮春播

「今年的水量充足,我流轉的2000多畝農田,這兩天就全澆完水。今年小麥長得不錯,預計每畝能產1300斤-1400斤!」正對小麥進行田間管理作業的韓廟鎮五寨村種植戶亓希雙開心地說道。

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作為本市引水灌溉的最下游,這裡也是最早開始春灌的地方。目前全鎮春灌正在持續進行中,預計本月就能全面完成。

「一粒入土,萬粒歸倉。」在濟南,像邢家渡這樣的引黃閘還有10座。新的一年,它們將攜5.68億立方米的黃河水,奔向這片萬物萌發的沃土,見證欣欣向榮的豐收勝景。(濟南日報 記者:郝倩 張群 通訊員:張慶民 李桂芳 閆曉禮 王素征 劉偉 劉姝琪)

關鍵字: